輕斷食,真的那麼神奇?
三月不減肥,四月徒傷悲。
又到了要露肉的季節了。
冬天積攢的三斤肥膘還緊緊貼在腰上。
很多朋友都迫不及待開始運動和飲食計划了吧。
最近朋友圈中又流行起「輕斷食」。
輕斷食,不是新名詞了。
也有不少書籍介紹怎麼操作,還有不少名人都稱曾經使用過輕斷食,減輕了部分體重。
一種比較流行的輕斷食減肥方案是5+2,也就是每周正常進食5天,其餘兩天限制飲食控制到平時的25%。還有一種,是在每月大部分時間裡,儘可能多攝入自己想要的食物,然後連續5天每天將熱量限制在700~1100kcal。
宣稱:輕斷食的24小時內體重就會產生變化。
和一般的「全程節食」不同,輕斷食時,並非是每天都要減少食物攝入。有人認為這種方法比較溫和,不至於引起代謝損傷,不至於對人們的心理和生理產生巨大壓力,有利於長期執行。也有人認為這種方法還有利於改善代謝性疾病的。最近,國外某研究中心的研究在《CELL》上發表,提示在小鼠和人類細胞中,進行模擬空腹飲食可以促進新的胰腺細胞生長、胰島素生成,減輕小鼠糖尿病的癥狀。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有可能逆轉糖尿病。
看到如此簡單的操作過程和宣稱的效果,相信不少人也有點長草。
但是,所謂的「輕斷食」,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靠譜。有以下幾點原因:
不靠譜之一:輕斷食法宣稱「24小時內體重就會產生變化」。
一般來說,我們晨起空腹稱得的體重與夜間飯後稱得的體重,都會差個幾斤。難道說在一個白天,吃吃喝喝就胖了幾斤,然後經過一夜,第二天又瘦回幾斤?所謂的胖胖瘦瘦,只是水分和食物在體內的吸收消化排泄導致的變化罷了。除了通過消化道和泌尿系統排泄水分以外,人體通過「不感蒸發」,每日經過皮膚、呼吸道也會損失相當的水分,這部分水分流失導致的體重變化也是比較可觀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宣稱的「24小時內體重就會產生變化」,也沒有什麼神奇的。更何況,體重變化並不等同於人體脂肪的增加或者減少。
不靠譜之二:輕斷食方法主張「輕斷食之外的日子可以隨便吃」。
薯條、餅乾、蛋糕,這些高熱量食物,你喜歡什麼就吃什麼?!這更加不靠譜了。「斷食」後,由於飢腸轆轆,如果不加控制,隨意進食,很多人會不受控制的大吃。在非斷食日,如果攝入超過了消耗,不僅不會減重,還會增肥!有很多人為了減肥,一天僅進食兩餐,其實相比規律進食三餐的人更容不易控制體型。
即使在非斷食的日子能夠維持能量攝入不超標,一個周期後,理論上的確能達到能量負平衡,減輕體重。然而,和大多數的以達到低能量攝入為目的飲食療法一樣,在暫停了飲食計劃後,如果恢復原有飲食習慣,反彈率非常高。
不靠譜之三:輕斷食療法尚缺乏足夠的證據。
即使是國外權威雜誌的重磅文章,很多也僅是限於動物實驗和體外研究。一些書籍提供的僅是個案。另外最關鍵的,其長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有待研究。
人體並非實驗室。對於人們而言,能夠長期執行,有較好的依從性,不要損害生活質量,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難道說,輕斷食毫無可取之處?
非也。
輕斷食的中心思想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現代人很多都有飲食過度的問題。飲食「份量」和「質量」都高於我們的實際需要。誘惑太多,應酬太多;食物富足且唾手可得;工作忙碌,家庭烹飪機會變少。這些都造成了我們容易多吃的後果。利用「輕斷食」的理念,可能在一種程度上能夠控制飲食攝入量。但是要從本質上改變現狀,還是要尋找可持續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方法,不要過分依賴於某些飲食療法。
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執意希望執行此類飲食療法,還是要做足準備工作,了解步驟和風險。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人,更要要謹慎為之,避免發生低血糖或者酮症的風險。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