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者問答:關於刻意練習、100 小時定律與「過程就是獎勵」
前幾天寫了一條微博,是關於「堅持 100 個小時做事的」。有位讀者發來一些反饋,我覺得說得挺有意思,就延伸討論一下吧。
微博原文是這樣的:
相信我,真的。別想什麼一萬小時定律了,太遙遠。任何事你堅持 50 小時就會有很大突破,100 個小時基本就會有質的飛躍。只要是實打實、認真思考、刻意練習的 100 小時,絕對沒問題。
以一般人的智商水準,堅持做一件事 100 個小時,水平到個 70 分一點問題也沒有。網球、跳舞、寫作、繪畫、外語,什麼都算上。當然,接下來你可能需要 10 倍的時間才能到 85 分。再往後我覺得基本就不靠努力了,主要看老天給沒給你這碗飯吃。不過,100 小時聽起來雖然比 10000 小時少得多,但也意味著你要連續一年的時間,每周專註地投入 2 小時。現在還有多少人願意以一年的時間尺度來規劃自己要做的事?大部分人能想明白下個周末要幹嘛就不錯了。
你堅持下來,你就贏了。另外,「專註」是關鍵字。換個說法就是剛才說的:實打實、反覆思考、刻意練習。躺著看 100 小時日劇,和認真思考 100 小時日劇怎麼拍,是不一樣的。我有朋友就邊看《四重奏》和 HBO 紀錄片邊記筆記。在一個大部分事情都在 30-50 分徘徊的社會裡,做到 75-80 分就非常非常顯眼了。而到了 100 小時+70 分的時候,你不僅建立了習慣,還比大部分人做得更好於是自豪感油然而生,走到 75 分是一點兒也不難的事。(當然如果你要做到了 90 分,可能反而沒人認識你了。)道理都很簡單。不過還是回到那句話,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願意為一件事情投入哪怕 100 個小時呢?
微博發出去後,一位讀者發來這麼一段評論:
張老師,關於《刻意練習》和《異類》提到的對於在一個領域投入時間、重複練習的重要性,最近了解到的是這樣一條線:
1993 年,埃里克森與另外兩位同事基於大量的研究,發表一篇論文 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中文名稱:《刻意練習在獲得專業表現中的作用》)在 2016 年時,論文主作者埃里克森發現自己的理念被誤讀,出了本書——《刻意練習》。埃里克森在書中強調說,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門檻讓保證一個人成為大師。同時有個叫格拉德威爾的人讀了埃里克森 1993 年的論文,全書沒有提「刻意練習」這個主概念。只是抓取出來一個「一萬小時定律」 ,寫成一本非常著名的書——《異類》。
再然後有無數公眾號、人生導師、各種培訓師和勵志作者,開始基於自己的經驗解讀「一萬小時定律」,告訴你任何人只要努力都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大師。事實上並沒有一種科學的根據表明即使投入定量的時間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大牛,但也不可否認練習的重要性。而我想請教的是,作為普通的人是不是應該盡量靠近源頭的知識。
正好,《刻意練習》我也讀過,Malcolm Gladwell (的坑爹之處)我也曾經說過——我總管它寫的書叫「insight porn」,正好就延伸講講。
這裡面其實有三個層面的問題。我們一個一個說。第一個層面:我寫的那一段話里,明顯很多東西是有缺失的。比如,我沒定義「70 分」或者「85 分」是什麼意思,更沒定義做到什麼樣才叫「專註」,或者多刻意才是「刻意練習」呢?正好可以順便說下。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論,「刻意練習」的核心包括三個「F」:focus,feedback 和 fix。也就是專註、反饋和修正。其中有兩件事很重要:一是,重複是沒用的。我們每天吃飯,也沒變成吃飯大師。所以反饋、尤其是「即時反饋」很重要。這可能也是很多運動需要請教練的緣故,TA 可以及時糾正你的動作,然後讓你在正確的軌道上練習。書中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絕大多數人的差距確實很小,最後的區別主要還是在努力程度和努力方法上。保持自信、保持進步、保持一種持久性,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之前微博說的:昨天和朋友聊,長期來看,在一個領域內保持穩定、持續的輸出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每次都意圖獲取遠超平均值的發揮。在一個足球聯賽里,真正的強隊之強在於自己狀態不好的時候,也能勉勉強強地贏下該贏的比賽,而不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大勝個 5:0。每天向前走一步,比今天走十步然後躺著休息兩天更好。日子長了,效果自然就會顯現出來了。
當然,這些意思在原來的微博里被隱藏了。主要的原因是,比起強調方法的重要性,我更想強調另外一個東西——開始行動。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一件事:人的視野是有限的。如果你的視野只有 50 米,那麼想看到 100 米以外的東西怎麼辦?必須往前走 50 米。一萬小時太久,只爭朝夕。你不開始做那個 100 小時,怎麼可能理解 500 小時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呢?所以,開始行動是第一位的。何況生活也從來沒按照我們規劃的劇本走過。第二個層面:對於「普通人該不該靠近源頭的知識」,我猜這位讀者可能是想問:比起暢銷書,是不是直接讀論文會更好?這個問題可以講的很複雜,但從實用角度來說,最終還是一件關於「性價比」的事。論文當然比暢銷書更加嚴謹、科學,但我們時間有限精力有限,有時候讀一些快餐似的東西也是必要的。總體來說,我對知識類的暢銷書的看法,也經過了一個「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過程——看山是山:哇,《眨眼之間》、《自控力》和《習慣的力量》寫得太好啦,醍醐灌頂!我懂了這些一定厲害了很多。看山不是山:暢銷書經常為了賣得更好,將一個複雜系統里某個片段截取出來加以誇張的包裝,從而更好地販賣一個概念,所以不看也罷。知識呢,要更系統地更全面地理解。看山還是山:暢銷書必然也有其可取之處。如果看到了不妨就了解一下。而且既然寫得「水」,那就速讀,讀完就扔一邊兒。另外,暢銷書做對了哪些事情,使得它比較容易傳播和理解?有什麼自己可以借鑒的么?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人和 TA 所接受到的信息與知識,要保持一個距離。你既不能不加辨別全盤接受,也不需要如臨大敵針鋒相對。更好的態度是用一種客觀的視角和不評判的態度使其「為我所用」。不僅對於學習,對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是如此。最後一個層面,也是我最想說的一件事:通篇講了半天,不管是保持專註、刻意練習還是開始行動,都是一個「how」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我應該怎麼做?」
現代人最愛學習「how」——如何迅速讀完 100 本書?怎樣減肥 20 斤?如何找到男/女朋友?......但研究這些問題,很多時候是在偷懶。偷懶的第一層含義是,你用研究「how」代替了做事情本身,從而獲得一種「自己在努力」的幻覺。「你看,我在認真鑽研如何讀書啊,」——不,你要做的,是拿起一本書,讀。偷懶的更深一層含義是,當你在研究「how」,就可以對「why」避而不談了。你不願意麵對自己更需要思考的問題,也害怕觸碰一些底層的意義。還是那句話說得好:「要知道,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付出難以想像的艱苦卓絕的努力。」 對於我來說,比起「how」的問題,「why」的問題要好玩兒得多。所以以後還是盡量少談「how」,多談「why」。最後還是回到文章本身吧。最近我重讀《喬布斯傳》和《成為喬布斯》兩本大部頭,發現以前看不懂的關於佛學禪宗一類的東西突然清晰了很多。就用喬布斯常引用的鈴木俊隆禪師的一句話作為結束吧: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 過程就是獎勵。推薦閱讀:
※為什麼生意最好的甜品店,總是開在減肥中心的隔壁?
※關於怎麼擺脫應試教育的牢籠?
※大學理工科學生應該怎樣複習迎接期末考?
※好好奇北師大和浙大和中大的學生是怎麼學心理學的,講講學習方法,各位學霸?
※學習的三條捷徑
TAG:学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