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盧瑟經濟學》
如何評價盧瑟經濟學這本書? - 知乎
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內,自由的科學研究遇到的敵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領域內遇到的敵人。政治經濟學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們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惡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復仇女神召喚到戰場上來反對自由的科學研究。於是,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起來,經濟學變得讓人不知所措。例如,英國高教會寧願饒恕對它的三十九個信條中的三十八個信條展開的攻擊,而不饒恕對它的現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進行的攻擊。
可見,政治經濟學在我國缺乏生存的基礎。它作為成品從英國和法國輸入;德國的政治經濟學教授一直是學生。別國的現實在理論上的表現,在他們手中變成了教條集成,被他們用包圍著他們的小資產階級世界的精神去解釋,就是說,被曲解了。他們不能把在科學上無能為力的感覺完全壓制下去,他們不安地意識到,他們必須在一個實際上不熟悉的領域內充當先生,於是就企圖用博通文史的美裝,或用無關材料的混合物來加以掩飾。這種材料是從所謂官房學——各種知識的雜拌,滿懷希望的德國官僚候補者必須通過的煉獄之火——抄襲來的。
法國和英國的資產階級奪得了政權。從那時起,階級鬥爭在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採取了日益鮮明的和帶有威脅性的形式。它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現在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不偏不倚的研究讓位於豢養的文丐的爭鬥,公正無私的科學探討讓位於辯護士的壞心惡意。
而對於我從來就不讓步的所謂輿論的偏見,我仍然遵守偉大的佛羅倫薩詩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罷!
——馬克思
********************************************
本來不想回答的,網上有免費版,自己去看就是了。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何必靠別人的看法呢。靠別人的看法決定自己的看法的人,本身就是對自己的認知能力缺乏自信和容易盲從的人。
不過,既然有粉絲反覆邀請,只好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這本書,最初只是一個系列網文。希望這本書是學術著作的人,讓你們失望了。
不過,這本書與學術著作不是完全沒有關係。這本書的思想來自一篇論文,大約成型於2008年。
這篇論文討論了貧富差距與經濟危機之間的關係,分析了使用外擴張與緩解經濟危機,結論是很悲催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必然存在價值實現困難。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如果既不能成功對外擴張,又不考慮科技進步引起的投資的話,經濟必然陷入長期蕭條。使用經濟刺激政策,可以在短期內製造欣欣向榮的假象,但是從長期看,必然加劇貧富差距,醞釀更大的危機。最終,政府的經濟政策將陷入「滯脹沫崩」的困難選擇之中,不僅如此,政策選擇空間將越來越小,寬一點則脹沫,緊一點則崩滯。在崩潰以前,由於價值實現困難,大量貨幣資本會成為失業資本進行投機,因此往往會出現激烈的金融投機和物價上漲。這個過程中,資本加速集中,加劇貧富分化。
2008年是什麼時候,大家應該還記得。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2008年,奧運會、股災、四萬億。2009年,鐵公基大幹快上,國內齊聲高唱回暖、企穩、向好。真是全球資本主義大蕭條,中國這邊風景獨好。
那個時候,提出這樣的觀點來,顯然是和上面的精神唱反調。這篇論文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後來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到某貨幣學派學者在網上兜售自由主義的觀點,另一個前技術官僚和他激烈商榷(或者說撕逼)。兩派的觀點,一個是要深化改革,大面積私有化,就可以不必使用鐵公基;一個是中國經濟不會有問題,鐵公基以後必然更加繁榮昌盛,這位的觀點更接近凱恩斯主義。
這兩派的觀點,我都不苟同。於是,用最通俗的語言,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寫出來。將來有一天,危機真正降臨的時候,大家應該對危機的原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覺得危機不會降臨,也不要覺得私有化能緩解危機。
寫到一半的時候,有編輯找我要出版,要出版就出版吧。原文分成兩部分,《盧瑟經濟學之壟斷帝國》、《盧瑟經濟學之紙牌大廈》。這就是後來的《盧瑟經濟學》和《紙牌大廈》。
本來,還有一部分要寫,後來想想不寫了。沒寫的部分,就是資本的對外擴張。包括商品資本擴張時代、債權擴張時代和債務擴張時代。
結合現實看,沒有軍事的擴張,就沒有資本的擴張,軍事的擴張,要擊敗美軍,這是不現實的。
這部分,離中國太遠,這是一。我沒有精力,這是二。寫出來,就是與「帶、路「」唱反調,這是三。
這本書,很多人不喜歡。
首先是精壕。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貧富差距日益擴大,這是這本書的結論之一。這個結論,直接封殺了精壕的夢想。至少告訴他們,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夢想,最終是一場空。一般來說,他們對階級這個詞過敏,一提階級,就有莫名的恐懼和按耐不住的怒火。社科院院長王偉光提了一次階級鬥爭仍然存在,他們馬上瘋了。這本書既涉及到階級,有封殺了他們的夢想,他們不喜歡,很正常。
其次是真壕。這本書的結論是發展資本主義,只能造成更嚴重的危機。真壕希望在危機時推動私有化,這本書顯然是與真壕的目標唱反調的。這些人是有實權的,既有政治權力也有經濟權力,可以採取一切手段封殺他們不喜歡的聲音。
再次是一些學院派和他們的學生。這本書一上來就說,各種思想其實背後都有階級來源,也有階級訴求。我們是理中客,研究的是普世真理,你怎麼能說我們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呢?這些人的心胸其實是極度狹隘的,與當年的歐洲的僧侶大同小異——如果可能他們也會支持,至少是樂於看到燒死異端的。
還有一些信心爆棚的粉紅。對他們來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只能發生在美國,中國絕對不會發生。敵人日益垮台,我們日益崛起。誰擋在前面,我們碾碎誰,誰敢唱衰,我們咒罵誰。一旦經濟崩潰,他們極有可能由粉變黑。由盲從一種聲音,變為盲從另一種聲音。
最後還有一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派。從馬克思時代,馬克思主義內部就有大量的撕逼,何況今天?《價值問題的論戰》有意思嗎?沒意思嗎?馬克思主義內部把大量精力用於矯情,爭正統,對外做了什麼?
此外,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人。
不過,還有很多讀者讀了這本書以後,開始陷入沉思——我在這個社會中處於什麼位置?前途茫茫,我應該怎麼做?
我想,有這些讀者,他們陷入了思考,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今天,生產力極度發展,人工智慧已經開始取代大量簡單腦力勞動者,壟斷程度越來越高,各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失業問題難以解決。蘇聯已經解體,資本沒有必要採取安撫工人的政策。得益於人工智慧,資本鎮壓勞動者的能力迅速提升。第四次工業革命遲遲沒有出現。在人類目前科技可以支持我們達到範圍內,沒有新的殖民地。
我們今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會走向何方?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努力用我自己的觀點,給社會中下層提供一些參考。
另外,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自己都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何況我呢?
推薦閱讀:
※心理說:在社會階層日益固化的今天,為何我們更要重視教育?
※現實中我們一直穿梭在多個空間——評雨果獎作品《北京摺疊》(附小說全文)
※真實的階層固化是什麼樣子
※美國是一個階級性很強的國家嗎?
※王寶強、劉強東、王衛、馬雲等人的奮鬥經歷能否說明中國並非是一個階級固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