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資金荒的真相——貨幣市場為何「由大樹變為小草」?
作者:鄧海清,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陳曦,「海清FICC」大資管頻道研究員 來源:海清FICC頻道
近日,債券市場資金面開始大幅收緊,部分機構出現頭寸難平的情況,非銀機構真實成交利率高於6%,市場對於此次資金緊張的解讀主要包括: MPA考核、光大轉債凍結資金、繳准等。
假設市場解讀的因素是資金緊張的根本原因,那麼如何回答下面的問題:1、2016年7月江蘇銀行70億IPO,同樣大量凍結資金,為何資金利率僅僅上行10BP?2、2015年8月-2016年8月,繳准、繳稅、季末出現過多次,但資金利率波動從未超過50BP,又是為什麼?
我們認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一定要能夠不僅解釋當下,而且要能解釋過去。我們可以明顯看到,2015年8月-2016年8月,無論出現任何本應導致資金面波動的事件,資金利率實際都沒有波動;2016年8月之後,無論出現任何風吹草動,資金利率都會大幅波動。因此,分析資金緊張,必須要回答這個問題:為何2016年8月前後,貨幣市場判若兩人?
更形象的解釋,在2016年8月之前,資金面像是參天大樹,即使風再大,樹榦也不會晃動;而2016年8月之後,資金面突然變成了小草,隨便一點風,都會導致小草的搖擺不定。我們不僅要關心風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需要回答:資金面到底為何由大樹變成了小草?未來資金面會一直是小草,還是會重新成為大樹?
我們的核心觀點是:
1、2016年8月是一個分水嶺,2016年8月之前央行維持資金利率低波動、低中樞,2016年8月之後央行提高資金波動率、提高利率中樞。
2、2015年8月-2016年8月,央行的邏輯是:一方面出於利率市場化、提高價格型貨幣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的需要,將利率波動性幾乎完全抹平;另一方面出於股災救市的需要,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明顯偏低的水平。
3、2016年8月之後,由於股災確認結束,金融市場已經出現「資產荒」,房地產、債券價格過快上漲,出於防風險、去槓桿的需要,央行重新放開貨幣市場利率波動,同時提高貨幣市場利率中樞。
4、2014年以來,銀行同業鏈條飛速發展,資金流動路徑為:「央行→大行→中小行→非銀」,這既是解釋「資產荒」的形成路徑,也是「資金荒」的形成路徑,完全取決於源頭——央行——的放水程度:水放多了,就是資產荒;水不放了,就是資金荒。MPA導致金融體系資金流動受阻,進一步加劇資金緊張程度。
5、2016年8月以來,對於貨幣政策和資金面,政策層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詞「防風險」、「去槓桿」、「穩健中性」,演化路徑為:央行召集大行討論流動性管理(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2016年10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6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6年12月)→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7年2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3月),高潮出現在2016年12月,正式提出「穩健中性」。
6、什麼叫「穩健中性」?本質上是相對於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穩健略偏寬鬆」。具體而言,2016年8月之前,低中樞、低波動,2016年8月之後,高中樞、高波動。
7、政策層基調的巨大變化,是導致資金面「由大樹變為小草」的根源,任何風吹,草都會動。在可預見的未來,資金面是小草的局面不會改變,資金面的高波動性和高中樞已經成為長期趨勢,投資者在預測未來資金成本時必須給予充分考慮。債券市場的變化完全符合按照政策層對於貨幣政策的定調變化,在貨幣政策定調不變的情況下,維持債券市場震蕩市的判斷。。
一、貨幣市場分水嶺——2016年8月!
首先要解釋,為何2015年8月-2016年8月,資金利率在低位,且波動極低。這實際是兩個問題:資金利率波動低,不代表資金利率一定低。將資金利率穩定在2%也可以是低波動,穩定在3%也可以是低波動。換句話講,貨幣市場利率組合有四種:高波動+低中樞、高波動+高中樞、低波動+低中樞、低波動+高中樞,央行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選擇是「低波動+低中樞」。
1、資金利率波動為何低?這是央行利率市場化、貨幣政策框架由數量型向價格型轉型的需要。從歐、美的價格型貨幣政策調控體系來看,央行控制短端利率,短端利率向長端傳導,以實現貨幣政策傳導。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短端利率波動性很大,則市場對於短端的預期是不確定的,導致貨幣政策失去「錨」,貨幣政策利率傳導失效。中國央行在2015年8月之後,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某一水平,目的正是提高價格型調控傳導機制。
2、資金利率中樞為何低?我們猜測,下調至這一水平與股災有關,維持這一水平與經濟基本面惡化、通脹低位有關。2015年6月股災爆發,央行效仿國際央行救市,迅速將7天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利率由3.35%下調至2.7%,8月股災2.0爆發,進一步下調至2.35%。股災之後,經濟確實出現下滑,工業增加值9/10兩個月低於6%,CPI中樞維持1.5%,10月央行進一步下調至2.25%,並將此作為基準,維持了將近1年的貨幣市場利率低位。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整整一年的時間表明,無論出現資金波動,只要央行想讓貨幣市場利率穩定,央行就能讓貨幣市場穩定,貨幣市場從根本上講,由於央行有無限的貨幣市場干預能力,因此貨幣市場的利率和波動性完全取決於央行的意願。
2016年8月之後,為何貨幣市場利率組合由「低中樞+低波動」變為「高中樞+高波動」?我們認為,主要與金融機構過度「加槓桿、加久期、降資質」期限錯配,導致「資產荒」乃至金融系統風險有關。
中國金融體系並不具備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某一水平的條件,因為中國金融機構投資方式以借短買長為主,如果央行將短端利率維持在某一水平,就會導致所有資產收益率下降,直至與短端沒有利差為止,這正是2015年6月-2016年8月發生的故事。
當政府和央行發現,將短端利率固定帶來好處,遠遠比不過期限錯配加槓桿帶來的危害,在2016年8月開始央行率先行動,召開流動性管理會議,拉開了利率波動提高、利率中樞上行的序幕。之後在公開市場操作進行縮短放長,提高資金投放的加權久期和加權成本,窗口指導銀行出資行為,導致市場資金開始脆弱。
此外,央行目標由R007變為DR007,進一步放大了市場真實成交的市場利率波動(詳見:《讀心術:不懂央媽的變化,你就out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解讀》,作者:鄧海清、陳曦)。2016年8月以來,R007和DR007顯著分化,在資金緊張時R007上升的幅度遠遠高於DR007,市場真實成交的利率比R007甚至還要高,而由於央行只盯住DR007,導致市場感受到的資金利率波動性(真實成交)遠遠超過央行盯住的利率波動性(DR007)。
綜上所述,貨幣市場以2016年8月為分水嶺,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發生重大變化:8月之前是價格型傳導效率和股災救市,8月之後是防風險和去槓桿。市場之所以感受到資金緊張,有三個層次:
1、央行的貨幣市場目標利率(DR007)中樞提升;
2、央行的貨幣市場目標利率(DR007)波動性加大;
3、市場真實成交利率和R007的中樞提高和波動性加大更甚於DR007。
二、同業鏈條的一體兩面——「資產荒」與「資金荒」
在這一部分,我們通過資金流動的路徑,來闡述資金荒產生的原因。2014年以來,特別是2015-2016年,隨著銀行同業鏈條的迅猛發展,資金流動體系形成:央行→大行→中小行→非銀。
簡單來講,央行通過包括各種粉在內的方式出錢給大行,大行再通過同業拆借、質押式回購、同業存貸、同業理財等方式出錢給中小行,中小行再通過委外等方式將資金轉移到非銀機構。
通過這一鏈條,我們可以清楚地解釋2016年「資產荒」的出現。央行為了將貨幣市場利率固定在低位,需要投放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通過大行進入中小行(表現為同業負債和同業存單規模激增),中小行再通過委外等方式進入非銀機構,絕大多數非銀機構唯一的投資策略就是「加槓桿、加久期、降資質」,導致所有資產收益率快速下降,以至於無資產可買,過多的資金追逐過少的資產,這就是「資產荒」。
通過這一鏈條,同樣可以解釋為何2016年8月之後,資金利率的波動性和中樞明顯上升,並導致了2016年12月和2017年3月的資金荒。央行不再希望貨幣市場利率固定在低位,反而希望貨幣市場利率提高波動和中樞,那麼央行通過減少對大行的資金支持,大行減少對中小行的資金融出,中小行資產包括委外、非標等對應的負債難以為繼,過多的資產爭奪過少的資金,資金利率中樞和波動性放大,這就是「資金荒」。
MPA在這一路徑中發揮了額外的作用,即加劇金融體系的結構性緊張。根據MPA考核,銀行融出資金規模受限,同時銀行同業負債規模受限,導致即使有一部分銀行錢多,但也難以像過去一樣在金融體系自由流動,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利率緊張程度。
總結起來,在「央行→大行→中小行→非銀」的同業鏈條中,央行是所有資金的源頭,央行灌水就是「資產荒」,央行擰緊水龍頭就是「資金荒」;MPA處於防範金融系統風險的要求,給金融體系內部的資金流動增加額外障礙,進一步加劇資金緊張。
三、資金面「由大樹變為小草」——政策層基調的巨大變化
我們在本文開頭中提到,資金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是參天大樹,再大的風吹都不會讓樹榦搖晃,而在2016年8月之後,資金面卻成為了小草,隨便來點風,小草都會隨之起舞。
在第一部分,我們對2016年8月分水嶺的解釋是,央行貨幣政策目標在前後發生了重大變化:8月前是提高價格型調控傳導機制、維穩,8月後是防風險、去槓桿。在這一部分,我們進一步從政策層面的演化,進行更詳細的解釋。
首先,我們要解釋一個關鍵詞:「穩健中性」。市場對此一直眾說紛紜,我們認為,最為合理的解釋是,「穩健中性」是相對於「穩健略偏寬鬆」而言。具體而言,2015年8月-2016年8月,資金利率低中樞、低波動,是穩健略偏寬鬆,而2016年8月之後,資金利率高中樞、高波動,就是穩健中性,這是對過去過低利率水平的修復,這也正是為何公開市場OMO逆回購加息不止一次的原因。
至於判斷央行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邏輯,我們認為,從2016年8月央行召開大型銀行流動性管理會議開始,到中央政治局會議、央行三季度執行報告著重強調風險,最後到央行四季度執行報告、2017年兩會定調貨幣政策穩健中性,正好符合了貨幣政策轉變以來,高層對去槓桿、防風險的考慮,將貨幣政策重心轉為防風險。對此,我們進行一下簡單的梳理。
2016年8月24日央行召集主要大型銀行開會討論有關流動性管理問題,央行表示貨幣政策的總基調不變,但要求大型銀行合理搭配資金的融出期限,這拉開了流動性拐點的序幕。(《大空頭:央媽變了,債市牛熊拐點到來》)
2016年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注重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經濟金融風險」,這是首次在貨幣政策部分強調防風險。(《中央政治局會議印證「貨幣政策拐點」:重心由「穩增長」轉向「抑制泡沫」!》)
2016年11月8日,央行發布《2016年第3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首次提出「穩增長與防泡沫之間的平衡」,以及首次提出「期限錯配」風險,央行收緊流動性的態度明朗。(《讀心術:不懂央媽的變化,你就out了!——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解讀》)
2016年12月14-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首次提出「穩健中性」一詞,對流動性表述由「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首次變為「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這是對貨幣政策基調的重大調整。(《這屆政府是可以的!治國綱要蘊含哪些投資機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深度解讀》)
2017年2月17日,央行發布《2016年第4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沿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穩健中性」、「保持流動性基本穩定」,與之前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有著明顯的變化,進一步驗證央行政策流動性拐點。(《關於貨幣政策,我們該相信誰?——央行四季度執行報告解讀》)
2017年3月5日,李克強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穩健中性」基調。(《怎樣才能讀懂「兩會」最大玄機——GDP目標下調意味著什麼?》)
綜上所述,政策層態度變化開始於2016年8月,10-11月進一步加強(正是在這一時期,我們提出了「債市黑暗時代」),12月確立「穩健中性」達到高潮,之後是對這一態度的強調和確認。
對比債券市場,可以發現完全與之相符:8月末債市收益率第一次觸底回升,10-11月債市收益率快速上行,12月達到階段性高點是十年國債3.3%,之後在這一中樞水平附近震蕩。
政策層基調的巨大變化,是導致資金面「由大樹變為小草」的根源,任何風吹,草都會動。在可預見的未來,資金面是草的局面不會改變,資金面的高波動性和高中樞已經成為長期趨勢,投資者在預測未來資金成本時必須給予充分考慮。在貨幣政策定調不變的情況下,維持債券市場震蕩市的判斷。
總結全文,我們的結論是:
1、2016年8月是一個分水嶺,2016年8月之前央行維持資金利率低波動、低中樞,2016年8月之後央行提高資金波動率、提高利率中樞。
2、2015年8月-2016年8月,央行的邏輯是:一方面出於利率市場化、提高價格型貨幣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有效性的需要,將利率波動性幾乎完全抹平;另一方面出於股災救市的需要,將貨幣市場利率維持在明顯偏低的水平。
3、2016年8月之後,由於股災確認結束,金融市場已經出現「資產荒」,房地產、債券價格過快上漲,出於防風險、去槓桿的需要,央行重新放開貨幣市場利率波動,同時提高貨幣市場利率中樞。
4、2014年以來,銀行同業鏈條飛速發展,資金流動路徑為:「央行→大行→中小行→非銀」,這既是解釋「資產荒」的形成路徑,也是「資金荒」的形成路徑,完全取決於源頭——央行——的放水程度:水放多了,就是資產荒;水不放了,就是資金荒。MPA導致金融體系資金流動受阻,進一步加劇資金緊張程度。
5、2015年8月以來,對於貨幣政策和資金面,政策層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詞「防風險」、「去槓桿」、「穩健中性」,演化路徑為:央行召集大行討論流動性管理(2016年8月)→中央政治局會議(2016年10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6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2016年12月)→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17年2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3月),高潮出現在2016年12月,正式提出「穩健中性」。
6、什麼叫「穩健中性」?本質上是相對於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穩健略偏寬鬆」。具體而言,2016年8月之前,低中樞、低波動,2016年8月之後,高中樞、高波動。
7、政策層基調的巨大變化,是導致資金面「由大樹變為小草」的根源,任何風吹,草都會動。在可預見的未來,資金面是小草的局面不會改變,資金面的高波動性和高中樞已經成為長期趨勢,投資者在預測未來資金成本時必須給予充分考慮。債券市場的變化完全符合按照政策層對於貨幣政策的定調變化,在貨幣政策定調不變的情況下,維持債券市場震蕩市的判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