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野獸》同性戀角色引爭議?對此擔憂的父母們應該知道這些
(本文為「壹娛觀察」獨家首發,有需要開通白名單轉載的公號請後台留言聯繫)
文/任嫻穎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3月17日在中美同步上映,因為片中出現了迪士尼史上第一個公開的同性戀角色(反派加斯頓的跟班樂福),使得影片上映前在美國、俄羅斯、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區引發不小的爭議。
《美女與野獸》劇照
事實上,近幾年來迪士尼的影片中,不止一次出現被解讀為同性戀的電影角色:《瘋狂動物城》中住在兔子朱迪隔壁的兩隻羚羊,《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中的兩個路人女孩等。
看過這一版《美女與野獸》的觀眾都知道,影片中並沒有直白的同性戀情節。導演此前也曾解釋,這個同性戀角色是為了紀念原版動畫歌曲的詞作者,並希望傳達給青少年觀眾一種包容的態度。但影片仍然在俄羅斯遭遇嚴苛的16+分級(17歲以下觀眾禁止觀看),又在馬來西亞鬧出「被刪減」「延期上映」「迪士尼拒絕刪減」等風波。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時間,由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耗時九年編寫的《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在網路上被質疑「尺度大」「黃暴」。其中五年級下冊中引入部分性社會學的內容,告訴孩子「不同性傾向的人應得到公平對待」,更被聲討是「借性教育之名宣傳同性戀」。
《珍愛生命》書中呼籲消除性傾向歧視。吳笛/攝
對於談「同」色變的父母們的恐慌,性與性別學者方剛在接受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採訪時表示,無論一個社會對同性戀採取什麼態度,它都只會在小部分人中發生,人們看到同性戀增多,認為是社會引導的結果,但其實只是這個群體的可見度提升了,「他們在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中,更加能夠認識自己,更加敢於做自己。」
在方剛看來,迪士尼影片中加入公開的同性戀角色,「是社會進步的巨大體現」。
「性別教育應該從孩子出生開始,比如父親參與照顧孩子,就是對孩子的性別教育,即男性也要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一個人從小接受對性與性別少數群體接納與包容的教育,有助於其培養起健康的人格,更加熱愛自己、熱愛他人。」方剛說。
尷尬的「性別教育」
80後的王文宇是一個兩歲多孩子的父親,雖然女兒還不到能進電影院的年紀,但《美女與野獸》中加入同性戀角色的新聞也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很直白地表露了自己的擔憂:「小孩子好奇心重,我擔心,電影會不會把孩子帶『溝里』去。」
王文宇坦言,自己並不排斥身邊有同性戀朋友,但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戀:「畢竟這不是我所認為的正常。」對於世界上存在不同性傾向人群這件事,他表示不會選擇主動讓孩子了解,即便是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也會避開這個部分。
在方剛看來,王文宇們的擔心,背後是對同性戀的不了解和深深的恐懼:「如果孩子每天接觸身邊無數的異性戀者,更接觸著無數的異性戀電影,但偶然接觸了一部同性戀電影,就『變』成了同性戀,那隻能說明他原本就是同性戀,只是有機會發現了自己。」
泰國經典同志電影《暹羅之戀》
方剛認為,理想的性教育,應該包含性別教育的內容。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人物品,父母沒有權利決定兒女成為什麼樣的人。愛孩子就應該尊重孩子,無論他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這種『擔心』或『不希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如果孩子是同性戀)反倒會對孩子構成更大的傷害,這種傷害遠遠大於社會的包容度不夠。」方剛說。
相對於王文宇們的「故意迴避」,另一些父母則表現出更明顯的反對甚至極端態度。
在壹娛觀察(微信ID:yiyuguancha)的採訪中,一位快五歲孩子的母親談起這個話題,先是表態孩子不會有「那種取向」,而後直言自己「無法接受」。
另一位父親,兒子正在上小學,他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對同性戀話題的厭惡,甚至憤然表示,如果自己兒子是同性戀,就要「打死他」。但實際上,他平日里對妻兒百般呵護。
近年來不斷暴露的青少年與性的相關問題,以及頻發的同性及異性間的兒童性侵事件,讓全社會對兒童性教育的必要性達成了基本的共識。
但兒童性教育在實際推進過程中最尷尬的部分是,很多父母自己都不具備完善的兩性知識和健康的兩性觀念,往往孩子還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父母倒先受到了「驚嚇」。
歧視與偏見的受害者可能是任何人
85後的林斐是一位沒有公開「出櫃」的男同性戀者,他最大的顧慮就是父母。
出生於一個普通傳統家庭的林斐,國內名校碩士畢業,有一份高薪的體面工作。毫無疑問,他是父母心中的驕傲。
整個學生時代,林斐都小心翼翼地保守著這個「不能說的秘密」,如今也只有少數好友知道他的性取向。雖然在他看來,「除了家庭以外其他都不太擔心」,但他也直言「不會吃撐到四處宣揚」。
對於他的婚事,父母越來越著急,他只能以不耐煩的態度加以搪塞,加上獨自在外工作和經濟獨立,讓他能卸掉一些壓力。至於跟父母坦白後的結果,他曾經有過的最壞的想法是:「前半生我是他們的驕傲,後半生我是他們的恥辱。」
「也許沒有我想的那麼可怕。」在屏幕的另一端,林斐敲下這一行字,後面跟著一個聊天軟體自帶的微笑表情。
在被問到有沒有想過和異性結婚,或者組成形婚家庭時,林斐斬釘截鐵地給出了答案:「NO!」但在中國,很大一部分同性戀者會迫於種種壓力,選擇進入婚姻或已經進入婚姻。
記者魯燕去年曾做過一個關於中國「同妻」(男同性戀者的妻子)群體的選題,採訪中,一位已離婚的同妻告訴她,前夫的父母把算命、偏方一一試過,試圖「掰直」兒子,最後婆婆下跪,以跳樓相逼,乞求夫妻二人不要離婚。
圖為一個同妻的日記。魯燕/攝
在文章中,魯燕寫道:「她們(同妻)大都毫無防備地跌入有名無實的婚姻。但受傳統觀念、社會制度、法律規範等因素的桎梏,她們大多選擇沉默,忍受著冷漠甚至暴力的丈夫,少性甚至無性的婚姻,以及性病、艾滋病的威脅……只要社會不能接納同性戀,同妻就會作為受害者背後的受害者一直存在。」
一組被廣泛引用的數據認為,LGBT群體(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與跨性別者)佔總人口數的4%-6%,國內研究者稱,中國LGBT群體的規模在7000萬左右。
「其實這些問題還是要靠父母的生命體驗來化解。社會存在普遍歧視的時候,考驗父母的時候就到了。應該鼓勵父母先建立起基本的、平和的認知,如果哪天發現自己或誰家孩子有不同的性取向,也應該包容他們。」在接受壹娛觀察採訪時,魯燕表示。
方剛則認為,一個接納多元的社會,孩子在其中生活才最安全、幸福和快樂,因為「每個人都註定在某一方面是少數」。
「愈自由,愈純潔」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不接納同性戀者?」
「因為我們的性文化里,把生育當做性的目的,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
這是柴靜在《看見》第五章中寫下的,她與國內最早研究同性戀的學者張北川的對話。
那期《新聞調查》節目的播出時間是2005年,也是中央電視台的屏幕上第一次出現同性戀的專題。如今十餘年的時間過去,同性戀的相關問題卻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官方對同性戀群體的態度,既不支持,也無明顯反對。
「國際不再恐同日」遊行
林斐希望公開的影視作品中能有更多對同性戀群體的客觀呈現:「大眾一定要對亞文化群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談得上理解。」但一個令他深感無奈的事實是,很多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同性戀形象都是一種刻板印象,其結果只是加深了大眾對這個群體的偏見和誤解。
但好在,整個社會的開放和包容程度在不斷提升。
記者薛彤是一個四歲孩子的母親,在孩子兩歲進行親子閱讀的時候,她就將兒童性教育類的書籍囊括其中,當孩子第一次看到她肚子上的傷疤,她就向孩子詳細講述了剖腹產的過程。
對於讓孩子接觸包含同性戀角色或情節的電影,薛彤表示自己不會擔心,她會選擇主動跟孩子交流。「我大二的時候知道身邊有朋友是同性戀,當時特別驚訝,因為之前從未有過類似教育。我想如果事先知情,也不會如當初那般吃驚和難以接受。」薛彤說。
另一位兩歲孩子的媽媽郭語嵐也持同樣的觀念:「我們也不是放任孩子去看亂七八糟的東西。到時候我們可以跟他聊聊,讓他客觀了解同性戀。」
郭語嵐一家生活在一座三線城市,她表示平常會在新聞上看到有關同性戀群體的內容:「我們同事有時候也會討論這個,沒人覺得不正常,要尊重少部分人的活法。如果我的孩子喜歡同性,我也會尊重他。難不成還要強迫他喜歡異性嗎?以後的社會只會更開明!」
而對於父母該如何與孩子在相關問題上進行溝通,方剛的建議是:「一句話就夠了——同性戀是一種同性間的感情,這和異性間的感情一樣,是應該被尊重的。對於做不出正確引導的父母,沉默是最好的。」
(文中人物王文宇、林斐、薛彤、郭語嵐為化名)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請聯繫:壹娛觀察(個人微信ID:yiyuguancha6)
壹娛觀察(公眾號ID:yiyuguancha)想做中國電影產業和泛娛樂產業的望遠鏡和聲吶。
推薦閱讀:
※移民加拿大英語到底要考多少分?(適用於LGBT群體)
※無法並存的情感教育與厭女情結
※大型實用基友撩漢攻略 v1.5
※打破禁忌 同性戀群體正在贏得印度社會尊重
※在中國同志結婚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