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Theory of Modern Poetry (16)

副標題是《——用語義分析法來細讀詩歌文本》。

一、用語義分析法來讀詩的原理。

相關的理論依託:

1、文學理論里的「新批評」(new criticism)、「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以及我的一些詩歌理論。

2、「辭彙語義學」(lexical semantics)里對語義語用的分析原理,包括語義特徵(義值/義域)、語義組合、語境等相關的分析原理。

在上世紀的文學理論中,從二三十年代的「俄國形式主義」,到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評」,再到六十年代的「結構主義」,持續有著結合語言學理論來討論文學理論的這些學派。而在語言學的分支里,點開了新科技樹的「現代語義學」,卻是在七十年代才興盛的。於是,兩者之間的時間差使他們擦肩而過了。比如,「新批評」里的文本細讀模式很好,但對詞義的分析還未能分析到辭彙內部的語義特徵(畢竟當時現代語義學還未出現),而只是簡單地使用詞義來分析修辭。

另一方面,七十年代的「後結構主義」,則是基於對語言的懷疑展開對文學理論的修訂的。其基本特徵是,看重並重構理論,消解作者的中心地位,懷疑文本的準確表意。而同時代的現代語義學,則是對學科體系進行了升級,通過將分析對象由「辭彙」轉變為「義素-義位-義叢」,而點開了探討辭彙內部的語義特徵的新科技樹。這兩者的時代相同,但不知道為什麼也擦肩而過了。

於是,我的一個思路是,結合「新批評」、「後結構主義」里我所認同的部分,再補充以「辭彙語義學」的輔助,以此修訂出一種新的文本細讀法。

具體說來是:

1、對於「新批評」:認同其關注文本本身而非作者的思路,認同其看重語言而不看重思想與情節的思路。認同其密切結合語言學來細讀文本的思路,但將所結合的升級替換為「辭彙語義學」的內容。不認同其對修辭分析的看重,而是轉向基於辭彙語義搭配來進行審美。

2、對於「後結構主義」:認同其看重詩歌理論的思路,但同時認為理論方嚮應該由詩人主導。不認同其對語言的懷疑,而是認為能通過「辭彙語義學」的新科技樹將語義分析得更複雜,能逐漸提高語義理解的精度。對其消解作者中心地位的思路進行修訂,區分寫作意圖與感情色彩,認為作者-文本-讀者可以在感情色彩有所共鳴(雖然三者的感情色彩不相等)。

3、對於「辭彙語義學」:用「辭彙語義學」的原理去分析文本,以發現文本里複雜的語義搭配結構,但這個步驟本身並非文學探討。在此基礎上,再對每個語義搭配都進行詩化想像,進行詩歌審美,這個步驟才是文學探討。

二、詩歌審美的初步分析模型。

設立這些分析:分詞,語境,結構,搭配,想像,節奏,聲音。

其中:

分詞分析,不涉及審美,只是其他分析項目的預備。

語境分析、結構分析,不是主要的審美項目,一般用於檢驗文本的語境或結構是否有條理。

搭配分析,想像分析,節奏分析,是詩歌審美的中心。

聲音分析,對節奏分析起著錦上添花的效果,但不如節奏分析重要。

我的思路是,先用一些運算符號來對上述七種分析進行標記。標記時不用太精確,畢竟不是在研究而只是在

讀詩,進行審美。

然後,根據標記情況,逐個進行審美的分析與想像,感受詩歌的美感。

這就是用語義分析法來細讀詩歌的模型,對於現代詩、古詩都適用。

1、分詞分析。

其實就是將詩句里的每一個詞語劃分出來,然後標記為動詞、名詞、形容詞、虛詞四類。

在我的分析模型里,我認為這四類詞語能喚起的語義想像類別是不同的。

# 盡量區分實詞虛詞成分。比如「站起來」,分析為實詞「站」、虛詞「起來」。

# 有時會考慮詩化意象的因素來分析。比如「啤酒罐」,分析為由「啤酒」、「罐」兩個詞構成的片語。

理由是,「啤酒」本身是一個常見的詩化意象。

# 對代詞、數詞、量詞都標記為虛詞(這三類一般歸為實詞,這裡暫將其視為虛詞)。

2、語境分析。

就是對每段詩歌,都分析出關於場景設定的要素。

# 這些設定要素包括:時間,地點,重要的道具,心情與感覺的色彩基調。

# 分析設定要素時,可以先從分詞結果里提取關鍵詞,再補充其他隱含的要素。

語境是整個詩歌段落的整體情感色彩氛圍,先把握了這種氛圍,就能更好地進行每個詞的詞義分析。

3、結構分析。

我是按實詞而非按情節來分析結構的。實詞,就是動詞、名詞、形容詞這三類。

# 根據句群整體情況,初步判斷該句群是以動詞、名詞、形容詞中的哪類來展開線索。

# 根據上述判斷,列舉句群里的該類詞,並作為結構分析的結果來展示。

4、搭配分析。

在詩歌段落內分析所有詞語之間的語義搭配,並進行詩化想像,進行詩歌審美。

# 分析每個詞語(義位)的語義特徵簇,進行詩化想像,理解其中具有詩化凸現效果的語義色彩特徵。

# 在上述基礎上,分析與其前後呼應的其他詞的搭配情況,賞析其中的詩化搭配的審美效果。

# 可以補充部分文本里一些隱含的詞語。

5、想像分析。

對其中較有詩化效果的詞語進行更細膩的詩化想像。

# 在搭配分析的基礎上來進行挑選。

# 與意象類似,但意象一般是名詞,而這裡所分析的可以是各種詞類。

6、節奏分析。

挑選並列舉部分虛詞,以此來呈現節奏,並結合虛詞語義進行節奏審美。

7、聲音分析。

列舉句中或有意或無意的韻腳。

# 韻腳的範圍包括:各句末字、各行末字(未必是句末字)、句中的語氣停頓處。

# 若有相隔很近的同聲母字、同韻母字,也可列出。

# 「了」、「的」也可以算韻腳。

三、分析實例。

如圖,是我寫的一篇短詩。圖中只進行了各分析步驟的初步標示。

符號說明:

>號:向後呼應,或向後遞進。

<號:向前呼應。

-號:平行連接。

逗號:列舉。

括弧:補充隱含的要素或詞語。

至於具體的審美分析過程,還需要再用文字描述來細細呈現。其中的分析關鍵在於,要進行詩化想像,在想像中感受那些語義搭配里的巧妙效果。這與散文小說的審美是不同的,散文小說所欣賞的是修辭與情節,而詩歌欣賞的則是詩段語義結構里每個詞語的語義搭配的美感。

推薦閱讀:

古詩新詩之爭可以休矣
狐狸化作公子身,燈夜樂游春 | 一句一故事
『詩眠』-孩子們

TAG: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