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構》:父子相隱,直在其中矣。

《論語解構》:父子相隱,直在其中矣。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

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白話試解:葉公告訴孔子說:「我們家鄉有個正直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告發了父親。」

孔子聽後,說:「我們家鄉正直的人若遇到這樣的事,會和你們家鄉正直的人不同,父子不論誰偷了羊,都不會相互揭發,因為他們懂得隱惡揚善的道理,父親要為兒子隱惡,兒子要為父親隱惡,隱惡揚善,直道就自然在其中了。」

解構:攘,是偷的意思。攘羊,就是偷羊。我們要仔細揣摩一下葉公當時和孔子談攘羊之事時的心態,且不論攘羊之事真假如何,葉公作為楚地的官員,很可能是因為聽聞孔子所宣導的「直道」思想後,跑來沽名釣譽,有意和孔子提這件事,以此達到向孔子炫耀自己也是「得道」之人、並希望得到孔子印證這樣一個目的。不成想碰了一鼻子灰,被孔子輕描淡寫幾句話駁斥了回去。

父為子隱,子為父隱。這裡尤其要注意這個「隱」字,所隱的是人心底的「惡」,而不是這個人的有形的身體。孔子說「為政以德」,又講「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子的為政思想是「德政」,我們曾解釋過,德,是道的作用,是修道的副產品,是一個人通過修道使內在能量分子有序排列後所產生的外在氣場(或者說能量場)的自然顯化與流露,這就是直道。因此所謂「德政」並不是外在的、自上而下的刑治、法治,而是通過人人修行後所實現的「自治」,是一種自我情緒的約束、管控與治理。

「隱惡」的目標是為了「改善、揚善」,「父子相隱」其目標也是為了通過「隱」而促使彼此自我反省(內省),進而使心底的「善」的一面、心底的良知、良能顯現出來。這樣,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繼續攘羊、攘牛等偷盜成習的壞毛病。

儘管看起來讓百姓正直做人的目的是一樣的,但孔子和葉公所採取的方法卻大不同。一個是道治、德治,一個是刑治。孔子並沒有說不贊成「刑治」,他所要表達的是如果能用「道治、德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話,何必還要舍其末,用治標不治本的「刑治」呢?用刑罰治理,老百姓雖然也能因懼怕「刑罰」而實現所謂「正直」,但這種「正直」卻缺失了羞恥觀念,而如果用道治,德治,用「禮」來約束的話,則百姓就能自覺地實現自我約束、能辨別是非、善惡、能改過遷善,進而達到「自治」的結果。(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另外,若能自覺改過遷善、棄惡揚善的話,還需要迫於刑罰,彼此揭發嗎?父子相互揭發,只會造成父子反目成仇,家庭關係破裂,甚至進一步引發暴力惡行,哪裡還有什麼孝悌?還有正直可言呢?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都不愛了,還談什麼愛國?所謂「愛國」也不過是刑治威懾之下的虛偽罷了。對待「攘羊」這件事,《論語》中,孔子的態度是很明確的,他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父母有了過錯,做兒子的可以「幾諫」,委婉的勸諫,若父母還是不聽你的,也就罷了。但不能因為父母不聽勸諫就不孝敬父母了,要「勞而不怨」,還是要盡自己做子女的本分。(譚清風)


推薦閱讀:

「義」不是平等嗎?讓我們從自治說起|城與邦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真的出現過人文主義?
讀《史記孔子世家》有幾處不理解的地方?
為什麼儒家沒有認子路為分支宗師的學派?
儒家經典里最觸動你,打動你的話是哪幾句?

TAG:论语书籍 | 四书五经 | 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