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計劃,抗衡租界的未酬壯志!
自1843年上海開埠後,伴隨著來自國內江蘇、浙江等省份的移民和來自海外英、美、法、俄等國的移民的湧入,這座不起眼的小漁村在短短一甲子內創造了無數中國第一與亞洲第一,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港與遠東第一大都市。
然而這座不夜城的最為繁華的地帶,卻一直是列強管轄的租界,與租界接壤的華界,稍改舊觀,而遙遠之處仍呈昔時農村社會之狀。
1920年代的上海租界分布圖,公共租界(英、美等列強)與法租界控制了黃浦江與蘇州河畔大片土地,中國政府控制的上海繁華地區主要集中在閘北與南市。
租界橫亘於上海市中央,使得南市和閘北被分割開來,難以實施統一的統籌規劃,交通十分不便,華界的財力物力人力也因此難以匯聚起來,而租界卻控制了上海幾乎所有的碼頭及航運,離火車站也不遠,佔盡地利之便,工商業聚集,市面繁榮。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發展畸形,身在「國中之國」外的華人只能望著「十里洋場」感慨華界的落後。
1930年代繁華的上海外灘萬國建築林立,黃浦江上舳艫千里,然而這一切都是在租界控制下。(畫面右側為歐戰勝利紀念碑,今無存。)
這是20世紀20年代上海租界的寫真。西人的優雅與華人的觀望,顯示出了隱隱的優劣感與反差。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軍閥混戰、四分五裂的中國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面對多年內戰留下的一片蕭條,國民政府隨即著手恢復經濟,發展建設。
國民政府在建設首都南京的同時,同時也準備建設滬寧線另一頭的上海,讓遠東第一大都市的華界可與租界媲美爭艷。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蔣中正親臨典禮現場,他說:「上海特別市非普通都市可比,上海特別市乃東亞第一特別市。無論中國軍事經濟交通等問題,無不以上海特別市為根據,若上海特別市不能整理,則中國軍事、經濟、交通等問題,即不能有頭緒。」
由此,飽受軍閥割據與戰亂之苦的上海華界終於迎來了相對安定的發展局面,穩定而統一的華界政府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城市現代化奠定了基礎。
1926年的上海航拍圖,可見除租界外,大部分華界均仍呈農村的社會狀態。。。雖然看的不很清楚,原諒當時的航怕技術
上海現在雖已成為全中國最大之商港,而苟長此不變,則無以適合於將來為世界商港之需用與要求。n《建國方略·實業計劃》——孫中山
孫中山總理多年前便一直見血地指出了上海畸形發展的危害,並給出了華界大致的發展綱要。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後,「遵循總理遺教」,確定全市區域種種建設計劃,力圖消除華界混亂無章的規劃,打破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壟斷城市中心的局面,趕超租界,實現民族復興。大上海計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頒布的。
大上海計劃圖,右上角道路規劃密集處即規劃中的大上海新市區。
1929年7月5日,上海特別市市政聯席會議第123次會議議決,劃定閘殷路以南,翔殷路以北,淞滬路以東,黃浦江以西的江灣一帶約460公頃(7000畝)土地為新的市中心區域(今江灣五角場地區)。
之所以選擇這片浜河縱橫、農野遠展的處女地,就是因為其「南北有淞滬鐵路交通之利;其東與黃浦江、吳淞銜接,扼水陸之形勝,商貨便於出納」,且該處「地勢平坦,村落稀少,可收平地建設之功,而無改造舊市區之煩,費用省而收效易」。
待新市中心建成之後,將「視租界之局於一隅,霄壤不啻焉」。新市區幅員遼闊,西南接閘北與租界,東低黃浦江,北靠吳淞,水路黃浦江——長江——東海航運便利,陸路淞滬鐵路——滬寧鐵路——滬杭鐵路便捷,「大上海之夢」終於露出了一縷曙光!
一個月後,市中心區域建設委員會亦告成立,它由工務、財政、土地、公用、港務等局負責人和專家組成,具體職掌該區域開發規劃的編製和建設工程項目的實施。
一位由美國歸來的清華畢業生——中國建築師學會會長董大酉出任該會顧問,同時兼任委員會下設的建築師辦事處的主任建築師,主持大上海計劃的建築設計工作。
另外,在市政府之下還設立上海市建設討論委員會,作為諮詢機構,延攬各界名流及中外專家,共商大計。1930年5月,市中心區域建設委員會首先編製了《市中心區域計劃草圖》及《計劃概要》。
董大酉,此時的他剛過而立之年,躊躇滿志。
隨後,《建設上海市市中心區域計劃書》、《上海市分區計劃》、《上海市道路計劃》以及《黃浦江虯江碼頭計劃》等相繼出爐,所有這些規劃被統稱為「大上海計劃」。
整個計劃不僅僅強調了市中心區域的建設,也還力圖以此帶動周邊華界共同發展,主張闢建虯江碼頭,新建閘北水廠、飛機場、鐵路樞紐,並希望實現以五角場為新華界中心的近六十條放射幹道網的建設。
規劃中的上海市市中心區域鳥瞰圖,十字區塊即為市中心區行政區域,可見道路網密度極高。
這是一個重振民族信心的計劃,也是一個意欲實現孫中山先生遺願的計劃,更是一個國人慾同恥辱的租界分庭抗禮的計劃。擬定的計劃主要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1. 市中心區計劃:在中心區劃地1000餘畝,建設行政區,形狀為一「中」字。區域內包括市政府大樓、各局辦公樓以及市立運動場、市立圖書館、市立博物館、市立醫院、市立公園、國立音專等項目。
2. 市中心區域和附近港口、鐵路計劃:包括虯江碼頭與新市區火車站。
3. 全市分區計劃:在中心區的外圍區域規劃工業區和住宅區。
4. 全市道路系統計劃:
1. 第一批以市政府大樓為中心,東、南兩塊呈棋盤形,北、西兩塊呈蛛網形。
2. 第二批,修築中山北路(今逸仙路)、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及中山西路)通往龍華;修築其美路(今四平路)、黃興路通往租界。
3. 第三批道路23條,通往浦東和江橋等地。
按照大上海計劃書,未來上海市中心採用中軸對稱的嚴整布局,總體上呈十字形,正南北方向。而且規定,行政區集中各主要建築物於一處,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市民辦事便利和各相關部門聯繫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使全市精華集中,增益觀瞻,更加烘托出中心區宏偉的氣勢。
位於中心位置的是市政府辦公樓和市政廣場,財政、工務、公安、公用、教育、土地、社會八個局的辦公樓分列左右,中山大禮堂、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建築散布在此十字形內,有河池拱橋等點綴其間,成為全市模範區域。
新市區的中心區域鳥瞰圖
根據道路系統,行政區域如同一個「中」字,並以此為中心,其正西、正東、正北、正南四個方向開闢四條主幹道,分別為三民路(今三門路)、五權路(今民星路)、世界路(與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反映了當時國民政府「三民五權、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張。在翔殷路與淞滬路、黃興路的十字交口處再多開闢一條其美路(今四平路),構成五角場格局,該格局至今仍保存完好。閘殷路和軍工路等既有道路不作更改,作為主幹道繼續使用。
1930年代的五角場大轉盤,翔殷路、黃興路、其美路、西翔殷路與淞滬路交匯於此。
其他道路以是市中心行政區域為中心,向外輻射,東面兩塊道路呈棋盤型,西面兩塊道路呈蜘蛛網型。同時計劃修建11條「中」字頭馬路、10條「華」字頭馬路、5 條「民」字頭馬路、10條「國」字頭馬路、9條「上」字頭馬路、13條「海」字頭馬路、15條「市」字頭馬路、12條「政」字頭馬路與8條「府」字頭馬路,組合起來正是 「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路名次字為象徵國家和平興盛的讚美字,大量以此命名的道路留存至今,如市光路、政立路與國和路等。(這其實也即是如今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周圍如此之多國與政字頭命名的道路的由來)
上海市市中心區道路系統圖
隨著道路系統建設的的逐步完善,市中心區的各類建築也開始了緊鑼密鼓的建設。不同於外灘萬國建築百花齊放,新市區的建築設計風格以中國民族風為主,同時參以現代需要,且實用與美觀並重,使不失為新·中國建築的表率。
1935年,坐落在江灣市中心區府前左路(今長海路)的上海市博物館落成
按此要求,董大酉主持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建築的設計與建造,如市政府大樓、各局辦公樓以及市立運動場、市立圖書館、市立博物館、市立醫院、市立公園、國立音專等,其中市政府大樓是其當之無愧的表率。
上海特別市政府大廈位於「大上海計劃」中南北、東西主幹道的交叉點,佔地面積為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8982平方米,東西長93米,中部寬25米,高31米,四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布置堂皇,外觀極其雄偉。
它以中國古建築為藍本,飛檐大頂 ,琉璃綠瓦,樑柱斗拱,濃墨重彩,富有中國古代宮殿建築的華貴氣息。但是,它又不是完全拘泥於古典教條主義的束縛,而是把一些科學的理性精神帶進了建築領域,更加重視功能,使古典文化與時代精神結合了起來,因此,可以說是中國典型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大廈造型運用橫豎三段式構圖。
橫三段中部主體加兩翼,主次分明,比例適當;豎三段下部為基礎,中部是柱廊,上部設屋頂。建築第一層為台基,中央設寬大的台階,兩旁有石獅子守護。台階下是8公頃的大廣場,廣場兩側有長方形水池,從廣場通過台階可直達二層禮堂。禮堂兩側為會議室、閱覽室,三、四層均為辦公室。
底樓室內的房頂
山海日月浮雕
二層正中裝有朱漆大門,四周是仿石基座,基座上面圍著欄杆,可用作檢閱、觀禮台。大廈北面安放著孫中山先生銅像。建築造型採用中國傳統的宮殿式,明顯的特點是屋面中部採用歇山頂,兩側為廡殿頂,綠色琉璃瓦屋面,屋檐下斗拱、梁枋上均塗漆彩繪。欄杆、格扇等均採用中國傳統建築裝飾。
1930年代的孫中山先生銅像,銅像連座高九英尺,整體都呈棕色,總理穿馬褂長袍,右手持呢帽,左手持手杖,足蹬顫氈鞋,神采奕奕,頗顯莊嚴。
雖然是仿古建築,但建築內部設施均採用現代化水電設備,在當時來說是十分現代舒適的,配有電梯與消防設備,每層均有熱氣管道與抽水馬桶,裝有防暑扇119個。熱水管道所產生的熱能,使得室外溫度為0攝氏度時室內可達22攝氏度。可謂是冬暖夏涼。市政府大樓外中內洋、中西結合,既具備了民族風格的外貌,又有了現代建築的堅固性和實用性。
1933年10月10日大廈竣工落成這天是辛亥革命22周年紀念日,上海全市休假一天,升旗誌慶,航空署派飛機九架,飛翔於新市區上空。中外來賓及民眾達十萬餘人集會市府廣場,以示慶祝,盛況空前。1935年4月3日,上海首屆集體結婚典禮也在這裡舉行。
市長吳鐵城行開門禮。
1935年,上海首屆集體婚禮。
除了市政府大樓外,周邊陸續落成的中國航空協會大樓、上海市立圖書館、上海市立博物館、上海市立體育場、上海市立醫院及衛生試驗所等建築也都極具特色。
中國航空協會大樓,因為其獨特的造型而被稱為「飛機樓」,如今在長海醫院內。
今日的原上海市立衛生試驗所,現為宿舍。
今日的原上海市立醫院,今在長海醫院內。
上海市立體育場落成後不久,1935年10月10日上午10時整,中華民國第六屆全運會開幕式在這裡拉開帷幕。這天,雖下著濛濛細雨,但市民中「衣雨衣攜雨具而來者,至為踴躍」,把可容納6萬人的體育場看台「擠得水泄不通」。
來自全國各省、市及海外華僑組織的2700餘名運動員舉行入場儀式。當東北五省市代表隊選手身穿黑色孝服,手執象徵故鄉黑山白水的黑白兩色旗經過看台,全場觀眾靜默無聲,一種「國破山河在」的悲憤瀰漫全場。「勿忘國恥」,是這屆全運會一段雄渾的背景音樂。
1930年代的上海市立體育場。
1935年10月,中華民國第六屆全運會在上海市立體育場舉行。
1937年時,市中心區的如火如荼的建設已進入高潮,大部分重要建築均已落成,道路系統業已四通八達,輕便鐵路貫通東西,虯江碼頭一期亦已竣工。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如雙子星座,又像是兩座城樓,相對而立……
大上海計劃的建設在短短几年內取得了舉世矚目巨大的成就,國內外均有所聞,以至於在1937年5月22日丹麥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玻爾教授訪問上海之時,中國東道主問他意欲參觀上海何處景點時,這位鼎鼎大名的洋教授不假思索地答道:「其他地方可以不去,但聽說江灣附近新的市中心非常宏偉,很想見識一番」。
如今的上海江灣五角場
限於市政的財力以及1932年一·二八日軍侵略的影響,「大上海計劃」當中很多的建設發生了具體的變化,譬如建築風格就經歷了從前期的「中國固有形式」後來逐漸過渡到現代主義的風格,也有一些規劃自始至終都僅僅停留在紙上(如規劃中機場建設)。但大上海計劃七年多的建設,在1937年8月13日後,就被日軍的再次來襲永遠地打斷了。n
1932年2月24日,一·二八事變後日軍與國軍在上海的交戰地圖。
日軍繪製的一·二八事變鳥瞰圖,國軍形象被醜化。
日軍無野蠻地席捲了整個上海華界,剛從一·二八事變中恢復過來的閘北又再次被炸成斷壁殘垣,南市區也幾乎被夷為平地。而江灣新市區是上海市區的北門戶,正對著黃浦江與吳淞口,因而也是中日軍隊交戰的第一線。
日軍從剛完工不久的虯江碼頭第一期登陸,大上海計劃的道路系統為日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日軍沿著翔殷路一路進犯,不久便攻佔了新市區全境。
閘北的斷壁殘垣。
在斷壁殘垣中堅守陣地的國軍。
上海南站遭到空襲,一位本該還在母親襁褓中的嬰兒正坐在站台上哭泣。
大部分新市區建築都被戰火無情蹂躪,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遭到十幾發炮彈的攻擊,市立博物館與市立圖書館等建築也都千瘡百孔,慘不忍睹。
佔領上海後,日軍對受損的市政府新廈等建築設施,加以修繕維護。不過,「醉翁之意不在酒」, 日本人此舉的目的並非是繼續「大上海計劃」未竟的工程,而是要借用江灣已有的市政建築,為其侵華戰略服務。
日軍攻佔上海特別市政府大樓。
日軍摧毀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日軍攻佔復旦大學。
1938年10月16日,日軍操縱下的偽上海特別市政府在江灣市中心區的市政府新廈舉行成立典禮,隨後不久上海市立體育場淪為了侵略者的軍火庫。日軍在昔日美麗的草坪和跑道上修建兵器修械廠,開挖河渠、修築電網、壘起碉堡,這裡成了魔鬼的城堡。
上海市立體育場一片廢墟。
新市區內,旭日旗在已是一片廢墟的國立上海商學院上空飄揚。
翌年,日軍又一把火燒光了江灣附近的四百年殷行古鎮,剷平市立公墓,造起遠東最大的軍用機場——江灣機場,又趕修了從飛機場直達吳淞炮台灣的鐵路,利用新建的虯江碼頭作為物資儲運碼頭,將從中國各地掠奪來的資源通過海路運回日本。原市中心區成為了日本的軍事基地,1945年在該地駐軍的就有:陸軍一四六師駐五角場及其附近地區,六十七師駐當時的上海市偽政府。
在殷行古鎮附近的閘北水電廠水塔的日軍。
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雄心勃勃的「大上海計劃」被日本的戰爭機器碾得粉碎,化作「南柯一夢」。1945年抗戰勝利之後,由於租界已經在1943年收回,上海得以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新規劃,國民政府將上海市政府設在了在戰爭中受損較小的舊市區的繁華地段。
1949年5月2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南京路
由於財力不足與江灣地區元氣大傷,國民政府對當年的大上海計劃棄之如敝屣,當年規劃的市級建築普遍降級,原特別市政府大樓變為上海體專教學樓,上海市立圖書館變為同濟中學教學樓。
大上海計劃如同一個被擱置的舊夢,江灣五角場這一帶再次荒蕪寂靜了,從規劃中的新市區再次變為落後的「下只角」,只留下未竟的道路系統與一系列充滿民族主義的建築,供後人憑弔大上海計劃曾經的輝煌。
1980年代在原上海市立圖書館前打籃球的同濟中學學生。
1945年的江灣新市區航拍圖,昔日的市中心傷痕纍纍。
不過,在改革開放後,江灣五角場作為楊浦區的北部中心,再次得到了重視,一系列圍繞江灣五角場的開發計劃隨之而來,沉寂多年的大上海計劃的遺留建築與道路再次煥發出了光芒。昔日的市中心區那一幢幢民族風格鮮明的建築經過修繕之後依舊風姿綽約、神采奕奕;那一條條印刻著大上海計劃遺迹、路名極富歷史特色的道路織成了一張四通八達的路網,朝夕都呈現出一派車水馬龍的繁盛景象。
今日的江灣五角場。
作為「江灣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是上海城市發展歷程中的一座里程碑,體現出那一代上海人善於學習、勇於創新、不斷走向現代化的奮鬥與開創精神。
如今在大上海計劃中的市中心區的交通樞紐江灣五角場,一個融大學城、知識產業園區、現代生活區和商業區為一體的五角場上海城市副中心已在這片熱土上崛起,楊浦知識創新區也從這裡展翅騰飛。大上海計劃留下的不止是歷史遺憾,更多的是一種對後人的激勵,一種強國復興的鞭策。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diqiuzhishiju(地球知識局)
推薦閱讀:
※日本離軍國主義復甦還有多遠?
※12.偉大的亂世
※[每周讀書 八十二] 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
※敦刻爾克:一場先抑後揚的心理遊戲
※拿破崙時代的其他國家比如丹麥奧斯曼這些都在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