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沒有離開便利店的太古方糖

小時候,第一次嘗咖啡的時候,都會被它的苦澀嚇到,一定要放入好幾塊方糖,等到味道變甜了才勉強下咽。

雖然小時候的我們不愛咖啡,但卻對罐子里的雪白方糖念念不忘,有時候還會偷吃兩顆,那簡單的甜味,可以開心很久。

現在,方糖少見了,茶餐廳、星巴克的吧台齊齊整整地擺放著糖包,不變的依然是包裝上的「太古」二字。

砂糖、方糖、糖霜......這些太古糖伴隨著一代代人的成長。

其實,除了這份溫暖的甜蜜味道,我們的生活日常和太古還有著很多聯繫:

喝的可口可樂,是太古生產;去逛的太古匯(廣州)、太古里(北京),是太古的物業地產;連乘坐的國泰航空,都是由太古控股.....

今期,半島君從這塊大家熟悉的方糖開始,和你說說太古的歷史和故事。

·百年糖業·

太古在建立糖廠之前,民間還是古法製糖(用牛拉動石磙榨蔗汁,大灶煮糖),出產的糖以雜質多的黃糖為主,白糖很少。

在這樣的機遇下,1884年,太古建成糖廠。

(車糖即是機製糖)

憑著以前做貿易的航運優勢,太古用船從菲律賓運回製糖原料,在香港的糖廠加工,再將做好的白糖運往廣東、日本售賣。

相比起冰糖、黃糖這一類的土糖,白砂糖看起來更乾淨、衛生。

一杯熱騰騰的咖啡/奶茶,杯子里放一把銀匙,下有托盤,桌上放著糖盅和牛奶壺,是當時備受歡迎的英式下午茶。

除了咖啡、奶茶以外,制糕點和汽水也要大量用到白糖,所以太古糖的出現,解決了酒店、餐廳等不同市場的需求。

在製糖業賺到大量資金後,太古陸續設立了自己的船塢公司,收購了可口可樂在香港的汽水廠。

製糖造船非常辛苦,太古為了令員工安心工作,不但在工廠附近建立宿舍,而且免費為他們的子女供書教學。

(圖為太古興建的小學)

西灣河一帶以「太」字為首的太明樓、太成樓等建築,就是太古建造的宿舍,當年的員工一直住到現在。

附近半山的洋樓建築,是糖廠管理層(洋人經理)的住所。現在已經改建成一個自然教育中心,一磚一瓦保留著當年殖民建築的風格,附近是樹林公園,環境非常舒適。

在原料、交通、市場、勞動力方面,太古堪稱為同行典範。真心覺得太古可以寫進高中的地理書,作為傳統工業分析的例子。

到了20世紀70年代,糖業、船業受到時代淘汰,船塢和糖廠先後關閉。後來,船塢變成了太古城,糖廠變成了太古坊,這一帶現在已經是繁華熱鬧的高樓住宅。

路過太豐路(在太古城正門入口),細心留意,還可以找到紀念船塢的石碑。

·太古差點叫大吉·

太古在做糖之前,就是一間從事海上貿易的洋行,英文名是 John Swire & Sons Ltd.

一般來說,外國公司取名習慣用英譯,像之前半島君介紹過的鷹嘜煉奶。為什麼會取名「太古」,其實還有一個傳聞。

話說,一位英國商人來到中國後,要為自己的孩子起個好名。一日,他走在大街上找尋靈感時,發現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著「大吉」二字,準備迎接新年。

於是,他決定將受歡迎的「大吉」二字,作為兒子的中文名。

(為兒子取名的老Swire)

由於他中文一般,寫大吉的時候,這裡多一筆,那裡少一划,將大吉寫成了太古!想想,如果這位老爸沒寫錯的話,我們今天去的太古里就會變成大吉里......

傳聞歸傳聞,太古集團的對外說法是,在中國傳統里,「太古」意味著規模龐大而且歷史悠久,是成立之時對集團的寄望和祝福。

200年的時間裡面,太古從一顆糖開始,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下一次,當你拿起方糖,或者路過太古里的時候,會不會突然間想起這家公司的歷史和故事呢?

我是半島君,一個城市漫遊者,也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我的微信公眾號:半島便利店,歡迎來找我玩~

文 | 半島君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公開資料


推薦閱讀:

請問這款寶格麗項鏈叫什麼名字?
長泰廣場熊本熊主題電競館及商場探班圖報
興業太古匯正進入到最令人興奮的幾個月
什麼裝逼的養生、禪意、哲學……新茶人們砸開陳腐茶文化枷鎖,讓茶回歸日常,回歸年輕人,搶奪5000億茶市場
捫心自問,你憑什麼換Logo?

TAG:冷知识 | 历史 | 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