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答讀者質疑:為何治理霧霾要關注秸稈燃燒與取暖燃煤

圖片來自Pixabay

撰文丨陳鐵喜(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與遙感學院教師)

責編丨程 莉

● ● ●

2017年1月筆者發表文章《這兩大元兇太「囂張」!緩解秋冬季霧霾需「三管齊下」》,談及農村秸稈燃燒與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問題,提出了三項緩解措施。該文經《知識分子》與《科技日報》共同發表之後,上百家媒體轉發關注,引發讀者(網友)的廣泛評論。從讀者反饋信息來看,該文諸多方面遭到了質疑。筆者在過去兩個月間對相關問題再次進行了調研與整理。

筆者認為,能夠回答好讀者的質疑有助於進一步推進該問題的解決。尤其在公眾問題領域,群眾對問題認識的提高對解決問題具有決定性作用。在此,以問答的形式對讀者所質疑的問題進行進一步闡述。

質疑1、有意避談工業排放問題。

答:此問題排名某門戶網站熱評第一。筆者在這裡打個比方,假設一位同學成績不好(霧霾問題),問題出在多個學科,例如數學語文和英語都不及格(工業排放、秸稈燃燒、燃煤取暖、汽車尾氣等等)。作為數學老師(筆者)提出有關如何提高數學成績(秸稈與取暖排放)的方法。這個時候有人指責說,你怎麼不說說更糟糕的語文呢(工業排放)?!

霧霾是一個複雜多源問題,一般認為工業排放是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對APEC藍都記憶猶新。引用賀克斌院士的話,在春夏秋三季工業是第一大污染源,但是到了冬季,取暖成了主因。

就像前面學習成績這個比方,筆者的知識領域在於秸稈燃燒和取暖燃煤,對工業排放治理不是很了解。提出相關建議也不意味著去否定工業排放的重要。當然造成這種誤區和某個特別擅長「標題黨」的門戶網站的故意導向有關。

質疑2、秸稈燃燒至少幾十年歷史了,怎麼如今成了問題?這是故意把霧霾責任推給農民。

答:這個問題也是《知識分子》與各大媒體讀者熱評的問題,是本文的重點。總的來說,這是個錯誤印象,秸稈的處理方式其實發生過重大變化,更為本質的原因是農村燃料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從前,傳統上秸稈並不是在田裡燒掉,而是作為日常燃料使用。在農村地區,過去都是燒柴的,一個大鍋放在灶台上,全年日常做飯燃料以及冬天取暖燃料都以秸稈為主。北方秸稈一般並不夠用,還要上山打柴,尤其冬季燒爐子,會使用一些木材。

2,隨著經濟發展農村燃料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日常做飯目前廣泛使用液化氣(煤氣罐)。冬季取暖也是採用混合方式,條件較好的會使用電取暖(空調,電暖氣),還有相當部分燒散煤。同時,玉米種植區會用玉米芯作為燒爐子的燃料。也就是說,秸稈已經不再作為農村主要日常和冬季取暖燃料使用,更多的是在田裡直接燒掉。

3,農業機械化進一步讓秸稈不再適合作為日常燃料。舉三個例子說明,分別是小麥、大豆和玉米。

小麥:傳統小麥收割方式,是用鐮刀收割,或者用放片機收割,然後扎捆運回打穀場,用脫粒機進行脫粒。秸稈與麥粒分離後,秸稈堆成柴垛,俗稱麥稈垛。而目前廣泛使用的大中型聯合式收割機是收割脫粒一體,秸稈比較碎直接丟在田裡。

大豆:傳統大豆收割方式,是用鐮刀收割不扎捆,用車運回打穀場,採取晾乾震壓的方式脫粒。帶有大豆的豆稈厚厚的平鋪在打穀場,由農機拖著鎮壓器一遍一遍的壓,農民不斷翻動秸稈,把豆粒收集起來。最終,把脫粒完的豆稈堆成豆稈垛,作為日常燃料使用。而隨著農機的發展,與小麥類似,聯合式收割機可以直接在田裡對大豆進行脫粒,碎秸稈也直接留在田裡,不利於堆垛使用。

玉米:傳統收割是先將玉米放倒在田裡,然後人工將玉米棒剝好,將玉米棒運回家,再通過人工或者機器脫粒,將玉米粒與玉米芯分離。一般玉米芯在北方作為燒爐子的燃料使用,玉米桿運回作為燃料。而目前玉米收割機可以直接在田裡收割玉米棒,留下碎掉的玉米稈,農民一般選擇直接燒掉。

綜上所述,秸稈焚燒並不是簡單的「傳統項目」,而是隨著經濟發展農村燃料結構發生了具體變化,秸稈在日常燃料中逐步被液化氣和燃煤等取代,加上這些年煤炭價格較低,小煤爐成為冬季取暖首選也是必然的事情。

質疑3、作者的身份與動機,不了解農村與北方取暖,暖氣計量收費成本高,容易凍壞水管。

質疑作者身份與動機,這個問題最難回答。作者小時候生活在黑龍江農村,直到讀大學才離開,所以對北方農村、暖氣等情況非常了解。筆者的研究領域涉及遙感和農業等,業餘興趣是經濟學。

關於暖氣計量收費問題。首先,北方暖氣普遍過熱浪費是不爭事實。知識分子在2017年3月6日刊登文章《川大學者建議:戒奢侈採暖「陋習」,換一口乾凈空氣》,通過各種數據與實驗,分析了北方冬季取暖浪費這一現象,而計量收費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其次,有關計量收費成本問題。過去有些地區嘗試推廣,但是成本相對過高,並沒有推廣下去。然而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治理霧霾的投入和成本也是與日俱增。因此,過去在成本收益上並不理想的計量收費方法,是目前緩解取暖造成的污染排放的有效手段。而且從發達國家經驗來講,這是大勢所趨。

最後,有評論質疑筆者沒見過暖氣,供暖管道凍壞了怎麼辦?維持暖氣不凍與目前的過熱之間有很大的可節約空間,入戶計量收費具體措施需要根據現實需求進一步落實和細化。如果家中暫時沒人,一般可以通過檔位調節維持在管道不凍的低能耗狀態。

質疑4、主次不分,取暖散煤對總燃煤消耗來講不值一提。

該質疑出現在《知識分子》留言中,熱評第一。這也是一個典型的常識性錯誤。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很多,比較權威的可以參考2016年兩會期間秦大河院士的發言,明確指出散煤是冬季霧霾嚴重的主因之一。2017年3月6日,知識分子刊登《魯白問霾:冬季空氣污染還有得治嗎?|對話賀克斌院士(1)》文章。賀克斌院士也明確提到,供暖會平均新增30%左右的污染物排放。

質疑中提到華北地區取暖用煤不足工業用煤的1%,怎麼就成了污染大頭了?這裡要從污染的角度解釋一下:

1、燃燒設備不同。工業用煤比小煤爐的散煤燃燒要充分很多,尤其大型工廠是有相關環保設備的,這就是為什麼經常看到一些工廠排出的是白煙而不是黑煙;

2、應對不同品質煤的能力不同。以供暖企業為例,一些新型或者經過升級改造的鍋爐能夠適應褐煤(低品質煤)燃燒,而散煤燃燒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3、排放高度不同。工廠排放往往通過高大的煙囪排放,有利於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擴散。而一般散煤燃燒排放的距離地面很近,尤其是在冬天大氣層結穩定的條件下,十分難以擴散;

4、排放範圍不同。工廠排放往往集中在工業區,而散煤排放十分分散,集中在居民區,更容易造成大範圍污染。參考一下常見的有燒烤攤位的街道狀況就知道了。

因此,雖然總量上取暖燃煤相對工業使用較少,但是在冬季對霧霾的貢獻極大。就如兩位院士的發言,都是基於相關研究數據的切實結論。

自問自答:為何要關注秸稈燃燒和燃煤?

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排放治理的整體思路是明確的,具體問題更多是如何兼顧各方的實際情況,有效落實。而在秸稈燃燒和取暖排放方面,從各種區域性的禁燃行政命令來看,這方面的治理方向並不明確,具體落實就更為遙遠。這也是筆者探討治理思路的初衷所在。

綜上所述,秸稈燃燒與取暖燃煤排放對秋冬季霧霾的貢獻是明確的,這與農村發展帶來的燃料結構變化有關。研究秸稈燃燒與取暖燃煤排放,並非是要把責任推卸給農民。取暖與秸稈燃燒是剛需,一些地區採取緊急禁止的措施應對污染,這些方法並不可持續。所提建議旨在探討如何在保證民生的情況下緩解目前的霧霾問題希望拋磚引玉,讓霧霾問題早日得到解決。

製版編輯:李赫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SARS記憶|VX|引進諾獎得主|五音不全|抗癌藥

新年獻詞|最受歡迎 |西湖|農場|學術辯|日本獎

屠呦呦|王曉東|白岩松|何江|張鋒|楊振寧|李佩

273里挑1,專家解讀為何大隅良典獨得諾貝爾獎?無人倖免:權威研究揭示空氣污染的多重健康危害盧煜明|王小凡|霾|女性成就|張純如|數學教皇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推薦閱讀:

謝宇:我在做「不一樣」的事
謝宇:「校長總統」威爾遜百年後遭遇政治審查
「長壽葯」的曙光:首次獲准開始臨床試驗 | 系列(二)
國內外科學家熱議:北大謝燦的新發現是對還是錯?
七十年疑雲漸去,自閉症研究前路何處?

TAG: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