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讀書筆記(上)

決定以後一個月更新兩次,月中也發一次,避免內容太長。感興趣的話歡迎關注一下這個專欄。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Ⅰ》:《第二性》是第一部有理論色彩且自成體系的女性主義著作,可以說至今相關理論著作也無出其右。這本書誕生於二戰後女權主義高漲時期。波伏瓦(過去一般譯為波伏娃)致力於回答一個簡答而又複雜的問題「女人是什麼?」,她認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是男性為主體的社會讓女人成為了第二性。有一個著名的命題「在房間里獨自哭泣的女人還是女人嗎?」,就是說當脫離了社會層面,性別的意義何在。韋伯說「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波伏娃也是在這個層面上分析出了女性如何成為了「第二性」。上冊大量的篇幅從生物學方面進行分析,這也是別的論者經常忽視的地方。順便,「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其實是一個詞翻譯而來,之所以出現兩種形態,可能是翻譯家的一個小陰謀,後者的政治形態更弱化一點。

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Ⅱ》:《第二性》下冊要比上冊厚很多,上冊從生物學和歷史的角度展現女性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下冊則是考察女人一生的各個階段,又從精神、心理、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角度進行分析,最後得出女性在未來一定會迎來自由解放。對反對者,波伏瓦說「那些想延續現狀的人,總是對即將消失的美妙過去流淚。」 《第二性》的核心在於什麼是「他者」,這也是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概念。在男性為主體的世界,女性被塑造為「他者」,類似白人對黑人。即使某國女皇當政,她行使的也是男性社會的意志和法律。波伏瓦說,對人類而言,女性和男性作出了相等的貢獻,卻承受了更悲苦的命運。不過波伏娃還是樂觀的,存在主義的前提是人還是能自由選擇的。存在主義哲學也是《第二性》的哲學理論基礎。《第二性》第二部行文比較啰嗦,引用實在太多了,讀起來很痛苦。

李銳《舊址》:這是部以四川小城為背景的作品(作者本人老家是四川),一部講得是當代歷史卻飽含古典意境的小說。李銳一直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諾貝爾評委會唯一的漢學家一直在翻譯李銳的作品。《舊址》是一出悲劇,是對歷史的追問,「預敘」(指用片言隻語預言交代後續的故事,可參考《百年孤獨》的開頭)的運用和偶爾混雜的時間線,新舊對比、命運輪迴中,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歷史的迷霧中,斯人已去,只有「舊址」仍在。公孫龍說「白馬非馬」。

虹影《飢餓的女兒》:這是位出生在重慶的女作家,現在是英國國籍。還不錯的作品,據作者本人說是屬於自傳性質。主人公出生於饑荒的年月,「飢餓」這個詞彷彿一生的索引,讓女主角感覺到生存的荒謬。很喜歡小說里關於重慶的描寫,從抗戰大後方到新中國鎮壓反革命運動(重慶解放晚,運動比較激烈),再到文革時的武鬥(全國武鬥最激烈的城市,因有軍火庫、兵工廠,著名的紅衛兵公墓),小說貫穿了不少這座山城心酸的歷史。 讀完這篇小說去查了查作者本人的情況,發現搜到的都是什麼「和小姐姐二女侍一夫」、「丈夫因其小說報家醜離婚」,還有虹影的另一部作品《英國情人》因被指影射凌叔華出軌事件(現代女作家),被凌叔華的後人告了。對花邊的關注遠超對其作品,這個世界對女作家確實不公平。

《鐵凝精選集》:讀現當代文學作品可以關注一下燕山出版社這套世紀文學六十家,選得作品都不錯,也很便宜(劃重點),本科時候買了很多。鐵凝前期的作品特別清新,多是關於她的知青經歷,看到其中我家鄉的方言感覺甚是親切;後期的作品更加意蘊豐富。講其中兩部:《沒有紐扣的紅襯衫》是鐵凝的中篇小說,這是部我概括不出主題的作品,大概是關於青春和希望。解讀這樣的作品還是要關注歷史語境,這篇寫於1984年的小說關注得正是當時缺少的東西。再推薦《永遠有多遠》。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個「仁義」的人,她的內心中始終存在著一個另類的「她者」,但在社會、家庭的希望中不得不做一個良善的人。主角想要從已經被規訓好的「自我」中重建另類的「本我」,然而這內心隱秘的渴望卻是遙不可及的。這份距離大概就是「永遠有多遠」吧。

司湯達《紅與黑》:什麼是經典?我的理解是過了很久,經歷了幾代人,人們還會去讀的作品。這其中一定有某些永恆的東西,是每個時代的人都能感悟到的。《紅與黑》就是這樣,這是部內涵豐富的小說,愛情、人生、奮鬥、救贖、光榮與夢想、成功與失敗,每個人都能讀出不同的東西。令我感觸最深的是在一個階級固化的社會,平民青年晉陞之艱難。紅與黑,分別象徵軍隊與宗教,這是於連的時代改變命運僅存的兩條路,然而於連失敗意味著即使這樣狹窄的門也沒有向平民敞開。於連最後被判死刑的原因,是他在審判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決不是被我的同階級的人審判,我在陪審官的席上,沒有看見一個富有的農民,而只是些令人氣憤的資產階級的人」。而這,正是既得利益者所恐懼的東西。多說一句,那個時代的小說確實寫法上還不成熟,作者自己跳出來說話,會使讀者沒有代入感。還有大段無關緊要的內心獨白,經常會發現讀不讀沒區別。

馬爾克斯《迷宮中的將軍》:馬爾克斯這部長篇小說講得是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晚年的經歷。故事的主題依舊是孤獨。玻利瓦爾為了革命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把殖民者驅逐之後,他本人卻被視為革命事業最大的威脅,被自己的祖國放逐。無盡的反叛與起義中將軍彷彿走進了沒有止境的迷宮,與其說這是命運開得玩笑,不如說這是孤獨者的宿命。

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故事的背景是戰敗後的日本,整個小說瀰漫著一種「物哀」的氛圍,它的主題是美的毀滅。在日本文化中,櫻花最美的不是綻放的那一刻,而是它飄落的瞬間,稍縱即逝才是美的極致。「金閣」必須美,美不同於希望,希望使人迷茫,如果想留住美,那它必須被毀滅。再講一部我很喜歡的三島由紀夫的短篇小說《孔雀》:公園裡的孔雀人被殺害,警察懷疑是一位中年人富岡所為,因為後者很喜歡孔雀,並被目擊事件發生前出現在孔雀園前。警察來到富岡家中調查,發現牆上掛著一幅俊美少年的照片,和已顯衰老的富岡形成強烈的對比,富岡卻解釋說那是年輕時的自己。公園裡孔雀被害仍在繼續,同樣好奇孔雀被誰殺害的富岡和警察一起在晚上埋伏在公園裡。兇手出現了,他們驚訝地看到了那張照片里俊美的臉。——這個小說什麼意思,膚淺的解釋是富岡撒了謊,照片上另有其人;但這是三島由紀夫的小說,答案肯定不會這麼簡單。那麼兇手是誰?就是富岡!是對美的慾望讓富岡憑藉意志創造出了年輕的自己。青春不在的富岡感嘆於美在時間中的流逝,通過殺掉美麗的孔雀——這種極端的方式——讓美在綻放的瞬間毀滅。

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這是《娛樂至死》的作者尼爾波茲曼的另一部很有名的著作。書中講「童年」的概念並不是從來就有,而是隨著現代印刷術的普及而被「發明」出來的。童年是社會的產物。而在電視為主要媒介的當代,信息傳播變得不受控制,兒童們過早得接受了成人世界的一切,兒童與成人的界限逐漸模糊,童年正在消逝。書中舉例,比如兒童和成人在服裝方面差距越來越小,今天的孩子也開始穿牛仔褲之類;再比如,動畫片原來只是拍給小孩子看的,而今天動畫不光小孩子愛看,同時也娛樂成人。

我的微博@三尺讀書,每天會發一條讀書心得。

推薦閱讀:

現行的《現代漢語》教材各有哪些側重點?誰的版本比較好?
中文系的學生有哪些口頭禪?
中國人的口頭禪「好吧」到底有什麼含義?
如何權衡文學類學術論文的學術性與可讀性?
ian的讀音?

TAG:中文系 | 书籍推荐 | 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