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芬蘭將從課程教學轉向以場景主題教學?

據報道,全球教育水平和效率排名第一的芬蘭,從2016年開始,又在做教改了。

這次推行的新教學大綱中,更加強調融科教學而非分科教學。從學習體系的有效性來說,芬蘭一直以來高居全球前列,因為他們在不斷地調整教學方法,快速進化迭代。

為何這麼牛的芬蘭還要做教育改革呢?

既然已經排名第一,教育體系被證明了很不錯,為什麼還要去改革、去提升呢?

芬蘭教育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全球化效應和建設可持續未來的挑戰,逼迫學校有所改變。而在未來,社會和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能力也在改變,需要面對正在開始變革的環境,去改變教育,改變正在教的內容,教學方法,和學校日常管理。

在現在這樣一個變革的世界,需要做什麼呢?

第一,對存在的認知,第二,去理解周圍的世界,第三去管理自我規劃,日常生活。

在這種發展過程中,學校逐漸形成了雙重身份,一個身份是不斷成長的社區,另外一個身份是可以支持學生多元發展的土壤。這個土壤是指知識、技能、價值、態度和信念的總合。這個土壤既可以支持學生自我認知的形成,也讓他們生髮出讓人生可持續發展的多元能力。這樣的多元能力也會讓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學習,解答那些他們認為有意義的問題。

芬蘭教育專家表示,芬蘭每十年一次的課改,是基於本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以及國家整體發展戰略而制定的。此次課改核心是從教什麼到怎麼教和怎麼學的轉變,也就是把原來單純傳授知識的內容,盡量轉變成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內容,「增加學科的融合是為了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效果,絕不是學科的消亡」。

芬蘭教育部長Marjo Kyllonen解釋這場變革 ---- 大家熟悉的分科教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等等,整套系統都是19世紀確立下來的,已經使用了快200年,為當時做出了貢獻,但目前需要已不再相同,我們需要適合21世紀的教育體制。

芬蘭2016年新的教育大綱,更加強調了孩子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要求老師們根據孩子們的求知需求,結合當地的特色實施教學。芬蘭強調「通用能力和各學科之間協作的課堂教學,即跨學科教學」。新的教學大綱特彆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學生們甚至可以直接參与試點教學項目的設計規劃。

在這一背景下,「現象教學」成為一種現成的、可以迅速推廣的教學模式。

什麼是基於現象(話題)的教學?

所謂「基於現象(話題)的教學」就是在傳統的學科制教學基礎上,開設一些實驗性課程,圍繞學生感興趣的現象或話題展開教學,又稱「主題教學」。

比如「聯合國」這個話題,就涵蓋地理、歷史、語言、宗教、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又如「模擬銀行」場景,涉及數學、外語、電腦操作以及人際溝通等技能,學生不僅可以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還能鍛煉將知識融會貫通並應用於實際的能力。這個需要各學科老師一起備課,為孩子們準備的跨學科課堂教學。

這一教學理念旨在培養學生勤于思考、交流和表達、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多元化的讀寫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對個人規劃的能力等。

「現象教學」和項目學習(研究型課程)有相似之處,即事先設定特定任務目標,學生在合作和探究的過程中實現任務目標。

區別在於:

「現象教學」更加註重跨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而且任務目標的選擇,更多地來自學生日常所能接觸到的「現象」,如設計歐洲旅行方案,這樣的項目任務更加生活化和情景化,有助於學生體認和理解。圍繞特定的主題,結合項目式、情景體驗式和合作學習,實現跨學科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相比而言,有些項目式學習,所選擇的任務目標可能過於偏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如通過合作探究來驗證物理或化學領域的一些複雜定律等。這些任務目標往往過於抽象和複雜,學生根本無法通過簡單的幾節課來完成。更重要的是,現象教學是用硬性的手段(國家課程標準)將部分學科「徹底打通」。

例如:基於「歐盟」這一主題,所編排的課程模塊同時涉及地理、歷史、社會文化、語言、政治和經濟制度等跨學科的知識。

教改之前是怎麼樣做的?

芬蘭伊勒耶爾維綜合學校校長莎圖·塞佩恩尼特蒂-瓦爾卡馬介紹說,她的學校很多年以前就開始嘗試「基於現象的教學」。比如,把孩子們帶到森林裡,辨認植物、用繩子丈量步伐、把撿到的松果按照大小分類等,回來後還會用撿來的樹葉和松果做手工。參與策劃和教學的包括數學、自然、美術、體育等科目的任課教師。與之類似,老師圍繞很多類似話題來組織歷史、地理、外語、宗教等科目的教學。

2013年芬蘭從赫爾辛基開始了「現象教學法Phenomenon Method」的試驗—— 從根本上,這種方法顛覆了原有的分科教學方式,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育核心,而非傳授的教學內容。從事教育行業的人都明白,這是一個多大的根本性改變。從此,學校教育不再是數學、物理和化學,而是如何幫助學生,認知並形成自己的主見。

一開始,這只是作為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或者是跨學科教學的嘗試,後來被教育研究者進行系統研究,總結規律,冠之以名,從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廣性。有些學校每個學年都會安排一段固定的時間來展開這種「現象教學」,可能是一個星期,也可能是三個星期。至於實施這種教學的時間、頻率、範圍等,則完全取決於授課教師和學校,教學大綱沒有特別規定。

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現象教學」的話題不再完全是由授課老師選擇,學生也可以直接參与到話題的設置中,話題一般是基於實際生活需要。埃斯波拉赫蒂中學校長哈里·科爾霍寧介紹,去年大批難民湧入了歐洲,給當地社會帶來了空前的影響。在老師與學生的共同策划下,學校今年開設以「難民」為主題的教學項目,由歷史老師牽頭,宗教、外語等學科老師配合,帶學生參觀博物館,請媒體人士進課堂,還會組織一部分學生到難民問題最嚴重的德國實地考察。

新大綱還要求,老師不再是站在課桌前傳授知識,學生們也不再只是坐在課桌後面被動地接受知識,老師要與學生們一起尋找答案。新大綱還取消了一部分標準化考試,代之以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芬中教育協會副主席、教育專家李棟認為,從強調學什麼到強調怎麼學,體現出芬蘭基礎教育工作者注重孩子心理認知規律、個性化發展及遵照教學規律的科學理念。關於這次教改的目的,芬蘭議會教育文化委員會副主席、芬中教育協會高級顧問桑娜·勞斯拉赫蒂一語道破:「世界變化太快了,中小學今天教的知識,幾年後可能就會過時,誰也不知道孩子們參加工作時的世界是什麼樣。」因此,課程改革進一步強調了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讓孩子長大以後能夠自我學習、自我發展。

新課程讓老師怎麼教?

在芬蘭,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如何利用教學資源,教師有很大的自主權。不管是政府還是家長,對教師都非常信任,這不光是源於芬蘭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及長期形成的信任文化,更是源於芬蘭高質量的教師培養和培訓體系。

從小學到高中,芬蘭受聘教師都要具有所教授科目或教育學相關的碩士學位,還要接受專門的教育培訓。尤其是小學教師,一般都是全科教師,他們全面掌握各學科知識,同時還懂得如何用孩子們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實施教學。教師多數都是研究型的,他們能把握國家及地方的課程體系,因此具備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赫爾辛基美灣小學教師丁倩告訴記者,全科教師為開展「基於現象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教師們可以充分合作,甚至某一個教師就可以獨立完成跨學科教學任務。

芬蘭很多中小學已經對課表做了調整,為「現象教學」留出了空間。

芬蘭奧克海森小學某班兩個學年課程表的對比發現,與2014-2015學年的課表相比,該班2015-2016學年課表,周一、周二、周四、周五都設置了3-4節「現象教學」課,總課時數達到13個。另外,周一、周二下午常規課堂結束後,該校還組織學生開展一些非正式的融合語言、物理、化學、生物與視覺藝術等跨學科知識的「現象教學」活動。

皮爾卡拉地區某小學五年級的兩位全科教師(地理和生物教師共同完成),正在實驗同上一節課。他們以「歐洲地理」為主題,自主設計和編製了共包含17個課時的課程模塊,每周兩個課時,前後約兩個月完成整個課程模塊教學。整個課程模塊教學,以一定的項目任務為主線,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給每個小組一定的虛擬貨幣,讓學生設計一個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國家地理風貌及人文社會景觀的歐洲旅行方案。方案的設計,需要小組合作與交流,學生要使用平板電腦和網路,搜索不同國家在地圖上的位置和實際距離、交通工具的價格、目的地的食宿情況與價格、不同國家的地理風貌和人文景觀等各種各樣的信息。最終的方案要保證總的計劃費用不超過老師給定的虛擬貨幣總額,時間和行程安排合理、恰當、有趣,整個課程模塊教學,涉及地理、歷史、生物、數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

舉例講講「現象教學」的內容

比如,在英語課上,教室白板上掛著的是一幅歐洲大陸地圖,孩子們必須用英語說出地圖上每個國家的名稱和天氣情況,比如,芬蘭今天陽光明媚,丹麥是霧蒙蒙的。這樣學生將學習英語和地理結合了起來,一堂課就學習到了英語和地理兩方面的知識。而在另外一節課中,學生們通過競賽的方式在學校走廊里收集有關非洲大陸的信息。

選擇「自助餐廳服務」課題的職業學校學生,可以通過為外國顧客服務鍛煉數學、語言、寫作和溝通能力;選擇模特課題的學生將學習化妝、設計等藝術技能;有志於學術研究的學生,可以選擇將歷史、經濟和外語等元素揉合起來的歐盟課題。就連說唱、遊戲等也將走進芬蘭課堂。

如果是講二戰主題,將會被以歷史、地理和數學的觀點檢視。

1.先問起因,為什麼會爆發世界大戰?

2.再問有哪些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值得深入研究?

3.再問有哪些地方,可以深入了解這場戰爭的方方面面?

4.再聯繫現實,看結果,為什麼今天的歐洲是這樣,人口比例是這樣,經濟實力是這樣,二戰在其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發現了沒有?這其中包括了史實研究、地緣政治、人物傳記、地理變遷、國情、統計學、經濟學、數據分析等等內容。這顯然和僅從歷史課本上讀幾十頁文章,是截然不同的。

再舉一個例子,由「在咖啡廳工作」的課程「Working in a Cafe」,學生將會吸收關於英語、經濟、和溝通技巧的整套知識。

以「古希臘歷史」這個主題為例,傳統的教育方法,給你幾本書,了不起再拉學生去參觀一下希臘,寫篇文章,就結束了。

「現象教學法」的教學執行流程

以研究古希臘文化為話題進行研究,具體流程如下:

1. 詢問學生的興趣,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是對以雅典城邦、斯巴達為代表的文化歷史感興趣的,另一組則是對以希臘神話、奧林匹斯等神話故事著迷的;

2. 在兩個組內,讓孩子自由討論產生組長,產生想要研究的話題;

3. 彙報想要研究的話題,考慮具體的方法、路徑和形成方案,制訂學習時間表;

4. 教師提供指導和資源支持;

5. 按規定時間,學生交付學習的發現成果報告,並與大家進行分享;

6. 學生互相評分,教師僅充當裁判,評分包括自評20%,他人評分80%。

現象教學法的效果如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芬蘭的一些老師就會在傳統學科教學之外,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教學。各學科老師一起備課,為孩子們準備的跨學科課堂教學。

在2013年,赫爾辛基已經有很多教師在使用「現象教學法」進行試點。

實施「現象教學法」3年後,芬蘭教育部對6萬名學生進行了回訪,是否對於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感到滿意。大部分學生態度積極,甚至希望更多的互動教學,徹底告別傳統的知識灌輸,而變成主動的學習能力提升。

現象教學在學校是如何具體開展的?

依照國家課程規定,「現象教學」的具體開展,一般是從小學到初中每個年級,在保留傳統學科教學的基礎上,同時在學年之中專門安排一個或多個學習階段,每個學習階段一般為幾周,在特定的學習階段內集中開展學科融合式的「現象教學」,至於在每學年中具體安排幾個這樣的學習階段,由各地各學校自主決定。例如這段時間的主題是「歐盟」,涉及經濟學、歷史、語言、地理等多個學科,下一階段主題就變成了「芬蘭獨立100年」,再下一階段就成了「氣候變化」。

如「歐洲地理」主題,共包含17個課時的課程模塊,每周兩個課時,前後約兩個月完成整個課程模塊教學。整個課程模塊教學,以一定的項目任務為主線,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給每個小組一定的虛擬貨幣,讓學生設計一個包括交通、食宿、考察所到國家地理風貌及人文社會景觀的歐洲旅行方案。整個課程模塊教學,涉及地理、歷史、生物、數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同時非常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及學生自評和互評在過程性、結果性評價中的主體作用。

新的教育改革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需要發展孩子的多元能力,包括七個維度,如下:

第一,思考與學習;

第二,文化認知,互動與交流;

第三,關愛自身,管理自己的日常活動;

第四,多媒體和多形式的識讀能力;

第五,信息通訊和技術;

第六,職業素養和企業家精神;

第七,對一個可持續的未來參與和創建。

這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不光是確認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在被學習,同時也是為了能夠引導孩子進行真正的學習,不光確保知識和技能能夠被芬蘭的孩子學習到,同時也為了讓青少年在未來繼續做一個強有力的人——一個既有芬蘭特色,也是國際化的人。

同時改革也是為了讓學校去提升孩子的興趣,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經歷成功的感覺。這些學生為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在大框架中學會評估自己的學習進步。學生們會去感受,去經歷,而老師們的工作就是去引導和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人。

改革的第二個目標是培養孩子更多在教室外學習,並且去建立信息化學習環境,尤其是在基礎教育階段。一個學習環境應該是安全的,而且它能夠激發孩子想要學習。在教室之外我們還會帶孩子去戶外,去博物館,去企業,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場景。遊戲、一些虛擬場景也應該被視為很好的學習方式,在現代社會當中,科技已經在學習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每一個學科都在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給孩子充分的信息,充分的機會來思考。

改革的第三個目標就是培養學生橫向的融匯貫通的能力。在各個學科之間融匯貫通的能力非常重要。學習工作生活都需要不同的視角,不同的知識框架,而且還需要能夠在這些不同領域之間融匯貫通。融會貫通的能力包括思考、學會學習,表達能力,多媒體多形式識讀能力(產生和解讀多樣化文本)。這些能力也包括去管理日常生活、關愛自己,還包括企業家精神、社會參與,以及去創建影響力。融會貫通能力的培養目標是在國家課程中有所規定,各個行政區劃和學校,儘管他們有各自不同的重點,但是他們都認為這個非常重要。

另外,每一個孩子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基礎編程的能力,我們甚至把它編進學科的學習,比如在數學學習中編程已經成為他們的必修模塊之一,哪怕是低年級。另外我們規定在學校中,至少每一個學年都有一個明確規劃的跨學科,多學科學習模塊。每一個學習模塊都需要有不同學科的知識去學習不同的主題,在學校層面,學校會有自定義的課程時間,以及把多元化的學習模塊給到不同的年級進行個性化的定製。

怎麼樣才是更好的教育體系?

形成一個更好的教育體系,有三個重點:

第一、建立學習社區

把學校發展成為一個學習的社區是此次改革非常重要的目標,我們非常重視學習是有樂趣的,氛圍是合作型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學生在學校裡面享受自治、自主,去培養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第二、合作型的教室

合作型教室就是說這個教室裡面可能是幾個老師同時存在,跟學生們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根據新的國家核心課程,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學年都需要有一個學習周期。在這個學習周期里,學生會參與制定學習計劃,完成並評估它。而他們平時所學習的學科會在這個學習周期提供觀點,概念,方法等等。至於開展哪些課題,哪些主題,如何去融合,這就要看各個學區和學校來進行規劃。

第三、形成技能評估體系

技能評估體系是改革最重要的方面。我們進行了一些評估體系的改革。在評估過程當中,因為能力的培養和學科制的學習是互相在一起,所以評估也是同步進行的。不過傳統的學校學科還會繼續存在,儘管它們的界限會被弱化,之間的合作會不斷增強。

我們希望這個評估體系不光是為了促進學習,而參與這個評估體系本身也是一個學習過程,這個評估會讓孩子去了解自己在框架中的學習進度,去理解和分析他們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規劃,然後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我們相信這樣的學習能力在未來非常重要,而且這樣的學習能力只有通過系統化的培養才能夠逐漸獲得。

未來會發生什麼變化?

除了教學內容和組織方式發生變化,傳統的導師與學生的溝通形式也將會改變,學生將不再坐在學校的書桌之後,並焦慮地等待被點名到回答問題。取而代之的,他們將在小團體中共同努力並討論問題。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更多以諮詢顧問的身份參與教學,而不是以前的掌控者。芬蘭教育系統鼓勵集體作業,學校改革將需要大量不同科目教師間的合作。

大約70%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老師已經允諾為下一階段的新體制進行呈現信息的預備工作,並且,他們的薪水也將因此而增加。

在新的核心課程上,我們也將極力地推進以現象為基準的學習方式,這意味著學生將會去接受一種源自社區,源自周圍世界的更加長期性的學習。他們會面對真實問題,去解決和分析真實世界的一些現象。他們的教育會融合系統學習,目標,還有各種學科的內容,這樣他們就會一起參與,形成一個共同成長的社區。

以現象為基礎的學習,也是實現信息化學習很好的教學路徑。在以現象為基礎的學習當中,真實的問題是學習起點,這些現象都會被當做一個整體來研究。比如說歐盟、媒體、科技、水和能源。如果在傳統的學科學習中,這些命題就會被分割成不同的學科,這樣對學生而言是去情境化的,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

教育將會給人不同的學習,學生可以選擇在不同的學校,不同的領域進行學習。在這樣一個改革框架之下,它的特點是分權式領導,分權式領導是在一個變化很快的世界中創建一所成功學校所必須的。每個教師,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把學校做成一個學習的社區,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去計劃,去實現,去評估他們的學校到底怎麼樣。

對外而言,學校需要主動去構建一個網路合作關係,對內而言它需要建立一個分享文化。我們廣泛的對外連接,可以幫助孩子們與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職業工作者對話。

對內,則要加強分享。而學習的場景不光是在學校,也可以在學校外面,比如說在城市、鄉村裡,孩子有機會在問題所發生的真實場景中看問題從哪來,如何解決它。

電子信息化會帶來很多便利,它會改變教學和學習的方式,也會改變學校的管理方式。我們旨在建立一個電子化的管理流程,然後為學生的學習和老師教學建立電子化的戰略。

推薦閱讀:

在一所環境惡劣的中專學校 應該做一些什麼 我將來的出路會是怎樣?
在莆田五中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潮陽實驗學校當老師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外商是否可以在中國投資建立國際學校教育培訓諮詢公司?

TAG: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