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石油詛咒」

題圖:挪威最早在1969開發的油田,Ekofisk

先講一段經歷:我第一次進入挪威境內的經歷和幾乎所有旅遊者都不同。在幾年前的夏天,我和朋友北上到芬蘭的拉普蘭地區(Lapland)徒步背包行走,我們一路走到芬蘭挪威邊境。在芬蘭北部和挪威交界的地方有個叫Karigasniemi的小鎮,小鎮上只有稀稀拉拉幾棟房子,看上去都跟林業有關,再往西走幾公里,跨過一座橋就是挪威境內了。我們找到了鎮上應該是唯一一家超市,有可能甚至是歐洲最北邊的超市(K-Market)了。我在超市門口守著行李,等另外幾位同伴購物的時候,碰到了一位在門口用挪威語打電話的老哥,他對我點了下頭。我問他是不是挪威人,他說是的,但他不是來旅遊的。我接著問他那過來幹嘛?他說每周都跑到這邊來購物,這樣的話生活成本比都在挪威買,至少低一半。這把我驚呆了,芬蘭的物價是歐元區最高,跑過來個挪威老哥說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才來芬蘭購物。跟他閑聊了好一會兒, 他看到我朋友都從超市裡面出來了,跟他講了我們打算去挪威境內的Karasjok營地。挪威老哥說,那我們送你過去,二十來公里就到了。我們路上跟他聊天,知道了挪威老哥是個房屋維護工人,他說他和同事就維護下他住的附近幾個鎮上的房屋就行了,平時的工作就是去檢修一下,一天工作個3-5小時左右。坐車後排的同行一個小姑娘聽了後恬不知恥地問他一個月工資多少(在歐洲這樣做是大忌),她說很好奇。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是外國人,他也不覺得有啥,他抬起方向盤上的右手,歪著頭轉動著手腕說:About 40000 krones。後來到了挪威的露營地,我們著著實實地體驗了一把挪威的高物價,一瓶啤酒用了90克朗(當時1克朗=1人民幣),幾瓶啤酒花了幾百元。我當時完全理解了為什麼挪威老哥會每周都去芬蘭超市購物。

——————————————————線以下是正文—————————————————

挪威自從在上世紀60年代發現北海油田之後,就以開掛的方式積累國民財富,自此和其餘幾個北歐國家拉開了差距。到今天為止,挪威已經成為了世界人均GDP第三的國家(見下圖),遠遠地把美英德法甩在了後面。

挪威真的可以算是個高度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跟中東土豪國不同的是, 雖然挪威主要也靠石油賺錢,但是賺的錢大多是要上繳給政府的,讓挪威不太可能出現在街上開跑車的石油土豪。而且遵循斯堪的納維亞文化中的Law of Jante(斯堪的納維亞國的社會文化準則)又讓挪威格外地低調。

挪威將近70%的出口收入都是來自原油和天然氣,全國GDP有近30%是直接由油氣產業創造的。挪威的油氣公司跟所有其他公司一樣先要繳25%的企業所得稅,但是還得再加一個50%的特殊油氣收入稅,也就說油氣公司的75%收入都是會被政府拿走的,不管是挪威的公司還是美國的。挪威政府拿到這些錢之後,有兩種選擇:a. 在當年就支出了 b. 拿去投資。挪威政府選擇了後者,但並不像你們想像中那麼理所當然地應該選後者,這個選擇在當年是經過很多論證的。

挪威自從2000年之後,見下圖,原油產量就一直在下降,以前開發的油田在逐漸耗盡,而近十年以來以來的重大勘探成果又屈指可數。

下圖可以看出對挪威未來幾十年的原油產量預測,右上角圖例裡面的「Johan Svedrup」是2010年至今所找到的最大油田,從2016年開始有產出,10年後就逐漸減產。「All Giant」是全部大型油田,「All Dwarfs」就是全部小型油田。所以挪威油田還有個二十年的時間可以依賴,但是在2040年之後,挪威經濟如果不轉型,會變成吃老本的國家,當然時間還很長,大家都不願意想這麼遠的事情,過好當下就行了。

挪威政府考慮到雖然油田只可能有4-5代人來開發就會耗盡,但是希望挪威以後的每一代人都能夠享受到油氣帶來的收益。所以在1990年的時候,挪威成立了主權財富基金。挪威的主權財富基金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甚至超過中國的,AUM有8700億美元,平攤到挪威500萬人口上,平均每人都有17萬美元之多。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是全球布局,主要做股票、固收和地產,以後我們可以單獨就挪威主權基金的投資策略聊一個話題。

其實這裡面還有個很重要的考慮,如果挪威在油氣上獲得的天量收入都以財政支出的形式投入到國內,這可能對挪威是毀滅性打擊。這聽上去很反邏輯,但其實有宏觀經濟學的道理在裡面。再解釋清楚點,如果政府不截留油氣的收入,不做主權財富基金,將導致挪威境內各行各業都出現收入巨幅提升,生產成本傳導到物價上便會導致生活成本極度高昂,除了油氣之外的產業出口都遭到毀滅性打擊,原因是所有物價都被拉抬上去了。這個時候,只要貨幣貶值實際上是可以對衝出口貿易的成本高升的,但關鍵就是挪威克朗無法貶值。因為能源出口國的弱點便是外國源源不斷地購買能源,但挪威的石油公司收錢最終還是收挪威克朗,所以必須先買挪威克朗,這種高居不下的需求,讓克朗沒有長期貶值的基礎。

其實上面所描述的這種情況,在經濟學界裡面被叫做「Dutch disease」(荷蘭病),名字是根據荷蘭在60年代所發現的氣田,但是發現氣田的收入並沒帶來整個國家的收入提高。挪威便是在荷蘭的經驗上,建立了主權財富基金,一方面可以讓後代享用油氣的收入,一方面截留收益為了不得上面所說的「荷蘭病」。

很多經濟學界發表的論文都是稱讚挪威為全球的能源出口國樹立了榜樣,避免了「荷蘭病」。這點讓我感覺匪夷所思,經濟學界對挪威的信心我當然也理解。但是一般人就算不懂經濟學都能看出挪威物價高,除了油氣產業,其他產業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發展。挪威到底有沒有患上「荷蘭病」,一直以來在學術界都是一個爭議。

但我所看到的挪威,我認為他們轉型非常有困難。挪威的創業精神在北歐是最少的,每天平均的工作時間不到7小時(還算上午飯),而且挪威人請病假和事假的時間比歐洲所有國家都多。至少我認為,挪威在油氣耗盡之前,還沒有創造出自己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行業,那麼挪威遲早一天坐吃山空,長遠來看,挪威將是北歐最沒有潛力的國家。

推薦閱讀:

扒光了看一看,當代經濟是咋回事?(上)
大國組局「鬥地主」,WTO或將被邊緣化
關於美聯儲加息、縮表的8個問題,夠你看到年底了
有什麼東西在外國是一次性的,在中國卻被反覆使用?
大家可以談談自己所知道的關於技術分析裡面的缺口理論?

TAG:挪威 | 欧洲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