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書目:全球化、跨國行動與恐怖主義|城與邦
作者:羅蘭(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政治學碩士,研究興趣:憲法、主權、近代政治思想史)
前言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發布旅行禁令,禁止七個主要穆斯林國家公民進入美國。支撐的主要理由便是潛在的恐怖主義威脅。巴黎槍擊、難民威脅,包括世紀初的911事件,隨著全球化進程,恐怖主義似乎也逐漸成了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話題。
本書單主要來源於社會研究新學院2016年春政治系的「國家:領土與身份(State—Territory and Identity)」這一課程的書目。執教老師是來自巴黎政法大學社會學系的訪問學者Riva Kastoryano教授。Kastoryano教授本人從事著恐怖主義的相關研究。她還未出版的新書便是沿著911事件恐怖分子的足跡,走訪他們的故鄉,探尋他們在進入美國前遊歷了哪些國家,見到了什麼人,如何被極端化(radicalized)。教授的思路是「極端分子如何在全球化的組織網路下建立身份認同,又如何通過恐怖事件對主權造成威脅」。
這樣一來,「恐怖主義」(terrorism)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研究話題,它與全球化的興起息息相關,涉及到的話題包括領土、民族國家、主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新定義,跨國行動的組織與跨國身份的認同等等。
▲ 圖右為Kastoryano教授。
一、背景:領土與身份
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固定的「領土」(territory)這一概念受到挑戰。主要討論的便是「領土」與「身份」的關係。其中列斐伏爾(Lefebvre)提出「領土是政治化的空間」的概念:那麼在人口大量流動的全球化大環境下,有沒有可能出現「政治化不足」的領土?也就是說當一片土地不受主權實質控制的時候,是否還可以算得上領土?另外Boli和Thomas有關「世界文化」的論文,討論的便是在全球化下,當統一的語言、跨國運動等等超越原有民族國家的元素出現時,是否可能形成超越國家的統一文化,即「世界文化」?
閱讀材料:
Brenner, Neil & Elden, Stuart, 「Henri Lefebvre on State, Space, Territor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ociology, no. 3, 2009, pp. 353-377.
John Boli & Georges M. Thomas (1999), Constructing World Culture, Stanford U. Press.
二、全球化與民族國家
1. 全球化與民族國家
威斯托伐利亞條約簽訂之後,以唯一主權、固定領土為特徵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單位。然而全球化興起之後,民族國家這一概念受到挑戰,其中一些學者提出「世界主義」的觀點重新定義人類社會,並非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當人口流動急劇變化之後,人們的身份認同是否還應該局限於「某個國家的成員」?而某些跨國組織與機構是否可以取代「民族國家」成為提供權利保護與身份認同的單位?
閱讀材料:
Beck, Ulrich, 「The cosmopolitan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the second age of modern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1, no. 1, January-March 2000, pp. 79-105.
Urry, John, 「Mobile Soci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1, no. 1, January-March 2000, pp. 347–366.
M.Kearney (1995),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The anthropology of Glob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sm,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vol. 24, pp.547-565.
Brenner, Neil, 「Beyond state-centrism? Space, territoriality and geographical scale in globalization studies」, Theory and Society, no. 28, 1999, pp. 39-78.
Saskia Sassen (2008), Territory-Authority-Right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Updated edition, Chapitre 6; Foundational Subjects for Political membership: Today』s hanged Relation to the nation-state pp. 277-319.
2. 民族國家的天然正當性
這些學者的基本觀點都是不應該把「民族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研究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公民」、「權利」、「身份認同」等等要素也不是天然就以「民族國家」的領土範圍為劃分。當然,也有學者在提出以上質疑時,並不是否認民族國家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而是呼籲不應該把「民族國家」視為自然存在而無需加以研究的對象。
閱讀材料:
Wimmer, Andreas & N. Glick –Schiller, Nina, 「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Study of Migration. An essay on Historical Epistemology」,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 37, no. 3, 2003, pp. 576-610.
三、領土與主權
1. 領土問題
當「民族國家」這一概念的天然正當性受到質疑後,隨著民族國家而來的領土的固定性也受到重新審視。學者們開始討論,固定的領土是否是劃分公民身份的標誌,即是否有「跨國家公民(transnational citizenship)」或「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ship)」?以及,「領土」本身是否應該是固定不變,而非隨著政治實力與公民忠誠度而變化的?
閱讀材料:
S. Benhabib, I. Shapiro and D. Petranovic (eds) (2007), Identities, Affiliations and Allegiances, Cambridge U. Press See Chapter 3, Ch. S. Maier, Place, Territory and Identity pp.67-85.
Elden, Stuart, 「Land, Terrain, territor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Dec 10, 2010.
Agnew, John, 「The Territorial Trap. The Geographical Assump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vol. 1, no.1, spring 1994, pp. 53-80.
Dijkink, Gertjan & Knippenberg, Hans (eds.), 「The Territorial Factor」. Political Geography in a Globalising World, Amsterdam, Vossiuspers UvA, 2001.
2. 主權問題
當領土與公民身份的確定性都受到挑戰時,一些學者也提出重新反思主權概念的主張。John Agnew在《全球化與主權》(Globalization and Sovereignty)一書中提出了「主權之謎」(myth of sovereignty),追問為何「主權」一定要和擁有固定領土的「國家」結合在一起。主權、領土、國家似乎是缺一不可的「三位一體」。換句話說,Agnew的「主權之問」可以表述為:是否存在沒有國家的主權?是否存在沒有領土的主權?
閱讀材料:
Agnew, John, Globalization and Sovereignty, Lanham, Boulder,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9.
Agnew, John, Hegemony. The new shape of global power, Philadelphia, Temple U. Press, 2005, Chapter 3 and 7.
3. 領土與主權:恐怖主義的戰爭
全球化讓主權與領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固定不變的絕對概念,而恐怖主義便是全球化背景下出現的不安因素。在Carlo看來,全球化的興起讓傳統意義上的「國內戰爭」與「國際戰爭」界線模糊。反恐戰爭變成了一場戰場變動不定的戰爭,而敵人開始不在國家領土之外,而隱藏在國家公民之中。Elden認為,反恐戰爭挑戰了民族國家主權完整、自決(self-determination)的概念,因為國際社會基於反對恐怖主義的理由,開始主張有權進入別國,干涉軍事與政治。
閱讀材料:
Galli Carlo, (2010) Political Spaces and Global War, Minnesota Press, Chapter 1 and Conclusion (Globalization).
Elden Stuart, (2009) Terror and territory, The Spatial Extend of Sovereignty, Minnesota Press, The Introduction and Chapter 1.
▲ 反恐氣息的巴黎。
四、跨越國界的公共領域
1. 超越國界的凝聚力
一些學者認為,全球化的興起也催生了新型的跨越國界的公共領域(public space),人們通過遷徙、網路等方式形成新的組織網路,產生自有的凝聚力。有時,這種力量甚至會強於公民在原有民族國家所產生的認同感與歸屬感。這就產生了對所謂「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的研究。
閱讀材料:
Carol C. Gould (2007), Transnational Solidarities, in 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 vol. 38, no:1, spring 2007, pp.148-164.
Patricia Clavin (2005), Defining Trans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European History, vol:14, no.4, pp. 421- 439.
2. 超越國界的行動
當跨國界認同產生時,跨國界運動也相應興起。一些諸如「人權」、「女權」等國際組織開始動員並進行全球性的運動。當然,恐怖主義也通過借用「跨國宣傳網路」(transnational advocacy network)進行自身的傳播與動員。
閱讀材料:
Keohane and Nye (ed.),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329-349 and 721-748).
Frazer, Nancy, 「Transnationalizing the Public Sphere. On the Legitimacy and Efficacy of Public Opinion in a Post-Westphalian World」,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24, no. 4, 2007, pp. 7-31.
M.E. Keck et K. Sikkink, (1998)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Cornel U. Press,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V. Asal, B.Nussbaum and D.W.Harrinhgton (2007), Terrorism and Transnational.
Advocacy: An Organizational and Tactical Examination, in Studies in Conflict and Terrorism, 30; pp15-39.
3. 網路時代
跨國界運動的宣傳與動員之所以在傳播速度與覆蓋範圍上達到驚人的效果,也與網路成為其重要工具有重要的關聯。一些學者也開始研究「網路」究竟在跨國運動中起到怎樣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
閱讀材料:
Manuel Castells, (2012), Networks of Outrage and Hope, Social Movement in the Internet Age, Polity Press, pp. 95-109 and 246-262.
T. H. Eriksen, (2007), Nat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s, vol.13, no.1, pp. 1-17.
▲ 在阿拉伯之春革命中被廣泛使用的社交軟體。
往期相關文章,點擊即可閱讀
- 用「主權」概念重看《教父》 | 城與邦
- 全球化對於國內政治的影響:以內嵌的自由主義為視角 | 城與邦
- 國族性:政治權力的「電池」? | 城與邦
推薦閱讀:
※書|世界閱讀日—讀啥子?我來告訴你
※推薦幾本你現在正在看的床頭書?
※比如朗讀者、見字如面節目上面的那些書信~請問有這類感人的書信書籍推薦嗎?
※你認為數學是計算機學習道路上的瓶頸嗎?順便推薦幾本數學教材或書,英文版的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