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配做朋友嘛?
你一定被人刪除過,
也一定刪除過別人。
作為重度微信用戶的我們,想必刪除好友這個事情是我們非常忌諱敏感的。上次還有看到有人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大意是,ta的高中同學現在是個大名人了,雖然ta經常聊天拉近感情,但是終於有一天,這個事情還是發生了,他的高中同學把他刪除好友了。
這是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配做朋友嘛?
不配做朋友型
一個媒體行業的朋友XYZ分享了他的經歷,多年前剛入行的時候,一群屌絲小記者編輯,大家天天在一起工作,參加發布會,聊哪家企業的紅包大,閑的時候扯扯皮,喝酒侃大山。幾年後,大家離職各奔東西,有的去了其他媒體,有的去了企業。再過幾年,原來的同事中,有的還是天天跑發布會、專訪,有的在企業擔任中層管理人員,還有的早已成為企業大老闆,身價千萬、數億不等。
朋友XYZ說,這個時候,幾個朋友合計總想著一起聚聚舊,可是那些億萬身價的老同事每次都說忙,不知道是真忙,還是不想再一起玩耍了。這個時候他們也在想,再也回不到10年前了,也許,我們終究不配再做朋友了。
還有一種情況,XYZ也存有很多中國互聯網行業頂級老闆的名片、微信、QQ等。比如李開復、雷軍、周鴻禕、劉強東、王興、李學凌等的電話或者微信,XYZ存了4、5年,但是幾乎沒有撥通過。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找到這些大佬,即便是有事情,他們的助理、公關基本上就可以完全對接解決了。
宏民一次真實的經歷也是如此,有一次,我找到美團的一個朋友,我說你把王興的電話給我下,有個選題要採訪下,ta說給你可以,但是估計你打不通,後來我撥了3次,果然沒人接。估計王興已經把電話設置成「僅接聽通訊錄聯繫人」模式了。
我還真不是在這裡矯情吐酸水,這是任何一個人軌跡。記得我看過一份調查數據報名。人在20-30歲左右,朋友的數量快速的增加;到了35-45歲朋友數量達到峰值,然後趨於穩定,再往後,朋友的數量就開始快速減少,直至臨終前在床邊的人。
不管是人生、還是職場生涯,到了新美大CEO王興這個階段,基本上已經開始做減法了。因為這個行業該認識的他基本上都認識了,選擇其中志趣相投的做朋友足矣,其他幾十年來王興所認識的絕大多數人,他即便是絞盡腦汁,也找不出可以坐下來喝杯茶、吃個飯、閑談行業的理由和時間了。
我經常假設,假如我削尖頭腦想和雷軍做朋友,有什麼機會呢?估計就是以下這幾種場景。
無聊型,雷兄你好,約你喝杯茶談談人生?
--沒時間!
行業型,雷軍請問如何看待智能手機未來10年發展?
--找李磊!(小米公關總監)
裝逼型,雷總我創業了可以談談投資的事嗎?
--找順為資本去。
近乎型,恭喜成功研發出小米首款自主「澎湃」晶元!
--多謝!
哈哈哈哈我會發現,我和雷軍產生交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這就是典型的,不配做朋友,或者說暫時,還不配做真正意義上的那種朋友。
配做朋友型
當然,我們還是有很多真正的朋友的。比如,我發現這幾年,原來一起玩耍的小夥伴紛紛走出創業,很多時候,他們會發來一句話「趙兄,我創業了,我的新項目是xxx,域名是http://www.zhaohongmin.com,這是我們的官方微信,多多支持啊」。
這個時候,我可以對他的項目提點建議,起到絲絲推動作用。當然,反過來,他也能對我的事業有很多支持。這個共贏的時候,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好朋友。
再看一張圖,這是宏民3年前的部門同事,如今這裡大大小小有好幾個創始人&CEO,然後還有分布在滴滴、36氪、優酷土豆、新榜等公司擔任要職。很多還保持著緊密的溝通交流,時不時還有這樣那樣的合作機會。
所以,你明白了嗎?
配做朋友的,一定是在同一階段一起奮鬥過的兄弟姐妹們,我們相濡以沫,共同從菜鳥、成長為小咖,直至大咖,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人會掉隊,也可能有人會比你快,這是正常的人生軌跡,無可厚非。
所以不要總是想著去勾搭哪些所謂的大咖,然後被他們拒絕後,自己又傷心1000秒。
能成為真朋友的,一定是結伴而行的人,而不是比你牛逼100倍的大咖們。他們只是你的詩和遠方,而不是你的當下。
文/趙宏民的一篇
推薦閱讀:
※在社交網路中長期沉默或潛水的人的心理是怎樣的?
※為什麼看球的時候大家總喜歡刷屏?
※為什麼年紀較大的人更願意分享別人的文章而很少發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