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元買個新鮮:MOMA「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聚場——轉媒體藝術展」看得我好氣憤

MOMA就是上海當代藝術館,在著名的相親聖地人民公園裡面兒,注意不熟悉的人挺容易把這個館和後來開放的江邊花園崗路200號的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搞混了,後者昵稱「大煙囪」,連微信公眾號也叫「煙囪·PSA」(ID:yancongpsa),兩個館的名字只差一個「博物館」。

提示:因為本次觀展前半程體驗糟心決意寫文吐槽,所以行文比較啰嗦,沒有耐心的可以只看黑體部分以及拉到後半段直接看展評

以下為吐槽篇:

2.24的時候雞年MOMA的第一個大展對公眾開放了,取名「聚場」,我一直沒看,但有留心考慮什麼時候空了去轉轉,前幾天公眾號看到推送展覽有聯合「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演出作為「跨界項目」頓時覺得有點興趣,

最近看崑曲比較多,各種經典劇目原創新戲名家名劇這個春天在魔都簡直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因為好戲實在太多往往一不留神就撞在一塊兒,我漸漸學會「擇日不如撞日」,與其算計半天日程安排早早買了票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臨時又要出票各種麻煩,倒不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算好當周確定有空的日子直接訂票

碰撞產生美,產生化學反應。「聚場——轉媒體藝術展」旨在打開時間與空間的局限,藉助科技的力量去擴展思維溝通的途徑,從而實現人類無窮盡的想像。本次展覽的首個「跨界+」項目《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則在這樣的概念上不謀而合。

《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是旅法鋼琴家顧劼亭的首部戲劇x音樂事件作品,她把鋼琴與崑曲相結合併融入戲劇中,用全新的方式來闡釋東西方文化、古典與當代藝術的共融。通過鋼琴,崑曲,影像及電聲去探索舞台的多元可能。讓這經典藝術來到當代劇場,跨入公共空間,立足傳統,對話當代,創造一種開放式的立體劇場形態

法國音樂家德彪西遇見了中國古代女子杜麗娘,他目睹杜麗娘為情而亡又因情死而復生。他們化身為鋼琴和崑曲,演繹前世今生,似曾相識,愛恨離別,你我交匯。崑曲中纏綿悱惻的情愫,與德彪西撩人心弦的旋律,相映相生,彼此呼應。幽暗的展廳,春色如許的後花園,感同身受的鋼琴家,滿懷心事的杜麗娘,一波三折的嘆息,情不知所起,無論東西

以上是館方介紹語,拋開套話掌握關鍵詞:德彪西、杜麗娘、鋼琴、崑曲、影像

好了這就是館方的時間地點票價內容介紹了,買票之前我並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講真,雖然我以前就知道「德彪西遇上杜麗娘」這台戲但只知道今年會有各種公演,潛意識裡以為就像「浣莎記」那樣融匯古今東西交融,無論如何也是完整一台戲。

所以雖然對於居然有三場時間略有疑問(實際上有4場但第一場是開幕演出不對公眾開放),但私以為大概是同一個內容演3次,畢竟是美術館和崑曲鋼琴的跨界項目嘛!而且演出時間18:30比一般晚上7點到7點半開場的演出都早了好多,怕是戲太長所以早開始吧?再加上有了2.24那場的現場照片,知道是展廳一樓大廳作為演出現場,120元票價寫明包含當日展覽門票,大致心中有數是可以展和演出一起看的。

看下日程排期我只能確定3.5這個周日晚上是有空的,那就買吧!雖然買完才真正意識到有240元3場的聯票(相當於80元單場)但是腦容量不夠直接忽略了這個有效信息

「大概方便想多刷的人或者幾個人拼著買便宜?」

誰知道,真的是我太天真

進場時已經有些遲了,檢票處有一張簽到桌,工作人員在給藝術家指引說演出快開始了,一看烏壓壓群眾已經站坐了一地,並沒有任何椅子提供,人們直接坐在地上或者站在牆邊,剩下的觀眾都趴在一樓到二樓的樓梯欄杆上。整面幕牆都做了動態投影,唱段開始後有時變幻幕布搖曳生姿的光韻有時變幻園林一步一景的風情。

因為到的晚了所以並不能擠到前排,我想反正這個公共空間挺大的,有人喜歡前排拍照拍完了就換位置看了我可以慢慢來,多換幾個角度看看不同方向的效果。所以,整段《遊園驚夢》我都在二樓樓梯口遠遠看著杜麗娘,直到「德彪西」上場,還在感嘆這融合得不錯啊,幾乎毫無違和感,除了杜麗娘就這麼杵著略顯生硬不如沈昳麗在《浣莎記》里滿場走著來得靈動。如果不看光聽還是挺享受的。。

然後。。。然後高潮來了。。

一曲完畢顧劼亭站起來了!站起來了!!站起來介紹演員和各種團隊工作人員!!!

我以為是幕間休息。。或者換人來下一場。。。

結果。。。「觀眾朋友們我們下周見!」。。。。

然後就。。。全場燈滅了。。。。。。滅了。。

然後各種觀眾開始蹭合影:「老師你今天演的好好喔」星星眼。。

然後二樓的工作人員開始清場「演出結束了,請大家儘快離開」

我看了下手機,18:56。。這可是一個18:30開始的演出啊!

原來一場演出半小時都不到,所以其實是把一場完整的演出分成了四部分?

然而第一部分並不對外開放,所以哪怕買全了三場也看不全整部戲,還不如去單看一台戲

這只是第一個慘痛的覺悟——原來每場演出不足半小時,每場內容均為不同選段,

回家之後我又特意翻閱了一下官方微信公眾號,這個月最近2次推送都沒有寫明每周的場次內容和具體時長,只有在一周前的展覽開幕新聞中說到「當德彪西遇上杜麗娘」作為開幕式最大亮點之一會在之後的展覽中「再次奉上三場」

這次倒是寫明了每場還真不一樣,怎麼到了正式的該活動專題推送和二次推送中都不見了PART123呢?

因為此次演出票註明包含展覽門票,所以我堅持認為買了票就有權觀看完整的展覽,和工作人員交涉的結果只是被告知「展覽結束了你們是來看錶演的不是來看展覽的,我們也沒辦法」

就算據理力爭也並不通融,何況二樓燈光和多媒體設備都是關著的就算上去也看不到什麼

很多人跑上來看展覽被告知結束了也就悻悻而歸,我簡直懷疑他們可能並不知道展覽有三層以為只有一層是和演出同票的展覽內容?

說實話那時候我甚至有些憤怒了,本以為是主菜的演出竟然只有半小時不到,可以怪我自己不仔細人家也沒寫每場時長,可包含了展覽門票又不讓看是幾個意思呢?

不知道關於展覽的門票價格工商局物價局之類的有沒有規定限制呢?以前從杭州到上海覺得50元一張門票都嫌貴,那時候還有學生證可以對摺,在英國那麼多博物館都是免費的好么?這幾年上海各種特展大師展設計展設計周藝術博覽會etc.哪個不是上百的票價?150-200元的「XX大師回顧展」、「XX價值XX萬的作品亞洲首展」比比皆是啊,下周末的「設計上海」現場單日220元四日660元預售單日125元四日375元早鳥100元我還沒買票有人問我從北京飛來看值不值我竟無言以對。還記得上次展覽中心的某設計展,黃牛公開叫賣VIP卡無限刷,押金300元一個人80元(正價120元),2小時內出來還卡取押金,簡直坐著數錢的節奏吶!算了想想那麼多購物中心的破展都能賣60-80元的門票呢,人傻錢多速來?

但胳膊拗不過大腿也沒有辦法就打算趁一樓還亮著燈先把一樓的看了,因為聽一樓的保安也在趕人說散場了散場了合完影就往商店疏散了

等我走到一樓的時候看到有人在和顧劼亭說很多人是專程跑來看這個展的不如給他們一點時間看看吧,似乎有戲的樣子,於是又轉回樓梯口,工作人員依然拉著警戒線不讓上。

此時有一個英明神武的老外用中文不悅地大聲說「你幹嘛攔著我們?去把燈開起來!什麼不讓進,我親耳聽到策展人說可以上去看的,你是不是要我把她找過來跟你說?」似乎非常通曉中國國情的樣子。。

然後工作人員嚷嚷道:你是藝術家,可以上去的,他們不行的。

老外十分激動「憑什麼啊?你這什麼態度啊?是不是要我把策展人叫來?你等著啊?大家別聽她的,都一起上來」

然後我就心滿意足地跟上去了,終於如願看到了二層和三層的展品。

三樓的餐廳似乎今晚是藝術家晚宴,所以,難怪平民不便入場咯

吐槽完畢,下面進入展評時間

有意思的作品基本都順手拍了小視頻,當場在ARTLIFE看展直播微信群就做起了圖文視頻直播,現在微信拍小視頻不會再只保留15天了,所以那麼多展覽小視頻我也在想有什麼辦法可以集中打包分享,好像也只能加我個人微信號(私信我吧)或者加群才看得到?

有好的建議歡迎留言給我喔

·楊青青IrwinQuemener, Media Space, Generative Art, 尺寸可變 Size variable, 2017

這是一樓演出場地邊的一組視頻裝置,乍一看是不是以為這是巨大的房間中的視頻?

事實是每個「人」都跟手指頭長短大小差不多。。這樣的箱子有五六個,每個都不同,也是拍了一堆小視頻。。小朋友都看得很仔細,

楊福東, 去年曾經讓我心動(B) ,單屏, 無聲,3 』30 」, 2007

一樓展廳四周圍繞著對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沙灘行為作品「沙畫」的照片記錄,展廳中間展示著用取自他當時創作那片沙灘的沙子裝滿的玻璃罐子,玻璃罐子上牽著大師的名字。

·約瑟夫·博伊斯, 沙畫 Sand Drawings, 綜合材料 Mixed media, 49.5 x 69.5cm, 1974

其他作品沒拍照,有一牆的杜尚&本雅明的語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圖片傳上來都是橫著90度,為了不影響體驗我就放最後了,有興趣做頸部運動的可以一觀。。

到了二樓之後有一件徐震的作品,相機+土著長矛,

·徐震, 對焦 Focus, 裝置(KONICA MINOLTA α-7 相機、土著長矛)Installation (KONICA MINOLTA α-7 Camera, aboriginal spear), 尺寸可變 Variable dimensions, 2011, 沒頂公司出品 Produced by MadeIn Company

小黑屋裡有幾個互動裝置,其一是滑鼠控制人眼,可以做出各種「白眼翻到天上去」,「斜眼鄙視你」的表情,如果動的太快人臉還會顯示挨打的驚呼。。

第二件作品,席地而居。

哇塞終於有一張傳上來是正的照片了!簡直感天動地!(看到最後你就會明白我為何如此淚目)

羅永進,垣 Wall,裝置,古磚及宣紙,1054x110x34cm,2016

這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很安靜,沒人的時候靜靜看

·許江&袁柳軍, 山水離歌 Farewell Song for Landscape,

金屬,彈力織物,金屬線 Metal, elastic fabric, metal wire, 65×50×145cm×24, 2016

讓我不由想起和「上海活字」去青浦探訪鑄字廠時看到的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機器

二樓再往下走會遇到馬良的攝影作品

這是二樓走到底的作品,我依稀覺得是陸蓉之奶奶。。

標籤是這樣的。

然後是三樓,影像作品都挺值得一看的,拍了挺多小視頻,貌似無法分享到知乎,有個棉花棒震顫耳鼓的作品簡直可以無限循環。

補充一點,此次展覽標籤的二維碼全部導向「空藝術」語音導覽,親測微信掃一掃能掃出導覽內容,但如果想下載/打開「空藝術APP」在家觀摩整個展覽的其他作品介紹會顯示該APP在中國區已下架。工作人員表示新版本正在調試中,現在的確無法下載APP,需等技術人員與APP STORE溝通完畢才能解決。

以下是一樓的牆壁。。不知道為什麼傳上來的圖永遠都是橫的,和微信公眾號一樣,怎麼調都豎不過來,所以放在最後吧,有意願扭脖子的可以一試

我實在是無法明白為何永遠傳上來的圖片都正不過來!

聚場——轉媒體藝術展

上海當代藝術館 展覽

ENERGY FIELD - Transmedia ART Exhibition

Exhibition i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

時間:2017年2月24日~2017年4月14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館1-3樓

彩蛋:

最後出門前看到了《樂高蝙蝠俠》的卡紙,反而覺得是此行最開心的收穫了,囧

回來寫文的時候爬到官網看了一眼。。

「當前展覽」只有一張海報和策展導語之類的介紹

關於公眾教育/講座論壇/兒童工作坊的信息,全是2016年的。。2017年就沒更新過

我應該慶幸還好微信公眾號還是有更新的么?

-END-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9jME13S0hiRWlTdjJyVEpMOXhaaA== (二維碼自動識別)

長按識別二維碼,收穫美好藝文生活
推薦閱讀:

Art Basel 3|荊棘叢生,動物兇猛,笑著流淚,葯不能停
去辦一場不會有人來看的展覽吧
Fantasy Access Code & Fantasy Creator @K11
假展覽/代占坤:日常的邊界
MINI在新天地的湖上打造了一個小世界,這個世界與車沒多大關係。

TAG:当代艺术 | 展览 | 艺术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