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致一位對生活感到悲觀和絕望的用戶

本文作者黃有璨,三節課聯合創始人。

今天我們的文風和以往有很大不同,原因是因為上周五我們遇到的一件事。

一個報了我的某個課程的用戶給我們打來電話,希望我們能夠再給她延長該課程1天的有效期。(三節課的所有在線課程都有時間限制,到期後課程關閉,無法再觀看。)

該用戶是一位身在廣西的女孩子。按照她所說的,她在之前密集地經歷了一系列變故和不幸。

這其中,包括因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跟自己很喜歡的男朋友分手,包括跟她親近的姐姐關係惡化不再溝通,包括她所在的公司老闆突然告訴她不會再給她們發工資,等等。

她說,她覺得整個世界都不愛她。

她說,因為這一系列經歷和她的狀態,她確實在之前一段時間裡沒辦法投入到課程的學習中。

她給我們打電話時,全程半小時幾乎都在哭。

她帶著哭腔跟我們說:「黃老師的課真的很有用,對現在的我真的很重要。求求你們再給我延長一天時間吧,只需要一天就可以。」

我的一位同事接完她的電話後,一臉沉重。

「她的能量場聽起來非常非常低,感覺有點像是抑鬱的感覺。狀態很糟糕,是那種會讓我覺得存在最壞可能的糟糕。」我的同事說。

我們隱隱感覺,她可能把我們的課程當成了某種特別的希望和寄託。

所以,雖然談論這一類更接近心理、情緒的問題從來都不是我們擅長做的事,我們也無法判斷她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但無論是出於一種責任還是一種本能,我們還是想要為她做點什麼。

下面這些話,是想要對她表達的,在此,我們姑且稱她為「X同學」。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這些表達的分寸對我們事實上很難拿捏,它因此可能會看起來顯得生硬或不夠妥帖,但請相信,它們應該是足夠真誠的——

親愛的X同學:

知曉你所遭遇經歷的一切,我們感到很難過。

然後,針對你所提出的請求,我們想要回復你如下幾點——

首先,關於課程延期的請求,我們已經在第一時間把你的請求當作一個Special Case來處理並予以了響應——這也是三節課有史以來在課程方面的第一個Special Case。相信你也已經看到,希望它能多少給你帶來些幫助。

但,一方面,希望你能理解,我們能做的,一定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想額外說明下,我們的課程並不萬能,它本身能解決的問題,必然也是特定的。也許你面臨的很多問題都並非是僅僅這一堂課程就能夠解決的。也希望你可以認知到這一點,切莫試圖把這堂課看作是某種「萬能靈丹妙藥」式的存在,我們多少會有些擔心,那樣會給你帶來更多的負面傷害。

其次,我曾經在生命中某個長達2-3年的階段深刻體驗過那種「覺得自己被整個世界拋棄了」的感覺,某種程度上,你的感受,我多少能懂。

下面這篇名為《如何度過生命的陰暗處》的文章,我寫於4年前,在此把這篇文章送給你。

以及,我也挑選了一本我認為會比較適合你的書想要送給你,它是維克多.弗蘭克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義》,我會把它寄給你。

對於送給你的這篇文章和這本書,希望你看到後,可以多少感受到一些能量,假如能有一些啟發,那就更好。

再次,歸根到底,其實我們也知道,站在我們的立場上,能給到你的幫助其實是很有限的。我們能做的,除了讓你感受到一些能量與支持以外,可能並不能做到太多。

所以,倘若在努力過後發現自己很難獨自走出低谷,不妨也試著求助下更專業的人士。畢竟互聯網已經如此發達,找個靠譜的心理諮詢師之類的聊聊早已沒那麼困難。以及,也千萬別把這看作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相信我,任何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需要他人給予專業的干預和幫助,實在是太正常也太合理不過的事情了。

最後,有三句我很喜歡的話,分享給你——

你可能無法決定太陽幾點鐘升起,但你可以決定自己幾點起床。

如果三月播種,九月將有收穫,焦慮的人啊請你不要守著四月的土地哭泣。土地已經平整,種子已經發芽,剩下的事情交給時間來完成。

對身處一個不幸的環境而言,悲觀往往是一個圈套。須知道,你多一分悲觀,這個世界就多一分悲觀,你多一份積極,這個世界就多一分希望。

下面就是說到的想要送給你的文章了。希望你也能如我們般相信,這個世界並不缺少美好和愛,它們可能只是需要被發現。

祝你好運,期待在未來某一天能夠聽到關於你的好消息。

如何度過生命的陰暗處

世事無常,總有起伏,做事久了,遇到各種過得去過不去的坎都屬正常,工作也好創業也好生活也好,我時常會覺得每隔一段時間自己就會進入一個小低谷,覺得做事無動力,前進無意義,活著很壓抑。就像時常跟朋友們調侃的那樣——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天。

某種意義上,你也可以說,活著,若未處於陰暗中,便正處於前往陰暗處的路上。這事兒,對大家都一樣。

所以,如果你正處於生命陰暗處,首先別擔心,你絕不會孤獨。

然後,是幾個我覺得也許會有些幫助的建議。

建議1,是接納。

總會有人試圖問我:怎樣才可以迅速從這種陰暗中抽身而出?我的答案則很殘酷——你幾乎不可能迅速度過這種陰暗處的,它很可能註定要折磨你很久,至於到底有多久,誰也不知道。

所以,假使你註定要在陰暗中度過很久的話,為何不試著把它視作一種常態呢?

禪修和冥想中都有一個相似的要義:觀察,感知,然後認可和接納。以此為器,長久修鍊之,可以破一切負面情緒。

例如,假使發生了某件事讓你感到憤怒和沮喪,你只需觀察和感知到自己的負面感受,理解到它的合理性,然後向內去如實接受「自己不開心」這一事實,向外則可去真實表達自己的「不開心」。一旦你可以認可負面事件和低潮狀態的合理性並接納現狀,雖仍身處其中,卻可以免於被其反覆折磨。

請注意,「接納」並不代表無欲無求,更不代表「忍」,假設你是在不斷壓抑自己的慾望和負面情緒的話,你很容易變得內心糾結和扭曲。「接納」只是認可現實,只是認可「我當下確實因為某些原因感到悲傷和生氣,確實因為某些事情狀態不好」而已。

接納可以帶給你的最大財富,就是無論外部環境如何糟糕,你總可以得到某些內心的平靜。而只要內心平靜,自然可源源不斷的滋生出無窮力量。

在經歷了很多事之後,對於現在的我,最害怕的事早已不是成功或失敗,而是失去內心的平靜。

當你正身處生命的陰暗處時,你無法脫身而出,但你卻可以通過觀察、感知和接納去獲得內心的平靜。

建議2,是要找到可以陪伴你的某件東西。

這個世界那麼大,總會有些東西是能夠持續給你能量的。對有的人而言,這些東西是跑步和閱讀,對某些人而言,這些東西是參加活動和早起,對某些人而言,這些東西則可能是拉琴和畫畫。對每一個個體而言,可以給你力量的東西都會不太一樣,但一旦你的生命中有了這樣一種東西存在,它或許就會成為你生命的支柱。

就像站在今天往回看,我一直都會對於文字和足球心存感激,在我身處生命中最為陰暗的那段3年多的低潮中時,是足球和文字的陪伴讓我的世界沒有轟然坍塌。

也正因如此,我也很希望我的文字可以成為長久陪伴一部分人的東西。

建議3其實與建議1和2都相關,是要對自身的能量流向敏感。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個能量體,都需要不斷獲得和消耗能量,你會從外部環境和自身內部獲得能量,也需要把能量消耗到自身或外部環境中,每個人在不同時刻的能量攝入和消耗方式都會有所不同。

如果基於能量獲取和消耗方式的不同來看,大體而言,每個個體的成長會需要經歷以下幾個重要階段——

1)完全消耗階段。完全從外部獲得能量,完全在自身內部消耗能量。典型如在童年時期,我們的所有能量幾乎都是從父母處所獲得的;

2)部分自給自足階段。部分自己生產能量+部分外部獲取能量,大部分能量仍然需消耗給自身,會不經意的向外部輸出部分能量。典型如大部分人的青少年階段;

3)基本自給自足階段。開始減少對外部能量源的依賴,自己生產大部分能量,仍然需要把大部分能量消耗給自身,同時也已經在學著把一部分能量輸出到外部。典型如很多剛剛大學畢業,開始參加工作伊始的小朋友;

4)發光體階段。幾乎已經可以做到依靠自己源源不斷的生產能量,這些能量不僅能夠供自己消耗,同時還能持續輸出到外部世界。

這當中,很重要的是,自己生產能量的能力是需要去慢慢培育的,且在剛剛開始去嘗試培育時起初這種能力可能會出現一些不穩定,甚至需要具備某些特定的條件和在某種特別的環境下你才可以具備生產能量的能力,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充分理解這一點。

一個人生命的陰暗處,往往會出現在階段2與階段3之間。典型的情況很可能是,你才剛剛開始學著依託於某個特定的環境可以自己生產少許能量,就突然經歷了環境的巨大變故,這時候仍然需要大量能量注入的你,不僅失去了以往可以依賴的外部能量來源,還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也突然失去了自己生產能量的能力,茫然、驚慌、敏感、低沉甚至絕望等等情緒也就隨之而來。

身處這個階段的人,身上的能量會是極其微弱的,甚至有時候,會斷斷續續,一旦持續處於能量枯竭的狀態中,甚至就會出現一些極端情緒和事件,例如暴力、怨恨甚至自殺。

但事實上,獲取能量這事,我認為並沒有那麼複雜。我認為這裡無非有這麼幾個要點而已——

1)如果你無法自己生產能量,就去尋找外部能量來源;

2)如果你不知道該去哪裡尋找能量來源,就優先挑選那些你發現有很多人都可以從中得到能量的事情去嘗試和體驗。例如參加活動、看書、聽演講、運動、主動接觸能量場更高更穩定的人,等等,並去試圖觀察和思考,為何他們可以從其中獲得能量?

3)有了大量類似體驗之後,剩下的,你只需交給你的內心,它會感知到並告訴你哪裡才是適合自己的能量源,也會幫助你評判一切。

所以,我往往認為,如果你正處於低潮中且找不到能量來源,你只需要去接觸和了解到這個世界上還同時存在著很多更高也更穩定的能量源,同時知曉和意識到這樣一種可能性就好:你也完全可能發現和得到這樣的能量來源。一旦有了這樣的經歷和意識到這樣的可能性後,哪怕日後你的能量再次消弱下來,你也不會再為此感到驚慌和不知所措。

最後,分享給各位我很喜歡的10個字——

生活即修行,做事即悟禪。

與諸位共勉。:)

更多內容,請關注三節課(微信公眾號ID: sanjieke),一所互聯網人的在線大學。這裡有成體系的線上課程,有挑戰的線下實戰活動,以及有深度的產品運營觀察+評論。


推薦閱讀:

【老黃談運營4.3】「運營怎麼做?」,牛逼的COO和運營總監們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的?
10億元,能否讓今日頭條成為小視頻領域的新宗教?
今日頭條文章推薦機制大解析!為什麼你的文章推薦量少?
做一件在後青春時代里最值得驕傲的事!
你說我是佛系運營,而我身上卻有你的影子

TAG:运营 | 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