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限,不是所有的書都值得讀

這本書的兩位作者曾任《大英百科全書》第15版的編輯。本書不僅傳遞了大量的閱讀技巧,包括如何略讀(檢視閱讀)、精讀(分析閱讀)等閱讀方法,還有具體到每一類書(如戲劇、詩歌、宗教、小說)的閱讀方法建議。在分享技巧之餘,中間還穿插分享了他們對於『閱讀』這件事的一些有價值的觀點。

比如『不是每本書都值得精讀』:

「許多書其實是連略讀都不值得的,另外一些書只需要快速讀過就行了。有少數的書需要用某種閱讀速度,通常是相當慢的速度,才能完全理解。一本只需要快速閱讀的書卻用很慢的速度來讀,就是在浪費時間。」

比如『人和人之間閱讀的效率和技巧有很大差異』

「拿同樣的書給不同的人閱讀,一個人卻讀得比另一個人好這件事,首先在於這人的閱讀更主動。其次,在於他在閱讀中的每一種活動都參與了更多的技巧,這兩件事是息息相關的。閱讀是一個複雜的活動,就跟寫作一樣,包含了大量不同的活動。一個人越能運作這些活動,閱讀的效果就越好。」

所以,這是一本為正在閱讀的人,或準備成為閱讀的人提高閱讀姿勢水平而寫的一本書。

「這裡所謂『閱讀的人』,是指哪些今天仍然習慣於從書寫文字中汲取大量諮詢,以增進對世界了解的人,就和過去歷史上每一個深有教養、智慧的人別無二致。」

——————————————————分割線————————————————————

一、『閱讀』的兩種不同的意義:

(1)為了獲得資訊而閱讀:在閱讀報紙、雜誌或其他東西時,一下子便能融會貫通。這樣的讀物能增加我們的資訊,卻不能增進我們的理解力,因為在開始閱讀之前,我們的理解力就已經與他們完全相當了。否則,我們一路讀下來早就應該被困住或嚇住了。

(2)為了增進理解而閱讀:一個認識者讀某樣她一開始並不怎麼了解的東西。這個東西的水平比閱讀的人高上一截,這個作者要表達的東西,能增進閱讀者的理解力。這種雙方水準不齊之下的溝通,不是為了記住更多的諮詢,而是理解更多的事情。閱讀的一部分本質就是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懷疑是智慧的開始。

二、主動閱讀的基礎:一個閱讀者要提出的四個基本問題

(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麼?

(2)作者細部都說了什麼,怎麼說的?

(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

(4)這本書跟你有什麼關係?

三、四種漸進層次的閱讀:

(1)基礎閱讀(初級閱讀、基本閱讀):認識字,能讀懂句子,最基礎最簡單的閱讀層次

(2)檢視閱讀(略讀):在一定(很短)的時間之內,抓出一本書的重點

①先看書名頁,有序就先看序,特別注意副標題等

②研究目錄頁,對這本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理解

③檢閱索引(如果有),快速評估這本書涵蓋的議題範圍

④閱讀出版者的介紹,宣傳文案

⑤從目錄中挑幾個看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看看

⑥打開書,隨便看看,念一兩段,連續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3)分析閱讀:全盤、完整、優質的閱讀

第一階段:找出一本書在談些什麼規則

①依照書本的種類與主題作分類

②能使用一個單一的句子或最多幾句話(一小段文字)來敘述整本書的內容

③按照順序與關係列出全書的重要部分。將全書綱要擬出後再將各個部分綱要也一一列出

④找出作者在問或想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診釋一本書的內容規則

⑤詮釋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作者達成共識。

⑥從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⑦找出作者的論述,重新架構這些論述的前因後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張

⑧確定作者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是未解決的。在未解決的問題中,確定哪些是作者 認為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三階段:像是溝通知識一樣的評論幾本書的規則

⑨除非你已經完成大綱架構也能詮釋整本書,否則不要輕易批評

⑩不要爭強好勝,非辯到底不可

?在說出評論之前,你要能證明自己區別得出真正的知識與個人觀點的不同

?證明作者的知識不足

?證明作者的知識錯誤

?證明作者不合邏輯

?證明作者的分析與理由是不完整的

(4)主題閱讀(比較閱讀):根據自己想要研究的主題讀很多書,架構出主題然後分析

第一階段:觀察研究範圍(準備階段)

①針對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試驗性的書目。你可以參考圖書館目錄,專家的建議與書中的數目索引

②瀏覽這份數目上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並就你的主題建立起清楚的概念。

第二階段:閱讀第一階段收集到的書籍

瀏覽所有在第一階段被認定與你主題相關的書,找出最相關的章節。

②根據主題創造出一套中立的辭彙,帶引作者與你達成共識——無論作者是否實際用到這些辭彙,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絕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這套辭彙來詮釋

建議一個中立的主旨,列出一連串的問題——無論作者是否明白談過這些問題,所有的讀者,或者至少大多數的作者都要能解讀為針對這些問題提供了他們的回答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議題。然後將作者針對各個問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各個議題之旁。各個作者之間不見得一定存在某個議題。有時候需要針對一些不是作者主要關心範圍的事情,把他的觀點解讀,才能建構出這種議題

分析這些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突顯主題。比較有共通性的議題放在比較沒共通性議題之前,各個議題之間的關係也要清楚的界定出來。

四、關於書單:

寫了這樣一本書,作者也自然而然的在附錄里給出了一份長長的書單。不過他(們)也強調了一下:

『你該自己去找出對你有特殊價值的書來,這樣的書能教你很多關於閱讀與生命的事情』

不過這句話可能只是存在書本里的一個美好願望。因為我們見得太多了,在知乎答案、知乎live、微博、公眾號文章、視頻節目里,推薦書單的行為隨處可見,也廣受大家歡迎。從『羅輯思維』等一系列學習型社群類的成功就可見一斑。

這在一個連知乎答案都『太長不看』的年代裡,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人生短暫,生命有限。也許我們該認真考慮一下為自己的真實需要,而不是飯後多幾句談資而閱讀了。

找到自己真正的閱讀主題吧,就像你帶著滿腔熱忱去尋找人生主題那樣。


推薦閱讀:

有沒有相愛但永不同居的伴侶?
和父母越來越疏遠,是我錯了嗎?
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特別孤獨?
如何看待以下現象?
我無法接受生命中他人的離開.我很害怕那種之後人生再也沒有交集的感覺?

TAG:心理学 | 阅读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