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慢慢走,建築師在這些城市能活得久一點

【關注公眾號馬良行MAHOOOO(id:cn-mlhang),滿足你對建築的所有好奇】

全世界都在拼速度,它們偏偏反其道而行

隨著城市發展速度節節攀升。在這順勢萬變的社會中,人們為了跟上城市的速度,都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

但在節奏緊湊的都市生活中,卻存在了那麼幾個地方逆向思考。它們以「慢」為出發點,並用「慢」的方式活出了全新的城市哲學。

國際慢城聯盟標誌

「慢城」,是一種全新城市規劃方式和理論,起源於義大利的小鎮,並逐漸興起成為趨勢,至今全球已有25個國家的145個城市宣稱為「慢城」。

正如其名,慢城主張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拒絕高密度和大規模的城市空間,以徹底保護自然生態為原則支持綠化,保護地方文化特產,支持傳統手工業,成為地方居民的中心。

要成為慢城並沒有想像中容易,必須達成以下7個標準:

「1.當地人口總數不應超過5萬人。

2.當地居民要以直觀形式主義倡導「慢生活」理念。

3.車輛的使用需受到限制,車輛的行駛速度不得超過20km/h。

4.嚴格管理噪音,廣告牌和霓虹燈要儘可能得少。

5.當地必須有一套環保的城市污水生態處理系統。

6.即便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必須保留當地文化和保護具有地區象徵性意義的產品。

7.當地必須定期接受「慢城市國際協會」的檢查,以保證上述指標被嚴格執行。」

能夠達成以上7個標準的慢城,究竟能慢出什麼樣子呢?

1、奧爾維耶托——義大利

義大利的慢城大多是中世紀的小城,區域特色相當突出,而奧爾維耶托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奧爾維耶托是一個自中世紀就存在的古老山城,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慢城。城市在反污染、反噪音、反量化之餘,全力支持都市綠化及保留地方特色。

奧爾維耶托因為受到高山地形的限制,城市裡很少出現新蓋的房子,所以大部分的老房子從中世紀就一直保留到現在。充滿著中世紀的古典氛圍,成為了當地獨有的傳統特色。

在奧爾維耶托城裡,開車是被禁止的,所有的車輛都只能進入一個隱藏在市中心公園廣場下的巨大地下停車庫,遊客通過隱藏在石牆內的電梯直接進入市中心。放眼望去,城裡沒有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有的只是兩三層的小樓,以及低矮的平房。

城裡的街道狹窄,街邊沒有連鎖店和快餐店,有的只是一些傳統的手工藝商店和小吃店。

除了這些傳統的建築和手工藝商店,奧爾維耶托還保留了義大利最長久的傳統文化——午睡。

在這裡,遊客彷彿抽離了當代都市的節奏,平下心,慢下腳步,感受這慵懶的慢生活。

2、椏溪鎮——中國江蘇

在國內,也有慢城。江蘇南京高淳縣椏溪鎮是國內首個被授予慢城稱號的城市。

椏溪鎮由6個自然村組成,在綿延50公里的生態路上,杏花林、竹海、丘陵、河溪、葡萄園以及珍珠一樣的湖泊一路穿越。

因為長期以來保持自給自足的農業,使得這裡的山水保持了江南水鄉難得的靜謐。

這裡依舊保留著具有當地傳統風格的民居房子,為了保持傳統,鎮里沒有公共交通工具,鎮附近的花田最適合騎行,還可以品嘗到當地的地道野味。

椏溪鎮除了原生態風景和特色美食,民俗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卞和望玉」的望玉山、省文保單位牛皋抗金的南城遺址,還有市文保單位永慶寺、劉伯溫開挖的大官塘、岳家軍的操兵場遮軍山、張巡紀念館等景觀。

這些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與慢城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

看了國內外兩個慢城的案例,馬小良不禁思索,對於人口多且密度高的中國來說,慢城的概念僅僅適合用於偏郊區的線下城市。

人口與車輛的苛刻把控條件就已經把大多數中國城市拒之門外。雖然慢城概念在中國難以普及,但它卻可以拯救那些即將被全球化所吞沒的邊緣城市。

英國慢城:勒德羅

中國慢城:廣東梅州雁洋鎮

慢城的案例大多以一些小規模城市為藍本。年代久遠的城市肌理難以迎合現代都市的規劃需求。狹窄的道路空間,難以負荷龐大的車流量;缺乏多元化的商鋪使居民的選擇性和幸福度大大降低。難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城市自然會流失人口,並慢慢邊緣化變成一座空城。

步行和騎自行車是「慢城」人的主要出行方式,慢城這種逆向思考的城市概念,巧妙地把小城市存在的問題轉化為特點,並加以包裝從而作為創意的標籤,引起社會的關注。

以限制車輛來迴避狹窄道路的問題,支持當地傳統手工業,化解缺乏多元化商鋪的短處,主打地方特色和特有城市肌理吸引遊客到來,並推動當地經濟。

德國慢城、最小的慢城:Marihn村

把當地問題轉化為特點並且包裝,形成一個具有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這種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間,其實就是我們從前那最樸實最原始的生活,遊客青睞慢城最有可能是厭倦急躁的都市生活。

慢城的現象,拋給了我們幾個問題:在城市化的道路上我們又丟失了什麼呢?而我們真正想追求的東西又是什麼呢?

登錄Mahoooo.com,滿足你對建築的所有好奇!

本文為馬良行|建築行業知識分享平台 MAHOOOO平台的原創文章,非經授權請勿轉載。如需轉載請關注公眾號諮詢。相關資料和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推薦閱讀:

三位資深建築師,在家門口設計了一個180㎡的養老院
張淼、張健蘅、陳皓丨2016年我們的建築實踐
手繪教程|建築人視效果圖
新華書店整容了?!不敢相信!這顏值是要直逼方所啊!!
當崔愷遇上《開講啦》,道出的是建築師的悲哀

TAG: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