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來了,就大幹一場
2016年1月的一個午後,許韜站在香港中環干諾道中國農業銀行大廈門口,面前堆著70個紙箱子。
農行的工作人員走出來。警告許韜,說已經報警了,箱子兩個小時之內搬走,要不「後果嚴重」。
許韜1979年出生,來自河南焦作。不久前他從奮鬥了8年的某大型中資投行離職。幾個月來,他忙著建團隊,扯攤子,做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
許韜在香港租了1500尺(約140平方米)的毛坯房做辦公室,裝修、傢具都得自己搞定。
為了節約成本,許韜從深圳的傢具城訂了一車辦公傢具,由物流公司發到香港中環干諾道緊鄰農業銀行大廈的寫字樓。
干諾道是香港中西區核心幹道,穿過中環心臟地帶。沿路座落著香港最具知名度的一些地標性建築,包括文華東方酒店,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大會堂等。
幾分鐘前,物流公司把傢具送到寫字樓門口。司機從車上卸下70箱傢具,堆在馬路邊,轉頭就走。「他不肯給我搬上去了,我給他錢他也不肯。把我氣得。」
許韜跟司機吵了一架。
架吵完了,箱子還堆在原地,一個都沒少。
許韜借來一個推車,捲起袖子,吭哧吭哧地把幾十個箱子一趟趟搬進大樓,運進電梯。
「這種瑣碎的事,你說苦也不苦,但你得扛著。」
自己搭團隊這一年多來,許韜事無巨細,都要親力親為——裝修辦公室、搬箱子、設計公司LOGO、印官方紙袋、給辦公室買空氣凈化器、裝訂書架、買書……
許韜喜歡從無到有地搭建一個平台的過程。
2008年6月,許韜加入某大型中資投行香港辦公室,負責搭建財富管理業務(部門最開始叫「Private Client Service」,後來才改名叫「Wealth Management)。
那時他沒有客戶、沒有交易系統、沒有產品。他一個人身兼多職:做銷售,當交易員,設計平台,一切從零做起。沒有交易系統,許韜就跟IT一起開發系統,每天做測試。他還要給香港證監會寫材料,和公司部的部門開各種會議,每上線一個新產品,他都要跟法務、合規、IT,風控,財務等後台部門溝通。
從2008年到2010年,許韜有兩年時間都沒有休過周末。他努力推動新業務,平台從最開始只能做港股,到可以做全球股票,從只能做現金交易,到可以做期權、債券等。
剛開始時他一個客戶都沒有,高峰時名下的客戶資產達100多億港幣——那時許韜每天要做幾億、十幾億的交易。
上一份工作對他來說是一次「半創業」。業務做起來之後,他慢慢地體會到大機構的各種毛病。他感覺付出和回報也往往不成正比。
幫客戶做資產配置時,許韜發現許多產品的收益沒有他自己做的好。這使他萌發了創業的念頭。
「我為什麼還在平台打工?還不如自己出來干。」
只要在市場上,總會有機會
2017年2月以來,恒生指數連續上漲。樂觀的聲音此起彼伏,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市場資金結構正發生深刻改變,港股牛市就要到來。
許韜2016年12月拿到了香港證監會的4號牌和9號牌,今年2月份就馬不停蹄地發出了第一隻產品。這幾個星期,許韜的團隊一直忙著給新基金建倉。
被問及這幾個星期的收益時,許韜說:「雖然我們有正收益的,但時間太短,沒啥說服力。」
然而他也表示,開始賺錢,對於在高壓下運轉的團隊來說,心裡好受多了。
許韜最開始做交易,其實是「被逼」的。
在香港做財富管理工作頭幾年,許韜手下沒有交易員,他只好自己下單。
當時許韜的客戶分為兩類。
第一類客戶投資經驗豐富。他們有自己成熟的交易路數,要麼做價值投資,要麼做趨勢交易,有人做多,有人做空,各有所長。第二類客戶不懂投資。許韜要給他們提投資建議。他要做研究,看市場,幫他們買進股票、盯投資組合,他擔當起PM的角色。
在香港投行8年的時間,許韜經歷了包括2008年金融危機,2011年的歐債危機,2015年的中國股災等大起伏。每一次起伏,都讓他反覆試錯,審視自己交易方式、風格,了解自己的弱點。
許韜記得2008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他判斷股票有機會,讓客戶買,但客戶不敢買。
不買股票,就買債吧。
2008年10月的時候,他建議客戶買中石化的可轉債。
當時市場瀰漫著恐慌情緒。許韜問客戶,是否相信中石化過兩年會倒閉?如果相信中石化過兩年不會倒閉,那麼中石化的債券怕什麼違約呢?
中石化可轉債當時跌到近80塊,許韜分批次在80多和90多的時候買入。幾個月後就漲到100多。
2008年讓許韜認識到 ,在市場最低迷、最悲觀的時候,一定要敢去買——前提是要保證能活到有機會的時候,並且那時還有子彈。
中石化零息可轉債:發行規模117億港幣,轉股價格10.76,2014年4月24日到期,到期贖回價格為121.069元(Put Date: 2011年4月11日,Put Price: 111.544元)
2015年6月,在恒生指數衝到28000點時,許韜接管過一個賬戶。當時市場氣氛狂熱。許韜很亢奮,買了一些「港A股」概念的公司。
沒過多久,A股和港股開始大跌,許韜接管的賬戶一度虧了40%。
許韜決定止損。
他的邏輯是只要在市場上,就總會有機會。但該止損的時候要止損。
「你跌了40%,你需要賺70%(才能回本)。但如果你跌了一半。那你就得賺一倍才能回來。」
止損後,許韜心情平靜下來。
很多基金經理虧錢的時候,躲起來不見客戶。許韜覺得這是人性,他也會有躲起來的衝動。但越是虧錢的時候,他越要逼自己跟客戶溝通,講自己的操作理念和情況。
他用坦誠為自己爭取到了空間。客戶並沒有給他太大壓力,更沒有指手畫腳。而是給了他更多的時間。
2016年,許韜優化倉位。他把這個賬戶扳了回來。
這一段經歷給許韜許多啟發。他開始反省自己以前操作的問題——比如倉位太集中。倉位重的時候,容易「屁股決定腦袋」,只看到有利的一面,看不到風險。但如果倉位平衡,而自己的假設被市場驗證是錯誤的時候,他就更能下手止損,不會畏手畏腳。
多年操盤,許韜的另一個感悟是倉位不能太分散,像「撒胡椒面一樣」。
股票數量太多,時間和精力都會不夠用。而試圖去抓住市場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其實是不可能的。
許韜團隊的第一隻基金,目標是分散風險、穩健收益,採取多元顧問,持倉標的目前不到20個,最後計劃加到30-50個。他個股持倉比例最多不超過10%。這樣的比例給他比較從容的空間,進可攻,退可守 。
雖然投資本質上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但他重視建立公司內部的溝通和風控機制,避免踩地雷,避免個人犯極端的錯誤。
「我前幾天開會還給大夥說,你再看好一個標的,不要一上來就打滿。這個市場充滿不確定性。打滿的話,漲了當然好,但萬一跌了怎麼辦?你還敢不敢再加倉?」
站在風口上
2月10日下午,中央電視台財經報道組的幾位記者從上海趕來,在許韜深圳辦公室採訪價值投資者查爾斯(交易門於2015年採訪報道查爾斯,之後報道不斷在媒體發酵,並引起央視關注)。
認識許韜多年的查爾斯對他的評價是:「不緊不慢,不溫不火,身邊聚集了一群做事的人」。
節目組選擇以許韜辦公室的書櫃為背景,進行採訪拍攝。安頓好查爾斯和央視節目組的記者後,許韜回到自己的電腦前,聚精會神地看盤。
2017年2月,許韜在深圳辦公室看盤。
許韜辦公室位於深圳中信證券大廈,明亮寬敞。
他酷愛讀書,辦公桌上堆滿了幾十本書。隨便翻來,就有《毛澤東選集》、前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的《壓力測試》、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動蕩的世界》等。
書堆里,還擺著一疊深港大巴的「環島巴士」的票根。
許韜的同事,研究員李冰告訴我,許韜曾經和實習生一起去香港出差,他給實習生訂了上檔次的旅館,自己就睡在辦公室。
許韜團隊十幾個人,有他北大光華的師弟師妹,有上一份工作的同事,也有多年的朋友。聽說他要創業,大家紛紛從大機構辭職,加入他的團隊。
許韜想做以投研為核心競爭力的頂尖資產管理公司。作為初創公司,他的團隊算相當齊整。關鍵成員在A股、港股、美股不同領域各有所長。其中楊棟和彭宗鋒偏重港股,王燦偏重A股,張文勇偏重美股。
身為團隊創始人、CEO,許韜的肩頭壓著三大重任:「找人、找錢、找方向。」
「創始人一定要承擔起創始人的責任,要衝在最前面,但你不能只講情懷,你要給大家麵包,還要把事情搞定。在最慘,別人都沖不下去的時候,你還得頂著。」
許韜下定決心單幹,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認定了「海外資產管理」是一個值得耕耘的大方向。
他說,「風口來的時候,你要全身心撲上去。大幹一場。」
聽說許韜單幹、發產品了,很多前客戶,要麼保持中立,要麼很「磨嘰」,有的也都只想先投一點點看看。
許韜想得很開。「你換個思路想,人家在你什麼都沒有的時候,願意投入,已經很好了。」
畢業於北京大學、曾經在太平資產工作的楊棟是許韜團隊的投資總監。楊棟告訴我,這幾月,他和許韜一起起碼見了幾十個客戶。
「一條路走不通,他一定會想辦法通過另外的方法解決。」
拿到資管牌照後,他首先要決定的是發什麼產品。很多客戶對保本產品更感興趣,但許韜認為股票市場更有機會,對公司做業績是很好的時點。因此,他決定先發股票產品。
果然,基金很快盈利,他明顯感覺到團隊的士氣、客戶的興趣大不一樣。
第一隻基金髮出來,許韜也忙著註冊國內的私募牌照,琢磨著怎麼和機構談,同時也不忘團隊建設。最近,他剛拉著公司去蓮花山公園進行了一次團建,公司內部外部依然有不少挑戰——」我就是要不斷解決問題」。
當然,質疑他的聲音從來沒有停過。哪怕是他太太,一開始也對他的決定表現出保留。
更多的質疑來自外部。沒拿到資管牌照時,有人質疑他拿不到牌照。拿到牌照了,有人質疑公司沒有產品。等發了產品了,有人質疑他不能賺錢。
「你要真做事兒的時候,永遠有人不相信。你就往前做,你把事一件一件搞定,大家的士氣才會越來越凝聚。」
管別人的錢是很「累心」的事:要養活團隊,要帶大家往前沖,還要關注每一個細節。
但許韜不太願意跟我聊他吃的苦。他說,就好像一個投資組合里,能選到漲得好的股票,總也有跌的股票,做事也是這樣,有起有伏,也再正常不過。
「我有手有腳,有靠譜的一伙人一起幹活,還有兒子,老婆又漂亮,有啥好抱怨的?」
2016年9月,許韜在北大滙豐商學院和同學分享從業的經歷和感受。許韜在北大未名BBS以「Tow」的 ID聞名。他當年從人大考進北大光華碩士,深深感知到信息不對稱給考生帶來的困難。他拉錢拉人,創辦」光華人「論壇,分享考研、求職、簡歷寫作等信息。這個網站後來激勵了無數後來人。許韜現在依然定期和北大光華和滙豐商學院的同學交流。
許韜的投資思考
1、虧損和盈利具有非對稱性:虧20%需要賺25%回本,虧50%需要賺100%回本。要及時止損。
2、市場不好的時候,要保持適度樂觀。
3、不用天天盯盤。天天盯盤,有些好的股票,不一定能拿得住。多放長一段時間,收益更高些。跑進跑出的過程中,有手續費的成本,很容易追漲殺跌。
4、倉位上我比較平均。倉位太重,容易屁股決定腦袋,容易只是看到這個公司有利的一面,看不到風險的地方。如果倉位平衡,我的假設被市場驗證是錯誤的時候,那我止損的時候能下得去手。
5、股票數量太多,自己時間精力盯不過來。看上去可能很勤奮,但一段時間下來後,收益率未必特別高。試圖去抓住市場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其實是很難的。
6、投資本質比較孤獨,還是需要交流。因為市場上的風險點也比較多,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公司看懂。
7、市場有時會變化,不能過於我執,要不會犯極度錯誤。該堅持要堅持,該承認自己錯誤的時候也要承認自己錯了。
本文作者春曉是金融紀實新媒體交易門(ID:Tradingmen)聯合創始人。交易門是非虛構寫作的新媒體。我們堅持真實、原創的原則。如果你喜歡交易門的內容,歡迎在微信和知乎上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什麼是交易理念?你的交易理念是什麼?
※Trading Book List
※頂級交易員的升級打怪之路——交易員職位走向死亡,交易永生!
※8月1日澳聯儲利率決議維持不變
※假如市場欺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