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佛教的派別

從目前的宏觀角度來看,佛教有三大派別,分別是:南傳上座部佛教、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

公元前五八八年五月的月圓日,喬達摩菩薩在菩提樹下親證四聖諦,成為佛陀。公元前五四三年,佛陀壽盡入滅。從佛陀入滅那天算起的一百年間,僧團保持統一和諧。

然後,僧團分裂為兩大派別。值得一提的是,大致有兩種因素會導致不同派別的產生:戒律的不同以及教理的不同。佛滅一百年時,僧團分裂的導火索是前者,即戒律上的分歧。

當時有僧人開始接受金錢,囤積金錢,並使用金錢進行買賣交易。而這種行為並不符合佛陀為僧團制定的戒律。這些違犯戒律的僧人越來越多,乃至發展到人數眾多,在數量上比持戒嚴謹的僧人都多。

倘若一萬個比庫中,有一個比庫違犯戒律,譬如:他接受金錢,囤積金錢,並使用金錢進行買賣交易,那麼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比庫尚且能夠嘗試讓該比庫放棄惡行。然而,如果三千個比庫持戒嚴謹,而七千個比庫違犯戒律時,形勢就變得嚴峻。

由於那些違犯戒律的僧人並不接受上座長老們的勸誡,於是最終在不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僧團分裂為兩大派別:上座部和大眾部。

大眾部在後來的歲月中,孕育出了大乘思想,於是在佛滅五百年時,開始出現大量宣揚大乘思想的梵語經文,形成了大乘佛教。再到佛滅一千年時,大乘佛教思想在古印度發展到後期,又發展出秘密大乘思想,形成了密教。

僧團的第一次分裂是因為戒律,而在分裂之後,又出現了不同於巴利聖典的大乘教理。大乘分化出秘密大乘,則又是在大乘教理基礎上的進一步改變。

人們不會把基督教思想和佛教思想混為一談,因為兩者的差異非常明顯。但是人們會因為佛教中不同派別的思想而感到困惑,因為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太多,但是又有著不同之處。相比於外道思想,相似法對於佛法的危害更大。


推薦閱讀:

非同非異:今生與來世的關係
輪迴是什麼?
業到底是什麼?
破除身見是種怎樣的體驗?
證初果 需要禪定么 是不是只需要止觀就能證?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