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習慣不是你自己的事,更可遺傳給後代
我們很早就知道,肥胖和多種基因相關。我們自認為找到了解決肥胖的根源。一個人胖,就會歸罪於基因,肯定是遺傳啊,那是「不可抗力」,只能無奈的繼續胖下去了吧。
從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這麼理解。如果父親母親雙方肥胖的,孩子長大發生肥胖的幾率是很高的。有專門的一些基因調控我們的食慾、代謝和體型,比較著名的就是ob基因,產物是瘦素,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組織合成和分泌,褐色脂肪組織、胎盤、肌肉等也可以少量合成瘦素。瘦素可以調節體內脂肪儲存量,維持能量平衡,避免肥胖的發生。瘦素還可以作用於下丘腦的弓狀核,使攝食減少。
然而,即使是同卵雙胞胎,長大後也不完全一致。被領養的兒童,從體型上來說更接近其領養的父母而非親生父母。這又怎麼解釋呢?
環境對肥胖帶來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我們知道,母親在懷孕期間的體重增長同懷孕之前的體型一樣,會影響胎兒的體型。
也就是說,哪怕是孕前正常體型的孕婦,在懷孕期間「過多進補」,增長了過多的體重,如果產下巨大兒,那麼孩子日後發生肥胖的風險要比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要高得多。
早年做過一個研究,對學齡期兒童進行了回顧性調查,發現這些兒童的體型和出生時的營養狀況是相關的。出生時是巨大兒的,長到學齡期,更容易發生肥胖(機會是正常出生體重兒的1.55倍),出生時是大於胎齡兒(LGA)的,長大後發生肥胖的風險要比適於胎齡兒(AGA)要高出1.38倍。
我們中絕大多數人非常幸運,父母給了我們不錯的基因。但是,後天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使得我們體型各異。
也許大學畢業時你體型非常苗條,經過一些年,肌肉鬆弛了,褲子緊繃了,衣服大了幾個尺碼……你可能覺得沒什麼。
的確,現在看起來的確沒什麼。但是,不知不覺,「好基因」已經被糟蹋了。
表觀遺傳學:主要研究受控於DNA甲基化、染色質結構變化的可遺傳和可逆轉的基因組功能的調控。在基因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以外,還有許多調控基因的信息,它們雖然本身不改變基因的序列,但是可以通過基因修飾,蛋白質與蛋白質、DNA和其它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影響和調節遺傳的基因的功能和特性,並且通過細胞分裂和增殖周期影響遺傳。
比如說,空氣中的污染物會改變人類基因的表達,從而易導致肺氣腫或肺癌;你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改變你的基因表達,使你的「肥胖」基因遺傳至下一代。
根據表觀遺傳學的理論,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好習慣或者壞習慣通過對基因表達方式進行各種修飾,並把這種「修飾」通過遺傳傳遞給下一代。
有人形容,表觀遺傳,就是可遺傳的環境印記。
我們可以把表觀遺傳學看成是進化論的一種補充。
壞習慣影響著我們,壞習慣改變了基因的表達,壞習慣可不只是你自己的事,壞習慣會刻入基因,傳遞給我們的孩子,子子孫孫無窮盡……
環境和現實如此嚴峻,我們該怎麼做?
好好生活,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會「修飾」基因,並把這好的部分傳承下去。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營養醫師在線,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i生活 | 10 款可以 DIY 的家居設計,人人都變設計師 Xuedot.Com
※瞎JB憂傷
※二子玉川,東京最想居住的地方
※一款能體現當代人之無趣的神器
※這三家活期,大家問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