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情最是帝王家:兄弟相殘這件事,在皇家有多常見?

我們還不知道鄰國這場大戲到底真相如何。不過,單聊聊兄弟相殘這種戲碼,古今中外千百年來反覆上演、屢見不鮮。

01

有個王子,他因國政混亂而逃亡外國,想回國時被人刺殺,射中倒地。

這個人,是公子小白

大家都熟悉這段故事:

齊國政亂,管仲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齊襄公死後,兩人都趕回國。管仲帶兵堵截住莒國到齊國的路,一箭射中小白帶鉤。

小白假裝倒地而死,魯國放鬆了警惕,於是就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而小白已兼程趕回齊國繼位,成為齊桓公。

人們津津樂道齊桓公後來如何大度地收服了管仲,卻很少有人關心公子糾的結局。

齊國發兵攻打支持公子糾的魯國,魯國不敵,於是齊國給魯國一封信:

「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

意思是: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動手吧。

這句話,聽起來很虛偽——」你必須死,但不能髒了我的手。「

但公子小白的做法其實無可指摘。成王敗寇,古今同理。公子糾開始競爭王位的一刻,就決定了最後,要麼萬人之上,要麼萬劫不復,全身而退,太難太難。

這也不是那段歷史裡最殘忍的故事。亂世春秋,群雄戰國,是權力爭奪最直白驚悚、最無所顧忌、最跌破下限、最超乎想像的時期。

不完全統計,僅僅在公元前7世紀的100年里,各國發生的逐君殺君有40次。一國君主成了當時風險係數最高的高危行業。更可怕的是,這些謀殺多發生在親人之間,妻殺夫、子殺父,兄弟相殘都是常態。

歷史輪轉,朝代更迭,套路不變。胡亥一紙假詔書逼死哥哥扶蘇,李世民玄武門兄弟喋血,五代十國,南朝劉宋更是被自家人互殺乾淨。一朝稱帝,有人連殺13個兄弟,有人把宗族幾乎屠盡。

「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民間流傳的這首詩,是當時政局鬥爭的真實寫照。

無情最是帝王家。

02

弒父殺兄的劇情,不僅中國在歷朝歷代上演,在西方歷史和神話體系里,這種例子也不勝枚舉。

在埃及神話中,埃及主神奧西利斯被弟弟塞特謀殺。在羅馬神話中,羅馬城的建立是雙胞胎哥哥殺害弟弟的結果。

在更加奔放的希臘神話體系中,連世界的開端都建立在父子相殘、手足相煎之上。

大地女神蓋亞造出了第一位男神烏拉諾斯,兩人結合後生了克羅諾斯等第二代天神。

克羅諾斯長大後,用鐮刀閹割了父親烏拉諾斯,娶了母親蓋婭。

克羅諾斯的兒子宙斯長大後「子承父業」,幹掉了父親,並把父親和他一眾泰坦兄弟囚禁在地獄,成為眾神之神。

簡單說,希臘神話的前三代男神,都乾的是弒父囚兄的買賣。

而基督教的記載更為誇張,因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謀殺,就發生在兄弟之間。

《舊約·創世紀》記載,亞當和夏娃有兩個兒子,老大該隱,老二亞伯,該隱種田,亞伯牧羊。

後來,因為嫉妒弟弟的獻祭贏得了上帝青睞,自己的獻祭被忽視,該隱殺害了亞伯。

如果說歷史上第一個死去的「人」,便是由兄弟所殺,那麼作為該隱後代的我們,是否都帶著殺人者的原罪?

03

手足相煎的劇情,古今中西概莫能外。相比起來,那些在鬥爭中勝利者能夠免兄弟不死,已經是極大的仁慈。

就像曹丕對曹植那樣。

提起曹丕和曹植兩位兄弟,大家熟知的應該都是「七步詩」的故事。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一千古名句,塑造出了一個陰險毒辣的曹丕,和一個滿腹經綸又無辜的曹植。

而在正史記載中,短暫爭儲過後,曹丕沒有急著秋後算賬,反而在監管和太守的數次檢舉和誣告中,力排眾議,屢次赦曹植無罪。

在「七步詩」的刀光劍影之外,還有那麼一丁點兄友弟恭的意味。

但是,更多情況下,那份「不殺之恩」背後,是對政治影響和王權穩固的考量,就像清朝康熙末年九王奪嫡一樣,雍正雖然沒有親手殺掉任何一位兄弟,可對那幾位兄弟削爵、圈禁,甚至除去宗室入籍賤名。

這時候,讓他們活著,很難說是出自仁慈,還是為了「贏得生前身後名」。

詩經說,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侮。但對某些人來說,這可能只是美好而不切實際的幻想。

因為,帝王之家,從來沒有什麼「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有的只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林愈秀而風必摧」,只是「強者為是弱者非,勝者為王敗者賊」。

(作者:林慕白 江夜雨)

推薦閱讀:

父輩們的春運往事 你知道嗎?
杭州雜談:油條的來歷
納粹德國軍裝 , 一個極端完美主義者的作品
青州博物館 | 亂世的青齊佛光
拿破崙時期重騎兵這個兵種在戰鬥中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TAG:金正日 | 朝鲜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