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職業拳擊手的職業生涯這麼漫長?

像克里琴科,四十多歲了還在打,還是拳王,按理說這麼大年紀了反應什麼的肯定慢了,我感覺其他大多數體育運動很難想像用四十多的身體對抗二十多歲的身體,而且按理說,拳擊應該是很吃身體素質的吧,什麼原因?人的力量什麼的到底是什麼年紀達到巔峰。


不光是克里琴科,

荷蘭伐木工彼得阿茲也是四十多歲還能爭戰。

自然鬥士蘭迪大叔四十多歲還能奪冠軍。

拳擊也好,踢拳也好,混合格鬥也好,格鬥運動員,肯定要比身體,身體是競技的基礎,身體肯定是越強壯越佔優勢。

但是,身體強僅僅是佔優勢,格鬥又不完全是兩個壯漢比誰身體素質好,決定勝負的是整體綜合實力。

格鬥有很多的技巧,技巧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身體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還有謀略、經驗、精神狀態等,都能影響到實力的發揮,最終的勝負。

比如說葉良辰,呃不是,是蘭迪大叔有一百種方法消耗強壯小鮮肉的體力,等對方體力大幅下降到和他老人家一個水平,再用自己豐富的經驗打敗他(怎麼寫著寫著感覺有點不對勁?)。

這是其一,雖然年紀增長几乎必然會拖累身體素質,但只要除身體技術外的其它方面過硬,就能很大程度上彌補一下,也能與年輕人一戰。

就像你「體力」這一格短了,但你提高「技術」、「謀略」、「經驗」等的長度,就彌補回來了一些。

其二,他們很注重保護身體

比如用自然食物代替藥物、減少比賽場次、優化訓練方法等。

不少國外運動員是從俱樂部出來的,練得好,確實有天賦,於是被重點栽培,拉上台去打,打得好,於是就教練、理療師、營養師、醫務師等一個團隊幫他保護他。我感覺那些長青樹們特別重視訓練的循序漸進,雖然訓練也累,強度也大,但是很少超負荷,沖極限,從10歲開始練的話,那20歲已經差不多滿一萬小時了。

沒什麼大的傷病,一直打到三十八九,退役了也不影響生活。

反觀有些體制內的拳手就杯具了,本身是很能打的,但領導為了任期內的榮譽,逼著運動員出成績,教練也沒辦法,壓著訓練吧,自然訓練就常常超負荷,比賽也過於密集,然後運動員三十不到就被榨乾了。

第三,他們本身有天賦

這是沒辦法的事,不多說了。

畢竟不惑之年還能打的是少數人,拳手再厲害,還是會受到歲月因素的影響,向這些老將們致敬。


就先從體能上做分析啊。

很多人想到的是耐力啊,心肺機能啊,肌肉力量啊,但忽略了一點,神經反應和動作模式。

雖然大家都知道年齡越大神經反應越慢,但架不住對對手的先知先覺,動作模式的優化可以節省很多無效耗能。

練的越久的拳手,對對手的動作評估能力也越強,這裡我們叫拳感,知道什麼時候貼上去,什麼時候拉出來,對手踩什麼步伐和什麼樣頻率的身體晃動,哪些拳的輕重,熟悉度都要比年輕人高很多,這樣可以避免很多無用功,以此來節省體力。

上一段講防,這一段講攻,進攻時候對對手的調動也是日積月累下積累的能力,卡節奏,真假拳的配合,都很泰然自如。

這些技術如果細分來講的話,真的講不完,高手以細節取勝,當然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越老越能打,畢竟後生們除了使不完的力氣以外,對技術和心態的把握能力也有厲害些的,能不能贏還是取決於對手段位,年齡大的拳手比賽前都清楚對手什麼水平,自己能不能封得住,即然新生代沒老虎,又能上去賺個錢,幹嘛不去呢。

拳擊這東西,是最看重「度」的,拳感再好,也有個度,體能再好,也有個度,心肺機能比你差一點點,動作模式比你好一大截,我贏!拳感比你好一點,心肺機能差你很多,你贏! 你了解我,但又做不到有效擊打,你也難贏。

抱歉啦知乎er,這玩意兒還真量化不了,要不拳擊也不會有這麼多變數,無非就是上去干一場,勝者為王,不服再來。


因為職業生涯不長的那些你基本見不到...

長的那些 基本都比較出名 那麼 可能一年最多也就打兩場(打多了估計沒人付得起工資)

UFC之前很多的量級冠軍 (比如魏德曼 ALDO) 一年就沒打幾場 衛冕賽盡量拖 職業生涯不就長咯

上面一個同志答得挺有道理 一周來三場過不了30歲 差不多一個意思


謝邀,一年就出戰2次。


先說結論:這種人還是少數,極少數。

有些選手確實有比較長的職業生涯,比如霍普金斯,藍迪大叔。我覺得往根上說還是他們本身身體條件出色。這裡就說一下別的原因,普遍來說:

1,職業生涯長的選手,第一訓練大多十分自律,這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有錢有閑了,還那麼規律的訓練,真的太艱苦了。這方面有名的可以瞬間想到梅威瑟,同樣也可以瞬間想到泰森。

2,這些選手傷害積累較小,職業拳擊很殘酷,但是也要看到職業拳擊實力不那麼強的人更多,很多有名拳手,出道初期,都打過不少菜鳥,一方面積累名氣,一方面練手,提升經驗。這種情況下,他的傷害積累就小的多,也有一些選手本身防守技術非常出眾,傷害積累也要少。如果一直打非常艱難,我看比賽的經驗是,即便是非常卓越的選手,一生打20.30場艱苦的比賽,大約就是極限了。(純屬個人臆斷,如有雷同,不勝榮幸)

3,年齡當然很重要,但是有時候也要看他的職業年齡。舉個栗子來說,很多泰拳手十來歲(甚至更小)就出來打拳,那有一些泰拳手27,28退役了,年齡上看他們是還年輕,但是有可能職業生涯都十年以上,是個老兵了。也有一些選手,比方mma中,高中大學玩摔跤,畢業後進了館子練mma,這些人開始比賽的年齡就很大了,打到30歲,出道年齡也可能才幾年。

4,運氣(此處夾帶私貨,不用理我),我之前有個同事,可以算作朋友吧。他之前是散打運動員,身體不錯,技術不錯,成績不錯,有一次訓練不知怎麼搞得,腳給傷了,他是真不想退役啊,可是從此就真的不行了,總覺得勁兒不夠,差點意思(當然吊打我還是綽綽有餘)。沒辦法,就退了,當時他不到21歲。競技體育,誰知道哪一下就給報廢了,運氣也許真起那麼一點作用吧


一個職業的拳手的職業生涯長短是和運氣還有風格掛鉤的。

小克的優勢主要有三點,身高臂長,拳感好,力量足,弱點是偏慫,同樣是巔峰期小克不是大克的對手,大克擁有小克一切的優點而且打法硬朗,非要硬比個人認為小克的天賦更好一些。

職業生涯長的拳手往往精彩度不夠,因為他要已最小的消耗來取得勝利,能控距離絕不突進,能打點絕不KO,除非一不小心KO了。小克的打法還有那麼高的KO率主要是力量真大。

爆發性選手普遍職業生涯短,最出名的泰森,神一般的爆發彌補了身高的不足,比賽也非常精彩,因為他必須要不斷的進攻才有機會,不像小克一個前手直拳就能壓得你進不來。但各種事件以後,泰森的爆發力極速下滑,以至於打劉易斯和霍利菲爾德的時候如此被動。即使是傳奇重炮手福爾曼在40歲重回巔峰的時候打法也比年輕時候改變了不少。

總而言之,職業生涯長短運氣是很重要一部分,不小心受個傷可能就報廢了。其次就是身體條件還有天賦缺一不可,有天賦的選手在上了年紀以後往往會選擇打節奏,保存體力再用經驗打敗對手。如果小克和泰森一個風格,他早退役了。


一周打三場 估計沒有選手能撐過三十歲


職業拳擊手賺的錢比kickboxer和MMAfighter多。


推薦閱讀:

女兒揍了班上的小男生
職業拳擊比賽結束後雙方拳手做出的友好動作是否是真誠?
如果被人圍攻 應該往哪打比較有效果,太陽穴還是下巴?
如何評價王俊光挑戰武尊惜敗?
拳擊手套如何清潔?

TAG:體育 | 拳擊 | 自由搏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