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觸目驚心的空虛寂寞冷——寫作有風險,同行須謹慎

情緒是會傳染的,這個結論應該不會有人反對。

內心再強大的人,在外部世界的物質與意識的浸淫、裹挾、衝擊下,難免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動搖。表現在思想上,情緒上,最後則傳達到行動上。

例如,你本來狀態很糟,但跟一個樂觀向上的人混了幾天,你的心情也會好起來,對工作又重新燃起了熱情;

又如,你本來心情很好,但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對方話里言間都是抱怨、咒詛、憤慨,給你傳遞的都是憂傷、沮喪甚至絕望的負能量,你的好心情也會不知不覺地被消耗過半,本來幹起來覺得興趣盎然的事情此時也變得意興闌珊;

在幾年前,我就發現了一個很弔詭的現象:就是凡是一件重大事件發生後,隨之而來的就是類似事件的連續發生。

當然,我說的都是悲劇:如富士康2010年連續發生的員工自殺事件。

自2010年1月23日富士康員工第一跳起至2010年11月5日,富士康已發生14起跳樓事件,引起社會各界乃至全球的關注。2012年6月13日成都公安局確認,12日下午16時一名謝姓富士康員工墜樓死亡……

我曾為此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知道了一個叫做情緒流感的概念,才明白了當中的一些道理。

忽然連續爆發類似的不幸事件的現象,其實是有依據的。

但這個依據是怎麼被發現的,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

200年前,德國大文豪歌德發表了一部小說,小說的名字叫《少年維特之煩惱》

小說講的是一個青年失戀自殺的故事。

小說發表後引起極大轟動,歌德因此在歐洲名聲大噪。

出乎意料的是緊隨小說爆紅後的詭異現象:整個歐洲引發了模仿維特自殺的風潮!正因為此,好幾個國家將《少年維特之煩惱》列為禁書。

正因為《少年維特之煩惱》這一部小說而帶來的不良效應,才衍生了一個叫作「維特效應」的概念。

「維特效應」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就像情緒上的「流感」。意即個體的自殺效應會像感冒一樣在人群中傳播,最終導致群體行為失去控制。

人類難以解釋的鯨魚集體擱淺事件,飛鳥群體與小型飛機碰撞事件,據說也是源自動物之間的維特效應。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殺事件發生後,媒體連篇累牘地報道,其中不乏大肆渲染。

結果,從當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9小時內,全香港有6名男女跳樓自殺,其中5人不治,當月香港共有131宗自殺身亡個案,較3月份增加32%。有幾名死者留下遺書,清楚寫明其自殺與張國榮輕生有關。

當然,顯而易見,富士康的跳樓事件也是如此:因為一個人選擇跳樓,其他人對比暗示自己,最終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2016年10月,《人民日報》刊登題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超1億,抑鬱症患者逐年增多》的文章,其中說到一個數據:

抑鬱患者門診量每年增加20%,3000多萬兒童存在心理行為障礙。

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人,其中1600萬人是重性精神障礙患者,其餘大多數是抑鬱症、自閉症等精神障礙或心理行為障礙患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

按照國際上衡量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生命指標評價各類疾病的總負擔,精神疾患在我國疾病總負擔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過了心腦血管、呼吸系統及惡性腫瘤等疾患。各類精神問題約佔疾病總負擔的1/5,即佔全部疾病和外傷所致殘疾及勞動力喪失的1/5,預計到2020年,這一比率將升至1/4。

文章還提出——

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生物遺傳性的個體基因缺陷、社會轉型期的集體心理教育滯後,多重原因疊加致病」,並提出「精神疾病不僅僅是個體問題,應將其作為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予以重視」。

既然是社會問題,我想值得每個人深思。

我們常常拿「空虛寂寞冷」這句話來自嘲,來自黑,卻不知道,有一群人不是自黑,不是自嘲,他們是真的撐不下去了,所以,要謹言慎行,要善思慎寫,不要再給他們加上壓倒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維特效應是一種普遍的動物心理,當然也包括依舊擁有動物性的人。

我們易於受到行為的暗示誘導,失去判斷力,此時我們就需要另外一個「誘導」:正確的「誘導」。

「誘導」什麼呢?

「誘導」我們保持冷靜,保持理性。

精神類疾病是生物遺傳性的個體基因缺陷、社會轉型期的集體心理教育滯後以及多重原因疊加,不能全部怪罪於媒體。

不可否認的是,負面新聞的大肆報道對那些已經深受困惑、焦慮、惶恐等不良情緒所擾的「邊緣人」具有強大的暗示、誘導作用。《少年維特之煩惱》事件足以證明。

僅僅從敬畏生命的人道主義考慮,媒體也應該反思並警醒。

媒體對負面現象要理性看待,保持客觀,最好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即使自己沒有專業能力,也請邀請相關專家作出評定與對治方案,並及時發布,以此引發公眾思考與討論,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不是只為了搏取眼球而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渲染,推波助瀾,唯恐天下不亂。

對於一個以文字為生的書寫者,我們敲擊出來的文字,其意義在哪裡?

反映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我想都應該有。

但最起碼,不要成為製造問題的那一位。

我們的創作,是基於奪人眼球,超高的點擊率,嘩眾取寵?還是在實實在在地傳道,授業,解惑?值得深思。

一些過於頹廢的情緒,一些過於負面的闡釋,一些只為了宣洩而充滿了戾氣的作品,是否要發表出來,是需要有所斟酌的——因為網路會把它無限放大,一個微小的宣洩,可能會成為摧毀一個人群的一顆核彈。你造的一個微小的業緣,可能會結出一個觸目驚心的業果。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過一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意即:每一片雪花,都參與制造了雪崩。

我們的意識遠沒有我們表現的那麼強大,一些微小的心理變化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且我們都不是獨立的——

我們是相互鏈接的、盤根錯節的整體:我們彼此影響,彼此誘導,彼此相愛,同時,也彼此相殺。

所以,不僅要謹言慎行,還要謹書慎寫。

我是悟恩居士(公眾號kokyo98),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寫作有風險,同行須謹慎。

PS.本不想把公眾號里除教程外的雜文發到知乎專欄的,但是看到有不少同行看,所以把這篇也轉過來,希望讓同行有所感悟。也奉勸諸位盡量別寫太過負面的甚至是充滿戾氣的東西——我們的這一支筆即使承擔不了太大的責任,但起碼也別淪為造業的工具。

另,有想看我雜文的請移步到我的公眾號kokyo98,謝謝諸位。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37
不看星星的人會死
默辰第一場live的作業!哈!哈!哈!
請問寫網路小說的過來人,選擇什麼渠道最賺錢(不是愛錢,是可持續發展和好歸宿),畢竟開始出版的話很困難?
不滅星空(上)·科幻

TAG:写作 | 小说创作 | 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