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廣角 - 全景接片 前後期攻略

作者: Thomas看看世界

公眾號: thomaskksj

當我們遇到壯闊的風景,即使超廣角鏡頭也無法一次性拍全。或者我們看到特別震撼的景緻,想獲得大尺幅的照片來展示細節。接片(全景拼接)技術就十分有用了。

本文將詳細講解全景拍攝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使用Lightroom/ACR工具快速拼接照片。

攝影師:Thomas看看世界,thomaskksj.tuchong.com

1. 前期注意事項

接片的拍攝看似很簡單,只需要轉動相機拍攝場景里的不同區域就可以了。但如果拍攝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話,照片很有可能在後期無法拼合起來。

首先是照片的重合度。相鄰的照片之間應該有33%-66%的重合部分,這樣後期軟體才能正確的把兩張照片合併起來。一般來說長焦鏡頭需要的重合度較小,一般33%就夠了。超廣角焦段的接片(比如銀河拱橋接片),則需要50%左右的重合度。

當然重合度也不是越高越好,過高的重合度(超過66%)反而會造成軟體難以識別兩張圖片的差別,造成融合失敗。

兩張照片的重疊處,最好不要有運動的物體如車、人、雲等等,或者變形非常明顯的物體比如畸變的建築,以免後期拼接困難。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叫做視差(parallax)。視差是很多全景接片融合失敗的罪魁禍首。

大家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只睜開一隻眼睛,然後伸出你的一根手指,讓手指正好遮住遠處的一個物體,比如下圖中的茶壺。轉動脖子,你會發現原來和手指在一條垂直線上的茶壺,竟然發生了偏移,也就是物體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做視差。

(圖片來源:t.cn/RJ6ntvw

視差對後期接片會產生破壞性的效果,造成物體合成錯位甚至無法拼接的情況,因此需要通過兩種辦法來消除或者減弱。

視差的成因是我們的轉動軸和所謂的「節點」(無視差點)不在同一直線上。比如上面的那個實驗,我們的節點是眼睛,但是我們的轉軸卻是脖子。眼睛和脖子之間的小小距離,就造成了我們看到的視差。

照相機的節點一般在鏡頭中間的某個地方,我們可以通過專門的全景吊臂來讓轉軸和節點重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詢相關的產品和知識,大部分拍攝並不需要如此精確。

把相機放在三腳架和雲台上,明顯視差會比手持要小。如果手持拍攝,可以嘗試打開相機背屏,然後把相機放在一隻手上,以那隻手為轉軸轉動。而不是舉著相機,用身體為轉軸來轉動。

除了節點外,視差還跟景物的遠近有關。越近的物體,其視差效應會越明顯,而中景和遠景,視差幾乎可以忽略。因此拍攝時注意保持和前景物體的距離十分關鍵。像下面這樣單張廣角拍攝中,離前景半米不到抵近拍攝的手法,在全景拍攝中幾乎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視差。

攝影師:Thomas看看世界,thomaskksj.tuchong.com

第三個需要注意的是鏡頭畸變和透視形變。超廣角鏡頭會帶來大量的邊緣畸變和透視形變,造成兩張照片難以拼合,或者拼出來的圖像變形嚴重。因此全景接片優先使用中長焦鏡頭拍攝。

攝影師:Max Rive,maxrive.tuchong.com

當然,我們也可以讓前景是水面,草地,泥土,雲霧等等特徵不太明顯的物體,比如下面的照片,由於前景是草地,很難發現其中的變形。

攝影師:Thomas看看世界,thomaskksj.tuchong.com

當然變形並不一定是壞事,有時也可以被我們利用。 岩石、枯樹、流水等前景物體的變形,經常能產生誇張的效果。

攝影師:Max Rive,maxrive.tuchong.com

在接片拍攝時,我們應該盡量固定相機的曝光(光圈、快門、ISO)、對焦點以及白平衡。雖然很多後期軟體已經可以自動調節併合成曝光、白平衡不一樣的照片。但前期的統一更能保證後期拼接時的萬無一失。

鎖定白平衡很簡單,只需要把白平衡模式從自動調成其他的比如「陰影」、「白天」等等。鎖定對焦,只需要先對焦完成後,把鏡頭或者相機的對焦轉盤,轉到M手動對焦模式。鎖定曝光,則是在測光完成後,調至M模式並調整光圈快門到相應參數。如果光比過大,可以使用包圍曝光拍攝。(後期時先合成HDR,再全景合成。)

後期拼接圖片,邊緣經常會出現空白,需要裁剪或者變形填充,因此我們前期可以有意的拍入多餘場景。比如本來60mm焦段看起來正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用50mm焦段來拍攝接片。本來轉動80度就拍完想要的景色了,實際時我們轉動90度。這些多出來的畫面在後期裁剪時再去掉。

橫向轉動拍攝時,保持相機水平很重要,否則會出現地面歪斜,波浪狀天際線,或者拼接後需要裁掉大量像素的情況出現。全景雲台或者帶有水平儀的雲台非常有用。如果是普通雲台或者手持拍攝的話,可以打開相機的內置水平線,或者以天際線海平面等為參考,在轉動時不斷調整水平狀態。

接片不僅可以橫向接片,還可以縱向接片,甚至多排接片。比如下圖中為人像拍攝的Brenizer方法。用4排共32張長焦照片,拼接出一幅廣角淺景深的人像作品。對這個方法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 5 Steps to Rock the Brenizer Method

圖片來源:5 Steps to Rock the Brenizer Method

橫向接片時,特別在中廣角端,相機保持豎直比水平拍攝更好,L形快裝板是個神器。全景拍攝時,也要慎用偏振鏡。

2. 適合接片的場景和構圖

首先並不是任何場景都適合拍攝全景。比如下面這張全景接片,就有多個缺點。

1)由於是在平地接片,因此前中後景的層次並不鮮明,沒有凸顯出大場景的震撼。

2)前景佔比太大又過於雜亂,一大堆亂石毫無美感。

3)由於是大中午拍攝的接片,照片光影平淡,整張照片沒有一個突出的視覺中心。

4)接片中會取入大量的景物,如果這些景物之間沒有關聯和呼應,接片的範圍越廣,照片只會顯得越發的雜亂。

下面再來欣賞一下國際頂尖的全景拍攝大師 - Max Rive的一些作品,或許我們能夠獲得一些啟發。

攝影師:Max Rive,maxrive.tuchong.com

上面這張照片和開頭的反面例子比起來,一是拍攝於日落時分,照片的明暗光影更加豐富,照片中的明亮和高反差區域,形成了照片中的視覺中心。二是前景是泥土和小草,更加簡潔美觀。

攝影師:Max Rive,maxrive.tuchong.com

上面這張全景照片,前景是較為平整的泥土,不會有雜亂的感覺。由於機位較高,照片的中景更加豐富。中景里的河流向遠處蜿蜒流去,指向遠景太陽,太陽的光芒又照射到前景的泥土上。這樣照片中的各個物體產生了關聯和呼應,讓讀者的視覺在照片中自然的移動。

攝影師:Max Rive,maxrive.tuchong.com

這張照片更是經典之作,非常高的機位帶來了兩大好處,一是中景的峽谷風光展現的非常完整大氣,二是前景可以只取入幾塊高聳的岩石,簡單而美麗。左側突起的岩石上,登山者手指遠處太陽,太陽的光線又反過來照射在前景上,物體間的聯繫讓全景接片不再是一堆雜物的堆砌。右邊的巨岩更是大師之筆,一方面很好的平衡和封閉了構圖,另一方面又用誇張的透視表現出了照片的三維關係。

3. 後期拼接

後期拼接軟體有很多,但其實95%的情況下,Lightroom或者ACR都是最好的選項。

Lightroom和ACR的全景拼接模塊是一模一樣的,其優點是非常方便快速。生成的是DNG數字底片,可以進一步的進行無損調整,挖掘raw文件的潛力。邊界填充和自動裁剪功能也很方便。缺點是不能手動修改拼接區域。

Photoshop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個photomerge的接片系統,現在比較雞肋。其優點是比ACR提供了更多的選項,並且合成結果是以圖層+蒙版的形式顯示,方便手動修改拼接結果和檢查錯位的接縫。缺點是計算非常的慢,生成的不是raw格式,而且功能又不如更專業的軟體強大。

PTGui Pro,Autopano Giga是兩款業界頂尖的專用拼圖工具,提供了更加強大的功能,更精細的手動調整和更複雜的演算法。許多在ACR和PS中會拼接失敗的照片,也能在這兩款中拼合成功。不過兩款軟體都價格昂貴,而且大多情況並不需要如此專業的工具。

下面我會講講如何在ACR中進行拼圖(Lightroom中操作類似)。

首先把多張圖片導入ACR。這步可以在Bridge中選擇幾張照片,然後滑鼠右鍵,選擇「在Camera Raw中打開」。

不用Bridge的同學,可以在文件夾中選擇多張照片,然後右鍵在Photoshop中打開。(或者把幾張圖片拖入PS軟體中)

進入ACR之後,點擊左側的一個預覽圖,然後滑鼠右鍵「全選」所有照片(或者使用快捷鍵Ctrl+A)。

我們記得先做一個鏡頭校正,勾上「刪除色差」和「啟用配置文件校正」。由於我們剛剛全選了所有照片,所以鏡頭校正會應用到每張照片上。

注意我們一般不在接片前再做其他的曝光、色彩等等調整,主要是因為ACR在拼接時,會放棄或者覆蓋掉我們做的一些修改。

滑鼠右鍵點擊任一一張已經選上的照片,然後選擇「合併到全景圖」。

接著ACR就會自動對圖片進行拼接。ACR中的拼接有三種投影方式,球面,圓柱和透視。ACR會根據圖片特徵自動選擇一種投影方式,一般情況下是「圓柱」。

我們也可以點擊預覽並選擇其他投影方式,球面一般適合有一定俯仰角的接片,比如銀河接片。

「透視」更適合長焦接片,中廣角的照片使用透視投影一般會相當的誇張。

下面還有一個選項叫自動裁剪,選上後ACR會自動裁掉周圍有空白的區域。裁剪會完全裁掉我們拍攝的周邊像素,因此ACR還提供了另外一種辦法。

這就是「邊界變形」。邊界變形滑塊默認是0,把這個滑塊往右移。ACR會通過讓照片邊緣變形的方式,填充周圍的空白像素。

滑塊滑到最右邊,所有周圍的空白都會被變形填滿。這樣我們拍到的每一個像素,都被利用了起來。

在使用「邊界變形」時,一定要密切注意畫面中明顯的水平線以及突出物體的變化。否則明顯的畸變效果會破壞我們的照片。

最後點擊「合併」,就可以把接片以DNG格式保存在硬碟上了。

保存後的照片任然是raw(DNG)格式,可以繼續用ACR無損調整。

總結

1. 前期拍攝全景圖像時,需要注意重合區域,視差,畸變,水平,統一的曝光、白平衡、對焦等等細節。

2. 一般來說高處、前景不雜亂、光線迷人、物體間有呼應的場景,更適合全景接片。

3. Lightroom和ACR自帶的接片功能,可以滿足我們大部分的後期需要。

歡迎關注@Thomas看看世界,每個周日,學會一個攝影技能。

號外,托馬斯的第二期知乎Live《60 分鐘學會 Lightroom 修圖基礎》上線啦!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時間是2月25日周六晚上,之後也可以反覆學習:

* Lightroom 軟體及修圖流程介紹

* 如何使用 Lightroom 導入及管理照片

* 鏡頭及透視校正、相機選項

* 後期去霧霾

* 色溫、色調、飽和度

* 直方圖與明暗控制

* 降噪和銳化

* 輸出圖片需要注意的地方

* 練習文件 + 處理視頻

點擊這裡,可以參與這次課程。

zhihu.com/lives/8124123


推薦閱讀:

他被稱作「攝影界的畢加索」,任何物體在他的鏡頭下都可以「點石成金」
2017 TNC澳大利亞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當便利店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後
想拍出頹廢感?推薦這五個被遺忘的廢棄之地

TAG:摄影 | 艺术 | 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