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番外篇——國家大劇院

北京,4月4日,6:00,暖風搖曳著初春一片討人喜愛的新鮮色彩。國家大劇院的巨大鈦金屬外殼反射出清晨第一抹朝陽的溫暖,照在四周空地晨練的人們的身上。這個天安門廣場附近最惹眼的巨大蛋殼型建築,正從一夜的混沌沉睡中醒來。

從無到有,伴隨著半個世紀的坎坷和爭議。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央政府便做好了建設國家大劇院的規劃,只是由於財政等原因,一直到1998年,國務院才正式批准工程立項。最終從44個方案中,保羅安德魯主持的方案拔得頭籌。然而更大的爭議隨即而來,預計16億的高昂造價(實際造價31億)引發各界的不滿。就連項目評審團的主席吳良鏞先生也表示了明確的反對,而沒有參與競標的貝律銘先生也對建築與周圍環境的嚴重反差表示了憂慮。不過中央依然力排眾議,堅持了這一方案,這或許傳遞出了一種向世界宣告中國接受新事務的強烈信號。

支持也罷,謾罵也罷,國家大劇院經過六年的建設終究還是佔據了這塊中國最特殊的「黃金寶地」。從長安街南望,大劇院的玻璃幕牆營造出了一種緩緩拉開的幕布的感覺。沿著台階向下,便走入了劇院的售票大廳。穿過大廳,來到了連接建築主體的水下通道,在平日,水的波光會在陽光的照耀之下映在通道的大理石地板上,形成一種虛幻的效果。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之手的雕塑作品彙聚在水下通道的兩側,引導者我們繼續向前,走入前方神秘的蛋殼內部……

好似一片樂章在達到最高潮前總是收斂的樂符暗示。水下走廊的盡頭,是一個高度與亮度都驟然降低的頂面,走過這個區域,視野驟然開闊了!我們進入了一個狹長的橢圓形區域,這就是橄欖廳,劇院主體建築的正式入口。搭乘橄欖廳左右兩端的電梯,我們終於來到了大劇院的一層公共大廳。(還記得剛開始我們走下台階走入售票大廳嗎)

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面四層高的黃銅金屬網,隱約的透出後面隱藏的景色。弧形的超白玻璃從腦後向前方流動而去,為室內引入了大量的自然採光,角度的設置能夠使我們舒服地抬頭仰望到頭頂的藍天。鈦金屬殼的下面,是由無數根來自巴西的名貴紅木拼貼而成的紅木穹頂,就連腳下的地磚,都是由來自全國不同省份的十種珍貴的天然石材打磨鋪就,山西的「夜玫瑰」、承德的「藍鑽」……轉過身來,落地玻璃後面是環繞建築的波光粼粼的的水面,長安街的繁榮街景正在上演。公共大廳的內容處理之豐富讓我們不由地屏息欣賞,雖然奢華卻在整體把控上處理得潔簡、幹練。

籠罩在巨大殼體下面的,其實是三座相對獨立的建築,他們分別是歌劇院、音樂廳與戲劇場。也因為如此,國家大劇院的設計曾經招致部分建築設計師的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設計完全浪費空間與資源。的確,大劇院僅空調水電等基運行費用就要達到六十萬人民幣一天。就連殼體的清潔工作方案也是到最近才得到解決。

那保羅的設計理念又是怎樣的呢?按他的說法,大劇院巨大的半球彷彿一顆生命的種子,孕育著生命。「我想打破中國的傳統,當你要去劇院,你就是想進入一塊夢想之地」。保羅如是說。

我們在大劇院逗留了一整個早上,成為了當天最早進去劇院的觀眾之一。漫步在劇院內寬敞的公共空間時,有一種逛街的感覺,整座建築物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座博物館而非大劇院。遊客不多,我們可以悠閑地坐在玻璃後的大理石台上,看著外面世界的春日美景與水面波光。

在劇院內我發現了兩個常用的建築元素。一個是橢圓,另一個是蘭花草。橢圓形的元素從整個大劇院的外殼到橄欖廳、樓梯、電梯間,再到內部裝飾用的小小門釘,無處不在。而蘭花草剛硬的線條貫穿在欄杆到牆上鑲嵌的裝飾,與橢圓的圓潤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或許這就是親身走入一座建築才會發現和體會到的驚喜吧。

參觀接近尾聲時,我突然想起了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貝律銘的方案曾經招致法國人的強烈抵制,但金字塔真正建成後,卻神奇的逆轉了人們的態度,成為巴黎人喜愛的新地標。或許,昔日找來各種批評的國家大劇院在經歷若干年時間的洗禮後也能成為一種經典吧。誰知道呢?讓時間自去評判吧。

折返,走去這靜謐的殿堂,長安街的滾滾喧囂撲面而來。

推薦閱讀:

如何做一個失敗的設計項目?
如何文藝范的從「欣賞」到「審視」到「創造」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空間
「悟空,悟飯,快回家吃飯啦」——琪琪在門口大聲喊道
日本打開了一扇「傳送門」
如何把長江水引入黃河流域?首先要把秦嶺鑿穿

TAG:建筑 | 国家大剧院 | 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