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行動
這張照片非常出名,由一台自動偵察機器人拍攝於木衛二表面,圖中即將降落到木衛二冰殼的是中國21世紀80年代「歲星行動」中的「鎮靜號」飛船的無人登陸艙,它先行裝載著一套核動力鑽探機和消毒設備降落在預定位置,若按計劃13名宇航員會緊隨其後乘坐鎮靜號飛船登陸,但是事情出了差錯。
「歲星行動」是中國野心勃勃的木星及土星載人探索計劃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21世紀70年代先後派出了十個探測器和機器人掃描偵察過木星和土星後,中國宇航員在80年代將成為首批登陸木星大氣層表面和木衛二行星表面的人類。載重達270噸的「歲星」號母艦捎帶著「憧憬號」、「鎮靜號」兩架飛船和各種科研物資經過十八個月的航行抵達了木星軌道,母艦在穿過木星星環的時候受到了一些小行星的撞擊,在軌道停留一周進行檢測和維修後,行動正式開始。
由卞妍少校擔任指令長的憧憬號搭載著八名宇航員飛向木星表面,他們將在這個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中作赤道環繞飛行和出艙氣象研究任務;由張津睿中校擔任指令長的鎮靜號則搭載著十三名宇航員在木衛二登陸,他們將操作一台核動力鑽探機探測行星冰殼以及進行50公里的徒步考察。
然而,出師不利。憧憬號在抵達木星表面的時候受到時速高達450km/h的強大緯向湍流影響,飛船的導航系統和平衡裝置嚴重受損,卞妍少校和其他七名宇航員在勉強維持與母艦通訊八個小時後便失去了聯絡。母艦在最後的通話中得知,有四名宇航員,分別是機械長、機械師、行星氣象學家和醫官在嘗試出艙修復受損部位的時候被風暴裹進了木星的大氣層中。
就在失去與憧憬號的聯繫時,鎮靜號的無人登陸艙已經順利將物資運抵木衛二表面,指令長張津睿中校已駕駛著鎮靜號飛抵木衛二微薄大氣層的外圍。可是,降落過程中一陣猛烈的爆炸將鎮靜號的右翼和整個炸飛,飛船右側引擎也嚴重受損,鎮靜號瞬間開始失速盤旋墜落,張津睿憑藉著高超的駕駛技巧勉強硬著陸,飛船帶著十三名宇航員在光滑的冰面疾速滑行了約28公里後搖搖欲墜地卡在一個數百米深的冰谷邊緣,僅差三米飛船就將失去平衡直墜深谷。
正當張津睿組織船員離船之際,最惡劣的情況還是發生了,鎮靜號在一陣劇烈搖晃後帶著來不及撤出的九名宇航員墜下了冰谷,只有機械長、天體物理學家、心理師和領航員四人及時爬到了冰面,張津睿和另外八名同伴落在了谷底。
憧憬號迷失在了木星表面的風暴之中,而鎮靜號在木衛二的迫降地點比原定的登陸地點偏離了75公里,其十三名宇航員中有四人在冰面,九人在冰谷底部。事到如今,整個行動已經無法繼續按照原定計劃執行。張津睿帶著五名沒受傷的同伴試圖用飛船上的碳納米鋼索爬上冰面,但是鋼索的長度只能讓他們爬到200米的高度,距離冰面還差255米!而且在攀爬過程中,醫官和領航員再次墜下冰谷後不省人事。經過與母艦上的行動指揮官陶敏以及全體船員溝通後,張津睿決定放棄返回冰面的努力,冰谷中的全體人員留守執行鑽探任務。
冰面上的機械師帶領著另外三人在母艦的導航下在冰面徒步往返150公里,從無人登陸艙中取出了核動力鑽探機和全套消毒設備帶回了冰谷。張津睿必須趕在谷底眾人的宇航服氧氣耗盡前為鑽探機消毒並設置好其運作模式,留給他們的時間只有不到15個小時。就在谷底任務在緊張執行的同時,冰面上的四名宇航員也盡量將徒步獲得的行星地質和大氣數據上傳回母艦,如果飛船沒有損壞,他們徒步採集的冰和石頭就能運回母艦,但是……
轉機的確發生了!正當木衛二冰面和冰谷中的宇航員們爭分奪秒地執行任務之際,卞妍少校駕駛著憧憬號飛到了他們上空!她和船員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與母艦取得聯繫,在環繞著木星赤道飛行了一圈後最終衝出木星大氣層。她駕船緊急降落在冰面接上了四名宇航員和他們搜集的樣本,但是她的飛船再也沒有更多空間接納冰谷下的九人。
谷底的張津睿中校看了看已經開始執行自動模式的核動力鑽探機,再掃了一眼身旁已經因為缺氧倒下的八名同伴,在自己也斷氣前鎮靜地命令卞妍少校返回母艦。
「卞妍少校,我們……該看到樂觀……的一面,赫……我們這次的所有任務……赫…………赫……不是都…………………………完成了嗎?……………………………………」這是張津睿中校留給同伴也是留給全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歲星行動」後二十年,中國陸續執行了三十次載人登陸行動,在木星表面大氣層建立了人類第一個長期前哨站,在木衛二修建了人類第一個考察站並最終發展成第一個殖民地城市——張津睿市。如今,木星大氣層表面已經遍布人類各國的觀察站、采氫站、旅遊觀光平台,而木衛二上也已經建起了幾十個殖民地城鎮和各種巨型的水冰採集場。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星辰大海。
圖片來源:『Landing on Europa』 1984 by Ron Miller
點擊了解23世紀的背景知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