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火燒白宮 | 美國首都華盛頓也曾淪陷敵手!
美英的中場戰事
今日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最典型的兄弟之邦。他們有著互通的文化和語言,密切的貿易往來,堅定的外交同盟,以及全世界最長的不設防國境,兩國長達8891公里的邊界上不見一兵一卒戍守,足見他們對彼此間的友誼是毫無懷疑的。
美加邊境,綠色為陸分界,藍色為水分界
然而在兩百多年前的1812年,當加拿大仍是英屬殖民地時,英美之間的矛盾卻曾促使美加雙方動真格地打了一仗。這場1812戰爭(The War of 1812)雖未造成重大傷亡,亦未改變世界列強間的勢力平衡,但對美國和加拿大的影響則十分深遠,為兩國日後的關係及發展奠定基礎。
英法爭霸與貿易戰
在18世紀後期,美國建國之初,這個新國家的國力仍不算強盛,與現在的「世界警察」之姿差了十萬八千里,光是爭取獨立就費盡艱辛。
1782年,美國在六年的苦戰後與英國簽訂了《巴黎和約》,終於成為美洲第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場獨立戰爭,讓英美之間徹底撕破臉,美國民眾也因此有很強的仇英心態。
美國著名畫家本傑明·韋斯特筆下的巴黎和約。此外,一群邊遠殖民地居然能夠戰勝世界霸權之一的英國,這項成就也讓新生的美國感到至為驕傲,甚至漸漸變得野心勃勃,產生出所謂「昭昭天命論」(Manifest Destiny)的民族優越意識形態,認為美國必須擁有整個北美,把英國的勢力徹底逐出北美大陸。而當時英國人在北美的據點,就只剩加拿大這個殖民地,美國自然漸漸將敵意轉向北方的鄰居。
掌控整個西半球,乃是我國的天定命運之後到了19世紀初的英法拿破崙戰爭,英美之間又出現的新的摩擦。此時拿破崙的軍隊正橫掃歐陸,英國陸軍難以與之抗衡,唯一的勝算就是依賴其海軍力量,以其龐大的皇家艦隊封鎖全歐洲的海上貿易,慢慢把拿破崙逼至財盡糧絕。
如此大規模的海上封鎖,日日夜夜不可鬆懈,自需動用極多船隻和人員。而在戰事陷入膠著,封鎖行動開始無限期延長之後,皇家海軍的兵源問題便開始吃緊。
你對我海洋封鎖,我就對你大陸封鎖拿破崙戰爭電影劇照有些海軍水手是在戰鬥中陣亡,但有更多人則是受不了終年漂泊海上的煎熬而成為逃兵。這其中又有許多人,是在軍艦移防至加拿大時趁機逃往美國。
至於美國方面,則對逃兵們寬容以待,任其進入國內,也拒絕為英方捉捕逃兵或遣送回英國,尤其那些願意加入美國海軍的逃兵,更是直接賦予美國公民身份,很明顯地是在挖英國海軍的牆角。
描述英國武力徵兵的油畫
此現象愈漸嚴重後,英國也開始較激烈的反應。當時美國並未涉入歐陸的惡戰,卻仍有不少商船前往歐洲經商,美國海軍的主要任務也是商船護衛。英國這時為了補足皇家海軍的人員流失,遂以緝捕逃兵為由,在海上攔截美籍商船甚至軍艦,強押走任何帶有英國口音的水手去充軍,有時甚至開炮造成美國海員傷亡。
切薩皮克號由於拒絕了英國皇家海軍的搜索逃兵請求而遭其炮擊,成為1812戰爭的導火索又在貿易問題上,英軍為落實對拿破崙的經濟封鎖,明目張胆地以其海上武力作為威嚇,嚴禁任何國家與法國或其盟友交易。而且為了防堵走私,所有前往歐洲的商船即便不與法國貿易,也必須先在英國靠港,接受英方盤點船貨,然後不論貨品是否賣往英國,都得先給英國交付關稅,才能被放行前往目的地。
藍色為反法同盟及其殖民地,綠色為法蘭西帝國及其右方對好不容易獨立建國的美國人來說,被迫給英國交稅可是件極度令人惱怒之事。再加上英國海軍強擄美國水手的行為,更使美國政府顏面盡失,民怨沸騰。奈何當時的大英皇家海軍乃是世界第一的強手,英美若在海上交火,船小炮弱的美國完全不是對手。
大英皇家海軍舉例來說,拿破崙戰爭期間的英軍共持有100艘75門炮以上的戰列艦,反觀美國卻是一艘戰列艦都無,旗下最大的戰船僅屬巡防艦級別,每艘持炮不過30門或40門上下,並且全美僅得6艘。
如再考慮其他支援船隻的數量和總運載量、隨船陸戰隊員的人數、以及能夠進行戰略補給的軍港數目和位置等等,美國海軍簡直堪比與日爭輝的燈火,剛出家門就可能被吹熄。
1812戰爭中的美國海軍隨著時間慢慢接近1812年,英法在歐洲亦且逼近你死我亡的關頭,這使得英國在逃兵與貿易問題上完全不可能做出任何讓步,甚至明言寧可對美開戰,也不許美國干涉其對抗法國的經濟戰爭。此時國力未富的美國極需維持與歐州的經濟往來,便只可在大海上忍受英國的跋扈。
不過美國官民忍氣吞聲的同時,心中的仇英情緒也在不斷沸騰,並開始有了以暴制暴的想法,認為其海軍既然不敵英國,那麼其陸軍或許可藉由入侵加拿大來迫使英方與美談判。
在此同時,許多支持「昭昭天命論」的鷹派人士當選進入國會,他們早就認為應以武力擴張美國領土,便對「攻打加拿大」一說推波助瀾,讓民眾逐漸覺得這是個可行的計劃。
這幅圖畫(約在1872年)由約翰·賈斯特(John Gast)繪製,名為《美利堅向前行》 (American Progress),為昭昭天命的一種寓言式表現手法。在圖中,一個天使般的女人(有時被視為哥倫比亞,美國19世紀時的擬人化象徵)帶著『文明』之光與拓荒者一同西行,在路程中串起電報線。印地安人以及野生動物竄逃入前方的黑暗中。最後一個開戰的要素,則是關於北美的印地安人。話說美國獨立之初,國土僅限於大西洋海岸線上的13個州,該處以西的內陸地區都住著各種印地安部落。
到了19世紀初,美國人在沿海地區紮實了根基,便欲往西方內陸開展。開發重點之一,是佔地廣闊,位於五大湖南方的「西北特區」(Northwest Territory),位置上大致對應今日的俄亥俄、印第安納、伊利諾伊、密西根以及威斯康辛等五州。
美國本土、西北特區、加拿大
美國政府設立此特區時,完全沒有顧慮已在當地祖居多年的諸印第安部落,只是一昧鼓勵白人拓荒者移民至特區開墾,對印第安原住民造成很大壓迫。隨著雙方矛盾加劇,白人與印第安人之間的武裝衝突也日益頻繁,打殺得更加慘烈,原本互不友好的印第安部落更開始結盟合作,共同對抗白人,變成當時美國國內的一大麻煩。
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殘酷的北美印第安戰爭另一方面,英國人自美國獨立以來,就企圖在北美內陸製造一個印第安傀儡國,用以阻止美國往西擴張領土。為此目的,他們長期以五大湖北岸的加拿大為基地,渡湖進入南岸的西北特區,為該處印第安人提供軍火。美國當然知悉此事,亦多次向英國抗議,但英方素來置之不理,態度如處理前述之海上問題時一樣傲慢。
現代美國-加拿大,加拿大已被美國嚴密的壓制在五大湖北岸這使特區內的美國拓荒者們除了仇恨印第安人之外,同時也極度仇英,認為只有入侵併佔領加拿大,方能切斷這些野蠻土著的武器來源,從而將其剷除。
這種意見當然也影響了美國政壇,使更多政治精英相信除了海上的國際問題之外,入侵加拿大亦可解決國內的印第安問題,並讓美國確實掌控整個五大湖周邊地區,令通往內陸的擴張能夠穩健持續。
開戰
攻打英屬加拿大的戰爭,是從美國總統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任期1801年-1809年)開始即已暗中籌劃。他數度遊說美國國會,卻始終未得到國會的開戰批准。計劃擱置到下一任總統麥迪遜(James Madison 任期1809年-1817年)上任後,國會總算在1812年6月以微弱多數贊成宣戰,正式的開戰理由則主要為以下三者:
當時的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1,英國將約一萬名美國商船上的英國裔美國籍水手強制征為英國士兵。
2,英國以對法國實行禁運為由,違法扣押美國商船。
3,英國支持北美印第安人與美國人發生武裝衝突,並以此擾亂美國邊境安全。
就在這一年,美軍兵力從1萬2000人擴增至3萬5000人,倉促做好戰爭準備,欲從海路和陸路出動。
美國戰爭宣言海上的任務主要是巡防沿海海域,以便在皇家海軍來襲時立即作出反制。陸路方面則是作戰的主力,共兵分兩路,計劃攻入五大湖北岸的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即今日加拿大之安大略省 Ontario)以及位於聖勞倫斯河流域中心的下加拿大(Lower Canada,即魁北克省 Quebec)。
上加拿大與下加拿大美國人的基本戰略,是要以陸軍的兵力優勢一口氣擊破鎮守加拿大的少數英國守軍,在英國本土的主力部隊能夠趕來支援之前,搶先佔領加拿大,迫使英方進行停戰談判。但在1812年間,美軍進展並不順利。五大湖區之一的休倫湖基地被英軍奇襲,守軍在慌亂中不戰而撤。
之後位於該湖南方的大城底特律,本由威廉·赫爾中將領兵2500人戍守,卻被人數少上許多的英國軍隊包圍(成員為少數英國正規軍、部分加拿大民兵以及印第安人)。
赫爾甚至因為錯估敵軍人數,又害怕城破後白人市民遭印第安人屠殺,竟開城投降,再次讓英軍不戰而勝。這兩仗成為英軍的重大勝利,拿到了底特律地區和密歇根州的控制權,嚴重挫折美軍在五大湖方面的攻勢。
底特律之降英軍進擊底特律另一方面,入侵下加拿大的美軍也一樣陷入困境。美方在此戰線的最終目標是佔領下加拿大第一大城蒙特利爾(Montreal),該城是聖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上的重要港口,而聖勞倫斯河又是英國補給整個加拿大的船運命脈。從蒙特利爾順河往東北出海即進入北大西洋,向西南逆溯則可前往五大湖與其北岸的上加拿大。
加拿大兩大重鎮:蒙特利爾、魁北克當時加拿大之所以有上下之分,指的就是聖勞倫斯河上游和下游地區,可見此河之重要性。拿下蒙特利爾,封鎖聖勞倫斯河,進而切斷英國船隻對上加拿大的補給,對美軍來說應該是極為關鍵的戰略目標。
然而負責此戰線的部隊卻包含大量的民兵,除了訓練不甚精良,戰意亦且薄弱。他們最初入伍的動機只是為了保衛自己家園所在的州,對其他州或整個美國的狀況均無太大熱情,如今被要求離走家鄉,前去攻打他國,態度自然不積極,並在受到反擊之後即陷入厭戰情緒。
而對下加拿大的戰力評估,美軍亦做出了致命的失誤。下加拿大又名魁北克,本為法國殖民地,因法國在七年戰爭(1756 至 1763)中被英國打敗,故於1763年將其割讓與英國,之後英國又為了整合殖民地行政,將魁北克改名為下加拿大。
下加拿大之居民絕大多數皆為法裔移民者之後代,在語言、文化、經濟以及社會結構等各方面都不同於英裔的上加拿大人。因此美國人以為這些法裔居民肯定也對英國的壓榨積怨已久,當美軍接近時,勢必將美國看作是革命者和解放者而歡欣鼓舞。
七年戰爭法國喪失北美殖民地殊不知,上下加拿大之間固然有著明顯的族群隔閡,但英國在下加拿大採取的政策其實頗為懷柔,除了沿用法國法律和制度之外,也不要求法裔居民學英文,並且更重要的是,英國人完全不干涉當地的宗教信仰,讓下加拿大人如其祖國法國一般信奉較為保守的天主教。
而美國人雖同為基督徒,信奉的卻是從天主教分裂出來的各種新教派系,其中最大勢力之一則是思想激進的清教徒(puritans)。
科頓·馬瑟,有影響力的新英格蘭清教徒牧師該教會的反天主教情結非常嚴重,將其許多傳統儀式和制度視為邪說,極盡批鬥之能事,也致使法裔加拿大人對美國充滿敵意。於是在美軍進入下加拿大後,當地居民為了守護自己的宗教信仰而奮起抵抗,並與為數不多英國守軍同心協力,即便人數處於劣勢也成功阻擋了美軍。
而士氣本已不高的美國民兵,則開始集體地公然抗命,拒絕再往敵境深入,只願意進行防衛作戰抵禦英方的反擊。這使得美國在下加拿大方面的作戰完全停滯,封鎖聖勞倫斯河的目標無法實現,戰爭形態也逐漸邁入對美方不利的持久戰。
抵抗美軍的下加拿大
美軍在挫敗後的進展
然而相比於陸上接連失利,美國海軍反而幸運很多。當時世界最強的英國海軍,由於必須維持歐洲方面對抗拿破崙的海上封鎖,在西大西洋一帶部署較為分散,而美方則一邊迴避敵軍編隊,一邊對落單的敵艦或無護航的英國商船進行海上游擊,使用幾近海盜般的戰術,搶完就撤,竟是取得不錯的戰果,虜獲不少英國物資或俘虜。
接著進入1813年,五大湖方面的美軍重整軍勢,在與英方几次交鋒之後,奪回了底特律要塞,終於控制五大湖區的伊利湖(Lake Erie)。1813年4月27日,美軍攻入了上加拿大省的首府約克(York),也就是今天的多倫多。
為了給之前的苦戰泄憤,美國士兵進入約克市區後即大肆縱火,不論政府大廈或民居都焚燒殆盡,並大量劫掠平民財物。這樣土匪般的行為深深激怒了加拿大人,就算有些人原本可能對美國的民主制度懷有一絲嚮往,此時也都徹底倒向英國這邊,決心抵抗。
約克戰役
另一方面,由於下加拿大那邊的美軍仍然無法切斷聖勞倫斯河航運,英方的補給便能源源不絕地湧入上加拿大,維持英軍的防守。面對戰意與物資都甚為充沛的敵人,美國在到達約克之後即難以繼續推進,甚至連約克本身都不能長期佔領,便在一陣瘋狂破壞後撤退了。
英國遲來的反擊
話說1812年英美開戰之初,英國在歐洲正與拿破崙拼殺得如火如荼,海陸主力均已捉襟見肘。因此英國在北美的初期戰略只求避免戰事擴大,並無調遣正規軍協防加拿大的打算。
當時英國在加拿大的駐軍只有5000多人,剩餘就是加拿大本地的武裝民兵,以及一些與英國結盟的印第安部落,於是在佔有兵力優勢的美軍之前,大體上只可採取被動防守。
英國發行的郵票展現了當時與印第安人合作的歷史但在北美戰場陷入兩年的膠著後,歐洲的狀況總算出現變化。1814年3月底,法軍在巴黎戰役中落敗,4月拿破崙帝位遭廢,並被放逐至義大利西岸外的厄爾巴島(Elba Island)。此時英國終於得以從英法之戰抽身出來,把在歐陸身經百戰的精銳部隊運輸至北美東岸,又在強大海軍艦隊的掩護下強襲登陸,準備直接攻打美國首都華盛頓。
進攻華盛頓美方自然也有調軍抗敵,但從現在看來這場首都存亡戰簡直匪夷所思,因為當時守護華盛頓的美軍又是多為民兵,缺乏鬥志與紀律,面對英國正規軍幾乎不堪一擊,很快便丟盔卸甲,在首都街區四處潰逃,引發民眾恐慌,總統和政府官員亦倉皇出逃。這是美國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首都被國外軍隊佔領。
1814年8月26號,麥迪遜總統及其官員逃至華盛頓以北、馬里蘭州內一個名叫布魯克維爾(Brookeville)的小鄉村,在該處借宿一晚。這個小村落因此獲得「一日美國首都」的名號,當年總統落腳的小房子也成為「一日小白宮」,今日尚且當作旅遊景點保存著。
其實也沒有跑很遠。。果然是一日白宮而打下華盛頓的英軍,為了報復美國人在約克的暴行,同樣大肆縱火,焚燒了大部分的政府建築,其中包括當時的總統官邸(Presidential Mansion),也就是現在白宮的前身 。而在英軍入城後不到一天,則有一場巨大的風暴降臨,撲滅了火勢。美國人民相信是這場風暴逼退了英軍,稱之為「拯救華盛頓的風暴」(The Storm that Saved Washington)。
海軍少將喬治·科伯恩,在背景右邊是燃燒的美國財政大樓和國會大廈但是後世的歷史學家卻證明英軍原本就已計劃撤退,並無長期佔領華盛頓的打算。並且在風暴發生時,英軍的縱火已經造成大量破壞,實際因風暴得救的建築物並不多。此外,這場風暴還帶來了類似龍捲風的颶風,將樓房焚毀後的碎塊卷上天際,四處摔砸,反而加重了華盛頓的災情,不論對英軍或百姓都造成傷亡。
如白晝一般(⊙v⊙)大火後的白宮廢墟,好像也沒那麼慘。。。後來英軍撤出華盛頓,又在1814年9月13日順道攻擊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雙方的陸軍在城郊交火,英國海軍也在海上炮轟城內,但是守城的美軍奮起反擊,迫使英國放棄進攻。一位律師在目睹了炮火硝煙中挺立的美國國旗,寫下了「星條旗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即後來的美國國歌。
戰火中的星條旗之歌最後在1815年1月8日,新奧爾良戰役( Battle of New Orleans )發生。這是這場歷時近三年的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以美軍大勝而告終。不過當時的消息傳遞非常慢,以至於新奧爾良戰役發生時,兩方指揮官均不知英美已於1814年12月24日在比利時簽訂「根特協定「(Treaty of Ghent),宣告停戰。
新奧爾良戰役
故此,新奧爾良的勝利並未替美國爭取到任何有力條件,英美雙方依據條約內容,都將領土恢復到了戰爭爆發前的狀態。
戰後與美加關係
在1812年的這場戰爭里,美國和加拿大首次入侵了彼此的國土,其結果卻僅是無謂的傷亡與破壞,並未給任何一方帶來利益。這份經歷讓雙方再也沒有互相動武的興趣,使北美格局日趨穩定,終於演變成現在的和平。
對於建國未久的美國而言,能夠與英國打成平手已是很大成就,這場戰爭便幫助美國取得了一定的國際聲望並激起民眾的愛國情懷。另外,民兵的頻頻失敗也令美國政府重新審視本國的軍事,促使了西點軍校的設立,也讓美國對建立正規軍系統開始重視,成為美軍「強兵」政策的開端。
聞名遐邇的西點軍校
對於加拿大,這場戰爭讓上下加拿大本來幾乎分崩離析的英裔和法裔居民團結起來,並且長期對美國鄰居保持著警惕,加強美加之間是一邊一國的國家認知。
在十九世紀之前,加拿大人對自己的國族定位本是帶有模糊的,而在1812之後,他們卻很確信自己「絕非美國人」,直到後來加拿大脫離英國,獨自面對已經強大的美國,也仍然堅持獨立,始終沒有被并吞為其中一州。
1867年加拿大獨立——事實上只是聖勞倫斯河流域和五大湖北岸然而,加拿大也像美國一樣西進並連接起東西兩端,成為一個巨大的國家而英國作為主要參戰國,似乎已經淡忘了自己曾經打進過美國首府。畢竟與在歐陸爭霸的英法戰爭相比,英美之間的戰事彷彿只是旁枝末節,參與的將領皆無名氣,除了戰爭後期之外也甚少正規英軍參戰,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著印第安人和加拿大民兵維持戰線。
因此,在英國歷史中,1812隻是被記憶為「拿破崙入侵俄國的那年」,而英美戰爭結束的1814則是「拿破崙第一次被放逐的那年」。至於這場戰爭對北美日後的影響,英國人更是不甚關心,因為緊接著在1815就發生了拿破崙復辟以及滑鐵盧戰役,又再次把英國的目光牢牢引向歐陸。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diqiuzhishiju(地球知識局)
推薦閱讀:
※簡訊|軍機也走復古風?美擬研發二代A-1天襲者攻擊機
※大洋彼岸的日子
※第一次中國領導人訪美背後的故事——《時代》周刊歷史報道重溫
※美國空軍EQ-4B通信節點機簡介
※蹲坑英語時間之dirt-ch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