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2)立體主義的興起

4.5原始主義(1906-1907)

這是介於畢加索早期風格和立體主義風格之間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正是畢加索綜合多種因素,醞釀琢磨「新發現」的關鍵期。

應該是1906年秋天,畢加索與馬蒂斯(Henri Matisse)在斯坦因兄妹的家中相識。兩人互相欣賞,彼此意識到對方是極其重要的行家。彼時正是野獸派(1905-1907)在法國畫壇蓬勃發展的鼎盛時期。馬蒂斯正從一個貧困潦倒的新藝術探索者一躍進入富有的成功畫家的行列。與同樣受塞尚影響(畫家作品中既要表現對象的客觀造型與色彩,又要表達作者主觀的感受和體驗。)的馬蒂斯不同,畢加索把物的形態看得比色彩更重要,他更關心造型問題。他仍然進行著獨立而艱難的探索。

據眾多傳記記載,在1905-1906年間,通過接觸非洲黑人雕刻、象牙海岸的扁平面具,以及盧浮宮展出的古伊比利亞雕刻,畢加索對於表現對象的結構與形狀有了獨特的靈感和想法。

1906年底至1907年,畢加索畫中人物逐漸變粗大、笨重。這些人物宛如大木頭一班,沉重地壓在地面上,形體也接近幾何圖形。色彩在畫中不佔據重要地位,裝飾性意味越來越濃。

《格特魯德·斯坦因的畫像》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1906,布面油畫,99.6×81.3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斯坦因的畫像》明顯受原始藝術的影響,強調分量與形式的單純化,基本形是幾何學形式,手是寫實的,臉卻是土著面具的樣式。這幅畫被認為是畢加索邁向藝術新時期的一個過渡和跳板。

《兩個裸婦》(《兩姐妹》)1906,151.3×93 cm,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這幅畫已經明顯擺脫了之前的畫風,反映出畢加索創作方法上的重要改革。

(1906年,「獨立沙龍」展出了馬蒂斯帶有革命性的大型作品《生之喜悅》,對畢加索有很大影響)

馬蒂斯《生之喜悅》1905-1906,174×238cm,馬里昂巴恩斯基金會藏

這個短暫的一年多時間,對畢加索來說應該是醞釀爆發的一年。在眾多影響因素的干擾下,他能去蕪取精,抓住原始藝術對造型的精妙表現,向更加純粹的立體主義的誕生又前進了一步。

5、立體主義(1907-1914-1919)

註:不同時期的時間劃分是便於研究者對畢加索藝術創作進行階段性的分析和小結,而畢加索不同風格的藝術創作並非在全然割裂的時間劃分中才出現。前一種風格的創作中總是埋伏著一些因素,在「引誘」著畢加索朝著下一種風格去向更新的創作天地中。這就使得在同一時間,畢加索常常有不止一種風格的創作嘗試,這都是他對於藝術探究永不止步的最好見證。

5.1立體主義前期

1907年,在阿波利納爾的引薦下與畫家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相識。他和畢加索一樣,探索著現代藝術的出路,在繪畫中重視造型問題。兩人很快就成為了親密的朋友。

這一年,畢加索開始放大招了。他決心創作出一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宏篇巨構,並且似乎相信時機已經成熟。就是這幅《阿維農的少女》,事實證明,這幅畫成為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

《阿維農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907,243.9×233.7 cm,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阿維農的少女》從構思、草圖到最後完成,一共經歷了四個多月時間(不止這四個月)。畢加索畫了17張草圖。在這幅畫中,畢加索拋棄了情感與表情,拋棄了傳統畫法中的明暗、透視等手法,寫實的意味無影無蹤。人物形象超越了二維平面的限制,使人們在觀看時能同時看見人物的正面、側面和背面,觀看的方向也可以不受限制。在豐富想像的同時,畫中的對象的內在結構也被深刻而簡潔地表達出來。

《阿維農的少女》只是立體主義實驗的起步,雖然它在1907年就已經大致完成,但一直等到1916年,畢加索才將它公諸於眾(在這一年薩爾蒙組織的昂坦沙龍 Salon d』Antin「法國現代藝術畫展」 中展出)。它作為立體主義的標誌性,作為現代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座豐碑,影響深遠。

塞尚用幾何學形體的方式來觀察和處理自然的理論和實踐作品,深刻啟示了畢加索和布拉克。他們開始以幾何形的「量」來處理繪畫對象。他們在繪畫藝術中的革命性表現,得到阿波利納爾的極力推崇,首先引用了「立體主義」這一名稱。

5.2 分析立體主義時期

當立體主義的浪潮在歐洲畫壇乃至整個藝術界掀起之時,作為創立者、發起者的畢加索來說,他仍然保持這清醒的頭腦,仍然保持對對繪畫創作的不懈探究。1907-1909年,畢加索在創作中繼續把立體主義的創作方法推向完善化和體系化。

Head of a Sleeping Woman (Study for Nude with Drapery),1907, 布上油畫, 61.4 x 47.6 cm,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他把塑型的藝術很自然地搬運到畫布上,使人看到那個披紗的裸女猶如立體的、有空間感的真人。」

Paysage aux deux figures (Landscape with Two Figures),1908, 布上油畫, 60 x 73 cm,巴黎畢加索美術館藏

分析立體主義的表現最先使用在靜物上。桌巾、果物、花瓶等逐漸地分析,轉入線與面的結合;其中的遠近、立體感、陰影等暫時不加以注意。

1909-1911年,立體主義方法有了新的突破,繪畫對象的結構已被明顯地加以分析:將自然分解成獨立的一個個小立方體,在「平面」的畫布上只是分解後的物象碎片的鋪陳,包括背景在內沒有縱深的感覺。(這一時期,又被稱為「分析立體主義 Analytic Cubism」)這一時期是畢加索的立體主義第一階段的高峰。在1911年的獨立畫展中,立體畫派展出作品的龐大陣容,令整個畫壇為之震撼。立體主義已經在真正意義上發展成了一個聲勢浩大的藝術運動了。

《費爾南德·奧莉維葉的頭像》Womans Head (Fernande),1909,41.3x 24.7x 26.6 cm,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在這座雕塑中,結構分析被成功地應用,預示著立體主義在人物畫像中的成功。

(畢加索認為,美不應簡單地歸結為常人所說的那種肉體美,而是隱藏於結構深處的形式。)

《彈曼陀林的少女》Girl with a Mandolin (Fanny Tellier), 1910,布上油畫,100.3x73.6 cm,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藏

《坎威勒爾畫像》Portrait of Daniel-Henry Kahnweiler,1910, 芝加哥藝術協會藏

《弗拉爾肖像》1910,92x65cm,布上油畫,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藏

《Wilhelm Uhde肖像》,1910, 布上油畫, 81 x 60 cm, Joseph Pulitzer收藏

在這些人物畫中,立體主義的結構分析技巧已經達到純熟的程度。色彩已顯然地被忽略了,只留下單一色。

隨著畢加索的名氣增加,經濟上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09年秋,畢加索在巴黎克利西街的一幢公寓找了新居。1912年,畢加索與費爾南德·奧莉維葉分手,認識了馬爾塞爾·安貝爾(Marcella Humbert),畢加索叫她艾娃·果爾(Eva.Gouel)

5.3綜合立體主義時期

隨著對結構分析的深入探究,畢加索發現這一方法雖然能強有力地表現對象的結構和造型,但缺乏色彩的表現,極易導致造型上的死板和缺少靈性。隨後,畢加索進入「綜合立體主義」(Synthetic Cubism,1912-1919)

《椅子上的靜物》 Nature morte à la chaise canée,1912,29*37cm,布上拼貼畫,巴黎畢加索美術館藏

《椅子上的靜物》是畢加索畫出的第一張拼貼畫,標誌著立體主義的探索從分析走向了綜合。他在畫布上粘帖一塊印有藤椅紋路的畫布,並用一節真正的繩子裝飾,畫面上有一片檸檬、一隻杯子、一個煙斗和一扇貝殼,左邊是三個大寫的字母:JOU。在圖畫紙上根據構圖,在畫面適當的位置貼上剪裁好的各種實物,以綜合實物材料來表現顏料和筆觸無法達到的質感效果。這也使得美術中的繪畫、雕塑、剪紙、版畫等手法高度地結合起來,也波及到建築、工藝美術等其他藝術領域。

畢加索打破了油畫固有的神聖感,背叛了傳統的美術媒介,是為了純粹的「藝術」而藝術。

《安樂椅中的女人》Femme assise dans un fauteuil (Eva), Woman in a Chemise in an Armchair,1913,布上油畫 ,149.9 × 99.4 cm,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安樂椅中的女人》,以圓形、三角形、方形等平面幾何形,取代了分解的小立方體,使形體更加完整、明朗,並且有了鮮艷的色彩,畫面明快、富有裝飾趣味。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法國許多名畫家都服役奔赴前線,有的畫廊被封。保留西班牙國籍的畢加索仍然漂泊在巴黎,他的生活又陷入困境。(一戰前,承包畢加索的畫作的畫商主要是德國人坎勒威爾,戰爭爆發後,他的畫廊被關閉,直到1920年才返回法國。)1915年12月,他深愛的艾娃死於肺結核。

立體主義的浪潮使傳統的美術創作受到又一次強烈衝擊,藝術界當下流行的各種派別都紛紛經受它的挑戰和啟示。1910年,以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馬列維奇(Kasimie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和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為代表的抽象派開始興起。一戰前後,以蒙德里安、杜斯堡等人為代表的「風格派」產生。立體主義還影響到詩歌、戲劇等文學領域。法國詩人阿波利納爾最先從立體主義中接受創作的靈感,在文學界推動了現代主義的浪潮。

「畢加索是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的先行者。」

為什麼要認識畢加索?歡迎參加《觀看之道》讀書會

針對人群:

初一及以上人群;

特別建議符合以下特徵人士參與:

對美術、視覺形象欣賞及藝術發展史有興趣並有進一步學習願望者;

大中小幼教育工作者;

年輕的父母親;

--------------------------------------------------------------

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1)

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3)

怎麼從零開始認識畢加索?(4)

「觀看」畢加索有什麼心得?(「觀看之道」觀後感一)

推薦閱讀:

名畫故事 | 隱藏在古希臘瓶畫中的英雄史詩
觀看之道|通過____,接近自由
畫中婚禮:不只詩和遠方,還有眼前的苟且。1|張小玉
觀看|畫字:陳丹青和Why New York

TAG:美术 | 绘画 | 艺术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