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說:「人是目的,永遠不可把人用做手段」如何理解?
01-28
無法理解,何謂「目的」?啥事的目的?把人做為手段?啥事的手段?人是個具體實體,手段是一種事態過程,這倆概念是咋混到一起的?
另,這上來就問「如何理解」,其意思是不是要省略思考這句話是否值得去理解這個步驟?意思是這句話必須必然值得去理解?
康德三大批判分別是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康德建立三大批判的原因是在康德之前,西方世界人類的思想與文化已經經歷希臘時代和歐中中世紀的宗教時代,在這之後西方由於哥白尼的日心說動搖了統治西方宗教世界的上帝信仰,同時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也在西方式迅速的擴散,這些新思想使得西方人類開始站在了意識覺醒的前夜,這樣在英國又出現了牛頓這樣科學巨匠,終於在物理學領域發生了劃時代意義的重大突破,發現了萬有引力並創立的了偉大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這些新突破和新發現產生了一種巨大的推動力,促使那個時代的人類開始重新審視過去歷史時代人類的思想並開始更加深入的追索自然與人類的起源與根源,這樣人類的思想開始突破當時嚴酷的宗教的束縛。這其中,人類所依據的思想武器仍然是希臘時代產生的形而上學思想。在這種思想的嚴密的因果關係的邏輯性推理之中,人們試圖探尋到世界的本源以及絕對真理性狀,但是卻出現嚴重問題,因此各種懷疑論,獨斷論,唯心論和唯物論輪番出現,歷史與宗教,思想與政治,科學與藝術,在一片混亂與喧囂中呈現了空前的繁榮,但是繁榮過後,卻依然毫無結果,西方世界仍然處於一片迷茫之中,這就是人類靈魂開始覺悟的前夜。就在這個時候,在當時德國的一個小鎮,哥尼斯堡,一個偉大的靈魂正在成長並開始思考。他首先開始懷疑人類的認識能力,發現了人類認知能力的局限性,這樣康德的第一批判純粹理性批判誕生了。通過對希臘時代一直延續到歐洲中世紀的根深蒂固的形而上學進行了徹底的批判,人類的理性時代終於從此開始了。
接著,康德開始思考人類行為的本質,由此著作了實踐理性批判,這一批判對人類行為的動機機制進行深入的研究,發現人類實踐行為的根源來自人類內心的道德律的驅使,說明人類應當給自己立法,因此而奠定了其道德哲學的基礎。以此研究人的自由的本質。最後,以判斷力批判在進步,以揭示了人類理性判斷力的根源,這便是審美的原則問題,以此解決道德形態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問題,這便是康德美學。通過康德三大批判哲學的產生的過程與來源分析,會發現,形而上學時代,人類的目光和思想總是關注在自然本身之上,人類總是期望獲得存在於自然之中的真理,這個時候,自然作為人類思想的目的,人是以極端謙卑的虔誠,對自然報以絕對的敬畏,從而人從來便沒有思考過人自身的問題,這個時候人不是人自身的目的,人是自然的目的,因此人成為神的奴僕,這便是宗教。但是從康德開始,康德發現,在認識這一過程中,人是這個過程的主角,一切與理性認識有關的行為,人不但是參與者,人也是主導者,因為任何最初的認識都是不能超越人的感官而產生的,因此任何不以人為目的認識論都不能被稱之為認識論。同樣,道德律也同樣,任何人類的道德而不是自然規律,都必須是針對人而建立的,自然規律是自然本身內在先於人而存在的,所以自然本身的目的在於自然,另當別論,而道德律必須由人自身來建立,這就是人應當以自身為目的為自己立法,而不能為了個人的目的,以人為手段為他人立法。
我被人當作棋子,但我不把自己當成棋子。我也不是機器人,或者國家機器的螺絲釘。
推薦閱讀:
※讀「重看《黑客帝國》三部曲」想到的二三事
※一個哲學家父親的自白——孩子,我曾想教給你很多,卻發現自己一無所知
※談談認識論【三】| 理性的邊界
※《道德經》:顛覆你「常識」的十條名言
TAG:哲學 | 康德ImmanuelKant | 德國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