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改革為何成功,而俄羅斯怎麼會落敗?|羅思義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解讀科學,洞察本質
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
1992年,羅思義準確地預測到中國的經濟改革會成功,俄羅斯的經濟改革會失敗。那時他甚至還沒來過中國!只要了解俄羅斯、東歐與中國的各自經濟特徵,就能發現,在這一輪經濟改革中,正是相同的經濟規律決定了中國的成功,同時也導致了俄羅斯及東歐的失敗。
眾所周知,在俄羅斯、中國與東歐地區,歷史遺留下來的經濟結構十分相似,因此,如果俄羅斯政府希望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的話,在決策之前,都必須先回 答一個核心問題: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中國自1979年開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最佳成就.而東歐與前蘇聯分別於1989年和1992年開始的經濟改 革卻引發了巨大的經濟災難。
這個問題並非僅僅具有學術價值。過去七個月以來,俄羅斯政府繼續實行東歐諸國已經實行了兩年半的經濟政策。
這些政策已經造 成了巨大的經濟浩劫,其嚴重程度可能僅次於歷史上的戰爭災難。聯合國公布的《1991-92年歐洲經濟調查報告》特別提到,東歐「過去2到3年來一些國家 的已登記總產值呈逐漸下降趨勢,其降幅之大,甚至已超過了1929-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時的程度。」俄羅斯已遭受了歷史上和平時期內最嚴重的經濟衰 退。與中國1979年經濟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東歐1989年的經濟改革,經合發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發布的一些數字資料更是清晰地勾勒出這一情形。
在自1979年以來的十年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為8.8%。中國國民經濟規模擴大了一倍以上,增幅為l35%。同期,匈牙 利的GDP下降了11.7%,羅馬尼亞下降18.6%,波蘭19.0%,捷克的物質生產凈值(NMP)下降了12.8%,前蘇聯的NMP下降了 16.0%,保加利亞的NMP下降了30.9%。這一經濟趨勢對比如圖1所示。
在此期間,中國的工業產值仍在不斷擴大,年均增長率達到11.2%。1979-89十年間的國民工業產出擴大了將近三倍——增長率195%。與此 相反,捷克斯洛伐克在1990年初到1991年中期的工業產出下降了25.9%,匈牙利下降27.2%,保加利亞38.1%,波蘭40.1%。
中國國內的就業率年均增長率為3%。失業率從5.3%降至2.6%。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5.9%。相反,在1989年至1991年中期,羅馬尼亞 的就業率下降了11.6%,捷克斯洛伐克下降13.8%,波蘭16.9%,保加利亞20.1%。與失業率的急劇下降相比,東歐各國國內產值的下滑則更為劇 烈。
中國在極重要物資——即那些對俄羅斯來說至關重要的優質食品和消費品——的產出增長幅度上,甚至超過了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率。 中國農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4.1%,其中食糖產值年均增長8.5%,黃油年均增長8.6%,雞蛋增長10.5%,牛肉產量增長l7.0%,橙子產量增 長18.4%,葡萄產量19.3%,香蕉產量21.9%。在消費品生產中,香煙產量年均增長13.0%,紡織品13.8%,電視產量36.7%,電冰箱 65.0%,同期中國農村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從9.5增加到18.5平方米。相反,捷克的實際工資下降了20%,波蘭下降30%。
中國政府還鼓勵私營企業的發展,即便對比俄羅斯政府自行制定的評價標準,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成績也是舉世公認的。過去十年間,中國國內成立了一千多萬家私營企業,支配著服務業、零售業和輕工業製造領域。而俄羅斯政府的政策卻在私有經濟領域內引發了深刻的行業危機。
中國經濟開始快速增長並不是之前的產值崩潰所導致的一而這一點曾被俄羅斯宣稱為經濟改革之必要途徑。事實上,伴隨著中國經濟改革的啟動,經濟增長也加速追趕,居民生活水平成倍增長。
事實證明,中國的經濟改革模式正是俄羅斯所需要的。消費品製造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優質食品的供應獲得顯著增加,服務業得以迅速發展,小型企業逐漸壯 大,國民產值、勞動生產率與投資都實現飛速增長,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改善。然而,儘管俄羅斯政府當初定下了這些理論政策目標,卻沒有在實踐中得到繼續貫徹。 只有中國的經濟改革在現實中最終實現了這些目標。
本文旨在論證,出現上述對比反差並非偶然。只要了解俄羅斯、東歐與中國的各自經濟特徵,那麼我們就能發現,在這一輪經濟改革中,正是相同的經濟規律決定了 中國的成功,同時也導致了俄羅斯及東歐的失敗。俄羅斯政府的失誤就在於,他們錯誤地理解了俄羅斯國民經濟的特徵,設計的經濟政策根本不符合國內經濟結構需 要一僅僅適合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體制。俄羅斯、東歐與中國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應當定位於其特有的「雙重經濟模式」,具體包括(i)一個幾乎完全壟斷的經 濟部門,它依照相關的壟斷經濟規律經營運作;(ii)一個非壟斷部門,從理論角度出發,可以視為依照完全競爭規律來運作。這兩部分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國民 經濟的具體動態變化。
只要我們理解了這些雙重經濟模式的特徵,那麼相關的經濟規律以及在這個模式下成功發展經濟所必需的政策,無疑就能得以確定。
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權重
在探討俄羅斯經濟結構之前,有一個問題應當予以考慮,即 對俄羅斯而言,世界市場與國內市場的權重衡量。此問題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在於進出口貿易與國內貿易間的差異,還因為世界經濟與俄羅斯經濟的結構也存在著差 異。與國內經濟相比,世界經濟是迥然相異的。世界經濟可以被視作競爭性的 —— 一個國家僅能提供一小部分產量。而俄羅斯國內市場運行的是雙重經濟。一旦俄羅斯經濟的主導產業部門成為國內與世界市場的連接紐帶,那麼完全競爭的經濟規律 勢必將在國內取得支配地位。與此相反,如果俄羅斯國內市場佔據主導,雙重經濟體制則會繼續在國內運作。
因此,俄羅斯政府的第一個失誤是,俄羅斯人賴以生存的優勢應當是國內市場與前蘇聯成員國間的市場,俄羅斯政府卻未能對此作出必要判斷。這一失誤的根源在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理念,即,各國應當探索「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 即應當以韓國為示範。IMF在俄羅斯也具體運用了這一理念,它建議俄羅斯應當以原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加入到世界經濟市場中去。
IMF曾公布了一份《蘇聯經濟研究報告》,報告中的數字對這種導向型增長模式有所闡釋。結論部分的「中期經濟前景評估"預測說,如果前蘇聯/俄羅斯 採納IMF的政策建議,第一年的國內工業產值會先下降至少20%。IMF還提議採取措施增加能源與農產品的出口 —— 特別是在放鬆對能源價格的管制後,就可以收縮俄羅斯國內的石油需求,從而大量出口國外,這就將使俄羅斯大部分產業無法獨立生存下去。總之,IMF的這一政 策組合建議,限制了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將其基礎定位轉入了原材料出口業,而非工業化的結構。
上述經濟政策將俄羅斯逼入了長期發展的死路上。毫無疑問,在其制訂的長期經濟走勢中,與製成品相比,原材料的價格會相對下滑。過去二十年來,凡是致力於經 濟發展的國家,無不經由初級原材料生產過渡蛻變到製造業加工。如果俄羅斯按照IMF的評估,將本國經濟引入扭曲狀態,那麼俄羅斯國內經濟勢必長期停滯不 前,最終導致整體國力的下降。
從更基本的角度看,類似韓國的出口導向型增長模式並不適用於俄羅斯的經濟情況,有若干原因可以佐證。韓國這樣的國家是必須依靠出口導向型增長的一因為它的 國內市場狹窄,無法獲得必要的經濟發展規模,更不能立足本國進行產業細分。與此相反的是,俄羅斯國內市場龐大,適用的應當是另一種發展模式。最有參考價值 的評估報告指出,前蘇聯經濟體的規模近似日本的規模一大致相當美國或歐共體(EC)經濟的一半。與俄羅斯相比,這些經濟體的出口產品佔GDP的比例分別 為:美國7.1%,歐共體9.4%(成員國間的貿易除外),日本9.8%。
俄羅斯的經濟情況與同等規模的西方國家或經濟體相當。按照IMF的估測,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佔GDP的22.3%。但其中有12.9%是與前蘇聯成員國的 貿易收入,只有9.4%屬於「外部」貿易。這一稍低於10%的GDP比例,是與俄羅斯的經濟規模相稱的,因此不大可能再有較大的增幅。除此之外,前蘇聯經 濟不僅僅是通過市場,而且也是通過生產相融合的。這種方式更說明了俄羅斯貿易的GDP比例是適當的。
總之,俄羅斯90%的市場存在於國內或前蘇聯經濟體之中。對國民經濟起決定作用的是國內市場,而非世界市場。
俄羅斯的雙重經濟模式
現在我們開始分析俄羅斯的經濟,首先探討的是雙重經濟體制內壟斷經濟部門的動態運作,然後分析壟斷與非壟斷經濟部門間的地位關係。在探討俄羅斯的壟斷經濟 之前,有必要再次強調俄羅斯壟斷經濟結構與西方國家經濟結構的差異,例如,前蘇聯的機器製造業輸送給國家供應委員會的5,885種產品中,87%的產品都 來自相同的地區。而且,30-40%的工業品來自於相同的生產廠商。僱員超過1,250人次的企業數量在產業內的比例為85%。最後裝配與零件供應都已經 實現行業壟斷。在現在東歐及過去中國的發展模式里,也出現過類似的經濟結構。
而在西方國家,僱員超過1,000人次的企業數量僅佔20-33%。即便在資本高度集中的經濟部門,例如日本的半導體製造業,或者世界前五大企業,他們所 佔有的市場份額也只有60%。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廠擁有13,000個商號直接或間接地向它提供產品零件,這些企業中大部分規模都比較小,企業間還需要不斷 競爭與西方任一國家相比,俄羅斯的工業經濟更接近於完全壟斷結構。而且,如果俄羅斯政府希望通過實行私有化或參與國際競爭來抵消工業壟斷結構的負面影響, 這種期望也是不切實際的,原因如下(i)壟斷是圍繞物質生產形成的,而非僅僅與所有權相關,因此私有化並不能改變俄羅斯現狀(ii)基於俄羅斯出口方面存 在的問題,俄羅斯也不具備足夠的外匯儲備,這樣一來,由於進口產品的數量少無法在國內市場中形成強大的規模競爭力。
壟斷經濟運行的規律己為大家所熟悉,俄羅斯許多經濟學家也曾運用這些規律指出政府決策的各種失誤。在以前運行的經濟體制當中,壟斷的廠商按計劃指標生產, 由於價格控制,因此,廠商只需增加產量,就可以使利潤最大化。但是,在向價格完全放開轉變的體制過渡階段,一個壟斷廠商如果要實現合理利潤的最大化,就應 當採取減少產出並提高售價的市場策略。這一現象已經在俄羅斯和東歐國家出現,並成為其國內經濟蕭條的主要成因。
信貸體系的動態分析
上述生產壟斷帶來的各種直接效應由於貨幣體系內的動態作用又得以強化。這引發了對信貸政策的爭議,而且也暴露了政府決策的不連貫性,即便是在政府奉行的貨幣主義理念之內,也存在著這種不連貫性,因此,我們需要從一個基本觀點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貨幣主義的分析出發點是貨幣數量學說。該理論提出MV=PT(流通中的貨幣量(M)x貨幣流通速度(V)=物價水平(P)x商品數量(T)(為本文討論之 目的,此T亦相當於產出量)。這一公式是定義形式的真理,因此適用於所有經濟體制。後來的貨幣主義者弗里德曼曾宣稱V是常量一我們也可將其運用於當前經濟 形勢。
如此一來,壟斷經濟的動態運行已經明朗。數量學說經過代數移項之後,又提出了公式T=MV/P。即,假定貨幣流通速度是常量,產品數量則取決於貨幣供給變動與價格水平變化之間的比值。
於是,壟斷經濟體制下的價格開放會導致物價上漲,其後果也就顯而易見了。除非貨幣供給的增長速度與物價水平保持一致(1月份增長率為350%),否則必然會導致商品數量下降。如果管理當局利用壟斷定價來緊縮貨幣供給,這種辦法必將導致商品供給的減少。
這種經濟機制在東歐國家的運作表現得極為極端。在波蘭,廣義貨幣供給的季度增長率從1989年第三季度的190%下降到1990年第二季度的不足10%, 同期的國內物價卻暴漲了400%。實際貨幣供給與產品價格總水平之比也下降了44%。由於貨幣供給跟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產品供給陷入萎縮。
今年夏天,俄羅斯眾多工業家與工會聯合要求擴大信貸,希望藉此避免經濟災難,無論從臨時應急還是基礎理論觀點來看,他們的要求都是合理的一諸如採取資本資產指數化的措施。
不過,真正的問題在於,雖然放鬆貨幣供給是壟斷體制下防止產品供給陷入萎縮的必要決策 —— 而且這一政策的社會效應及產出效應可以通過各種措施得以修正,例如工資、養老金及分期付款的指數化 —— 但是它並不能遏制物價上漲的趨勢。這一問題下面將會繼續探討。
壟斷與非壟斷經濟部門間的地位關係
如果壟斷經濟部門內的動態作用是導致產量減少物價上升,那麼,壟斷部門與非壟斷經濟部門之間的地位關係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價格完全放開的部分壟斷機制下, 雖然產量減少,但壟斷部門的物價上升是相對於非壟斷部門而言的。這一現象可用如下兩條基本經濟規律予以解釋:(i)壟斷部門內部產量下降,物價回升; (ii)壟斷部門的物價回升是相對於非壟斷部門而言的。這兩個特徵共同決定了雙重經濟體制的動態運行。
上述經濟規律表現為:農業品與工業品價格間存在著「剪刀差」,東歐各國的農業危機普遍比工業危機更為嚴重。農業部長Khlystun曾這樣描述兩個產業的 物價差距:儘管食品價格增長迅速,但壟斷工業為農業提供的物資價格上漲更為迅速。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促使國內需求萎縮,另一方面產業所需物資價格不 斷上漲,這雙重壓迫導致農業經濟部門陷入極度嚴重的危機之中。
然而,除在某些特定方面有所不同外,同樣的情況也出現於其他非壟斷經濟部門。正是基於這些原因,當俄羅斯採取物價完全開放的政策之後,市場內的小規模私營經濟部門爆發了一場深刻的危機 —— Yasin教授指出俄羅斯國內50%的合作社已經宣告破產。
此動態分析決策的戰略意義不僅在於其自身內容,而更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壟斷經濟部門與非壟斷經濟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地位關係,這種關係又與俄羅斯國民經濟 長期以來極其嚴重的產業扭曲一個人消費能力不足(欠發達) —— 存在著歷史淵源。鑒於這個問題涉及到中國經濟改革成功與東歐經濟改革失敗的根源,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欠發達的俄羅斯國內消費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俄羅斯國內的個人消費一直處於欠發達狀態。前蘇聯的GDP中只有55%的比例用於個人消費一與此對比,大部分西方國家地區的GDP中 60-65%的比例用於個人消費,美國是67%。對於生產廠商而言,這種消費不充分狀態是災難性的 —— 足以摧毀其生產積極性。更為嚴重的是,這種狀態也造成了國民經濟供給結構的嚴重扭曲。
二戰後的世界經濟中,計算機及其相關產業增長迅速,除此之外,增長最迅速的部門日益集中於耐用消費品與服務業。但是,由於個人消費在前蘇聯經濟中 所佔份額較低,因此,這些產業的國內市場受限,抑制了它們的進一步發展。前蘇聯經濟的重點發展部門 —— 金屬加工與機械製造業 —— 卻是世界生產中增長速度最緩慢的產業。
低水平的個人消費市場迫使生產部門的每單位產出需要非常高的投入成本(重工業,能源業),而投資回報率高的經濟部門(輕工業,服務業)卻發展不力。這一現象本身就是資本生產率低下的表現。
國內市場的投資極端萎靡。在西方主要國家地區,單就房地產業而言,其投資資本大致占投資總額的23-33%。而在俄羅斯,1971-89年間住房業的平均投資份額僅有15.4%。
服務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增長最為迅速的行業,但俄羅斯的服務業卻仍然是發展程度較低的。1990年的數字統計表明,德國的服務業就業人數占城市總就業量的57%,日本佔59%,美國是71%,而俄羅斯僅有45%。
儘管這些並非導致前蘇聯資本生產率低下的唯一原因,但如果俄羅斯擴大對耐用消費品生產及服務的投入,就能夠提高資本生產率。
就業結構與產業結構
重工業與消費品製造及服務業之間的關係都與國民經濟的壟斷與非壟斷經濟部門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與重工業相比,輕工業及服務業的特點是生產單位的規模較小,就業結構也存在顯著差異。
以擁有非常龐大的工業經濟的德國為例,11%的就業人員是自營業主或僱主。而在零售與批發業中,自營業主或僱主占該行業從業人數的18%,私營服務業是 20%,餐飲與賓館服務業是36%,農業則高達79%。在德國製造業里,僅有3.9%的從業人員是自營業主/僱主。但是,紡織制衣業的比例是8.5%,食 品加工是9.4%,雜項製造業(主要是輕工業)12.3%,建築業10%。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1989年的評估數字表明,在當時的前蘇聯僅有0.2%的從業人員是合法的自營業主。另有3.5%的人員分布在合作性質的經濟部門 —— 兩者合計3.7% —— 相當於300萬俄羅斯人。然而,如果沒有大量的小企業 —— 即非壟斷經濟的蓬勃發展,消費品製造業的生產活動根本無法壯大。參照國際慣例,俄羅斯應當需要800-1900萬的自營業主/小型企業僱主 —— 如果將此決策貫徹到非集體化的農業中去,那麼這個數字還需要增加。然而,俄羅斯政府卻制訂了各種不合時宜的經濟政策。這些政策導致的結果是,市場的相對物 價水平對壟斷經濟有利的同時,也壓垮了非壟斷經部門 —— 如此一來,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響,消費需求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滿足了。
價格開放後的雙重經濟體制基本動態分析
當東歐與俄羅斯的經濟改革放開市場價格、放鬆經濟管制之後,基本的雙重經濟體製表現如下:(i)壟斷經濟部門的產出下降,物價上漲; (ii)正是壟斷部門的物價相對於非壟斷物價的上漲,壓垮了非壟斷部門一同時這種體制也逐漸榨取著非壟斷經濟的各種資源。這說明,市場實際需要的是完全相 反的另一套經濟體制。這種體制應當能夠(i)保持壟斷經濟的產出水平;(ii)推動各種資源參與非壟斷/消費品製造業的發展壯大。中國的經濟改革恰好就是 採取了這種市場運行機制。
有鑒於此,首先俄羅斯應當審慎思考壟斷經濟部門的地位作用,而更為重要的是,重新界定壟斷經濟與非壟斷經濟間的地位關係。
中國的經濟改革
中國的經濟改革也實行了私有化辦法,但是國內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工業壟斷結構並未私有化。中國政府在各行業,特別是零售業推行了數次「小型企業私有化」浪潮,但並沒有因此影響大型產業的發展。由於另外三種經濟體制的補充,壟斷經濟的產出得到了進一步增長。
中國國民經濟之所以能獲得飛速增長,正是政府採取下列政策的積極成效。對國有工業的產品需求也因此而高漲。
國有經濟中略低於半數的投資項目,都接受中央規劃的管轄一此類投資在GDP中所佔比重僅從1978年的8.7%下降到1988年的7.5%。
中國制定的「信貸計劃」大大增加了對企業的信貸 —— 此類信貸規模在GNP中所佔比重從1979年的9.3%增長到1988年的29.9%。不過,由於壟斷部門中存在價格管制,因此各大企業只能通過增加產量來實現利潤最大化。
如此一來,需求膨脹與投資信貸成本低廉的共同作用,就推動了國民產值的極速增長。1981-86年的國有工業總產值增長56% —— 年增長率達到8.9%。因此,中國工業結構的改革成果,並非是因為他們像俄羅斯那樣裁減國有經濟或將其私有化,而是由非國有經濟的更迅速發展壯大所致 —— 非國有集體經濟(此概念將在後面章節進行闡述)的工業總產值在1981-86年間的年增長率實現了l9.3%。同樣地,中國投資規模的擴大,也並非因為國 有投資份額減少一儘管1979-81年間一度下降,但投資額佔GNP的比例從1978年的19.2%增長到了1988年的19.5% —— 而是由於非國有投資佔GNP的比例從1978年的7.6%增長到了1989年的10.2%。
因此,中國經濟的發展,並非緣自對國有經濟的破壞,而是因為中國變換了壟斷經濟與非壟斷經濟部門之間的地位關係 ——以鼓勵後者的積極發展為主。這種經濟機制正是中國經濟改革成功的關鍵。下文中,我們將全面考慮改革過程中供需雙方的情況。
中國經濟改革的需求市場
對需求市場而言,國民經濟中個人消費份額的急劇增長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基礎。在1978-81年短短三年的時間裡,個人消費佔GNP的比例從52.6%增長 到58.5% —— 增幅接近6%(見表2)。實際有效的個人消費增長率達到20%。與此同時,改革期間的所有其他任務都讓位於實現消費增長這第一次飛躍的目標—— 政府終極支出佔GNP的比重從14.2%下降到11.5%,固定投資佔GNP比重暫時由26.8%下降到20.1%(不過,向新型需求模式過渡的初始任務實現後,固定投資又得到回漲)。
個人消費佔GNP比重的增幅高達6%,這成為供給市場改革的先決條件。各種新興產業 —— 優質食品、耐用消費品,及服務業 —— 只有存在市場需求,才能夠獲得發展空間。消費水平的迅速高漲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途徑。
改革規劃的時間順序已經明朗。和俄羅斯一樣,中國政府也不願嘗試快速降低軍費開支的辦法。但在1978-1988的十年間,中國一直在收縮軍費開支占 GNP的比重,這實際上成為刺激個人消費快速增長的主要手段。十年內,按照固定價格計算的軍費開支佔GNP的比重已經下降了一半 —— 按現行價格計算的軍費開支佔GNP比重也下降了3.1%,這一比例幾乎正好配合了個人消費佔GNP比重的3.8%增長率(見表2)。
當然中國軍費開支的比重下降是逐步實行的,如果按照當前價格計算的話,年均下降幅度為0.3%。在1979年,由於過渡時期的開支,實際比重曾略有增加。改 革初期,個人消費佔GNP的比重之所以能夠保持增長態勢,正是因為固定投資佔GNP的比重按比例降低,為前者提供了保證 —— 1978-81年間的固定投資比例降低了6.7%,從而負擔了個人消費5.9%的增長。不過,自1981年以後,改革從降低軍費開支措施中的獲益開始減 少,雖然經濟結構改革初期需要個人消費比率的飛速增長,但此時的形勢已經要求適當降低這一比率。到l984年,固定投資佔GNP的比重已經恢復到了 1978年的水平。
至此,這十年間需求市場的動態變革已經明朗。改革初期,固定投資的收縮帶動了個人消費水平的提高。之後,隨著軍費開支的降低,閑置資源又得以轉入投資環節。
供給市場
中國經濟改革期間,為了鼓勵非壟斷經濟的發展,需求市場結構的巨大變革引發了相對價格的劇烈變動,從而推動了供求兩個市場的變革聯成一體。這種體制正是經濟改革成功的關鍵所在。
物價變動的順序也是很明顯的。1978-81年首先從農村經濟改革開始,這一期間的農產品價格增長率比工業品高出38%;消費品的價格增長比國民經濟里的 其他產品高出11%。1984-86年,城市經濟改革開始,與平均物價水平相比,同期消費品價格增長又高出11%。在此次物價上漲浪潮中,中國居民的收入 得到了有效保護,因為通過降低固定投資而節省的資源又轉化為消費產品補貼,以及居民工資水平的提供方面。
所以說,與俄羅斯情況不同,中國居民並未因相對物價的變動而遭受損失,反而因供給的增加而受益極大,中國的經濟改革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廣泛的社會支持。
十年的改革推動消費品整體價格相對平均物價水平增長了24.8%,農產品價格相對工業品價格增長了77%。
鼓勵發展非壟斷經濟
消費品與資本品之間的界限在很大程度上相當於國民經濟中壟斷與非壟斷部門的界限,這一點在中國改革的實踐中得以清楚顯現。政府為鼓勵非壟斷經濟的發展,採取了巨大的價格優惠政策 —— 這一做法與東歐國家恰好相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產業,中國與東歐諸國針對農業改革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政策,參見圖3與圖4。圖3說明了中國消費品與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趨勢。表4顯示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價格放開後的農產品相對價格變動走向 —— 類似數據也可見於東歐各國。
在捷克政府決定放開物價管制後的三個月內,農產品價格比綜合物價水平上漲得更為迅速一可歸因於食品需求受到抑制。但是,在接下來九個月里,農產品的相對價格卻快速下跌,直到物價放開的一年後,農產品價格仍比一年前低8%。
上述東歐國家的改革形勢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由於中國政府採取了鼓勵發展非壟斷/農業經濟的政策,農產品的相對價格得到飛速增長。消費品與農產品生產的所 有限制壁壘都被取消,小規模的生產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儘快發展壯大,如此一來,消費品與農產品生產日益繁榮。中國政府通過採取價格轉變政策,為消費品/小規 模企業的生產創造了一個合法而真實的經濟發展空間一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東歐國家儘管也頒布政策規定設立小型企業的合法權利,但在實踐中,這些權利的執行卻 因為消費需求的萎縮及壟斷定價的影響而大打折扣。
如果在一個雙重經濟中實行完全價格放開的體制,壟斷經濟就會藉助這種機制來榨取非壟斷經濟部門的各種資源。但中國的經濟改革機制則是服務於那些非壟斷部門 的,中國政府藉助體制力量將巨大的資源投放到非壟斷經濟部門.從而滿足日益增長消費需求。一旦物價及相對需求變動,供給管制也同時放鬆,其他改革步驟則必 然會合理地繼續向前推進。
在中國經濟改革期間,有三個經濟部門得到了發展一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一般指的是那些向地方政府租借廠房的集體,但也包括一些自己擁有設備等資產的合作企業),以及私營經濟。
私營業部門的生產規模仍然較小--1989年的工業產值中,有56%來自於國有經濟部門,36%來自集體經濟,5%來自私營經濟。但集體經濟比國有經濟發展得更為迅速 —— 前者占工業產量的比重從l980年的20.7%擴大到1989年的35.8%。
1988年的服務業收入中,僅有39%的零售業收入來自國有經濟部門,33%來自集體經濟,19%來自私營經濟。在餐飲業的營業收入里,國有經濟的收入佔22%,集體經濟佔25%,私營經濟50%。
改革期間,服務業的就業人數暴增。1978-88年,中國就業總人數增長了35%,而餐飲業的就業人數暴增327%,零售業380%,其他服務業750%。這三個產業的總就業人數,從600萬猛增至3000萬人。
農業非集體化改革也在同時進行 —— 土地仍歸國有,但生產責任轉歸家庭承包所有。從生
產角度看,一個擁有完美基礎的競爭機制由此建立。
在此激勵機制的基礎之上,中國政府還規定了一套固定報價的國家支付辦法,保證由國家按照一個較高的價位買下所有農產品。
為了鼓勵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產品的採購價也得到逐步提高。正如經濟理論所預測,農產品的產量大幅增長。1980年至1984年間,中國食品產量的年增長率達到6.9% —— 穀物產量年增長7.4%。截止1984年,食品供應的基本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農產品採購價的相對上漲趨勢被中止,國民經濟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優質食品(牛 肉、豬肉、柑橘、香蕉、食糖)與經濟作物的生產上來。
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相互作用,為消費品需求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市場。1979-84年,工業產出年度增長8.6%,而電視機產量年增長達到47%,冰箱甚 至達到98%。1984年之後,由於國家採購價格的上漲趨勢中止,農產品的年增長率回落到5.0%,但工業產值年增長達到14.5%。
耐用消費品的產量出現絕對增長勢頭 —— 1988年,中國國內生產了760萬台冰箱,2500萬台電視機。地產熱也開始出現。在這種改革機制的背景下,俄羅斯需要的經濟結構改革在中國的實踐中獲得了成功。由於監管得當,壟斷經濟的產出保持增長勢頭;由於相對物價水平的合理轉換,各種資源不斷注入非壟斷經濟部門,從而使各類消費品的生產熱情高漲。
這種中國式的改革機制,與東歐及俄羅斯的機制恰恰相反。在東歐,國有的壟斷經濟部門遭到遺棄,壟斷經濟的產量也隨之一落千丈,與此同時,壟斷經濟通過抬高 相對物價,抽走了非壟斷經濟部門的各種資源。而在中國的改革進程中,國有的壟斷經濟佔主導地位,這便意味著其(i)產量增加,並且(ii)可通過操縱壟斷 與非壟斷經濟之間的價格界限,為非壟斷經濟注入所需的各種資源。中國改革的成功正是雙重經濟規律具體運用下的必然產物,而東歐國家改革的失敗也是違背這一 經濟規律的懲罰。
因此,中國的經濟改革,處理的並不僅僅是工農業間的相互關係,它還涵蓋了壟斷與非壟斷經濟的各種聯繫 —— 工農業關係只不過是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國家裡,與其他所有消費品相比,農產品價格獲得了更快速的增長,這種相對價格的轉換,原則上 也同樣可以為其他非壟斷經濟部門帶來利益。
如果從基礎經濟學的角度觀察,事實上,在斯大林體制與東歐改革體制間存在著相似之處,值得我們予以關注。斯大林政府的改革引發了農產品相對價格的劇烈下 滑,並導致國內農產品消費的萎縮。而東歐改革採取的另一種機制的結果也是如此。而中國經濟改革的最基本特徵恰好與斯大林及東歐改革截然相反。
此外,我們可以根據雙重經濟規律清楚地得出結論,即,只有中國式經濟改革的基本原理才能在俄羅斯行之有效。基於本文所列原因,無論「東歐式」的改革期持續多久,都註定了其經濟災難的結局。
同樣道理,僅由俄羅斯雷日科夫(Ryzhkov)推行的經濟改革,非但不能為非壟斷企業滿足市場消費需求而提供必要的龐大網路,而且更無法提高生產的市場 適應能力一事實上,這一任務並非是中央控制的行政管理機制所能實現的,例如,靠轉變國防工業的角色是無法勝任的。與此相反,中國的改革體制奉行的是,讓國 有投資通過市場機制、而不是行政決策來引導經濟走向一這也是將管理消費品生產的權力下放的唯一合理途徑。那麼,俄羅斯應當如何從中總結經驗教訓來發展本國 經濟?與中國不同,俄羅斯現時的經濟基礎並不穩定(停滯不前不能說是穩定) —— 東歐的經濟改革,導致了其產值的災難性大幅度下降。因此,經濟結構的中期改革規劃必須與同期的一攬子反危機方案相結合。然而,經濟改革中普遍適用的經濟原 理應該說是很清楚的,即
(i)改革成功的先決條件是終止國有工業經濟的繼續萎縮。否則(a)壟斷經濟的產量將無法保證;(b)與非壟斷經濟的價格關係也無法調控。
(ii)在改革中,重建國內市場勢在必行。應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來不斷加強成員國之間的經濟聯繫 —— 具有決定意義的正是這個內部市場,而非外部市場。除此之外,恢復與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也將帶來雙贏的效果。
(iii)在經濟改革的短期內,國內任何工作都必須服從於提高人民生活及消費水平這個中心任務。這一舉措不僅著眼於人的因素,也為經濟結構改革提供 了堅實的基礎。由於消費品產量的降幅慢於國民經濟總產量的下降速度,因此消費份額佔GDP的比重已有增加(可惜,這種情況出現在衰退型經濟,並非發展型經 濟中)。國民中期穩定規劃與結構改革都需要推行工資指數化。工資應當立即與物價指數掛鉤,從而有效終止消費品及國內市場的萎縮。除此之外,工資指數化還應 當能夠確保個人消費佔GDP的比重保持60%左右的水平(比其歷史最高水平高出5%)。
(iv)經濟改革必須消除通貨膨脹,創造必要的條件推動消費品及農產品相對價格的上漲,為此,必須在壟斷經濟中再次引入價格管制。但對於那些己建立競爭關 系的非壟斷經濟部門,也許並無此必要。在具有競爭性質的消費品部門,可以允許其物價水平在一定限度內,相對壟斷價格保持適當上漲趨勢(居民利益將通過工資 指數化而免受影響)。
(v)經濟改革必須創造供給來滿足市場需求變動,為此,應當制訂一項非常時期的特殊規劃,保證在短期內迅速消除中央政府的管制以及那些競爭機制發展迅速地區的國有壟斷勢力 —— 即必須儘快發展「小規模私有化」。
(vi)政府必須通過執行國有訂購、國有契約等制度來維持國有經濟的產量規模。必須保證企業的大額信貸資本到位,企業資產必須予以指數化。
(vii)中國的經濟改革擁有一個穩定的社會背景,改革初期的投資減少是為了轉移更多資源,從而達到擴大消費的目的。但俄羅斯的改革出現了突如其來的投資 崩潰 ——國民經濟中的投資比重已經形成下降過度的趨勢。因此俄羅斯的改革問題集中於如何穩定並擴大投資規模。具體辦法有(i)國家投資於一些重點扶持的經濟部 門; (ii)竭力鼓勵投資,例如實行分期付款的指數化和稅收優惠政策。基於當前改革危機的深度,政府必須採取強有力的行政決策,將投資與信貸的轉換作為主要調 控工具,只有遏制通貨膨脹,投資規模才能繼續得以有效維護。
(viii)就中期改革規劃而言,國民經濟中的個人消費份額擴大所需的各類資源,都必須來自軍費開支份額的減少,這一改革步驟的具體執行需要以漸進方式進行一將軍工廠關閉肯定會降低國民經濟的總需求。與此同時,把軍工業的資源用於出口,也一定會產生經濟效益。
顯而易見,共有三類群體對這場經濟改革持歡迎態度:(i)實業家和管理人員,他們希望結束工業萎縮的局面,為經濟現代化準備好各種前提條件;(ii)工人 階級的代表,他們希望能遏止消費與生產的持續下滑,維持現有的就業規模,為消費品生產的快速增長準備條件;(iii)小型企業,他們希望贏得企業繼續興旺 繁榮的經濟環境一他們不希望生存在一個雖然擁有了合法的營業權利,卻遭受國內市場經濟排擠的經營環境。上述三類利益群體的目標一致,共同致力於俄羅斯國民 經濟的復甦一這一改革方案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全民性的」改革。當然,三類群體實現各自利益的具體形式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俄羅斯的內部事務,不在本文的討 論範圍之內。
毫無疑問,俄羅斯經濟學家們必能研究出比上述理論更為詳細、適應性更廣的改革方案 —— 上述理論涉及到的僅僅是最基本的經濟問題。然而,中國改革成功與東歐失敗所昭示的雙重經濟規律,本質上並非具有特殊性,而是一個普遍適用的真理。因此,這 些規律同樣適用於俄羅斯。當然,在俄羅斯運用這些規律來制定適應本國國情的改革方案時,只有運用俄羅斯人民自己的智慧力量,才能贏得經濟改革的成功。
注釋
1 記載於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備忘錄以及「經濟改革深化方案」之中。
2 對於國內產量及國際競爭力來說,均是如此。
3 這一趨勢在1960至1973年間已經表現明顯。此期間的世界產量,例如鋼鐵產量年增長僅5.8%,有色金屬冶煉業年增長5.6%,鋼管年增長4.4% —— 而同期計算機業的年度增長為13.4%,攝像設備的年增11.6%,鐘錶業9.6%,製藥業9.O%,家用電子產品8.4%,家用產品(冰箱,洗衣機等 等)8.2%。但在1973年以後,這種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表現更為極端。當時發展最快的25家工業部門中,有1 8家的產量集中在三個領域:電子及計算機設備(計算機、電子配件、電信及電子設備),優質消費品(醫藥、化妝品、家用電子設備、攝影設備、光學產品、鍾 表、日用商品、圖書出版及造紙業),食品(動物飼料、食用脂肪、魚類和肉類、罐頭、穀類產品及飲料)。在世界市場中,前蘇聯曾擁有優勢的產業 —— 例如鋼鐵加工,導管設備工具,及有色金屬冶煉 —— 事實上,目前這些產業都已經萎縮,也就是說,前蘇聯的這些產業已走向衰敗。截止1987年,前蘇聯的鋼及水泥產量都比美國多兩倍,鐵礦產量幾乎多出三倍, 但計算機及電子行業的發展潛力極端不足,而且當時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耐用消費品及優質食品分布在前蘇聯的產量也明顯滯後。
4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1980-1988年德國的製造業,其固定資本總成品的年度附加值比率達到850%。但基礎金屬行業的同項比率僅為650%,非金 屬礦產690%,金屬製品及設備生產840%。輕工業、基礎消費品業和製造業的產出與投入的比率也相當高一德國食品加工業是980%,傢具製造業是 1210%,制衣業1230%。同項比率在服務業中的表現與輕工業類似 —— 餐飲賓館實現了930%,批發零售業1030%,金融服務業1390%。能源業是前蘇聯的優勢產業之一,德國同類產業的產出投入比率甚至比前蘇聯更低。因 此,德國在該行業內不具可比性,其產量實在微不足道,但是我們可以將其與美國、英國等西方能源產量大國相對照,八十年代美國能源業的產出投入比是 350%,英國540%(包括煤礦生產)。
5 前蘇聯房產業占國民再生資產的比重不足18%,對比美國是30%,西德33%,法國45%。
6 尤其是「個人"(消費者)服務業,其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比例僅為1 9%,對比德國是28%,法國33%,日本37%,美國39%。我們可以通過對比前蘇聯與其他國家的統計,來說明前者零售業出現的嚴峻形勢。前蘇聯的批發 零售業就業人數在國內總就業人數中的比重僅為6%,而德國的比重是15%,法國17%,美國22%,日本23%。以西德為例,它在西方國家中,屬於重工業 經濟規模出眾的,其投資額的25.2%用於工業,24.4%用於服務業,而前蘇聯的投資比重則是工業36.4%,服務業僅14.9%。
7 國內工業生產結構不能適應實際需要,這不僅影響了國內經濟發展,同時也削弱了前蘇聯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這一點我們可用圖解予以對比說明,參照對象為過去 20年里除中國大陸以外發展最為迅速的經濟體 —— 新興工業國家及地區(NICs):韓國、台灣、香港與新加坡。相對於前蘇聯,這些地方的發展起點都比較低,但由於他們都集中發展諸如電子消費品之類的產業 部門,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出口成績。當時他們的成就憑藉的是消費品技術優勢,這種成績遠比投資部門的成就要容易得多 —— 聯合國研究資料表明,在洗衣機、冰箱、收音機、電視機製造業領域,韓國及台灣已經與日本處於同一個技術水平,他們都是世界最先進水平的代表。這些經濟體主 導著廉價個人計算機的出口市場。而前蘇聯在發展初期,曾擁有更為領先的優勢地位和更為龐大的國內市場,但此類產業卻沒有得到長足發展 —— 部分原因在於前蘇聯的國內消費品產量與整體經濟規模相比,顯得極其微不足道。
8 農業經濟部門比德國龐大的國家,其自營業主/僱主佔總就業人口的比例更高 —— 法國的比例是15%,日本21%,西班牙27%,義大利是32%。即便在經濟結構最為發達的美國,這一比例也有9%。
9 中國經濟改革的做法與俄羅斯及東歐各國完全不同,非但遏制了國內消費的萎縮,而且在改革初期,中國政府採取各種堅決措施,短期內確保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0 十年改革的成果表現為,雖然軍費開支佔GNP的比重已被削減至原來的一半,由於國民經濟規模擴大超過一倍,軍費實際開支是略微上升的。
11 1984年後,固定投資比例的增幅超過了197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前提是軍費開支的逐步下調,及其他政府經濟開支的減少,兩者共同負擔了固定投資的持續增長,直到1989年國民經濟開始出現過熱。固定投資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才回調至1984年水平。
12 正如此處數據所顯示,國有經濟在經濟改革中非但沒有被放任遺棄,事實上,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正是國有經濟引導了投資改革的方向。首先是1978— 81年,國家固定投資佔GNP的比重明顯減少,從19.2%下降到14.4%,從而為國內消費的增加提供了資源空間。然後是1981--86年,國家投資 佔GNP的比重再次增長,從14.4%增加到20.9%,至此,國內一般性投資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張。最後是1988-89年,國家投資規模減少,目的是為 了抑制當時出現的經濟過熱(圖3)。此次改革與以往幾次的不同之處在於,國家投資是通過市場運作,逐步引導經濟改革的順利進行,而不是利用政府的行政決策 一無論如何也不能採取這一途徑,原因是當時國內已經不斷湧現出大量小企業,下面我們將對此予以討論。
13 在改革的第一階段,1978-1981年,國家對生活必需品的補助在GNP中所佔比重從1978年的2.2%增加到1981年的6.4% —— 比重增長在GNP中相當於4.2%。消費補助隨後減少,人民工資水平及退休金有所增加,並在事實上實行了工資福利的指數化,通過這種指數化政策,國家為人 民生活提供了相應補償 —— 這是一個更為有效的體制,而且最終的效果是相同的。
14 假設相對物價仍然保持1978年的水平,那麼在1979-1988年間,GNP中的私人消費比重實際是從52.6%收縮至45.2% —— 而不是從名義上的52.6%上升到56.4%。
15 1989年末,匈牙利政府實行物價放開之後的三個月內,食品價格飛速上漲,比一般物價水平的變動高出10%。隨後,食品價格對比一般價格水平又下降了 16% —— 較之在物價放開之前的水平已低出六個百分點。在波蘭,儘管改革尚未完成,但經濟形勢已經呈現。1989-1990年間的食品價格對比其他物價水平增長 30%。隨後又下降了20%,並且出現持續快速下跌的趨勢。
16 毫無疑問,第二類經濟形式除了純集體經濟之外,還包含了一定比例的半國有及半私營企業形式。
17 中國「集體經濟"工業部門的飛速發展,是中國工業的眾多小型企業都在短期內得以迅速壯大的原因 —— 截止1986年,中國擁有500,000家工業企業,其中的420,000家都是小規模企業(引自江儀偉<音譯>文章, 「企業改革」,見《中國經濟及其發展前景》,Peter Nolan和Dong Fureng編輯,劍橋政治出版社1990年第159頁)。這種集體經濟形式首先在輕工業中獲得發展,同樣非常有效地利用了行業資本 —— 截止1987年,工業總產量中的三分之一來自小型企業,它們使用的資本量卻僅占資本總量的八分之一。同時,集體經濟也為國家出口作出了突出貢獻 —— 1987年出口額達到50億美元。
工業總產量中的輕工業產量比重,從1978年的42.7%增長到1988年的49.3%。三個直接消費品加工業 —— 食品加工、紡織及制衣業、印刷及造紙業 —— 在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從1978年的29.7%增長到1987年的34.3%,同期使用的行業資本比重卻僅為17.8%一這意味著資本的高效利用率幾乎是 整個工業經濟資本利用率的兩倍。
18 工業的就業人數增長59%。建築業的就業規模激增178%,表明房產業迅速發展。
19 截止1989年,國有經濟中的零售業從業人員在行業內的比重僅為17%,集體經濟佔34%,私營經濟49%。餐飲業的國有經濟從業人員比重也僅為13%, 集體經濟達到25%,私營經濟61%。在其他類型的服務部門裡,國有經濟、集體經濟與私營經濟從業比重分別為19%,31%和48%。在1978-88年 間,從事零售業、餐飲業和服務業的新企業超過一千多萬家。
20 從專業角度看,這是一個被稱之為「物價反常」的體制。正常情況下,當產量增加時,物價或保持不變,或下跌。但此時產量的增長卻導致平均物價水平一同上漲。
21 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市場不會出現壟斷利潤。然而各種新動力卻刺激促使他們想方設法地通過增加產量來贏得額外利潤。
22 截止1989年,增長速度已經太快,造成經濟過熱。因此,1989年之後,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慢。
23 輕工業與重工業之間產量比例的數據顯示,重工業發展較慢 —— 不過, 1984年後的煤礦產量仍然保持5.4%的年增長率,鍊鋼產量年增長6.4%,硫酸產量7.0%,含氮化肥12.5%。
背景介紹:中本文撰寫於1992年4月,並在Voprosy ekonomiky的1992年9月的第11期發表 【中國的經濟改革為何成功,而俄羅斯怎麼會落敗?_JohnRoss431_新浪博客】
英文原文見:http://ablog.typepad.com/keytrendsinglobalisation/1992/04/index.html
本文作者羅思義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前英國倫敦市經濟與商業政策署署長(相當於中國的副市長)
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責任編輯:黃澹寧
----------------------------------------------------------------------------------
恭祝大家新春愉快,感謝您的支持。歡迎關注風雲之聲知乎專欄:
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
※我國綜合國力成為世界第一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金坷垃是真實存在的,那麼它會對世界局勢造成什麼影響?
※國際化人才流動趨勢已來,獵頭到底該如何出擊?
※王朝復仇記:罪臣之女成一國太后,一手締造輝煌卡達…
※比樊勝美她媽還能作?英國准王妃的一家戲精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