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素描
話似乎沒錯,但被喊來喊去,都快成口號了。很少有人意識到,素描有很多種,繪畫也有好多種。
這是我格外建議每個學畫的人都要通識藝術史的原因,這樣就不至於閉塞封閉,一提到素描就知道個「三大面五大調子,結構明確調子細膩,高考滿分150,畫成這樣60分」什麼的。
很多人會邀請我答素描類的問題,我經常打了很多字又刪掉,因為我沒十足把握我們是在一個頻道上,既然頻率不同,溝通就無意義。所以我就先調個頻,願意傾聽的不妨一來。
當我們在國內提起素描時,大家往往都想起這些
但我三不五時的也會想起這些有人可能會說了:這也沒啥區別啊,也就是畫的細膩與簡練,認真與隨意的區別嘛。比如那張魯本斯的,也就是畫的比較少,只挑關鍵的地方畫,如果畫的細膩點,會更寫實,就像那個石膏一樣。
問題是,這些藝術家們都活在不同的時代,受到不同的影響,更何況每個藝術家個體都不一樣,畫的東西怎麼會有以上所說的簡單差異?畢加索為何這麼畫?魯本斯為何不這麼畫?nobody cares.這就是大多數學畫人最大的問題,即不談觀念思想,只談技術;不求表達,只求真實。
說到底,素描原是一種研究的手段,是草稿,也可以當做作品。只不過許多手稿,在藝術家被神化以後自然也成了神品,被頂禮膜拜。人們往往糾結大師為何畫的如此瀟洒,這條線的變化是多麼多麼豐富,卻總是忽略這張畫的整體感受,以及這張畫要探討的問題和表達的思想。
我們所熟知的素描,大多隻求畫的像,畫的細,思想?觀念?那是啥?
我自認為這個道理十分淺顯,沒有不懂的道理。然而有次去中國油畫院看展,實在是被其水平之低劣給嚇住了,除了一些油膩的形象符號,別無新意,狗屁不通。油畫院如此,大眾更不用說了。然而我國油畫界是反覆提出要回到原典,要向大師學習,回歸寫實的。意圖是可以的,但成果實在是太磕磣了,其原因就在於不得大師原意,只求形式上雷同。
所以呢,我是個非常原意探討技術的人,但我又非常不願意探討。我經常看有人談油畫底子應該怎麼做,怎麼畫不吸油;素描調子怎麼畫細膩,哪個地方強調一下,然而真正的內在核心卻無人問津。於是乎就看到了一群用傳統全因素素描思路的人去模仿達芬奇,那自然得不到好下場。沒有觀念支撐的技術毫無意義。
當我們執著於畫「素描」這個概念時,我們就已經輸了。別忘了其背後可是整個歐洲藝術史啊。
所以說,當我們在談素描時,談的到底是哪種素描?而你又該如何去畫這種素描?
————————
最擔心的言論,還是在評論里出現了
推薦閱讀:
※畫賣不出去的時候,畫家都是咋活下來的?
※如何得體地向朋友提出幫忙畫畫的請求?
※用什麼顏料可以在燈泡、油管上面畫畫?
※Amedeo Modigliani|阿美迪歐·莫蒂里安尼,英年早逝的天才藝術家
※樂?圖,圖樂|視奏那些有旋律的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