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從紅蛋吃完早茶出來,外面飄起了雪。今年是大年初一,是上墳的日子。中國的節日總跟祭祀脫不開關係。很多人不喜歡春節,討厭走親戚的無聊。而我的家人全生活在同一個南方小城,沒有走親戚的習慣,所以反倒因為祭祀而喜歡各種過年過節。

清明、端午、冬至,都多少有跟祭祀相關的習俗。而這些成為我最心心念念的節日,也因為它們各自特殊的食物。

.

清明自然是青團,方言喚作「青艾」,取其材料艾草。每年到了季節,外婆買了艾草自己在家磨成粉,揉進麵粉中,做成淺綠的劑子,然後將春筍、香菇、瘦肉、雪菜、豆腐乾切丁炒成咸餡,包成手掌大的扁圓糰子,底下墊一片芥菜葉,在蒸架上熱氣騰騰地蒸出來,滿屋子都是清香。清明要上墳,但小輩因為外地上班上學的關係總不能齊,所以我印象也模糊了。

.

到了端午,比起粽子,更重要的是食餅筒。後來我去外地念書,跟人講起這個時,總用「大號春卷」來形容。這是道主食。說起來,就是攤得很薄的麵皮里包了十幾種菜,然後兩頭兜住捲起來,握在手裡咬著吃。

這個菜式須得一大家子團圓坐在一起燒一桌子的菜才能實現。這一桌的菜也都得是容易包進麵皮里的:先是乾的炒麵打底,然後鋪上蛋絲、茭白、鱔絲、蝦仁、肉片、豬肝、黃花菜、綠豆芽、豆腐乾、白蘿蔔絲,量要控制得好,捲起來的時候不能把很薄的麵皮給撐破,然後在一頭咬開一口,往裡面灌一調羹肉汁,肉汁浸潤整個餡,把所有味道捏在一起,一口下去,又各有各的口感。若是貪心肉湯加多了,筒底就會漏汁,小孩兒吃的時候總拿個碗接著。有時候還會吃散了,就變成一碗菜,不免有些沮喪。

城裡總有幾家特別有名的麵皮攤,早好幾天就得去預定。這家二十張,那家三十張。那攤主就架個小爐子坐在門前,拿油紙擦一遍平鍋,手丟一坨麵糊上去,兩下抹成一個正圓,候個幾秒就能掀了。買回來的麵皮,要一張張撕開來對摺兩次疊好再重新摞起來,以免全部粘住。對小孩兒來說,疊麵皮和包食餅筒才是整個食物的重點。所以儘管後來早餐店裡開始日常提供食餅筒,也不會特別想要去吃。

.

冬至的祭祖就很重要了,那是跟「七月半」時一樣的儀式。每家在冬至日前後挑個全家人都能到齊的日子,下午三四點鐘開始在家裡樓下擺桌祭祀。碗頭要至少八碗,是煮熟了但尚未過油炒的菜,豆芽、筍乾、芋頭、肉皮是必備的,看各家情況再有魚、蝦等等。桌子朝著祖先的方向擺,酒水倒三遍,紙錢沿著牆角路肩燒了。小輩被領到桌前拜,家長在旁邊幫忙念詞,大概就是請祖宗來吃。

儀式結束之後,供品回鍋重新調味炒過,再另添一些菜,就是一家人的團圓飯了。這時候,最重要的是冬至圓。冬至圓很像北京的驢打滾,是糯米圓裹了黃豆粉和紅糖的點心。為了保溫,捂在電飯煲里擠成一團,看著就熱鬧。

.

等這些節都過完,就可以等過年了。「謝年」、「開年」是其中我最喜歡的部分。「謝年」是在大年三十之前的祭祀,感謝祖先和天地在過去一年的保佑;「開年」通常在初二,祈求來年繼續保佑全家。

與冬至的祭祀不同,這兩個祭祀是以小家為單位,在家裡陽台就能進行,不供熱菜,而供點心水果。四樣點心,四樣糖果,四樣水果;一條活魚眼睛貼了紅紙以免亂蹦,祭完放生;一塊豆腐,一刀肉,元寶和紙錢;年糕捏成的魚、肉、元寶;三杯茶、三盞酒、三支香,左右各一燭台。祭拜分三個對象三個方位,要轉桌子,每次斟三分之一的茶和酒,最後正滿。因為祭品極多,兩次又不能重複用,所以節前買年貨的時候就要買齊這些。對於小孩來說,就是借著機會買自己愛吃的點心糖果的時候。從小時候的白芸糕、綠豆糕,到後來什麼好時、百奇都往上擺,覺得好笑卻仍心安理得。

謝年、開年都很講究時辰,如果碰上好時辰是半夜兩點,那也得等到那個時候。小孩本來九點十點都要睡,難得有機會半夜祭祀,簡直像去園遊會一樣興奮。家裡有一套搪瓷盤子包起來平時不用,每年就等這時候拿出來,整齊地碼上點心糖果,像小山一樣,然後前屋跑後屋地端到陽台去擺上桌。等搞完這些,好玩的部分也結束了,然後就昏昏欲睡地等著到點了之後拜三次,最後拿箇舊鐵鍋在陽台把紙錢燒了,供品又一碟碟地收回屋來,香和蠟燭等到完全燃完,便算結束了。開年再多一個放鞭炮的步驟。因為大家挑的時辰相近,所以家裡附近會不時地有人放鞭炮。第二天起來人們會相互抱怨,昨晚被開年的炮仗吵醒了幾次。

.

三十晚和二九晚是全家跟兩邊老人吃飯。最方便的是大家都在同一個小城,不用跑去外地,也不用說今年去婆家明年去娘家。這幾年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不想過年太累,年夜飯都早早地訂在了飯店。吃完回家看春晚正好,然後等到十二點放煙火放鞭炮。

第二天早上起來在家煮湯圓吃,接著出門去佛堂點個香,然後便是開頭說的上墳了。初一的上墳聲勢要比清明的浩大,因為人齊,所以還會和老人兄弟姐妹家的晚輩一起約好前去。街上什麼店都不開門,只有賣菊花花籃的攤販。外婆年紀大了以後因為爬山上墳太累,就留在家裡給大家做午飯。等兒孫們上墳回來到外婆家一開門,就是一鍋熱騰騰的鮮榨菜燒豆麵湯,就著謝年用了的年糕一起吃,簡單卻有年味。

.

.

高中去外地念書,開始逐一錯過端午冬至。杭州的青團竟都是甜的;吃不到食餅筒的端午,我們也試過去肯德基買雞肉捲來解鄉愁。等後來出了國,連春節也錯過了。清明的時候,媽媽打電話跟我說,外婆留了一些艾草冰凍在冰箱里,等我回國時再做青團給我吃。夏天的時候,她又拍照給我看,說冰凍了楊梅等我回去。好像不光是食物,就連節日、連思念,都被好好地保存起來,留待我回家的那一刻。

.

在異鄉過年的第三年,我和家人都互相逐漸習慣了這樣的設定,也不會非得跟爸媽視頻然後聽著《時間都去哪兒了》而哭成狗。過幾天,爸媽會搭上飛機來看我。我看了照片,大半個行李箱都是食物。我想念城門頭的烤糖、想念小核桃、想念買這副對聯還是那副對聯的糾結。站在凳子上幫外婆糊上橫批,然後屋裡傳來招呼我趕緊吃飯的聲音。

.

這大概就是年味了。


推薦閱讀:

喜愛看文史方向的書,應該買哪些出版社的書?
端陽夏色里,此物最相思——香囊
比起外國童話,我更願意給孩子講講中國文化
如何用互聯網思維振興中國傳統茶產業?

TAG:春节 | 传统文化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