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夫哥羅德,風雲變幻(上)
分封制度
在十五世紀前,莫斯科公國並不是羅斯唯一政治型式,另外還有哥薩克和自由城市公社。在十五世紀時期,自由城市公社逐漸衰落。在這個時期,有三個公社,分別是大諾夫哥羅德公社、普斯科夫公社(相對較小)以及維亞特卡公社。其中,位於沃爾霍夫河兩岸,靠近伊爾門湖的大諾夫哥羅德,就是他們的典型代表。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俄羅斯有兩個諾夫哥羅德,分別是下諾夫哥羅德和大諾夫哥羅德。我們此處提到的是後者。
行政
諾夫哥羅德由許多居民點組成,原本它們都是獨立且分散的,後來聚落逐漸擴大併合並,形成了一個中心公社。橫穿城市的沃爾霍夫河將城市分成兩個大體上的區:東岸(右區)、西岸(左區)。第一區是該地的商業中心,市場雲集,做生意的人都來這裡,欣欣向榮。第二區(索菲亞區)是得名於該地的一所教堂。連接各個商業點的是雅羅斯拉夫廣場,因為雅羅斯拉夫擔任大公時期,他的辦公處就在這裡。(可以看看頭圖參考,就是地圖)商業區由木工區和斯拉夫區組成。我們接下來要提到的市民大會維切,也和這個廣場有關,大臣們就在這個廣場上,向赴會的市民發表講演。
那麼詳細呢?
索非亞區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北部的涅列夫區、西部的柵格羅的區、南部的陶工區。陶工區、木工區的名字反映了此時各個自由村的手工業性質。所以基輔人給諾夫哥羅德人起了個很輕蔑的外號「木匠」。值得一提的是,諾城也曾稱作斯洛文斯克,居民是斯洛文人。當然,上述地區之外還有很多自由村,環繞著諾城。該城在1211年的總體居民大概是4300戶左右。
西北諾夫哥羅德是沃季行政區,沃爾霍夫河右岸一直到奧涅加湖附近是奧鮑涅日行政區,穆斯塔河和洛瓦季河附近是傑列瓦行政區,洛瓦季河和盧加河一直到舍隆何兩側之間的是舍隆行政區。還有如今處於特維爾州的別日奇行政區。
自由地位
在雅羅斯拉夫死之後,諾夫哥羅德併入了基輔羅斯。自從莫諾馬赫死之後,諾城人取得了越來越大的優勢,成為鞏固奠定自由地位的基礎。首先,諾城是羅斯邊遠西部地區的行政中心,地位舉足輕重,這樣特殊的位置也使它置身於諸邦之外。諾城的壓力自然而然就小了。其次,諾城在北俄,森林沼澤遍布,這個國家從未依靠過耕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最後,諾城靠近伏爾加河,第聶伯河和西德維納河,沃爾霍夫河將它和芬蘭灣連接了起來,是商業重要地域。因此,很早時候諾夫哥羅德就有商業往來,工商業因而稱為該地國民經濟基礎,而非耕作業。
諾夫哥羅德在羅斯邊遠地帶,這些地方和外族相接近,紛爭在所難免,需要部隊來保障商貿隊的安全。後來,諾夫哥羅德面臨著兩個強大之敵,分別是利沃尼亞騎士團和聯合立陶宛。在十二世紀以前並沒有:利沃尼亞騎士團是13世紀建立的,立陶宛是該世紀末聯合起來的。
那麼,自由地位的保障呢?10-11世紀,諾夫哥羅德並不是那麼重要,有這麼一個典故:諾城人向斯維亞托斯拉夫請求駐派王公,斯維亞托斯拉夫輕蔑地說:「誰會去你那塊地方?」(注釋一)雅羅斯拉夫死後,該地局勢一直很不穩定,隨波逐流。隨著商業興起,該地的財富引起了基輔方面的重視。諾城人依據自身國情,制定了有關規定。以前,諾城統治階級很不穩定,常常變換,這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在政權空檔期,諾城人會選舉最高長官,此舉影響深遠,在諾城成為了習慣。1126年,諾城人將行政長官職務授予一位本地人。這項職務也是維切授予的。行政長官逐漸轉變為諾城利益代表與維護者。「千人長」也由選舉產生了。1150-1175年間,諾城最高領導是選舉產生的。由於特殊政治土壤,王公們經常角逐職務,使得諾城人有機會去自己選擇,從而也可以限制他們的權利。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諾城陷入了動亂之中,統治地位被動搖,以至於王公們都想拋棄這個地方。曾今有一位「過來人」勸諫即將赴任的說:「別管諾夫哥羅德的破事啦!讓他們自治去吧,隨便他們。」弗謝沃洛德三世破壞了諾城的自由制度,但允許他們自己選舉大公。12世紀的最後四年,諾夫哥羅德又被給予了自由。「他們愛什麼王公就什麼吧。」
注釋一:《拉夫連傑夫編年史》n
財務與商業關係
韃靼入侵後,諾夫哥羅德需要繳納出巡費及貢賦給金帳汗國(欽察汗國),戶口稅和人頭稅則給管理諾夫哥羅德的弗拉基米爾大公來徵收,而他往往交給當地人自己徵收。王公在諾夫哥羅德徵收船舶稅、過路費,漁業、割草、養蜂、狩獵。
諾城人需要王公來保障他們的安全。諾夫哥羅德很早就和西方有商貿往來,在十二世紀中葉,維斯比城的商人從果特蘭島設立據點,這個據點是非常重要的商業中心,諾城商業區設立了他們的教堂,客棧,以及各種設施,這些建築都被諾城人冠以瓦良格的名字。果特蘭島也來了德國人,他們在這裡建築了天主教堂,隨著漢薩同盟加強,日耳曼人在當地強勢了起來,把哥特人的商棧租用過來供己用。呂貝克得到了主導權。
諾城人在商貿戰中自然戰不過頭腦精細的外國人,因此他們吃了不少虧。
聯盟公社
為什麼說諾城是「自由」的呢?首先,諾夫哥羅德不歸屬任何一個王公,市民們可以自由選擇王公來統治。諾城的重心也不在於宮廷之中。諾城有千人團制度,這是建立在其他羅斯城市之前的。在此之下還可以細分,下屬的百人團等同於城市軍隊,他們有自己的代表大會,有自治權。它們戰爭時期是新兵招募區,之後是警察轄區。在此之下則是街道,也有自己的街道長官,同樣享有自治權。百人隊組成區段同盟,也有區段長,有管理局負責協助他們進行日常維護與管理。如此,諾城是一個聯盟公社,因為他由各個地方性質的團體組成。
下一集我們會提到「維切」和司法制度相關的點。祝各位新年快樂!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俄羅斯對北亞的佔領?
※我可愛的俄羅斯同學們(男生篇,二)
※克里米亞格局 | 俄羅斯最溫暖的港口
※感受堪察加的鄉村別墅—達契亞|俄羅斯堪察加小眾旅行攻略
※俄羅斯通靈節目觀後感【17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