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中的那點事之十一:胡服騎射

嬴稷即位時差不多二十歲了,說起來也不小了。但問題是,這麼多年他一直在燕國旅遊,剛回到秦國,啥都不熟悉,誰也不認識,兩眼一抹黑。更談不上有什麼威望了,在他的文臣武將眼中,這就是一毛頭小夥子。所以,總體上說,這時候的秦國可以算是處在主少國疑的狀態。

但幸好有他媽在。

他媽羋大媽平時不吭不哈的,要是秦武王沒死或者有兒子,她在歷史上估計也就是個羋大媽了。但王位突然落在她兒子頭上,他搖身一變成了宣太后,要是隔一般女人身上,可能也得發矇。

但幸好她有兄弟們。

宣太后異父弟為穰侯魏冉,同父弟為華陽君羋戎;除了嬴稷,她還有兩個兒子,高陵君嬴悝、涇陽君嬴芾。據說,她的兩個弟弟和兩個兒子,在當時合稱四貴,很是厲害。

四貴中最厲害的是魏冉,從秦惠王、秦武王時起,就擔任要職。秦武王死後,本來還有其它公子有資格繼承王位的,但魏冉卻獨力扶立嬴稷即位,之後被任命為將軍,守衛咸陽。後來,秦惠王的其它兒子公子壯、公子雍聯繫諸公子陰謀作亂,被魏冉全部誅殺;甚至秦武王的親媽惠文後也被他殺掉了。

所以,嬴稷即位後,便由宣太后主政,魏冉輔助。太后一族,權傾朝野。

就在這個時候,東邊的趙國也在忙著進行一場史無前例的改革。

1、向死而生的趙國

趙國自趙籍封候開始,算是正式立國。同為三晉之國,除了國土大點,它比韓國好不了多少,這麼多年,一直埋頭苦幹,也沒幹出個什麼來,反倒時不時的被秦、齊、魏給修理一頓。可以說是憋了一肚子火,一直到現在。

唉,沒辦法,誰讓他的地盤不產糧呢。

更鬧心的是,就在他的心腹之地,有個叫中山的小國,怎麼弄都弄不死它,弄到最後,這東西還跟著其它諸侯國一起稱了王。天天看著這塊嘴邊的肉,就是吃不到。

一直到趙武靈王趙雍即位,趙國終於走到了生死邊緣。

因為趙武靈王是謚號,他活著的時候並未稱王,所以我們還是叫他的名字趙雍吧。

當年趙雍他爹趙肅侯在位的時候,也是魏國開始衰落的時候,趙國就動不動就去摸一把魏國,把魏國折騰的夠嗆,這讓魏惠王挺生氣。可生氣歸生氣,他也奈何不了趙國。

但我打不過你,我耗死你!魏惠王終於等到了趙肅侯歸天,而他準備即位的兒子趙雍也才十幾歲。

好了,機會來了!魏惠王馬上聯合了楚、秦、燕、齊四國,各派精兵前去奔喪。這哪是奔喪,分明就是吃肉來了。

但年少的趙雍也不示弱。他娘舅老子的,誰怕誰呀!馬上下令全國戒嚴,邊境各郡嚴陣以待。同時又賄賂越國,使其攻楚;賄賂戎狄之國樓煩,使其攻燕。這樣一來,也就只有秦、魏、齊三國了。同時他又拉攏了韓、宋兩國為自己搖旗吶喊,形成3V3的格局,不管那兩國能出多少力,至少把勢造起來了。

什麼叫辦法?這就叫辦法!找准敵人弱點,攻其所必救。

這一套下來,那五國聯軍就抓瞎了,只好打消了吃肉的念頭,規規矩矩的把葬禮參加完,放下禮物走人了。

趙雍即位這些年來,採取的政策其實很簡單: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他先是緩和了和魏國的關係;然後迎娶韓女為夫人,以此加強和韓國的關係;並且在五國相王時不立王號,自降為君,以此來避免和齊、楚交惡。

他極力和其它國家搞好關係,是因為他很清楚,此時的趙國,如果繼續南下參與爭霸,極有可能會在這場混戰中被攪成碎片。所以,他收回南下的腳,將屁股坐在了北邊的胡地上。

胡人只是一個統稱,具體來說,包括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空同、義渠還有中山等等。由於趙國處於游牧和農耕的分界之處,自晉國開始,在向北的擴張中就不斷的接納和融合這些民族,因此到現在的趙國,國民中有相當多的胡人和胡人後裔,國民對胡人也並不排斥,趙國的高官中也不乏胡人的身影。

但胡漢雜居也產生了問題,因為生存方式的區別導致了政治理念的分歧。更嚴重的是,分歧的政治理念通過北邊的代郡和南邊的邯鄲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派系。代郡一派的官員具有胡人血統或戎狄背景;而邯鄲一派則是自詡為華夏正統。

坑爹的是,代郡是以前的代國,和邯鄲之間隔了個中山國,因此當年趙襄子(趙無恤)雖然滅了代國,但對代郡的管控並不給力。說得嚴重點,趙國有可能會因此一分為二。

中山國之於趙國,就像一句俚語里說的:癩蛤蟆趴在腳面上,不咬人也膈應人。

而他趙雍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同時做到兩點:在形式上滅掉中山國;在根源上消除胡漢隔閡。

2、易胡服,習騎射

與胡人連年的戰爭和商業交流,使趙國形成了迥異於中原的文化風格。比如,趙國在和胡人的戰爭中,較早的組織起了專門的騎兵。

中原的戰爭以戰車和步兵為主,尤其是到了現在,步兵的組織已經十分完善了,並且也有了一小部分專門的騎兵。但是,受騎術訓練、戰馬飼養、服飾裝備、馬上武器以及騎兵戰術等等的局限性,騎兵在此時的作用其實很有限。

就連孫臏提出的騎兵十利,也不過是一些諸如追擊、迂迴、斷糧道、擊虛、掠奪等等的輔助性功能。

但胡人的騎兵就牛逼了:騎射。可謂是「來如飛鳥,去如絕弦」,在那個年代,幾乎就是一支新型的快速反應部隊。如果把這樣一支軍隊,投入到以車、步兵為主的中原戰場,簡直就是虎入羊群。

於是,趙雍動起了改軍制,習騎射的心思。

但趙雍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從不蠻幹。雖然他是趙國的君主,但他並沒有馬上就下令改革,而是先樹典型。只不過,這個典型,是他自己。

就在秦武王舉鼎作死的那一年,他親率為數不多的騎兵進攻中山國,先大敗中山國主力,然後由南至北橫穿中山國,如入無人之境,直達北邊的代郡。

這還不算,他又到率軍直入樓煩和林胡境內,向西折向黃河,登上黃華之巔。此行往複之間,與胡人接戰無數,無一敗績。

他親自用實際行動告訴國人:給我一支騎兵,我能撬動地球……哦不,我將縱橫天下,再無敵手。

就在黃華之巔,他對他的相國肥義(胡人)商議,決定讓國人穿胡服,練騎射。他說的很有氣勢:這個事情,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必須要這樣做,只有如此,趙國才能把北方胡人的領地和中山國都奪過來!

回去之後,他開始頒布命令,並且帶頭穿起了胡服。

很多人對胡服騎射中的「著胡服」有疑問,難道漢人打仗時也穿長袍大袖的衣服么?

為此我找了很多資料,卻沒有發現有明確的關於胡、漢服飾差異性的記載。聯繫到兵馬俑和一些畫像,我們可以相信,漢人打仗也是短衣緊袖。或許與胡服會有形式上的差異(比如胡服的窄袖交領右衽),但在短小利落這方面不會有本質上的區別。當然,在穿脫的方便性上或許胡服有它的優勢。

所以,我猜想所謂胡服騎射只是整套改革的一個統稱。在其內容上,我相信應該還包括諸如禮儀、風俗以及制度等方面。而著胡服,或許是表達其改革決心的象徵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

因為改革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於胡服騎射這件事,胡人血統的肥義等人是當然的贊同者,但來自於趙雍親族的公子成等人,卻是當然的反對者。

公子成是趙雍的叔叔,看到自己這個侄子這麼淘氣,氣得他乾脆裝病不上朝了。

趙雍知道他這親叔叔在想什麼,但他更知道現在所有以華夏正統的漢人都在盯著他這叔叔。所以,他派人去勸他叔叔,說您是我親叔,不能跟我打擂台。我這邊在推行法令,結果就您不執行,你讓別人怎麼看我?推行法令必須從貴族近臣做起,所以我搞這事必須得藉助您的榜樣來完成,無論如何您得幫我。

公子成倒也講理,就說中央之國是在聖賢的教導之下,用禮樂儀制來讓遠方的國家臣服。現在你小子卻反其道而行,跑去學習夷人,這不是捨近求遠,胡搞亂搞嘛。

趙雍無奈,只好親自登門解釋,說現實點吧親叔,咱們趙國這地兒,東面有齊國、中山國;北面有燕國、東胡;西面是樓煩,又與秦、韓兩國接壤,可謂是四戰之地,要是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怎麼能與這些強鄰為敵呢?先前中山小國依仗齊國,差點把咱趙國搞沒了,這事我爹可是深以為恥的。現在我搞胡服騎射,就是要不擇手段來抵禦四鄰之兵,來報中山之仇。但叔叔您卻是為了因循守舊,已經忘了趙國的奇恥大辱啊。就這一條,我對您就很失望。

公子成一聽,得,忘記國恥這帽子我可不戴。於是欣然從命。趙雍親自賜給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自此,趙雍正式下達了易胡服、習騎射的命令。而國內的其它貴族看到公子成都服軟了,自然也無話可說。

3、縱橫吧,騎兵

趙雍建立騎兵精銳部隊,估計參考了吳起建魏武卒的一些經驗。他利用考核來嚴控進入騎兵部隊的人員素質,然後招募了大量有騎射經驗的胡人充實到騎兵部隊去。更重要的是,這支新成立的騎兵精銳指揮權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然後,他通過打造騎兵的機會,對國內軍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整頓,清楚了不少貴族,引入了很多善戰之士。

另外,在那個時代打造一個騎兵是一項重大工程。首先給騎兵的是貴族待遇,軍事將領的提拔也多從騎兵中產生。然後一個騎兵要有兩匹馬,還要有弓、箭、長刀、短刀、帳篷以及大量的皮製品等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養殖場和生產車間來製造,並且還要有專門的維護和服務人員。並且由此又形成了大量的上下遊行業,創造了無數的就業崗位。所以,那幾年,趙國的GDP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公元前306年,趙雍率軍攻打中山國,兵抵寧葭(河北獲鹿北),兵鋒直指中山國都城靈壽(河北平山);然後向西攻打胡人,直至榆中,打得林胡王獻馬求和。

同年,楚國滅了越國,中原各國驚懼,紛紛聯趙抗楚,而楚國也想聯趙夾擊四國。趙雍派樓緩出使秦國,仇液出使韓國,富丁出使魏國,趙爵出使齊國,以堅四國抗楚決心;又派王賁出使楚國,允諾南北夾擊共取中原。又命代相趙固主持胡人部落事務,召集胡兵。

次年,趙雍再攻中山,奪取丹丘、爽陽、鴻之塞,又攻佔城、石邑、封崐龍、東垣。中山國只好獻出四城求和。不過別被這麼多地名給唬住了,一個鄉還能有十幾個村子呢。

自此,趙國精騎聞名天下。


推薦閱讀:

四十八、造反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屈原姓屈的《思美人》劇組在服裝上犯下的不能理解的錯誤
春秋戰國一直到秦統一,楚國的都城都在哪裡,有哪些歷史發生?
春秋時候的楚國 是現在哪些地方?
楚國文化和當時中原文化相比有哪些獨特之處?

TAG:东周赵国 | 周朝楚国 | 周朝秦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