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灶」同「造」,《漢書·五行志》中說:「灶者,生養之本。」它與飲食息息相關,關係民生,牽涉甚重,故列入官方五祀之中(即《漢書》中所說:「大夫祭門、戶、井、灶、中霤五祀。」)但天子不祭,由大臣主其事。
灶離不開火,所以它的主神是火神祝融,先秦時期都是夏日祭灶,取其熱度相近,且夏曆六月代表祝融的大火星亮度最佳,《禮記·月令》中說:「是月火王,故祀之也。」《抱朴子》亦稱:「孟夏可以祭灶。」
到了西漢,祭灶仍在夏天,楚人自稱為祝融後裔,所以祀之尤勤,直到今天,山東部分地區仍認農曆六月初一為「小年」,即此風余脈。彝族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其實就是小年,亦祭火神,並祭田神等。
東漢時,祭灶改到臘月,因「祭灶」一度被皇家冷落,只在民間流傳,當時傳說灶神在每月最後一天上天,但究竟是哪一天,並無定規,被認為是「淫祀」之一,為不耽誤農時,東漢時官方將其歸入「百祀」,安排在冬季農閑時進行。但此時「小年」規矩淆亂,有的地方認臘月八日,有的地方認臘月九日,有的地方認臘月二十四日。到了唐代,臘月二十四日的說法才漸漸固定下來。
宋代為彰顯「正統」,官方一度將「祭灶」又改到立夏,所謂「宋制:立春祭戶、祭司命,立夏祭灶,季夏土王日祭中霤,立秋祭門、祭厲,立冬祭行。」元代因之,但始終未得到民間響應。到了明代,只好妥協,立夏、歲暮各「祭灶」一次。到了清代,順治八年(1651年)之前還是因襲明制,此後嫌麻煩,統統改成臘月二十三了。
歷史沿革,如今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最廣泛的說法是「官三民四僧道五」。即官方的小年是二十三,民間是二十四,僧人道士疍民等不事農耕的人是二十五。
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還有些地方以立春之前三天為小年。
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剪窗花,掃塵,祭灶等。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於男子。
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小年是春節的前奏曲,過了小年,就進入過年的節奏啦!備年貨、祭灶王、掃塵土、剪春花、貼春聯……
北方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煮大肉, 二十七殺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玩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