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為什麼不做一款20萬元級的MPV?
01-28
本文源自知乎問答:
豐田在國內為什麼不銷售一款20萬的 MPV?任由奧德賽gl8之流搶佔市場嗎?
其實單就這個問題而言,可以做個進一步的延伸,即為什麼豐田、日產、大眾、福特、現代這些大型跨國車企都沒有進入中國的20-40萬元的MPV市場?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市場。先看一下15萬元以上的國產MPV銷量數據。來源:車榜單:MPV銷量與價格優惠排行榜 2016年11月_什麼值得買分析市場規模
從榜單中可以估算,GL8有7.5萬左右,奧德賽4.5萬左右,艾力紳3萬左右。核心產品16年年銷量大概在15萬台左右;
次要產品當中,途安L的高配年銷量不會超過2萬,G10不會超過5k,馬自達年銷量總共只有2k,E6其實並非是作為一台中高端MPV賣出一年2萬台的銷量的,而是作為一台「空間還不錯的新能源車」在牌照和補貼下,賣出了這個量。在我們分析的這個細分市場里,其實不需要包括它。所以,這個市場,在2016年,總共的容量是18萬台左右。說到這裡,就有了跨國車企、豐田、大眾、日產等不進入這個市場的第一個理由:盤子太小,進來了,也沒有多少肉吃。假如某車企選擇帶著一款全新車殺進來,運氣也比較好,首次進入這個細分市場,就一舉拿下了25%的份額,那也就4.5萬台的年銷量,每個月不足4k。這已經是樂觀的預期。因為第一次進入一個市場,推出一款新車型名,要拿下25%的細分市場份額,其實是很難的。消費者可能不認可你在MPV方面的實力,不熟悉你的產品名稱和特點,你也不如那些MPV老手那麼了解如何在這個市場進行銷售。這樣一個樂觀情況下做出的銷量預期,對於一個大車企來說,風險大於誘惑。
簡單的說,就是:理想的情況下,賺的也有限;萬一出了問題,項目就要虧損很多。參考:大眾推一台朗逸,一年50萬台的量,推一台新途觀L,我估計一年是30-40萬台的銷量目標,以日產、現代這些廠家的風格,低於10萬台數規劃的車型,是很難有動力去國產的,即使考慮到這個價位的產品單價較高,他們也很難接受規劃數字低於6萬的產品方案。我同樣有這麼一筆錢,我投資個小型SUV,中型SUV,大型SUV不行嗎?幹嘛非要投這個MPV項目呢?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下,為什麼車企如此苛求單車的銷量數字:1、中國有25%的進口關稅,進口車弄進來,價格劣勢太大,註定是小眾。即使是豐田明星保姆車埃爾法,可以玩飢餓營銷控制進口量玩加價賺一筆,但絕對玩不了定價合理大量傾銷。豐田埃爾法的銷量,日產貴士,克萊斯勒大捷龍,是目前國內進口的三款高端定價MPV,單車年銷量都是k為單位的。大捷龍可能連500台都賣不到。2、如果不進口,選擇國產。單車國產項目的投資需要合資公司掏出10-20億人民幣,進行國產化研發和製造準備。大批的投資下去了,就意味著你需要賣出足夠的台數,才可能收回投資,超過這個台數,才有希望盈利。這就好比你投資300萬開了一家洗浴中心,你總需要先經營2年,回本了,後面才是盈利時間。一個國產車項目,如果銷量太低,這個項目就徹底白乾了,義務勞動不說,公司可能還要賠不少本。分析市場需求的特點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們可以從現有的產品銷量情況,推測需求的特點。
現在的產品GL8,奧德賽/艾力紳(這倆車區分度並不大,實屬本田的兄弟關係),Mazda 8,途安L。整合在一起分析歸納一下,過濾特例,典型的共通的產品特點就是:
三排7座,第三排的空間要足夠,適合坐成年人 / 動力在2.4L自然吸氣或者更高,動力不需要強,夠用就行 / 自動擋 / 外觀看上去像乘用車,不像商用車 / 尺寸在4.8-5.2米左右我們可以發現,凡是不滿足這些基本共通產品特點的車,肯定不受到廣泛歡迎。比如途安L 7座版 高配,只有4.5米多,偏短,而且不滿足「第三排乘坐空間充足」。所以途安L別想太多染指20萬+的市場。其次,我們可畫一張圖,從設計風格,內飾豪華度,尺寸大小,三個維度,來分析市場。橫坐標代表造型風格的方向,縱坐標代表內飾豪華度,車型圖片本身的大小代表車身尺寸。(位置擺放,基於我對各個車型的觀察,有一定的主觀性)光從車型分布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市場的關鍵,應該是在坐標系的中部略偏右上方向。因為企業不是傻子,他們紛紛在這裡落子,就說明了問題。我們再做一個步驟,用圓圈把該車型銷量(即老百姓錢包的民主投票體現)體現出來。註:途安L和G10的銷量,只統計2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部分,不統計低價區間。看了這張圖,我們可以給一個有力的結論:市場的核心就在右上方向。
市場最需要的產品就是:造型偏向商務用途,兼顧一定的私用;內飾偏向豪華(和商務需求的本質是吻合的);尺寸在5米出頭(參照GL8)。其實,寫到這裡,就有了其它跨國車企不進入這個市場的第二個理由:大部分廠家沒有特別合適的產品,來滿足中國的特殊需求。貿然進來,可能是死路一條。福特的S-MAX國產過一次,已經死過一次。馬自達8已經可以作為第二個失敗的國產案例,供後來者銘記:這個市場絕對不是那麼好玩的!連國內的第一品牌大眾都只敢靠著原裝進德國夏朗,每年討一點邊角料湊合著吃。目測只有豐田美國市場的塞納,日產的貴士,克萊斯勒的大捷龍,是相對合適的3款產品。傳統歐系廠家基本沒戲。(下面的福特是當做歐洲廠家對待的。車迷知道,福特歐洲會開發一些適應歐洲的產品,比如,下面這個S-MAX,美國本土是沒有的)- 歐洲的MPV代表作,大眾夏朗:只有4.85米,偏短,內飾過於簡樸
- 福特的S-MAX:只有4796mm,更短,外觀動感(對於國內MPV市場,這叫輕浮),內飾很私人化,和家用小轎車沒多大區別
豐田塞納和日產貴士都有出口到國內市場,但是賣的台數一直也比較低。
對於豐田:塞納進口銷量和埃爾法進口數量級相當,都是一年數千台。前者平均單價比後者低30萬以上,所以,這款車的優先順序,明顯是低於埃爾法的,豐田目前甚至沒有去官方進口,而是留給了民間經銷商渠道。對於日產:貴士目前進口的銷量是很低的,16年賣了2232台(東風日產官方公布過)。而且這還是在貴士定價比較合理親民的情況下,勉強獲得的。貴士起步價只有46.8萬,比埃爾法良心太多了。(有興趣可以去查一下日本市場各自的定價)假設國產後,比進口車銷量增長10倍,一年賣2萬台,有人覺得2萬可以滿足一個大車企的胃口嗎?中國MPV市場的獨特性
一般來說,跨國車企的主流產品,拿到中國,自然好賣。這在轎車市場、SUV市場、跑車市場,基本都適用。唯獨MPV市場很特殊。
因為MPV的本質,是功能型車輛,對於功能型車輛,比拼的首要不是美國標準碰撞五星,不是配置最先進動力最強大,不是設計美學跟上潮流,而是功能本身。功能是否滿足才是剛需,其它的屬性是次要需求。中國市場的功能需求,和其它市場很不一樣。在發達國家,普遍來看,Van這種廂式車,分為成了兩種產品。一種是主供私人使用,類似於豐田埃爾法、福特S-MAX。另一種是純商用,運輸人和貨品,類似福特全順,賓士Vito。後者就沒什麼好多說了。這塊市場在國內,大部分被低端的五菱宏光之類的產品吃掉了。這也反映了我國藍領階層社會地位相對比較低的一個現實問題,也反映了我們的商業生產活動是注重低成本競爭的。這裡不多展開。我們可以看一下福特S-MAX在歐洲的廣告畫面,猜想一下他們的目標市場。- 西雅特 ALHAMBRA
- 歐寶 Zafira
在這一點上,我們千萬不能用個人評價一般汽車的的好惡標準,來衡量MPV產品。
中國的老百姓,並沒有歐洲、日本、美國那麼富有。而且由於長期計劃生育,我們的家庭規模偏小。所以對於歐美日習慣的那種私用中大型MPV,我們這邊其實市場不大。這點不大的市場,現在基本被本田吃下來了。但中國是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我們擁有最劇烈、頻繁的經濟活動,大大小小無數的公司,每天在開會、宴請、接待、應酬、物流、人流(噢,不對,是人員接送),這個過程中,產生了無數對全功能MPV的需求。哪個產品,最能全方位的滿足這種需求,這才是這個市場的真豪強。誰是一台適合中國的MPV,不是我們普通人在網路上說了算的,你得去問小企業主,問國企的小領導,問大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因為他們在採購產品的時候,希望有一台車,可以讓他滿足360°全天候的功能需求。而不是10次用車情景里,9次非常得心應手,但是有1次,這車空間不行/行李不夠放/檔次不夠高/面子掛不住,還要臨時再租借一台車。他們最清楚,他們需要一台什麼樣的MPV。這個全功能MPV市場,基本在國內,是別克GL8的天下。其實,本田已經做的非常棒了,在奧德賽常年被GL8壓制銷量的情況下,他們苦心研究,打出了兩張牌:1、犧牲奧德賽像轎車一樣的操控特性,全面增高,設計更豪華,向GL8的方向靠近,增強自己對中國市場的適應性。(大家記得上一代奧德賽的樣子吧,幾乎像一台雅閣旅行車的感覺,空間並沒有很大)上一代奧德賽:
新一代奧德賽:學習埃爾法,也玩飢餓營銷,產量控制住,目前終端還要加一點錢拿車。
簡單歸納一下:本田向商務MPV轉型,是彌補自己的不足,從小市場邁向大市場。別克GL8做私人化,是佔據主流市場後,優化調整,爭取更大的覆蓋面,而且別克肯定看到了二胎政策下,家用中高端MPV的趨勢。這兩家都沒有浪費自己在MPV市場的先發優勢,牌都打的不錯。這個結果就是,強如豐田和大眾,也不敢輕易的衝進來。籬笆已經被別克和本田扎牢了。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1、二胎政策,會催生一批家庭規模較大的市場,需要7座MPV。
2、經濟不斷發展後,富裕家庭變多,對高級多功能家用車有需求,利好中高端MPV市場。1和2共同決定了,20-40萬級別的中高端MPV市場,尤其是私用市場,肯定會增長。但是增幅不會是大躍進的,考慮到現在本田已經布局了兩台車,單車年銷量才3-4萬。新進入者,其實拿不到太多機會。但是豐田和日產還是有機會操作一下,如果勇氣十足的話。3、經濟發展速度減慢,經濟發展變得平緩後,商務用MPV的市場未來很難再增長,甚至會下降。最終世界大同,我們和美國的MPV需求應該是差不多。這個長期來看,對GL8不太有利,對想要取代GL8的產品更加不利。基本可以放棄,不要考慮進入GL8的核心市場。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我的知乎專欄:汽車講談社一苒試駕:2016年新能源銷冠 BYD唐談一款科學、實用的汽車銷量榜單長白山下,北朝鮮旁,試駕凱迪拉克XT52016年,汽車行業值得關注的五件大事一苒試駕:借來一台12缸汽車,卻借不到車主的身份一苒試駕:Volvo S90 長軸距版一苒試駕:特斯拉Model S75D,我為何十動然拒?一苒試駕:特斯拉Model X,外星來客15萬元SUV,什麼值得買?—— 合資篇15萬元SUV,什麼值得買?——本土篇全鋁車身技術的今天和未來我的知乎 Live:知乎 Live - 買車篇:汽車小白,買車前的必修課知乎 Live - 賣車篇:車造好了,是怎麼賣出去的知乎 Live - 造車篇:汽車行業是如何運作的?推薦閱讀:
※中國車市的361陣型
※30萬級依然沒對手 別克全新一代GL8上市
※和新大捷龍全國首批車主聊:為什麼要等2年?上市第2天就訂車?
※10萬元內「中國特色MPV」橫聊——北汽昌河M70,這配置有點逆天啊
※「MPV進化論」之雷諾ESPACE(中)——塞上F1發動機,百公里加速2.8秒的宇宙最速M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