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抑鬱的我為什麼總覺得做啥都不會快樂?
這樣的區別就好像是下面這兩種說法的區別一樣:
(1)MDD患者做啥都不快樂。
(2)MDD患者覺得自己做啥都不會快樂
在這樣的快感缺失概念背景下,我們似乎就可以理解MDD即使接受了抗抑鬱治療仍然會出現的慢性長期性和複發性,因為MDD可能就是缺乏對獎賞做出行為調整的能力,也就是說MDD患者即使在聽到做這件事情有獎勵的情況下,大概依然會無動於衷。有一項證據就是,當普通人接受了藥物處理後,減弱了多巴胺能的信號發出,他對於獎勵也會變得遲鈍起來。因此,MDD可能是難以對面前出現的獎勵做出適當的反應的一種障礙,從生理層面來說,可能是由於多巴胺能信號發出的降低所導致的。
在MDD患者做強化學習任務時(強化學習是指在被試學習過程中,給他一些反饋與獎勵,來探究其學習的機制) ,很多研究發現,多巴胺與獎勵期待行為和基於獎勵的決策行為都有很大的關係,表現為MDD患者在為了獲取獎勵而付出努力的意願和期待都會更加弱一些,與此同時還伴隨著多巴胺的異常。在這裡舉兩個研究作為例子:一是Treadway等人在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一些要付出努力的獎賞任務中(如分辨EEfRT和effort),要求被試選一個低努力低回報的任務或者一個高努力高回報的任務,比起控制組被試,MDD被試更不願花費高努力去尋求高回報,而且他們在做基於獎勵的決策時,更不擅長去利用獎勵的大小和概率這些信息;二是Rawal等人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有著更高抑鬱風險的被試(因為他們家庭中有人患過MDD,因為MDD有遺傳性,所以這樣的人比沒有家庭MDD歷史的人患MDD的概率更高一些)在賭博任務中更不願意去尋求獎勵。
除了上面所說的生理學和行為上的證據之外,還有腦成像的數據也證明,MDD患者確實在獎勵加工迴路上出現了異常。比如MDD成年患者的獎勵期待行為伴隨著較弱的殼核活動,另外在面對偶然會出現的獎勵時,尾狀核、伏隔核和前扣帶回的活動都比控制組更弱一些(Pizzagalli et al., 2009)。最近的研究表明,腹側紋狀體活動的減弱可能是MDD的一個風險因素,尤其是對於一些家族中有罹患MDD歷史的年輕人,即使他們可能至今從未出現過抑鬱癥狀,但其患病風險卻是比較高的(Gotlib et al., 2010)。在研究MDD癥狀的時候,也常常會發現腹側紋狀體活動的明顯減弱。另外很值得我們關注的一點是,這種腹側紋狀體活動的減弱還具有預測年輕人2年後是否會抑鬱症病發的潛力。而且ERP研究(即腦電波研究)也發現,背側前扣帶回和紋狀體區域的反饋相關負波(FRN,一種被認為是在對獎勵是否會出現作預測而失敗的時候引起的ERP偏移)的減弱也可以在年輕女性身上做出這樣類似的預測(Bress et al., 2013)。
另外一組證據是,在一些與獎勵聯繫的強化任務中,伏隔核、前扣帶回和腹正中前額葉(vmPFC),在健康的控制組中其活動是最強的,而在首次患上MDD的人中其活動強度次之,而在多次複發的MDD患者中其活動最弱(Hall et al., 2014)。
對於上面這一段話可能過於專業性和學術性,如果非要用簡單的三言兩語講出結論來的話(儘管這樣就不是很嚴謹),那就是(1)MDD患者在做有獎勵的任務的時候,上面所說的這些腦區的活動相對來說都是比較弱的;(2)對於一些雖然沒有患過抑鬱症但患病風險較高的年輕人(家族中有人患過MDD),在做獎勵任務的時候,如果這些腦區的活動都比較弱,那就有可能在幾年後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因此,這些證據都表明,似乎激勵性、動機和基於獎勵的強化學習的加工變弱是MDD的先兆。而且,如果這些過程的加工變弱(亦即在做這些任務時上述腦區的活動更弱),並與一些加工享樂主義評價的腦區一起出現異常的話,就會導致與獎勵期待相關的聯結更弱,最終導致快感缺失的癥狀(Hall et al., 2014)。
絮絮叨叨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支持開頭的論述:MDD患者為什麼總覺得做啥都不會開心?可能並不是因為他們實際上去做了之後得不到什麼快感,而是在做選擇的時候確實對於獎勵沒啥興趣(因為其獎勵和動機的加工出現了異常,並且多巴胺信號也比較遲鈍),如果真的去做了這些事情的話,還是有可能得到跟平常人類似的快感的。
因此,如果你是MDD患者,或者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你應該多鼓勵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MDD患者,多去嘗試一下新鮮事物,或者任何能夠讓你開心的事情(當然不能是反社會的事情啦),盡量從一些低投入(因為他們確實不想花費太多精力)但卻有實實在在的回報的事情開始。
就醬。
參考文獻:
Witton et al. Reward processing dysfunction in major depression, bipolar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Current Opinion. 2014.
Pizzagalli DA. Depression, stress, and anhedonia: toward a synthesis and integrated model. Annu Rev Clin Psychol. 2014.
Treadway MT, Zald DH. Reconsidering anhedonia in depression: lessons from 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11.
Pizzagalli DA, Iosifescu D, Hallett LA, et al. Reduced hedonic capacit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evidence from a probabilistic reward task. J Psychiatr Res. 2008.
Treadway MT, Bossaller NA, Shelton RC, Zald DH. Effort-based decisionmaking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translational model of motivational anhedonia. J Abnorm Psychol. 2012.
Rawal A, Collishaw S, Thapar A, Rice F. 『The risks of playing it safe』: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of response to reward in the adolescent offspring of depressed parents. Psychol Med. 2013.
Pizzagalli DA, Holmes AJ, Dillon DG, et al. Reduced caudate and nucleus accumbens response to rewards in unmedicated individual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 J Psychiatry. 2009.
Gotlib IH, Hamilton JP, Cooney RE, et al. Neural processing of reward and loss in girls at risk for major depression. Arch Gen Psychiatry. 2010.
Morgan JK, Olino TM, McMakin DL, et al. Neural response to reward as a predictor of increase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Neurobiol Dis. 2013.
Bress JN, Foti D, Kotov R, et al. Blunted neural response to rewards prospectively predicts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 girls. Psychophysiology. 2013.
Hall GBC, Milne AMB, MacQueen GM. An fMRI study of reward circuitry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 or extensive history of major depression. Eur Arch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14.
推薦閱讀:
※怎樣一張臉才算好看
※明明是悲傷的音樂,你卻在享受什麼?
※雞年說雞|我懂你的痛
※用深度學習來解析夢境中出現的物體(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