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mley | 你再過來我就跳下去了

上次我蹲牆角你都不來安慰我。我想靜靜。放心,我跳過海,我還會上吊呢。

以上來自Antony Gormley手下的各種雕塑人像的心聲。

安東尼·葛姆雷,1950年8月30日生於倫敦,現在在wiki上已經被稱為Sir Antony Gormley了,也有人稱他為英國現在最偉大的雕塑家。

Angel of the North in Gateshead,1998

Gormley絕對是我在英國留學一年能有存在感最強的藝術家。雖然沒有親眼能看到最著名的Angel of the North,可是有伯明翰廣場上和Selfridge遙相呼應的鐵人,倫敦南岸不時出現的跳樓人,以及無論作為南北的美術館作為雕塑群展的常客,還是在東西的大街總能與他驚喜相遇。

Filter, 2002, Manchester art gallery

Iron: Man ,1993, in Victoria Square, Birmingham

Event Horizon,2007,London

他的每次出現總是能給我會心一擊。可能因為他展示的主體正好是我們一樣的人,所以總是能有一種「代入感」和「陪伴感」。而他本人也說過:希望邀請大家一起睜著眼睛做夢。

他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身體為原型去創作。正如文學作品,同情沒有移情重要。這或許是Antony的創作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吧。

Another Place, 1997, Crosby Beach, near Liverpool

找到一篇他最近來中國巡展講座的速記,分享裡面三個重點:

「身體」。

身體的核心問題是存在感。它處於地心引力和離心力之間的對抗和張力中。地心引力是向心力,凝聚力,是統一的力量,是偉人和英雄的高大雕像。但特拉法加廣場的第四柱基依然空著,這給了安東尼以個體的、平民的方式宣布離心力獲得勝利的機會。

Antony說:「我不關心國王的神話故事,我關心的是我們每一個普通的人,我們都有一個身體,佔據著一定的空間。」

比如他摔在雪地上,就會砸出一個人形的雪坑。

比如在鹽湖的空曠中,那些被改變了外形或表象的鑄造的身體們,在漫長的距離和時間中,在觀看者的體能的逐漸消耗中,在地平線上,一個又一個依次凸顯出來的時候,那種存在感是刻骨銘心的。

「能量」。

Antony在講座開始的時候吃了一塊麵包。麵包被轉換成身體的能量。這個能量在這次講座的過程中再被釋放到每一個聽眾,就像它在沙漠中拋擲的石頭。身體的能量成為一次小爆炸的中心。大爆炸創造大宇宙,小爆炸創造沙漠中的小宇宙。

「改變」是「身體」釋放「能量」的樣式和結果。

BEFORE TWO, 2004

CONCENTRATE I, 2003

WASTEMAN, 2006

FIELD,1989 – 2003

他終於不弄自己了,而是和別人一起創作,效果非常驚人。這個展覽遍布全球,也來過廣州,也是我在廣州唯一看過的他的展,約在5年前。而根據資料,「亞洲土地」其實2003年SARS時期已經由近400位不同年齡的廣州當地人做的,只是因為SARS而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

他的這個丑萌的小泥人後來讓我在各處都有既視感,包括新疆的昌河古城的風化地貌,移情高手呀。

Host,中譯屯蒙, 泥土、海水 深23cm, 2016

失格的是今年沒注意到他今年不但在北京舉行了個展,還出了一本書《安東尼·葛姆雷談雕塑》。去買來看看先。

問一下大家,下次希望看哪個藝術家的畫?


推薦閱讀:

紐約老照片
日本是否只有東京能夠被稱之為國際大都市?如果是,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TAG:视觉 | 当代艺术 | 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