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老子》: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這兩句話非常重要,作為帛書老子《德經》的第一篇的開始,有提綱挈領的作用。什麼是「德」呢?具體到人來說,形而下的說「德」可以理解為德性、品德的意思,若這樣解釋大家覺得還過於「迂腐」的話,我們不妨再用兩個時下流行的詞來解釋,就是「氣場」或「能量」,更進一步說是正能量。

為了更進一步深入的理解,我們來分析下「德」字的演變過程,「德」字甲骨文的寫法是

,四邊上的形狀是甲骨文的「行」字

,中間的形狀是甲骨文的「直」字

。「行」字似四通八大的道路,《說文》中說:「行,人們在路上行走或小跑」。可引申為實踐、實修。比如,我們常說一個人的「德行」如何如何。「德」是需要「行」的,是需要實踐、實修的。

《廣雅 ? 訓詁三》:德,得也。

那麼「得」字又是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中說 :「得,行有所得也」。可見「德」和「得」在實踐方面意思是一致的,「德」確實是從「行」中所「得」的。既然「德」可理解為「得」,那麼究竟所「得」的是什麼東西呢?我們可以說就是「德」字最上面的這個「直」字

(甲骨文)頭上的一豎「︱」的「一「字,即:得「一」。這個「一」代表著「德」,為什麼這麼說?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如此,我們可以將老子所說的「得一「,理解為「德一」,而「德」所要「得」的正是這個「一」。

「德」不僅要目標專一、要親自去實修、實踐,更要用「心」感知、體悟,也即:知行合一。因此,後來金文中的「德」字下方又加了一個「心」字

。而「心」無時無刻不在起心動念的,而這個念的「頭」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有正念,也有邪念!怎麼辦呢?為了強化和鞏固這個念的「頭」,人們在「心」字上又添加了個「一」字,用「德」的準繩來約束這個「心」,從而成為現在的「德」字

(篆文)。我們從「德」字的演變過程中,可以發現,「德」可以分為「無心之德」和「有心之德」兩個境界,那麼這兩個境界分別對應的是什麼呢?清風醉言就是「上德」和「下德」。(參考資料《清風醉語》「德與念」一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就是無心之德,《詩 ? 大雅 ? 文王》中說:「文王在上,於昭於天」。這裡的「上」字指的是上天,意思是說「周文王稟受天命,昭示天下」。同樣,上德不德的「上德」可以理解為天德,就是秉持天德的人,就是得道的人,那麼「上德不德」的「不德」又如何理解呢?「不德」並不是沒有德性的意思,而是德與道融為一體了,沒有刻意彰顯出來,形而下的說「不德」就是不刻意標榜自己的德性的意思。這一點我們從「不」字中可以形象的理解,《說文解字》中說:「不,飛,鳥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意思是說「不」字像一隻鳥兒一直向著天上飛去,不願意下來。為什麼「鳥兒」不願意下來呢? 因為它要「法天」啊,是完全被天道精神所吸引,為「法天」而「忘己」了啊,所以表現出來的是無心之德,無心之德是順乎於道的真正的大德,所以它是「有德」的。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根據上述的解釋,我們知道「下德」就是有心之德,是時刻把德放在心上的。這裡「下」與「上」相對,上指天,下就指地。下德之人就是效法大地德性的人,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將秉德、修道分為「地德--天德—道德」幾個修行次序,在上一段中,我們說上德之人是法「天德」的人,法「天德」的人當然也是法「地德」的,只是比法「地德」的人更精進了一個層次。「下德不失德」的意思就是效法地德的人要時刻秉持著大地的德性而修行,不能失去它。而這種刻意秉持就需要起心動念的,也就是有心之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為什麼不失德反而是無德了呢?這就是老子向我們揭示的修行的要領和奧秘所在,刻意秉持德性只是我們悟道所必經的方法途徑而已,而一旦悟道了,就不需要刻意秉持德性了,就像我們坐船過河一樣,上了岸,就不要捨不得丟棄那條船了,要知道它只是幫我們過河的工具而已,更不要迷戀河上的風景而躊躇不前,我們要清楚那些只是虛妄的東西,要學會放下、學會清空自己,吐故才能納新。我們很多人過不了這一關,上不了岸,不停的在河中打轉轉,這是無法真正悟道,得大自在的。

另外,韓非子在《解老》篇中說:「德者,內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於外也。神不淫於外,則身全。身全之謂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韓非子這句話的意思大概是說:德是人身體內部的東西;而「得」則是人身體外部的東西。《老子》所說的:「上德不德」是說上德的人不把自己心思(起心動念)花在追求自身以外的東西上面。不把心思花在追求自身以外的東西上面,那麼自己的身體就能保全了。自己的身體得到保全就叫作「德」,所謂的「德」是從自身所得的。大凡修鍊「德」的人,因為無所作為(能量)才得以聚集、無私無欲才得以有所成就,因為起心動念完全是自然而然而不假思索所,因此才能得到安定,因為不刻意而為所以(身體、事業)才得以堅固。這和我們上述的解釋如出一轍。

最後,從修身的角度來說,若進入道門後還刻意去秉持德性的話,德性不但不會被凝聚反而會分散開了,層層分散成仁、義、禮等德性了。下德的修行目標是上德,就是要回歸到無心之德,回歸到順其自然的符合道的規律而顯露出來德性。因為上德是最符合道的德性,而道是順乎自然、不刻意而為的,所以說「德無為,而無以為也」。(譚清風)


推薦閱讀:

我們常說要「順應自然」,那什麼是自然?
《莊子》駢拇:仁義是人天生就有的嗎?
漁父詞一十八首 淺解
發微讀書會第八期:北大美國法學教授用道家思想解釋共享價值(CSV)
首過改惡,吐故納新

TAG:道德经书籍 | 道家修行 | 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