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讓音樂本身去說話(三)

抉擇

離開維也納的肖邦途徑了布拉格、萊布尼茨、德累斯頓、瑞士等地,他一路欣賞沿途的美景,一邊拜訪當地有名的音樂家,偶爾去看看當地上演的歌劇。在九月初,肖邦回到了華沙,此時離他永遠離開華沙只剩一年了。

在國外的見識讓肖邦的創作慾望前所未有的強烈,凡是一切想要表達的情愫他都訴諸於音樂。此時的肖邦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在1830年春,肖邦完成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這部作品帶有獨特的情感,與之前學生時代的作品完全不同。

不久,肖邦希望在自己的家鄉華沙舉辦一次演奏會,然而此時的輿論環境對他並不算友好。華沙的新聞界開始質疑肖邦的維也納之行,認為他這是貶損了波蘭在歐洲的藝術地位,是某種程度上對祖國的輕視。當這樣的消息傳到肖邦耳中,他一開始感到十分的荒唐和不解,不過很快就釋然了。肖邦意識到,藝術作品的爭議無可避免,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你。1830年3月3日,肖邦在自己的住所的客廳舉辦了一個小型的音樂會,來的都是肖邦的私人朋友。3月17日,肖邦的獨奏音樂會在華沙國家劇院舉行,他演奏了《F小調協奏曲》和《波蘭主題幻想曲》。這場演出的門票提前售罄,人們再一次感受到了肖邦音樂獨特的魅力,如同詩一般的鋼琴曲。22日,對第一次演出不滿意的肖邦應聽眾要求舉辦了第二次音樂會。這場演出中,肖邦用《克拉科夫迴旋曲》替代了《波蘭主題幻想曲》,並用更為有力的維也納鋼琴替換了原先的鋼琴。

除了音樂,肖邦在出國的那段時間裡最想念的是他在大學認識的姑娘,康斯坦茨婭。他們兩人在大學裡相識,肖邦對這位美麗的姑娘傾盡心力,在維也納的日子裡,每天都會給她寫信,每晚都會夢見她。可是他們很快就遇到了一個困境,肖邦希望能夠離開華沙四處巡演,而康斯坦茨婭並不嚮往這種生活,她不明白肖邦在華沙有什麼不滿足的。

此時的肖邦正在經歷人生的轉折點,他在成為一個音樂教授還是出國謀求更大發展之間,做著艱難的抉擇。

分離

1830年7月,法國七月革命爆發,神聖同盟遭受打擊,歐洲各國的革命運動又活躍了起來,其中就包括波蘭。肖邦的父親很快就通過各種渠道得知,起義就要發生了,他敦促肖邦趕緊離開華沙。對於肖邦的親友來說,他們希望肖邦通過自己的音樂創作為波蘭贏得榮譽。

肖邦得知消息後激動地表示,自己要留在國內爭取波蘭的獨立。然而父母並不希望戰爭消耗掉肖邦寶貴的時間,在他們極力的勸說下,肖邦同意離開波蘭。

7月24日,肖邦前去參加康斯坦茨婭的首演。8月,肖邦一家人回到了他們的故鄉,也是肖邦的出生地,距離華沙五十公里遠的小鎮,熱拉佐瓦·沃拉。9月,肖邦已經決定離開波蘭,然而此時各國的局勢都不穩定。德國動亂四起,維也納也出現了一些騷亂,義大利北部的提洛爾也傳出了不好的消息,總之整個歐洲的局勢都不明朗。

就在最後的幾周內,肖邦完成了《E小調鋼琴協奏曲》,並在10月11日於華沙市政廳首演,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在華沙舉行音樂會。一天晚上,他回家時發現,他的兩位老師,茨威尼和埃爾斯納都在客廳里。看到兩位老師肖邦很高興,激動地談論著國內的局勢,等到一向節儉的父親端出豐盛的菜肴,肖邦才明白,大家是來向他道別的。在離開祖國的前夕,肖邦一家前往艾米莉亞的墓前作了告別。父母用銀杯在艾米莉亞的墓前取了一下塊泥土,讓肖邦帶在身邊,告誡他說:「記住,這是一杯波蘭的泥土。」

這一年肖邦21歲,他已經創作了59部音樂作品。11月2日,肖邦離開了華沙,也離開了曾讓他愛慕的康斯坦茨婭,帶著埃爾斯納送給他的信件和康斯坦茨婭送給他的藍色頭帶。

商業

在離開華沙後,肖邦並沒有想好究竟去哪。在普洛斯納河邊,有一座小城叫做卡利茲,在這裡肖邦偶遇了同學蒂圖斯。此時的蒂圖斯已經成為了一個農場主,他們不停地討論應該去那裡。最終肖邦打定主意,自己要去維也納,上一次他沒有讓維也納人了解他,接受他。這一次肖邦需要在維也納出版自己的作品,還要在上流社會嶄露頭角。於是兩人約好,途徑布萊斯勞和德累斯頓,一起到歐洲的音樂之都維也納。

一個月後他們達到了布萊斯頓城,在這裡肖邦找到埃爾斯納的朋友,施納貝爾。施納貝爾是這裡的管弦樂團的指揮家,他安排兩人住下,隨後幾天帶著他們看了這裡劇院的演出。告別了施納貝爾,肖邦和蒂圖斯前往第二站,德累斯頓。一年前肖邦就來到這座城市,並結識了女鋼琴家佩維爾。當他們一到德累斯頓,肖邦就去拜訪佩維爾。佩維爾熱情的招待了兩人,並把他們介紹給當地的音樂界人士。肖邦將自己的見聞創作成作品,《小夜曲》誕生了。這部作品被認為是肖邦創作生涯的分界線,在這之前是華沙20年的肖邦,而這之後是離開華沙的歲月,樂曲充滿憂鬱。

11月22日,肖邦和蒂圖斯終於抵達維也納,然而這裡有一連串的壞消息等著他。首先他認識的那些朋友都已經不在了,有的去世了,有的離開了維也納。另一方面,答應出版肖邦作品的出版商告訴肖邦,現在這個年代很艱難,嚴肅的音樂已經不討人喜歡了。音樂會沒有多少人去聽了,現在的潮流是華爾茲,而當出版商勸肖邦寫華爾茲時,肖邦一口就回絕了。

肖邦沒有想到如今的維也納已經不是他想像的那樣了,就連加侖伯格伯爵都破產逃走了。肖邦帶著最後的希望來到劇院,希望能夠繼續演奏音樂會。劇院經理的態度倒是依然熱情,不過他向肖邦坦誠,如今這樣的演出掙不到什麼錢了,所以劇院也不會支付酬勞。肖邦氣壞了,拉著蒂圖斯的胳膊就走。他在給信中寫道:「在這裡,華爾茲才加作品。」

在這段時間,肖邦對於未來感到迷茫和沮喪。一天,肖邦和蒂圖斯散步回來,看見咖啡館裡的人都在看報紙。報紙的頭欄標題讓兩人驚住了,華沙發生了暴動。

11月29日,華沙爆發了「旗手學派」發起的武裝起義。起義者們高呼口號,佔領了軍火庫並趕走了總督康斯坦丁。11月30日,全城都沉浸在解放的喜悅中,儘管起義軍與佔領軍的戰鬥仍在繼續。肖邦和蒂圖斯看到報紙上的消息,感到十分擔憂,他們回到住處,沒有說一句話。最終他們受不了煎熬,表示要一起回國,就在這時家裡來了一封信。肖邦的父親尼古拉斯在信中告訴肖邦,家裡人和康斯坦茨婭都很安全,讓他安心待在維也納,保重自己的身體。

蒂圖斯與肖邦分手道別,回到了波蘭。1830年12月18日,沙皇宣布進行國家革命。12月21日,俄國宣布波蘭人的挑釁是可憎的罪行,派遣了十二萬大軍前往鎮壓。肖邦在維也納度過了第一個沒有家人的聖誕節,心中無比惆悵。

巴黎

之後肖邦寫了《大波蘭舞曲》和《輝煌大圓舞曲》,為喜愛跳舞的維也納大眾所歡迎。1831年5月和6月,肖邦完成了兩部最能展現慷慨激昂情感特質的作品,《第一號諧謔曲》和《第一號敘事曲》。這些樂曲都飽含著肖邦對於波蘭的熱愛,以及對於家鄉親友的思念與擔憂。對維也納的造訪沒有預期的成功,同時維也納對於波蘭起義的態度讓肖邦難以接受,最終肖邦決定離開維也納,展開新的旅程。

此時的巴黎成為了波蘭革命流亡人士和難民的避難所,肖邦的巴黎之行困難重重。肖邦經過千辛萬苦才弄到一張前往倫敦的通行證,上面寫著「經過巴黎」。

就在肖邦沿著美麗的多瑙河河谷,抵達斯圖加特的時候,家鄉傳來消息,華沙再度淪陷。

9月7日至8日間,華沙陷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軍隊以巨大的優勢包圍了波蘭起義軍。沒有外部力量幫助波蘭起義軍,最終華沙淪陷。在尼古拉的槍炮之下,在1832年2月,波蘭再度淪為俄國的一個省。

下一章節


推薦閱讀:

俄國人或者波蘭人說英語會不會帶強烈的捲舌音和顫音?
如何看待波蘭第二共和國在維爾紐斯問題上的所作所為?
赤血與黑土——加利西亞-沃利尼亞大屠殺

TAG:钢琴曲 | 波兰 | 音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