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盤點之經驗篇:窗口崩解,續集掙扎,天朝崛起?
得益於《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愛寵大機密》等賣座大片,2016年北美票房再創新高。但是,觀影人次並未陡然提升。總售票數與前年的13.2億張基本持平,和2002年創下的15.7億張記錄相距甚遠。整體票房的高收實則來自於票價的水漲船高,以及IMAX和3D制式的附加值。
海外的數字還在統計中,但許多專家相信中國內地市場的降溫將讓全球收成趨於負成長。
2016年的故事喜憂參半。雖然在線播放服務和高品質電視劇持續湧現,但電影業務依舊強韌。觀眾依舊為新的《星球大戰》和《復仇者聯盟》電影狂熱,同時《權力的遊戲》也在構築視覺奇觀上不遑多讓。
不過電影行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容忽視。更少的電影產出了總票房中的更多份額,特別是迪斯尼一家就貢獻了前10大影片中的一半。同時許多業內人士也意識到舊的電影發行模式急需更新——這可能成為顛覆行業的巨變。
展望2017年,片廠高管和電影製作者都期待接下來12個月能重攀高峰。在此之前,不妨先對過去的這一年中做出總結。
1)、窗口正在崩解
「放映室」(Screening Room)是由肖恩·帕克發起的創業公司,旨在推動電影於家庭和影院端同時起映的革新舉措,並得到一大波知名電影人的背書,不過尚未有任何大片廠宣布加入。面對放映窗口被逐步侵蝕,放映商早已如臨大敵,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鬆一口氣。對於「放映室」的爭議以及來自J·J·艾布拉姆斯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等大拿的鼎力支持預示著電影發行方式可能需要徹底的翻新。加上盜版的威脅和隨時隨需觀看內容的文化使然,讓現場觀影的經驗顯得過時。
環球和華納兄弟公開表示他們正與放映商接洽,以便讓一部分影片在影院公映前以更高的價格先登陸在線播放平台。若想讓原來影院獨享的90天放映周期縮短,片廠需要為放映商提供一定的甜頭,譬如減少對數字收入的收取。
一家娛樂公司的主管告訴「綜藝」:一家大的有線公司或是其他競爭對手將在今年嘗試將影院窗口壓縮到「數周時間」。這位經理還表示:"這個服務價碼不低,我們很擅長挖掘窗口。」
不要期待迪斯尼會加入。這家片廠現在勢頭火熱,似乎沒必要摻和進來。「影院的體驗展現了電影工作者的想像力,對於拉動下游業務也可以起到火車頭的作用,」從電視,到消費產品,再到主題公園等,迪斯尼的發行主管戴夫·霍利斯說。
還有其他人同樣相信影院窗口的價值。儘管像《商海通牒》和《套利交易》等獨立電影證明了在影院和家庭同時上線都有利可圖,許多藝術電影公司越來越相信這種做法是竭澤而漁。他們認為在電影院首映有助於影片提高身價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當Netflix公開宣布旗下影片將優先在線上播映時,其他數字領域的先驅,如亞馬遜,則選擇擁抱傳統的發行模式。相應地,他們在《海邊的曼徹斯特》和《愛情和友誼》這兩部表現上佳的獨立影片身上得到了回報,不過也在《霓虹惡魔》上栽了跟頭。
「我們在減少影院端的投入力度,」Roadside Attraction的霍華德·科恩表示,該公司與亞馬遜一起發行了《愛情和友誼》和《海邊的曼徹斯特》。「現在正發生的情況是所有人都入局了,而視頻點播成為『不好的電影』的代名詞」。
2)、續集可能撲街,但系列化仍是王道
在過去的暑期檔,觀眾似乎染上了「續集疲勞症」,拒絕為《獨立日2:捲土重來》、《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和《鄰居大戰2:姐妹會崛起》等片捧場。包括這3部影片在內,共有14部續集未能趕上前作的成績。同時這些影片也大都遭遇差評。
「歸根結底,這和產品(的品質)相關,」ComScore高級媒體分析師保羅·德加拉貝迪安說。
即便面臨諸多挫敗,但據此以為好萊塢將終止續集化的遊戲就大錯特錯了。絕大多數的重啟,衍生,前傳和後續作品仍是電影行業的中流砥柱。在北美排名前10名的影片中,就有8部是續集,翻拍或經過重新影像化的。原創難求一勝。僅有的例外是《愛寵大機密》和《瘋狂動物城》,然而這兩部動畫長片分別受益於出品方照明影業和迪斯尼,後兩者已是家庭娛樂領域的頭牌。
另外,許多片廠高層和分析師都相信2017年票房將更上一層樓,原因就在於《星球大戰》、《銀河護衛隊》、《速度與激情》和《異形》等熱門系列將重磅回歸,而不在於冒險的決策和創意的爆發。
不過片廠也意識到他們在提供熟悉的元素時,同時需要新穎的包裝。像《招魂2》或《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等熱賣的續集或衍生作就推出了新的角色或線索,將整個系列帶到創新的方向,而不是簡單重複前作的情節或場景。
「你必須要花大力氣說服人們為什麼他們需要來看一部新的作品,」派拉蒙的市場和發行主管梅根·克里根說。
3)、天朝崛起?
在多年的爆炸性成長後,中國內地的票房增速終於顯露出疲態。全年出票量僅增長了3%(原文有誤,實際上售票張數即觀影人次增長了9%,與票房非同一概念),與2015年的49%相比出現暴跌。這也讓部分觀察家懷疑「中央王國」能否如先前預測在2017年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市場。
同時,在美國慘敗的遊戲改編電影《魔獸》卻在中國內地大獲成功,顯示當地觀眾對於不同於自身文化的大製作依舊需求旺盛。成本高昂,視效繁多並不能成為影片在亞洲熱賣的保證,反之亦然。
片廠高管依舊相信好萊塢的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寄於天朝之上。
「當然增長會有些停頓的時候,但5年後的行業規模肯定比現在要大得多,」迪斯尼的霍利斯說。
接下來還有更長遠的擔憂。總統當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競選中對與中國的貿易問題嚴加指責。如果他對中國商品施加(懲罰性)關稅,這可能影響到後者允許引進的好萊塢影片數量。
關於影片配額的談判預計將於今年展開。可以想見爭論將會相當激烈。而中國對於娛樂行業的投資已經引起了關切。由大連萬達集團全資擁有的AMC在競購卡麥克的過程中就遭遇了公眾的反彈,也有立法者對於中國掌控媒體公司的份額提出了質詢。在國會山進行聽證會已成定局,但不論國會山如何猛烈地敲打小木槌,片廠依舊會積極物色中國的投資,並試圖吸引中國觀眾的注意力。中國已經成長至無法被忽視。
4)、明星號召力衰減
電影明星的光環大不如前。湯姆·漢克斯、本·斯蒂勒、布拉德·皮特、沃倫·比蒂、梅麗莎·麥卡錫和約翰尼·德普的最新作品都被觀眾拋棄,而像《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和《奇幻森林》等片不依賴A級明星卻依舊大賣。上述演員的電影——《間諜同盟》、《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但丁密碼》、《打破陳規》、《超能敢死隊》和《超級名模2》——皆盡敗北。對於德普和皮特而言,離婚的新聞反而轉移了對作品的注意力,令他們無法為《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和《間諜同盟》站台宣傳。可見將賣座的希望寄託於單一演員身上風險極大。
由詹妮弗·勞倫斯和克里斯·普拉特主演的科幻愛情片《太空旅客》依舊在映,但北美的開畫成績落在預期區間的低位上。考慮到這兩人目前是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便尤為令人不安。如果連他/她們都無法點燃火花,誰能?
不單只有演員的吸引力出現下滑。像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李安這樣的頂級導演也無法吸引觀眾的目光,他們的最新作品《圓夢巨人》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紛紛遇冷。這兩位導演在為他們的下一個項目尋求綠燈通過時可能面臨難題。
令人費解的是在部分情況下,當明星、導演和項目可以完美契合時,就能獲得票房的成功。漢克斯的丹·布朗改編電影《但丁密碼》是撞牆了,但出演切斯利?薩倫伯格的傳記片《薩利機長》卻大賣。他與生俱來的正派形象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導演風格相得益彰,完美演繹了這位英雄飛行員的故事。問題在於這種「化反」難以預知,也無法仰賴。
5)、一年四季皆可賣座
大片廠在考慮旗下大製作的上映日期時已經開始放寬選擇範圍。過去那種想要大賣就一定要安排在陣亡將士紀念日和七月底之間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而像《死侍》、《瘋狂動物城》和《奇幻森林》都在冬春等淡季上映,並獲取了優異的票房成績。在競爭相對較小的情況下,這些影片的開畫首周不再佔據畸高的比例,而是憑藉口碑長線掘金。
華納兄弟就在為《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和《自殺小隊》排定3月和8月的映期時賭了一把。這兩部漫畫改編電影為漫威留出了夏冬的優質檔期,並在自家英雄和復仇者聯盟的成員間隔開了足夠的距離,讓大家都有錢賺。
「這兩個月都不是以往排映影片的上選,」華納兄弟的國內發行主席傑夫·戈德斯坦說。「通過這兩部影片我們證明了這是可行的」。
其他公司也很快跟隨。接下來《攻殼機動隊》、《樂高大電影:蝙蝠俠》、《金剛狼3:殊死一戰》和《美女與野獸》都是選擇在淡季而非盛夏開畫的大製作。在好萊塢,太陽底下無秘密。
本文編譯自「綜藝」Variety,作者Brent Lang,另外James Rainey也有貢獻,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
原文發佈於微信公眾號「票房大爆炸」(搜索pfbang即得),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2017年度互聯網行業總結:內容平台正在走向社交化
※我的2017年度十佳華語片(附若干遺珠)
※快手2017:你可以拒絕,但很難忽視
※年度書單:科技青年藏書指南
TAG:北美 | 好莱坞Hollywood | 年度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