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與平凡的世界有相似之處嗎?
我要寫一個名著介紹,推薦的是《平凡的世界》,就想到這本書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又沒有相似之處,做個對比
《平凡的世界》主要寫的是一代人在激變的社會中豐富曲折的奮鬥歷程,一些人物(如平安兄弟)在較舊的時代中處處受限,又在新的社會大環境下大展拳腳,能夠積極追求理想和人生,但是還是要受到社會的制約,而另一些人並非沒有長處,卻在時代變化中成為沒落者(如田福堂),總體上不免有一種悲情效果(在現實主義文學作品中,我比較偏好這一題材)。作家除了有足夠的生活經歷外,還必須有比較大的格局,才能駕馭這種題材,《平凡的世界》與《鋼鐵》最像之處就在此。至於說展開社會長卷、理想主義、堅定的人生態度什麼的,我看還在其次。
《平凡的世界》給我的印象最深的,還不是礦區,而是中國農業社會樣板-雙水村的生活,孫、田、金三家族的人,無論是成為地道的農民,還是走出去,都有這片土地賦予的堅韌、仁愛的特質。而族群關係、親土意識,甚至暴力迷信,這些傳統既根深蒂固,又在社會變革中受到猛烈衝擊。這些讓國內讀者感同身受,大呼過癮。至於田福軍周圍的基層政治生態,則寫得很一般,不過,讀者們多數對此不感興趣,這個小缺點很容易放過去。而我們讀《鋼鐵》時,肯定會因為文化差異對書中一些東西有所疏離,比如,《鋼鐵》中不同村的農民因土地問題干仗,我們對沙俄的村社制的精神殘留幾乎一無所知,但會用我國的農村宗族關係進行類比,這還算能理解得了的。我們對斯拉夫族衝動和進取的民族氣質不太了解,因此難免認為年輕時的保爾很是牛氣哄哄,不像個好孩子。我們也不了解東正教賦予民族強烈的自我犧牲和尋求自我與理想融合的精神,用中國的「士大夫」理念硬套又不合適,這些不利於我們接近人物。而《鋼鐵》對政治、社會等描寫非常深刻且準確,而我們雖然明白社會主義革命,卻連斯大林和列寧理念上的異同都不清楚,對保爾細緻的思想傾向難以辨認,更別提能看懂小說中多種不同思潮對撞了(就說個最簡單的,冬妮婭代表哪種社會思潮?這種思潮與保爾的社會主義理想有哪些異同?恐怕多數讀者對這個問題連想都沒想過。從路遙《人生》中對那個城市姑娘的塑造來看,路遙對持有舊式自由主義理念的冬妮婭,也認識不足。),難免有一些很不應該的誤解。
《平凡的世界》小說的男主人公通過書籍構造精神世界,而這些書籍,列個書單,將近二十個。這個數目對讀者來說很舒服,看過的,可以表示一下認同,沒看過的,以後也許可以看看,這對自身修養有好處。而《鋼鐵》直接列出的書單也差不多這個數。我們如果看一個作家大掉書袋,引了上百個小說作品,肯定會覺得他「矯情」。《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安放棄田潤葉,原因主要是顧及家庭,這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阿爾焦姆的婚姻選擇非常類似。孫少平達到了思想獨立,社會經驗豐富,行事為人成熟的狀態,但沒到達保爾先賢和聖徒般的境界,其實,就連田福軍也沒達到那種境界,這和作者的格局有關,路遙的社會觀尚可一拼,情感不及奧斯特洛夫斯基,政治成熟度和思想廣度深度則遠不及奧氏。
在播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時,我愛人剛開始並不愛看,因為她不太喜歡小說中的女性,她們的特點:生的家庭好,外表漂亮、內心簡單,對心儀的男性有仰慕、死追和勇於自我犧牲的精神。這是《平凡的世界》的一個小的缺點,看來路遙生前雖然很有型,但不是一個「暖男」。這方面比《鋼鐵》差,奧斯特洛夫斯基對有理想追求的女性情有獨鍾。《平凡的世界》的人生態度不錯,我們也覺得自己能和這種態度很接近,可以作為人生的教科書:
青年,青年!無論受怎樣的挫折和打擊,都要咬緊牙關挺住,因為你們完全有機會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喪氣,每一個挫折就不過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塊普通絆腳石,而絕不會致人於死命。人啊,忍、韌、仁.....
《平凡的世界》的到底到了哪種水平,國家級名著,或者還要再高一點?現在有不同的聲音。我只能說我很看中這部作品。
推薦閱讀:
※包法利夫人中艾瑪的悲劇由個人造成,還是其父親的影響?
※如何評價席慕蓉及她的詩?
※如何評價鮑鵬山的《風流去》? ?
※如何評價「廢話詩」?
※如何評價穆旦的人跟詩呢?
TAG:文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