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開篇】人際關係到底是什麼:投射性認同、共情、情感捲入
作者: 黃山市心理衛生協會法人代表 盧思行 微信號: ilufugong
高級心理諮詢師,高級私人心理顧問,多年聚焦缺愛領域公眾號:源泉心理
三個概念與書本說的未必一樣,是我的個人經驗體會,應該比較容易理解。
第一個概念叫投射性認同,你腦海里男女關係的模式,會在你的戀愛關係里投射出來,因為你覺得男女關係就是那樣的。如果我配合你投射出來的模式,就像跟你搭戲了一樣,就叫投射性認同。如果我不配合你投射出來的這個模式,使勁告訴你不是這樣的,這叫不認同投射。
第二個概念叫共情,你腦海里的男女關係模式,同樣在你的戀愛關係里投射出來,我不是去認同、也不是去不認同,而是能換位感受你心裡的想法、情緒,甚至能看到你腦海里潛意識的男女關係模式,以及你曾經被恐懼壓抑種下的種子,這叫共情。
在諮詢中,也叫(高水平的)反移情:來訪者移情投射,諮詢師體會並覺察、解讀來訪者內心。
第三個概念叫情感捲入,你的內心和我的內心,是屬於兩個人的,當你在親密情感里能時刻感受到我的內心的時候,就開始情感捲入了。這個情感捲入不等同於共情,因為你是帶著你自己的經驗、創傷、判斷來理解我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特徵的。一個喜歡擔心事的人,越情感捲入,越容易擔心對方出事。一個自私吝嗇的人,越情感捲入,越害怕對方在社會上吃虧。
情感捲入是一種投射與共情的集合,是類似父母-嬰兒,或者嬰兒-父母的情感模式。
一般社交關係如何改善?從投射性認同走向共情。
親密關係如何改善?從情感捲入走向共情。
那麼掌握共情能力就是金鑰匙嗎?結論遠不是這麼簡單!
共情能力並不是越早擁有越好,很多缺愛者很小就有共情能力,但是幼小自我並沒有成長好,共情了父母親人的痛苦,卻把自己的真我覆蓋掉了,共情能力很強,自我意識很弱。善於共情的缺愛者在與人的關係初期可能會別人感覺很舒服,那是以自我犧牲為基礎的。隨著關係的發展,需要真我參與的時候,缺愛者的幼稚就無法避免得出現了。
良好的共情能力需要以比較健康的心理品格為基礎,缺愛者的共情往往轉變成投射性認同,別人投射,自己就認同,不知道真實得自己是誰。這人投射就這樣認同,那人投射就那樣認同,沒有穩定的角色狀態。
所以治療需要從真我的構建入手,在真我活躍的基礎上,慢慢擁有共情能力。欲速則不達!
推薦閱讀:
※和男朋友總是沒話題聊怎麼辦?
※怎樣禮貌而得體地拒絕異性的好感,並且盡量不傷他人自尊也不傷和氣?
※97年博主和鄧倫宋茜一起看時尚秀展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遊必有方 Vol.2 How Games Move Us —— 淺論遊戲情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