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人也需要產品思維的能力!

一、為什麼需要產品思維

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裡面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未來的產品和運營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產品經理也會做很多關於運營的事,運營也要懂得很多產品的技能。

我想大概也是,現在很多運營都會說自己並不知道自己做得是產品還是運營,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做。特別是在創業公司里,每天對著用戶聊天,可是得到用戶反饋後或者APP升級改版時,自己還得畫原型寫需求文檔。所以說如果你說你是100%做運營的也沒人相信,如果你說你只是一個產品經理,你可能還得去做市場調研、搞商務拓展,現在可被輕鬆定義的100%純工作越來越少了。

在這個趨勢下,我們就得順流而上,不應該在產品和運營之間分個「你我他」!而是跨界去學更多的知識,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從運營喵到運營總監的T字型學習法!》,裡面提到了作為一名運營人,特別如果你是想往高階運營上升的,縱向學得要深,橫向知識你也得拓展,其中這個橫向指的就是你應該在運營以外學習產品的能力,這個能力就是產品思維的能力!

二、什麼才是產品思維能力

那什麼是產品思維呢?很多產品的書對產品思維是這樣解釋的:從用戶心理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自身公司能力及市場多元情況,制定的面向市場商品價值可實施最大化的製品「本質」方案計劃的思維體系。

如果你覺得聽不大懂這個專業解釋,我可以用白話文翻譯為:把自己也變為小白用戶去使用產品,然後形成一套把產品價值最大化,同時兼顧用戶價值以及社會價值的可執行產品方案。也就是說我們做運營,也是在跟用戶打交道,但是我們應該把用戶和公司價值聯繫起來,而不是為了運營而運營,這是無目的運營,運營的終極目標還是產生價值,否則運營只是做慈善的手段罷了。

學習產品思維是一個過程,而不是速成的。這是一個學習曲線。具體最後能否獲得產品形而上的產品思維,這得看自己。產品思維說到深度點,他就是經濟學問題。產品的產生並不是為了改變世界,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市場的利益驅動。所謂的需求,不是馬斯洛說了5大需求,所以才有需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評估生活的成本和回報時,不自覺地作出了自己覺得對的選擇。比如IM的商業模式大部分是通過滿足溝通的需求,然後佔據大量用戶進行增值服務。而電商平台的商業模式則大部分時候其實是如何平衡商戶和買家的關係。在這裡我們就不對產品思維進行深度的研究,我們只會表述產品思維是什麼,以及帶著產品思維做運營有什麼好處?

三、那我們應該什麼鍛煉產品思維能力呢?

我們首先來看看上面的3個APP的logo,你能知道多少呢?如果3個都知道,我覺得你是一個產品感還是不錯的人!但是擁有產品感還只是學習產品思維的第一步!

如果是你,新下載了一個新的APP,你會怎麼去使用它?如果我沒猜錯,很多人打開APP,掃面兩下APP的UI,如果覺得還可以就會繼續看看其他的功能,有沒讓我覺得有好玩的功能,如果有則會註冊試試,如果沒有這款APP就基本就這樣過了。

但是作為一個運營人,如果你要重點培養自己的產品思維,我覺得你應該這樣秉著這4個原則去鍛煉自己的產品思維:

多問&多做&多整理&多對比

比如我們做運營的,接觸最多無外乎就是APP、網站或者是微信微博,我們就拿APP來舉個例子。

1.我們在使用一款app之前,先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這款App是如何吸引到你的注意力的?

是朋友推薦嗎?

他為什麼推薦給你?

還是你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了這個App?

如果是,是什麼促使你去找到這款 App下載它?

它的圖標或名字吸引了你嗎?

你以前聽說過它嗎?聽說過幾次,為什麼當時沒有下載而現在下載了呢?

在使用之前給這款App一句話評價,你會說什麼?對比使用前後的評價將會非常有趣。

你現在對它的感覺如何?你覺得它會流行嗎?它有用嗎?你下載這個 App 時看過評分、評論和描述嗎?

2.問完問題之後,然後我們就帶著剛才我們在筆記本留下的問題或者你是記在腦子裡的問題,打開這款 App開始使用它。盡量按照正常的使用時間來用它(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半小時),然後問你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產品的開始界面或註冊體驗怎麼樣?是很簡單的按幾個按鈕還是有一堆複雜的驗證步驟?

頁面跳轉、看按鈕設計、信息內容排布是否用起來順手?

界面設計是什麼設計風格,用戶喜不喜歡這種設計風格?還有就是文案內容,好的文案內容應該根據用戶群體來劃分?

然後用Xmind把產品的整體架構表現出來,核心需求需要較少的進入次數,其他需求根據用戶優先順序一般會在二三級。APP一般不會超過第四級頁。

大部分人對於產品的印象都是在頭幾分鐘內形成的,回顧這個過程能夠讓你更好的理解一款 App是如何創造價值,如何方便使用,如何讓人感覺到開發者的用心。

3.當我們在使用此 App之後的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再次使用它,能夠讓你看出產品的持久度和成長性。然後你在默默地思考:

這款App與其它類似App相比怎麼樣?哪些地方做得更好,哪些地方不好?你為什麼願意選擇這款而不是另外一款 App ?

其他人怎麼看這款App?看看人們在網上是如何評論它的,你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如何使用它的?別人的評價與 你的看法吻合嗎?如果不一樣是為什麼呢?

基於你所了解的這些,你認為這款App在一年後會發展成什麼樣?把你的真實想法記錄下來,儲存好對於日後的總結分析非常有用。

一段時間以後,看看你之前的預言是否正確。如果沒有,為什麼?你的個人喜好與市場表現有什麼不同?你一定要理解這一點,這樣在未來你才能合理的修正你的看法。

即使上面的流程你沒有完全按照上面的流程去檢驗一款APP,其中中間的很多步驟也可以省掉,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你在使用一款APP,多問問這款APP的一些結構層、範圍層、表現層等方面的的問題,你對產品的熟悉度以及掌握度將會遊刃有餘,你在思考以及檢驗一款產品的時候,其實就是你對產品思維的修鍊過程。

這個產品思維的修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個長期下意識 地去訓練它,才會卓有成效,切記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需要有較強的執行力。而具有產品思維能力也是一個運營人在3至5年內與其他人拉開距離必修的課程!

文字丨藝林小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運營總監,獨立媒體人,喜歡用白話文講述移動互聯網時事熱點,專註於產品運營、策劃、BD合作等領域。微信:藝林小宇(cs-jy8)


推薦閱讀:

精簡至極:普通人如何充分發揮潛力達到自己的高峰
談方法論·番外篇(二):無定義名詞
周期為王:如何用投資成長股的方法論研究有色金屬行業
關於奇葩問題背後的嚴肅思考
那些高深莫測&不明覺歷的「交互設計方法論」到底是什麼?

TAG:产品运营 | 方法论 | 运营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