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份豬排,絕對能勾起你冬日的食慾
01-28
這幾天氣溫很低,怕冷的半島君躲在家裡,身上披著軟軟的珊瑚絨毛毯,邊看日劇邊吃豬排飯。脆熱的觸感,豐盈的肉汁在嘴裡打轉,美味的豬排既填滿了胃袋,又暖了身子,這個冬天真是完美!在日本,豬排寓意著「勝利 」,學生在考試前都會吃豬排打氣。半島君也很喜歡這種加油方式,記得幾年前,我還在實習的時候,工資不高,只能在每個月初,去居酒屋吃頓豬排套餐來犒勞自己,之後整個月里都會戰鬥力滿滿地工作。是啊,吃飯也會吃出感情,無論是開心還是委屈,統統交給豬排,它會以美味給你最安心治癒的回答。
最早料理炸豬排的餐廳是「煉瓦亭」,和蛋包飯、和果子的日本老鋪一樣,現在依然駐紮銀座,烹調著最傳統的滋味。煉瓦亭的店面雖小,但裝潢古色古香,其奢華的氣質,在訴說著銀座當年的繁華景象。素雅簡單的裝盤,金黃色的脆皮豬排,肉汁甜美,不油不膩,分量和味道,一切都恰到好處,這就是百年前東京人的口味。和一般定食套餐不同,煉瓦亭的炸豬排和米飯是分開點的。
一塊豬排,吃進嘴裡,心中蕩漾的是幸福感,有回憶,也有著對未來的憧憬。2016年以豬排的故事作為結束,真是最合適不過了。可以的話,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吃個豬扒飯吧,給自己好好打打氣,平安喜樂地迎來2017年~
推薦閱讀:
除了多汁鬆軟的日式脆炸豬排,還有嫩滑香口的港式豬扒讓我心心念念,特別是芝士焗豬扒飯,用勺子撥開濃郁拉絲的芝士,就是切塊豬扒和夾雜蛋花的黃金炒飯底。
歲末年終,今期半島君帶你去吃日本、香港、澳門的豬排美食,尋找每一份美味背後的有趣故事。.1.日本-吉列豬排
讀了歷史才知道,日本吃炸豬排的時間並不久遠,大概在100多年前。在豬排出現之前,日本人不吃豬、牛之類的「獸肉」,生魚片、紅豆湯、年糕才是當時的流行食物。
直到明治維新,我們很熟悉的日本西化革命,為了強壯國民體格,天皇提倡全民大口吃肉,炸豬排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誕生的。
如何烹煮?日本人從模仿維多利豬排開始學習,然後結合自身的文化和習慣改良:將原來的「淺油煎」,改用天婦羅的「深油炸」方法,減少油膩;搭配椰菜絲,增加清新口感;將麵包換成大家愛吃的白米飯.......2.香港-豬扒飯(煎炸焗煮)
香港的豬扒飯,種類多多,洋蔥豉油煮、蔥油煎、焗芝士......每間茶餐廳都有它的自創煮法,超級厲害!
1860年左右,最早的豬扒飯在廣州的西餐廳誕生,屬於豉油西餐,比日本的吉列豬排還要早一些,是當時的貴族食物。後來廣州戰亂,大批西餐廳和豬扒飯也落地香港發展。
直到1970年以後,經濟發展,電器普及,茶餐廳買得起焗爐做豬扒飯,工薪階層也有錢吃,這時候,豬扒飯才真正開始普及。在太平山和磅巷交界處,有一間科記咖啡餐室,最出名的不是咖啡,而是招牌豬扒飯。腌料入味,豬肉軟硬適中,越嚼越香口,分量又大。附近的上班族好像約定好了,一到午飯時間就過來吃,每一桌都是大大份的豬扒飯。如果在下午茶時段過來,就休閑舒適很多。夥計慢慢落單,又會一一問清楚你點的奶茶「要少甜定系(還是 的意思)多糖」,店內老街坊有講有笑,店外三三兩兩的遊客在逗著老闆養的貓,對了,它叫阿來。這些點點滴滴,真是實在的生活感覺,對於我這種有工作沒時間的人來說,更喜歡來這種地方伸伸懶腰。.3.澳門-豬扒包
對豬扒包的情愫,從半島君懂事開始就有了。小時候,每次和媽媽去逛街,路過麵包店的時候,我就指著玻璃櫃里的豬扒包,叫著要吃。
香港的茶餐廳、大排檔在很早前也有豬扒包,和澳門豬扒包不同的是,前者只是簡單的麵包夾肉,後者是葡式豬扒加豬仔包,中西合璧的特色食物。《十二道鋒味》裡面,謝霆鋒和AB去澳門的拍攝中,就有發明澳門豬扒包的大利來記。大利來記是一間老店,40多年前就開始賣咖啡和老婆餅了,那時候還沒有豬扒包,直到一次,有位土生葡人(澳門土生土長的葡萄牙人)提議,在麵包里加上葡國香料腌制的豬扒,又親自教店主腌肉,才有了後來賣到街知巷聞的豬扒包。這裡的豬扒包每天下午3點開賣,2點的時候門外已經大排長龍,誰也不想錯過新鮮出爐的好滋味:表皮烘得香脆、包身鬆軟的豬仔包;散發著葡式香料味、白蘭地酒香的炸豬扒,兩者在嘴裡產生的美味反應是無敵的。我是半島君,一個城市漫遊者,也是一個喜歡文字的人 。
有人說城市裡的生活無聊乏味,那麼希望透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給到你半島便利店般的溫暖。
我的微信公眾號:半島便利店,歡迎來找我玩。
文 | 半島君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推薦閱讀:
※300位去悟空問答的大V們,我來給你們講個黑色幽默的故事,叫做《有哪些難吃的日本料理》
※一碗鰻魚飯要價260元,好吃上天了嗎?
※如何評價不安全食物:壽司因含寄生蟲名列第一?
※樓群里的壽司店
※傳 One to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