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西班牙歷史(六)

上一講我們說到了阿拉伯人和摩爾人時代,到了穆瓦希德王朝。

我們回到阿拉伯人佔領半島初期,當時,有一個西哥特的貴族家族,叫做佩拉約家族。當時阿拉伯人打過來了,很多西哥特的舊貴族都投降了,其中也包括佩拉約的家族。但是佩拉約家族出了一位英雄,叫做小佩拉約,後來很多史書也稱唐佩拉約(Don Pelayo),唐(Don)是卡斯蒂利亞語里的尊稱,也就是主公、大爺的意思。後來我們看到堂吉訶德,其實應該叫做吉訶德主公,唐就是一種尊稱。唐佩拉約這個人,非常忠勇,他不肯投降阿拉伯人,不投降怎麼辦呢?公元718年,唐佩拉約就組織了第一次抵抗阿拉伯人,但是兵敗被俘,押解到科爾多瓦。但是他中途僥倖逃跑了,又逃回到阿斯圖里亞斯,躲在深山老林里,開始組織反政府武裝,反對阿拉伯政府吧,打游擊戰。公元722年,在阿斯圖里亞斯的山林中,這位西哥特的流亡貴族後裔,唐佩拉約(Don Pelayo)就稱王了,建立了阿斯圖里亞斯王國(reino de Asturias)。就展開了收復失地運動(La Reconquista)的序幕。

公元10世紀,這個時候的半島就是南北分治,倭馬亞的阿拔斯王朝在半島南部。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就在半島北邊,當然領土不大,界限就在今天的 Arlanzón 這個地方以及多羅河(Duero)的中下游。

在未來的幾個世紀里,在半島的北部,流亡的哥特人,逐漸就建立起來了幾個王國。包括納瓦拉王國(Navarra), 里昂王國(León), 加利西亞王國(Galicia), 葡萄牙王國(Portugal), 阿拉貢王國(Aragón)和卡斯蒂利亞王國(Castilla)。

在這些基督教的國家裡,統治者的命名和我們不一樣。我們看基督教國家統治者的名稱,經常是某某某幾世,費爾南多一世,伊莎貝爾二世。在中國,只有秦朝的皇帝稱「世」,比如秦二世,而且不冠皇帝名字,皇帝名字在中國古代是避諱。漢至隋都稱「帝」。從唐開始,以「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將每朝的第一位皇帝稱「祖」,別的稱「宗」。清朝也是這樣,只是習慣上人們用年號稱呼各個皇帝。但是在基督教國家,是按照姓名,或者是教名直接命名皇帝,如果同一個國家名號相同,再加以「二世」、「三世」這樣的稱號。

所以我們如果讀中世紀基督教國家歷史,經常看到某某幾世。而且因為是名字,經常父子是不同的。比如費爾南多一世的兒子,不是叫費爾南多二世,而是阿豐索一世。如果阿豐索又生了一個兒子,還叫費爾南多,然後才命名為費爾南多二世,費爾南多二世又生了一個兒子,還叫阿豐索,反正就這幾個名字來回用嘛,這時候就叫阿豐索二世。

而且歐洲中世紀的貴族聯姻是很普遍的。所以我們常看到阿拉貢的阿豐索一世(Alfonso I de Aragón),就說明阿豐索一世來自於阿拉貢,如果聯姻到另外的王國,不按照族譜內算。後來如果再生出來一個阿豐索,也不從他這裡排,繼續按照原來的族譜排。

我們剛才說的,這些西哥特流亡貴族建立起來的基督教國家,逐漸就收復了一些失地,包括中央山脈、薩拉戈薩(Zaragoza)、塔河(Tajo)河谷、瓜迪亞納(valle del Guadiana)河谷、瓜達爾基維爾(Guadalquivir)等等。

公元1230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原來卡斯蒂利亞、里昂這兩個王國,在費爾南多一世統治下,合併了。在當時的半島,還流行著很多方言,卡斯蒂利亞語呢,就是卡斯蒂利亞王國這個地方的方言,另外,還有阿拉貢語(aragonés)、加泰羅尼亞語(catalán)、巴斯克語(vasco)、加利西亞語(gallego)等等。就像你到了江浙,一出門坐了兩站公交車,一下車,聽不懂了。由於合併後的卡斯蒂利亞-里昂王國逐漸強大,卡斯蒂利亞語,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西班牙語,就慢慢開始流傳更廣了。我們知道這個時期,出了一本流傳後世的史詩《熙德之歌》(Cantar de mio Cid),就是用卡斯蒂利亞語寫成的。

我們之前講過,在此之前,半島人是深深羅馬化的,他們使用的語言是拉丁語。到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阿豐索十世的時候,史稱「智者阿豐索」,卡斯蒂利亞語就成了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官方語言。

到了13世紀,卡斯蒂利亞語用得比拉丁語還要普遍了。同時,在這個時期,卡斯蒂利亞-里昂王國的文化就迎來了大繁榮。建立了很多大學。今天我們很多同學留學,去薩拉曼卡大學。因為卡斯蒂利亞-里昂是西班牙語的搖籃。阿豐索十世這個皇帝,比較有學問,把卡斯蒂利亞語定為官方語言後,就在卡斯蒂利亞王國開始組建大學。其中薩拉曼卡(Salamanca)大學、巴倫西亞(Palencia)大學,就是半島最早的兩所大學,都是阿豐索十世建立的。同時,學者內布里哈(Antonio de Nebrija)就出版了西班牙語的第一本語法書——《卡斯蒂利亞語語法》(la Gramática castellana)。

逐漸的,這些基督教的王國就越來越強大了,就開始了進一步南征,奪取了阿拉伯人和摩爾人手底下越來越多的領土。一直到1492年,基督教王國佔領了格拉納達,就基本完成了光復失地運動。同時,在這個時期,還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件我們中學課本里都知道的,航海家哥倫布,本來打算去印度,開通貿易。因為收復失地,和摩爾人打仗要錢啊,於是,哥倫布在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爾一世、阿拉貢王國的費爾南多一世,這倆人支持下,開著三艘小船La Pinta, La Ni?a和La Santa María,跨越大西洋。1492年,來到了今天巴哈馬的聖薩爾瓦多,一上岸,發現沒到印度,而是發現了美洲大陸。

另一件,就是1492年,基督教王國佔領了格拉納達之後。我們之前說過,西哥特時期半島人對於猶太人就不怎麼待見。他們佔了格拉納達後,就頒布了一份《格拉納達法令》(Edicto de Granada),把格拉納達的猶太人,幾乎全部驅逐,趕走了,趕到了北非、葡萄牙、納瓦拉王國、義大利等等,同時禁止信仰猶太教,史稱驅逐猶太運動(Expulsión de los judíos)。

因為這個時候,基督教王國的宗教勢力——教會很強大,主教有相當大的權利。在佔領格拉納達之前,卡斯蒂利亞王國在1478年,阿拉貢王國在1483年,分別就成立了宗教審判所(Inquisición espa?ola)。就是後來我們讀中學數理化課本,都知道那個臭名昭著的宗教審判所,什麼逮到了女巫就給燒死了,把什麼布魯諾都燒死了。人家說地球是圓的,你就說人家是異教徒。因為當時宗教力量強大,宗教審判所就是相當於教會的法庭,為了維護教會的統治存在。他們認為猶太教是異教徒,所以就引發了這些驅逐猶太運動。數以十萬計的猶太人舉家搬遷,流離失所。路上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阿拉伯人統治下,曾經輝煌的猶太文明和猶太教就這樣沒落了。

據說,到了2015年,西班牙很有意思,頒布過一項法律,承認1492年被直接驅逐的猶太人的後裔可以恢復西班牙國籍。關鍵是,現在誰還知道,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當年是不是被西班牙人給驅逐出去。你要是猶太人,你回去看看族譜,沒準你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當年是被驅逐的猶太人,得了,就能自動給你一個西班牙國籍。

自此,阿拉伯人和摩爾人,就漸漸退出了半島的歷史舞台。公元1469年,卡斯蒂利亞的伊莎貝爾一世和阿拉貢的費爾南多二世聯姻,就完成了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的合併。自此,這些基督教王國,就基本完成了合併,成為了一個新的空前強大的帝國:西班牙帝國。這也是半島,乃至世界,建立起來的第一個現代帝國,也是第一個全球性的帝國。跟以前的羅馬帝國,倭馬亞帝國、蒙古帝國等等不一樣,西班牙帝國不再是通過打仗,來奪得地盤,而更多是通過海上貿易,建立起來一個有全球影響力的帝國。

我們知道,哥倫布發現美洲後,西班牙人屁顛屁顛跑到美洲,就佔領了大片的土地。古巴啊,墨西哥啊,加勒比啊等等。由於當時是卡斯蒂利亞王國的伊莎貝爾一世資助了哥倫布,那時候哥倫布是潛力股。伊莎貝爾一世相當於風投,結果一投,投對了。回報率百分之3000,伊莎貝爾一世很高興啊,領土範圍蹭蹭往上漲。卡斯蒂利亞王國,也就是現在的西班牙帝國,就成了第一個開發美洲的國家,也成為了一個更加強盛的帝國。

關於西班牙帝國的故事,我們下一講。

=========================================================

公眾號:博說(liuyuanwaiboshuo)

aHR0cDovL3dlaXhpbi5xcS5jb20vci8wemxnZUFERVUxMHNyVVFiOTJ6Qg==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元首的最後身影
月旦評,不就是古代的快樂男生嗎?
我的祖先是如何從非洲蹭到中國來的?
你知道嗎,開封從古至今有過多少個名字?
史上最有文採的五個皇帝,你最佩服哪一個?

TAG:西班牙语 | 西班牙 |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