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16消費金融的五大關鍵詞 | 附多圖

2016年即將過去了,這一年,消費金融站上金融市場的風口浪尖,大有接替「互聯網金融」成為新一任金融發展主題詞之勢。

回顧這一年,大概可以用以下五個詞來概況。

政策利好

自2009年銀監會宣布消費金融試點以來,消費金融一直處於試點、調整的探索期,市場參與主體以銀行和持牌機構為主,直到2015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放開市場准入,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擴大至全國,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鼓勵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國內外銀行業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發起設立消費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消費金融開始進入全面推廣期,民間創業機構躍躍欲試。

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給市場注入了一針興奮劑,點燃企業熱情,除了銀行機構,還有支付企業、徵信企業、互聯網企業、保險企業以及一些產業機構紛紛湧入,讓市場主體變得更加多元。

而2016年陸續出台的一系列史上最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政策,迫使大部分P2P企業宣布轉型做消費金融業務,則成為市場的引爆點,一時間,消費金融企業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消費金融在「政策支持+需求拉動」的雙重驅動下,迎來爆髮式增長。

持牌大軍壯大

自2015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審批權下放到省級部門後,一批以城商行為申請主體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陸續獲批。

而步入下半年,銀監會審批提速,2016年獲批的6家公司中,有5家是下半年審批通過的,而中原消費金融、包銀消費金融則是在相鄰兩天審批通過。

目前,已有21家消費金融公司獲得銀監會發放的牌照,持牌大軍正在快速壯大。

據iConFin了解,光大銀行、河北銀行、張家口銀行、長沙銀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也曾在下半年宣布擬成立消費金融公司,也許,在2017年的第一批獲批名單中,我們會看到他們的身影。

另據iConFin觀察,中銀、錦程、北銀、捷信這四家2010年開業的公司,股東已「解禁」,可以引入新股東以及進行股權轉讓,中銀消費金融曾在2015年8月引入過新股東,換言之,目前已現收購牌照的窗口期,未來可能出現一波消費金融牌照併購潮。

藍海泛紅

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是13萬億元,2014年達15.4萬億,到2015年已19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超過41萬億元。而國泰君安研報也顯示,與美國相比,中國消費金融的市場滲透率有2倍以上增長空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中國最終消費率已經達到66.4%,預計未來消費的地位還將進一步提高,增速在未來幾年內將不會放緩。

從一系列數據來看,消費金融的市場空間巨大,看似一片藍海。

但伴隨著市場參與者的跑步進入,市場已泛紅。

阿里、蘇寧、騰訊、京東等巨頭,商業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汽車消費金融公司,P2P借貸平台、產業機構及其他互聯網企業,爭相布局消費金融並快速發力。

據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已有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160多家專業分期公司,以及2500多家其他消費金融服務機構。

場景爭奪戰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誰掌握了場景,誰就掌握了切入消費金融的「一把利劍」。

2016年,各類消費場景的爭奪已經開始呈現白熱化狀態。

原來,在一家3C賣場,可能只有一家消費金融公司,而如今,四五家擁擠在一個入口是常見現象,有從業人員曾對iConFin透露,鄉里的一條街上十幾家分期公司,放眼望去全是分期廣告,3C場景已被開發殆盡。

實際上,家裝、醫美、婚慶、旅遊、教育、汽車等細分領域,在2016這一年,同樣廝殺的很慘烈。

家裝領域消費金融TOP10產品對比

醫美領域消費金融TOP10產品對比

婚慶領域消費金融TOP5產品對比

旅遊領域消費金融TOP10產品對比

教育領域消費金融TOP10產品對比

ABS發行遇阻

消費金融面向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其中一個核心競爭力,是用於放貸的資金成本。因不能向公眾吸收存款,各家消費金融機構只能四處尋找低成本資金來源,而融資成本5%左右的ABS成為最佳選擇。

從2015年開始,消費金融類ABS一度火熱發行。阿里、京東領銜,中銀、捷信、宜人貸、分期樂等緊隨其後。

根據中國資產證券化分析網的數據,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9日(截至最新一期產品發行日期),各類市場主體(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其他各類公司等)發行的以個人消費貸款為基礎資產的資產證券化產品達到45支,總發行規模超過835億,而2015年全年共發行6支,總規模僅133億。也就是說,消費金融類ABS發行數量翻了7倍。

但一路狂奔的消費金融今年問題頻發,導致ABS發行前景蒙上陰影。

通過網路平台開展的「校園貸」成為消費金融重災區,常常跟「大學生因逼債自殺」,「裸條」等字眼聯繫在一起。銀監會對校園網貸摸底調查後,提出「停、整、移、教、引」五字原則,分類處置違規行為。

趣分期、分期樂這兩個原來主打校園貸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品牌,不得不被迫轉型。趣分期更名趣店集團,退出校園貸市場;分期樂改名樂信集團,瞄準普惠人群而不僅是學生。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不斷曝出風控漏洞。北京銀監局於6月底向北銀消費金融公司開出了150萬元的罰單。

步入下半年,場內ABS發行監管趨嚴,大門幾近關閉。

而後,一批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瞄上場外,如近期中騰信在京東ABS雲平台發行了規模近6億的ABS產品,但相較於場內,資金成本仍舊是略高。

有人說消費金融是整個中國經濟、金融行業長達二三十年的風帶,永遠是物產豐富,收穫頗多。而在這個風帶中,誰能永遠駐足笑到最後,誰又將在第一波被淘汰,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23家消費金融公司20家都是銀行系,卻難逃獲客渠道桎梏
Capital One歸來的「劉教授」,出走馬上金融,組建了一支80人的大數據風控團隊|清流對話
2017年開門紅,唯品會消費金融首期3億ABS掛牌
暴利時代將總結?互聯網金融協會信披解讀

TAG:消费金融 | 大事件 |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