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計劃」背後的理念

這是我第一篇分享。

之前對主題的權衡取捨,直接造成了專欄啟動的拖延。算了,就從最近的心得開始吧。雖然深度一般,但啟動和完成是最重要的。

寫專欄的水平,本身也是一種成長提高的過程。啟動並保證了基本的質量,已經是成長。

正文開始:

1、「做計劃」背後的理念

當我們做計劃的時候,通常有以下兩種思路:

  • 我接下來打算做什麼(want to)。例如:完成數學作業,讀一本書,玩遊戲,購物,看一部電影。
  • 我今天要做什麼(have to)。例如:項目中期向上司ppt彙報,寫畢業論文綜述,截止日前還信用卡。

不管這計劃是寫出來還是在頭腦中想了一下,「想要做和必須做的事」就成為了我們計劃的內容。

這是思維的慣性,是隱含的假設。我們從未質疑過這種思維方式。

現在,讓我們看看這樣會發生什麼。或者說,看看拖延是怎樣產生的。

2、喜歡,無所謂,抵觸

一般來說,玩遊戲、聚會、逛街買衣服這類是喜歡的,沒什麼難度。

去超市的購物清單、簡單的日常事務,是屬於無所謂的一類。

而寫論文,報稅單,整理材料這類複雜細緻的任務,在內心是抵觸的。這是拖延的起點。

具體拖延的過程無需贅言,你們都有足夠的痛苦體驗。

現在,我們更深入一些,把第一部分的兩種思維方式再歸納一下。其實兩種都是「我想做什麼」或「我想完成什麼」,只是有的目標是自己自發想做的,有的是外部指令不得不做的。這兩者的共同特點是,都沒有結合自己能力和真實意願。

打遊戲、吃美食、購物是有快感的,是能力和意願天然結合的。另一方面,而讀一本書、在職證書考試、寫論文這種,我們「想要這個結果,卻並不想要這個過程」。

3、從「我想做什麼」到「我能做什麼」

任務分解,是對待拖延症常用的策略之一。然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並不怎麼見效(如果見效,就不會有長期拖延症的痛苦了)

任務分解只是「我想做什麼」思維方式的延續,只是機械地把任務量減少,抵觸的性質並沒有發生質變。

一個新的困惑產生了:為什麼任務分解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呢?

我認為,即便是任務分解偶爾起作用,也不是「分解」本身的作用。起作用的實質是「能力意願的匹配」。

例如,一篇論文無從下手,長期拖延。一般人會把任務分解成寫摘要,綜述,模型設定等等。這種分解是最常見的。對於拖延症患者來說,這種分解幾乎毫無作用。

然後繼續分解。

把綜述分解成讀論文,寫總結,再穿起來。

毫無疑問,基本還是沒用。

再分解。

一直分解到什麼程度呢?

  • 接下來20分鐘,打開一篇英文論文讀3頁。能完成,沒什麼痛苦。
  • 接下來15分鐘,歸納一下讀過的這5頁,寫30字的總結。能完成,沒什麼痛苦。
  • 接下來10分鐘,讀完的這篇論文,把幾個30字的總結綜合一下。能完成,沒什麼痛苦。

所以,這一個小時的計劃有效,大致能完成計劃。

做計劃,完成計劃的技能get??。

做計劃的理念,就從我想要完成什麼(不考慮真實的完成能力),轉變成了「接下來的時間,我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從自身能力和意願的現實出發)。

人如果真誠地面對自己,思考的是「接下來這30分鐘我能做什麼」,基本就不會拖延。因為如果計劃的是自己「能做的」,與意願能力匹配,就不會出現內心抵觸。

如果還是沒能啟動,那說明計劃仍然還不是接下來這30分鐘「我真正能完成的」。進一步從自身出發去分解任務就行了。

這個理念起作用的前提是:

能夠真誠面對內心,著眼於短時間(30分鐘內)的「力所能及」之事。

很多時候,人生重大的轉折都源於某一理念的轉變。

我和你們一起,從這個做計劃的理念轉變開始。

推薦閱讀:

船長傳課:善用環境,做好自控
唯有庸人需要結伴同行,嗎
西裝,是男人的魅力展現還是自信的體現?
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考試,缺少動力怎麼辦?
意志力與原始飲食

TAG:注意力缺陷涣散障碍ADD | 计划 | 自制力 |